徐茂公死后为什么被武则天挖坟?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演义中的徐茂公,在正史上全名徐世勣、字懋功,后来归顺李唐后被赐姓,由此改名李世勣;李治即位后,为了表示对父亲的孝顺,要求不得使用“世、民”这俩字,于是李世勣从此被称李勣。
真实的李世勣,其实并非传说中的半仙,而是个标准的将帅、军事家,他和李靖并称“二李”,是初唐强悍军力的象征,也是唐朝开疆扩土、武功赫赫的功勋元老。
更为难得的是,身为军人,李世勣的身上却充盈着智慧的光芒,在一生中的所有关键节点,他都下对了棋、选对了方向。也许因为这样,他才会被一些人称之为“狡诈”吧。

我们看看李世勣在情商方面的开挂经历。
早年跟着翟让落草为寇时,年仅17岁的李世勣就展现出了超出同辈的眼界,在他的建议下,队伍“不吃窝边草”,刻意跑去远离家乡、却又殷实的宋/郑两郡劫掠。这么一来,瓦岗军既没得罪同乡、护住了羽翼,又赚得盆满钵满、规模大振,从而吸引了李密的加入、转型为隋末的标杆性军事集团;
多年后,当李密与翟让内讧火并时,多个瓦岗元老被杀、单雄信被吓得下跪求饶,而李世勣则应军事才能突出、平日里表现不卑不亢,躲过了李密一系的毒害,甚至继续被委以重用;
而当后来李密投靠李唐王朝、却又因试图背叛而死于非命时,镇守一方、手握重兵的李世勣清醒判断局势,选择了继续为李唐政权服务。但他同时也公私分明,坦坦荡荡地请求为李密办理丧事,这种识大体却又不薄情寡义的作风,让李渊父子大加赞赏。
在替唐朝镇守黎阳期间,李世勣寡不敌众、败给了河北枭雄窦建德。同为山东人(崤山以东),窦建德对声名在外的李世勣颇为看重,在扣留其父亲当人质后,任命其继续镇守黎阳。但李世勣对局面的发展再次做出精准判断,他认定窦建德虽势头凶猛,但由于缺少系统纲领、成熟的架构,未来发展前景渺茫,于是便协同一起被俘的李氏藩王借机逃回长安。这种突破了乡土观念的站队行为,既体现了李世勣的政治眼光,也表现出了对李氏的忠诚,让他的仕途更加顺畅。
后来平定窦建德、王世充二王,李渊论功行赏,李世民为上将、李世勣为下将,俩人同穿金甲、告捷于太庙,享受了军人的顶级荣耀;统一中原后,他出将入相,常年活跃在唐朝政坛,并名列凌烟阁功臣录。
在初唐功臣中,李世勣还有个特殊身份:山东豪强的代表。他出身地主、后来成了瓦岗寨的大将,李密死后由他统领大部分瓦岗旧部;后来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单雄信等山东豪杰陆续被杀后,李世勣与魏征一文一武,成了山东豪强地主集团事实上的代表人物。
而李唐王朝正是出自西边的关陇集团,李世民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背靠关陇、又在征伐天下的过程中成功获得了山东集团的支持。因此,后来他常年对魏征、李世勣委以重任,实际上不仅仅是欣赏二人的才华,也有团结人心、消除壁垒的考虑。
李世民在临终前,曾经再次考验了李世勣一把,他毫无缘由地把时任宰相(同中书门下三品)的李世勣发配到外地,以此检测其忠诚度、以及对领导意图的领悟水平;在下达命令前,他甚至叮嘱儿子李治,假如李世勣有一丝犹豫,就将其斩杀;如果毫无怨言,今后就可以对其加以重用。
李世勣的反馈堪称教科书:他收到命令后立即动身,甚至都没回家拿衣服、打个招呼。这种高超的政治敏锐感、对帝王心术的把握,让大部分的专职顶级文官都难以望其项背。
经受住这次考验后,李世勣与长孙无忌一武一文,同时也是山东豪强与关陇集团的代表,成了唐高宗李治的顾命大臣。他们兢兢业业,对李氏王朝可谓忠心耿耿,但在数年后却走向了完全相反的结局。
公元655年,李治以王皇后不能生育为由,希望改立武氏为后。同为先帝元老,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认为这是涉及到超纲安稳、先帝遗命的大事,于是激烈反对;李世勣则显得更为老谋深算,他明白李治决心已定、理由充分,于是便首先装病不出席会议,随后却在李治私下询问自己时表示:“此陛下家事,无须问外人”,表达了对李治的坚定支持。

因此,当长孙无忌因得罪李治夫妻逐渐被排挤、清除时,李世勣的地位却越发安稳。公元668年,他作为统帅攻灭高句丽,实现了李世民的夙愿;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替唐朝开疆拓土,下年底,他就因病去世,享年76岁。
李世勣死后极尽哀荣,李治以阴山、铁山、乌德鞬山的外形为其修建陵墓,以此表彰他灭突厥、薛延陀的功劳(与李靖同等规格)。
除了功勋赫赫,李世勣对李唐王朝的忠诚度也是毋庸置疑的。他在临终前,曾刻意吩咐弟弟,如果自己的后人有任何不轨举动,就可以代替自己严厉管教,甚至可打可杀。
然而,李世勣的担心却成了现实。公元684年,随着武则天的篡位野心昭然若揭,李勣之孙李敬业在扬州起兵,早已入土为安的李世勣随之遭受牵连,被武则天施以剥夺官爵、去除李姓、“剖坟斫棺”的惩罚,也就是挖开坟墓、剖开棺木、暴露尸骨。
