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是唐朝初期杰出军事家,为唐朝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曾立下“三千精骑灭突厥”的战功。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突厥是我国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以来又一个重要的游牧民族。突厥部落兴起前,是柔然汗国的臣属。540年,突厥这个名词初次在中原的史书上出现。
552年,突厥击败柔然,阿史那土门称伊利可汗,建立起幅员广阔的突厥汗国,以漠北为中心在鄂尔浑河流域建立突厥奴隶制政权。最盛时疆域东至辽海(辽河上游), 西濒里海, 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 南临阿姆河南。
隋文帝刚刚建立隋朝时,对北方强大的突厥汗国也是以交好为主要原则。
后来,隋文帝在采纳大臣长孙晟提出的“离强合弱,远交近攻”的计策下,把突厥分裂成了东、西两个汗国,突厥势力才衰落下来。但即使如此,东突厥仍拥有强大的骑兵。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但他在称帝前后,为保持北方的安定,也不断地向东突厥大量送礼。
突厥人作为游牧民族,生性好斗,又贪恋中原的财物与人力,且自帮助李渊称帝有功,而不断地向唐朝索取财物。李渊也鉴于天下尚未平定,还顾不上对外经营,便尽量满足突厥的各种要求。
但即使如此,突厥仍不满足,从大唐建国至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初的八年间(武德二年至九年,即619年至626年),突厥曾连续八次入侵中原大地。
尤其是在626年八月,李世民刚刚即位之初,突厥的颉利可汗就率骑兵20万,直逼大唐都城长安城外的渭水便桥北,一时京师震动。
所幸,李世民毕竟是英武之君,他设下疑兵之计,亲率大臣及将士隔渭水与颉利可汗对话,斥责他背弃盟约。
颉利可汗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李世民许以金帛财物,才结下这“渭水之盟”后,领兵而退。
李世民当初为秦王的时候,英勇盖世,亲率手下诸将,四处征战,打出了强大的唐王朝。而此时因突厥的入侵,被迫结下这城下之盟,李世民自然视为奇耻大辱,他养精蓄锐,决心找机会彻底消灭突厥。
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突厥又进军侵扰河西,被肃州(今甘肃酒泉)、甘州(今甘肃张掖)的守军击败。
李世民便以此为借口,诏令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率领并州都督李勣、华州刺史柴绍、灵州大都督薛万彻等各路军,共计统兵10万,分道出击突厥。
贞观四年(630年)正月,正是寒风肆虐之际,为起到突袭效果,李靖亲率三千精锐骑兵,冒着严寒,从马邑(今山西朔州)出发,进屯恶阳岭(今山西平鲁西北)。
颉利可汗没有想到唐军会突如其来,兵将相顾,无不大惊失色。他们判定:如果唐兵不倾国而来,李靖决不会孤军深入,于是“一日数惊”。
李靖探知这一消息,迅即率领这三千精骑进击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并在夜幕的掩护下,一举攻入城内,颉利可汗心腹大将康苏密挟隋炀帝皇后萧氏及隋炀帝孙子杨政道投降,颉利可汗仓皇逃往碛口(今内蒙古二连浩特西南)。
战报传来,李世民高兴地对大臣说:“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旧唐书·李靖传》)
颉利可汗在继续向北部撤退时,在白道(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北)又遭到唐将李勣率领的大军截击,交战不多时即大败,颉利可汗率突厥残部继续往漠北逃亡,以待草青马肥之时再度卷土重来。
二月,李靖引兵至白道与李勣会合,两人认为颉利可汗虽败,但若任其逃往漠北,则不免留下后患,两人决定继续追击。
李靖派前锋苏定方率领两百余骑乘着大雾,悄然疾行,直到距颉利可汗牙帐七里远的地方才被发觉。
颉利可汗慌忙骑马逃走,突厥军四散而逃。李靖大军随之赶到,杀敌一万余人,俘虏十几万人,缴获牛羊数十万只(头),并擒获颉利之子叠罗施。
不久,颉利可汗在逃跑的途中,被行军副总管张宝相擒获,并送到京师,东突厥从此灭亡。
东突厥灭亡后,大漠以南的地区全部就成了大唐的疆域,而且,大唐消灭东突厥的战争,在周边地区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震动。
贞观四年(630年)三月,大唐北部和西域的各部君王酋长云集长安,尊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即周边各部共同的盟主。
