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是石榴丰收的季节,那你知道“石榴裙”的典故是怎么来的吗?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作为一种在我国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古老物种,石榴原产中亚地区,公元前二世纪传入我国,据西晋张华《博物志》所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记载所言“安国”即现在的布哈拉,“石国”即现在的塔什干,皆属中亚国家。
自石榴在中国“落户”,便受到上自王公贵族下自平民百姓的普遍喜爱。据载,汉武帝时期,皇家园林上林苑栽植的数千株奇花异木中,“安石榴十株”受到汉武帝特别的喜爱,他亲自命人将石榴移栽至骊山温泉宫。自此,石榴在陕西临潼地区蓬勃生长,时至今日临潼才有了“中国五大名榴之冠”的称号,而石榴花也因此成为西安的市花。
石榴花开五月,红艳娇美异常,颜色近似于古代女性青睐的红裙,自古便受到文人士子们的喜爱,比如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所著的《乌栖曲》:
交龙成锦斗凤纹,芙蓉为带石榴裙。
日下城南两相望,月没参横掩罗帐。
在这首诗中,石榴裙被暗喻为身穿红裙的袅婷佳人。据载,在这首诗中,“石榴裙”一词是第一次出现,从此“石榴裙”的典故也就流传了下来。
另一位南北朝诗人何思澄在一个叫南苑的地方遇见的美人,也穿着石榴色的红裙。
《南苑逢美人》
洛浦疑回雪,巫山似旦云。
倾城今始见,倾国昔曾闻。
媚眼随羞合,丹唇逐笑分。
风卷蒲萄带,日照石榴裙。
自有狂夫在,空持劳使君。
诗人邂逅的这位佳人肤白如雪,风姿轻灵,有着倾国倾城之貌,宛若洛神、巫山神女再现,微风徐徐,轻轻撩起她腰间的丝绦,而她身上的石榴裙在阳光照射下,更衬托出她的娇艳婀娜。
至唐代,乱世结束,百姓安居乐业,因皇室的鲜卑血统,风气相对前朝开放些,外加有宫中武皇后引领着时尚,石榴裙渐成为女性最为钟爱的服饰。同时唐代诗人辈出,他们怎么能错过对石榴裙的吟咏呢。
《官宅》
红紫共纷纷,祗承老使君。
移舟木兰棹,行酒石榴裙。
水色窗窗见,花香院院闻。
恋他官舍住,双鬓白如云。
在红紫共纷纷的时节,泛舟江上,诗人偶然看到某画舫内,一位身着石榴裙的女子正在自斟自饮,江色辽阔苍茫,越发衬托出那石榴裙娇艳的生命力,此情此景,诗人怕是很难忘记吧。
《戏赠赵使君美人》
杜审言
红粉青娥映楚云,桃花马上石榴裙。
罗敷独向东方去,谩学他家作使君。
诗中所写的这位赵使君的姬妾,着实是大唐豪放女子的代表,身着石榴裙,纵马而行,裙裾翻飞,英姿勃发,那情形怕也是让人过目难忘的。
数千年历史更迭,改朝换代,却并未阻止时尚的流传,至明清,石榴裙一直是爱美女性的压箱之物,比如《红楼梦》中,薛宝钗、袭人、香菱等人都是石榴裙的忠实粉丝。
不过,数千年来有关石榴裙的诗词歌赋,大都为男性诗人所吟咏。在他们的笔下,石榴裙是女性美的代称,谱写了她们的娇美娇柔,可她们同时也被设置为了“被看”的对象。那些诗词中身着石榴裙的女性,是美丽的,无疑也是被动的,她们的所思所想,她们的悲伤或喜悦,都是被诗人赋予的。
这么一比较,武则天这首《如意娘》便显得异常珍贵了。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写这首诗时,武则天还是武媚娘。在这诗里,她直截了当地告诉高宗皇帝,她十分想念他,她为他茶饭不思,每日以泪洗面,以致自己喜爱的石榴裙上都泪痕斑斑。
这无疑也是一首闺怨诗,却和许多男性诗人视角的闺怨诗完全不同。男性诗人设想的闺怨中,为相思所苦的女子形销骨立、心思婉约徘徊,总之是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不会像武媚娘这般无所顾忌的倾诉衷肠,似乎哭得也是无所顾忌,不然怎会把石榴裙给弄脏了呢。
那时的武媚娘身陷感业寺,求天天不应求地地不灵,正处于绝境之中,而这首用力倾诉相思情的《如意娘》则为她带来了命运的转机,一如学者蒙曼所说的,《如意娘》是武则天“扣开她自己命运之门的敲门砖”。
因为这首诗,唤醒了高宗与她的前尘往事,使得武媚娘得以重返后宫,一路逆袭、开挂,直至称帝,从武媚娘摇身变成武则天。
所以,在数千年来诗人们对石榴裙的吟咏中,这首《如意娘》最特别,是一个真正的奇迹。
公元前138年,长安城门外,张骞手持汉节,率领百人使团向西而行。这场跨越13年的远征,不仅改变了汉朝与西域的命运,更在人类文明史上刻下永恒的印记。张骞的西域之行...
张骞 2025-08-21 张骞凿空:千年丝路的起点与文明交融的密码公元前138年,27岁的汉中郎官张骞手持节杖,带领百余人使团从长安出发,穿越河西走廊时被匈奴扣押十年。这场看似失败的出使,却在历史长河中激荡出跨越千年的文明回响...
张骞 2025-07-10 绿洲孤影:西域三十六国消亡的历史褶皱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凿空西域,在塔里木盆地周边揭开了“城郭诸国”的神秘面纱。这些被称为“西域三十六国”的绿洲城邦,依托雪山融水与商道枢纽,在汉匈角力中演绎着生存智...
张骞 2025-06-23 海上丝绸之路:从百越先民到汉武帝的千年开辟史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诞生堪称一部跨越千年的海洋史诗。这条连接东西方的海上大动脉,其起源远早于张骞通西域的陆上丝路,更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岭南百越民族的...
张骞 2025-06-09 张骞出使西域:使命背后的战略意图与深远影响在波澜壮阔的西汉历史中,张骞出使西域堪称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伟大壮举不仅打通了汉朝与西域的通道,更为后世留下了诸多深远影响。而探究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有助于我们...
张骞 2025-04-29 张骞出使西域:引进的不仅是物产,更是文化的交融张骞,这位西汉时期的杰出外交家和探险家,以其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两度出使西域,不仅开拓了东西方交流的新纪元,更将西域的物产、文化引入中原,同时也将中原的文化...
张骞 2025-04-03 张骞: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与杰出外交家张骞,字子文,生于约公元前164年,卒于公元前114年,是西汉时期一位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和探险家。他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宽广的胸怀和卓越的外交才能,在历史上留...
张骞 2025-01-18 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与杰出外交家:张骞张骞,字子文,生于约公元前164年,卒于公元前114年,是西汉时期一位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和探险家。他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外交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
张骞 2025-01-18 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汉武帝刘彻时期的壮举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位伟大的探险家和外交家——张骞。他在汉武帝刘彻时期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为中西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奠定了基础。 一、张骞的出使背景...
刘彻 张骞 2024-05-13 班超和张骞:两位伟大的西域使者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伟大的探险家和外交家,他们分别是张骞和班超。他们都曾被派往西域,担任使者,开创了丝绸之路,对中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他们的出...
班超 张骞 2024-05-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