20年后,唐中宗李显复位,他“追想元勋,永怀佐命”,感念李世勣为大唐王朝作出的卓越贡献,并且认为“罪不相及,国之通典”,不能因为后代的过错就把李世勣的功劳全部推翻,于是命令有关部门“速为起坟,所有官爵,并宜追复”。
宫廷政治斗争固然残酷,但对于像李世勣这种对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甚至对自己也有大恩的功臣,武则天“剖坟斫棺”的行为确实过于恶毒,除了泄愤、吓唬人,实在找不出她有什么理由。如果统治者都这样对待功臣、人才,当自己的王朝再次面临危机,指望谁挺身而出?
在中国古代男权社会的政治框架中,武则天以女性身份登上权力巅峰的历程充满血腥与算计。然而,面对身患重疾却仍居帝位的丈夫李治,这位以狠辣著称的女皇却始终未动杀机。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乾陵孤冢藏玄机:武则天与李治合葬背后的权力密码与情感真相公元705年,八十二岁的武则天在上阳宫仙居殿溘然长逝。临终前,她留下遗诏“祔庙、归陵,令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主动放弃“圣神皇帝”的尊号,选择以皇后身份与唐...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李治与武则天:禁忌之恋下的宫廷权谋与王皇后的致命误判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缠绵病榻时,太子李治与庶母武则天的隐秘情感在侍疾的压抑氛围中悄然滋长。这段被《唐会要》记载为“时上在东宫,因入侍,悦之”的关系,既源于李治对年长...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权力巅峰的较量:李治与武则天能力深度剖析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唐朝的李治与武则天皆以帝王身份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李治作为唐朝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间延续了贞观之治的余韵,将唐朝版图拓展至极盛;武则天则作为中国...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血雨腥风中的生存智慧:千金公主自降身份拜武则天为母的深层动因公元688年,武周王朝的铁血清洗席卷李唐宗室。琅琊王李冲起兵失败自刎,越王李贞服毒身亡,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等五位李渊子女相继被迫自杀。这场政治风暴中,唐高祖...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30 权谋与妥协:武则天退位后未遭清算的深层逻辑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铁腕手段夺取李唐江山,却在晚年主动退位,最终以皇后身份与唐高宗合葬乾陵。这场权力交接的戏剧性转折,不仅源于武则天对身后事的精准布...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10-29 武周兴亡录:从权力巅峰到王朝谢幕的十五年传奇公元690年,67岁的武则天在洛阳则天门接受百官朝拜,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个以女性身份建立的王朝,在十五年的跌宕起伏中,既创造了&...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10-29 武惠妃:武氏血脉下的悲剧人生武惠妃,这位武则天的侄孙女,本应凭借显赫的家族背景与出众的才貌在宫廷中平步青云,然而其结局却令人唏嘘不已。她的一生,是权力斗争与个人欲望交织的悲剧,也是时代背景...
武则天有男宠吗 惠妃 2025-10-27 权谋与宿命:李隆基为何决意除掉上官婉儿?公元710年,唐隆政变的刀光剑影中,一代才女上官婉儿倒在了李隆基的剑下。这位曾侍奉武则天、中宗李显,又与太平公主结盟的宫廷“不倒翁”,最终未能逃过新帝的清算。李...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27 权力漩涡中的血色疑云:武则天毒杀魏国夫人真相考公元666年,唐朝宫廷爆发一起震惊朝野的投毒案:年仅二十余岁的魏国夫人贺兰氏在食用堂舅武惟良、武怀运进献的特产后七窍流血暴毙。这起看似普通的宫廷命案,却因涉案者...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10-2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