李靖文武兼备,勇敢善战,他从进入李世民的秦王府后,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大唐王朝的统一与巩固立下了赫赫战功。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靖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逝,终年七十九岁。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景武”,陪葬昭陵(李世民墓)。
上元元年(760年),李靖成为武成王庙中配享的十位历代名将之一,同时代被列入“武庙十哲”的只有一同与他消灭东突厥的李勣。
晚唐时期,李靖逐渐被神化,乃至在明代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李靖被称为“托塔李天王”,成为了哪吒三太子的父亲。
唐贞观九年(635年),一场决定西北战略格局的战役在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间展开。唐朝名将李靖率领十万大军,以雷霆之势奔袭数千里,彻底击溃吐谷浑汗国,为唐朝打通西域...
李靖 2025-09-02 李靖与秦琼:大唐双璧的军事传奇与历史定位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李靖与秦琼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星辰,分别以统帅之才与猛将之勇,共同铸就了大唐盛世的军事神话。若以“厉害”为标尺衡量二人,需从战略格局、战术创新...
李靖 秦琼 2025-08-18 风尘三侠真实存在吗?历史与传奇的交织在中国文化中,“风尘三侠”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组合,由虬髯客、李靖和红拂女三人构成。他们的事迹被广泛传颂,并成为了武侠小说、影视作品乃至民间传说中的经典形象。然...
李靖 2025-07-28 唐能平定吐谷浑的原因:战略、战术与政治智慧的完美结合唐贞观九年(635年),名将李靖率军平定吐谷浑,这场战役不仅解除了唐朝西部边疆的威胁,更奠定了唐朝对西北地区的统治基础。吐谷浑作为占据青海、甘肃一带的游牧政权,...
李靖 2025-07-23 凌烟阁次席之谜:李孝恭凭何力压群雄位列第二?在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臣而设立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长孙无忌以皇亲国戚与辅政之功高居榜首,而位列第二的李孝恭却常因知名度不及李靖、尉迟敬德等名将而引发争议。...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靖 2025-07-09 韩擒虎与李靖:舅甥间的传奇传承在隋唐历史的长河中,韩擒虎与李靖宛如两颗璀璨星辰,各自散发着耀眼光芒,而他们之间特殊的舅甥关系,更为这段历史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韩擒虎:隋朝名将的赫赫战功韩擒...
李靖 2025-04-23 李孝恭与李靖:大唐双星共铸江陵捷在武德四年(621年)的江陵城头,一面"李"字大旗迎风飘扬。这场决定萧梁政权命运的关键战役,既非李孝恭独舞,亦非李靖独奏,而...
李靖 2025-04-17 李靖早年两度险遭李渊杀戮的真相在中国历史上,李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为后世所传颂。然而,在其早年生涯中,李靖曾两次险些被唐高祖李渊所杀,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靖 2025-02-06 李靖与李世民:千里马与伯乐的传奇相遇在中国历史上,唐朝的辉煌盛世令人瞩目,而在这段光辉岁月中,两位杰出人物——李靖与李世民的关系,犹如千里马遇伯乐,共同谱写了无数传奇篇章。一、初遇伯乐,李靖崭露头...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靖 2025-02-03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的李靖:排名与功绩探析在中国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开国功臣而设立的重要荣誉。在这二十四位功臣中,每一位都以其卓越的功绩和贡献著称。其中,李靖作为唐朝...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靖 2025-01-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