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385年-427年6月19日),字子陵,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朝宋大臣,东晋丞相王导曾孙,卫将军王荟之孙,司徒左长史王貵之子。
出身琅琊王氏,少有大志。跟随宋武帝刘裕,历任徐州主簿、镇西主簿、治中从事史。随从刘义隆出镇荆州,官至南郡太守。景平二年(424年),辅佐刘义隆入朝称帝。宋文帝即位后,以为侍中、右卫将军,铲除徐羡之、傅亮等大臣,迁侍中、护军将军。
元嘉四年(427年),逝世,时年四十三,追赠散骑常侍、卫将军、新建县侯,谥号为宣,配享太祖庙庭。
早年经历
王华字子陵,琅琊临沂人,太保王弘叔祖的弟弟。祖父王荟,卫将军、会稽内史。父亲王貵,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家住吴中。
隆安元年(397年),青兖二州刺史王恭起兵讨伐王国宝,当时王貵正服母丧在家,王恭下檄文命令他也起兵,他聚集民众响应,让自己的女儿任贞烈将军。王国宝死后,王恭让王貵罢兵。王貵起兵时杀了很多人,不能停下来,以讨伐王恭的名义再次举兵。王恭派遣刘牢之攻打王貵,王貵兵败逃亡,不知所终。长子王泰被杀死。
王华年方十三岁,在军中与父亲走失,跟着和尚释昙永逃命。当时刘牢之大肆搜捕王华,释昙永就要王华拿着衣服装作侍从,但仍被渡口的士兵怀疑。释昙永见王华走得慢,于是借此骂他,并以扙打了他数十下,这才令士兵们释疑,二人亦得以逃离追捕。
刘裕征召
王华后来因大赦而回到吴郡,王华年少时就有志向,但因父亲仍然生死未卜,于是都布衣蔬食,断绝交际,不与外人交往,这样过了十几年,此举更得当时人称许。后来刘裕想收其为己用,于是要王华堂兄王谧向王华称王貵已死,令王华为父发丧。王华在为父守丧后入仕。
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北伐,以王华为徐州主簿。后又转镇西主簿、治中从事史,王华在各职的任上都有好的名声。
文帝心腹
义熙十三年(417年),刘裕以其子刘义隆为西中郎将、荆州刺史,以王华为西中郎主簿,后迁咨议参军,领录事,随刘义隆从镇荆州。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晋称帝,进刘义隆为镇西将军,王华亦随其转府。当时荆州事务都由刘义隆司马张邵代行,但王华本人有很强的支配欲,不乐于位居人后。张邵为人豪奢,每次出行都会要很多随从;王华于是就只乘羊车,随行的不过两三人。
一次二人的车在城内相遇,王华装作不知是张邵,反而说:“看这随行如此隆重,肯定是殿下来了”于是下车并站在路边迎候。张邵到后大惊。最终张邵为王华弹劾而被征召,王华于是接任司马、南郡太守一职,并行荆州府事。
景平二年(424年),司空徐羡之等人废宋少帝,迎立荆州刺史刘义隆为帝。当时刘义隆知宋少帝已遇害,起了疑心,不敢南下。王华建议说:“徐羡之等人被寄以重任,不容许他们轻易地叛逆。废主活着,他们就担心将来遭到灾祸,这样才导致少帝被害。人大多贪恋生命,怎敢一下子就抱有叛逆的念头。
况且他们三个势力相当,互不相让,不过是想掌握大权巩固自己的地位,以此让少主重用依靠他们罢了。现在下诏行事,根本不用担心。”刘义隆听从了他的话,留下王华管荆州后方事务,出发东下建康。
元嘉元年(424年),宋文帝刘义隆登基,任王华为侍中、领骁骑将军,没有接受,转任右卫将军,侍中之职不变。
王华和步兵校尉孔甯子都有富贵的愿望,都曾是宋文帝刘义隆的荆州僚属。他们厌恶徐羡之、傅亮等人把持朝政,自从徐羡之、傅亮、谢晦等人掌政以来,孔甯子和王华经常向宋文帝刘义隆中伤诽谤他们三人。孔甯子曾经回到东部地区,到了当年少帝刘义符被徐羡之等人弑杀的地方——金昌亭,左右想在那里靠船,他马上命令离开,并说:“这可是那伙人弑杀皇帝的亭子啊,不能停靠。”
王华每次闲居在家,总是朗诵王粲《登楼赋》中的"冀王道之一平,假高衢而骋力。"他每当外出与徐羡之等人碰面时都会愤怒得咬牙切齿,并大声在他们面前叹道:“太平日子何时才能来呀?”
朝廷重臣
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刘义隆要诛杀徐羡之等人,召徐羡之入宫,徐羡之听到风声后并没进宫,王华于是就与到彦之奉命缉捕,终寻得徐羡之的尸体,并运到廷尉。[10]事后王华迁护军将军,仍任侍中。
刘宋只有王华和刘湛不矫饰谦让,得到官职就接受,觉得是平常之事。王华的性情和行事与别人不同,从不参加宴饮聚会,终身不喝酒,有宴会都不去。到了王弘辅佐朝政,王弘的弟弟昙首被太祖任用,和王华职位相当,同为侍中。王华曾经自称其才能未得尽展,叹息说:“宰相忽然间有数个,天下怎能大治呀!”
元嘉四年(427年),王华逝世,时年四十三岁。朝廷追赠他为散骑常侍、卫将军。
元嘉九年(432年),文帝考虑王华诛灭徐羡之的功劳,追封他为新建县侯,食邑一千户,谥号为宣侯。
宋孝武帝刘骏继位后,让王华在宋文帝刘义隆庙廷中,配享祭祀的礼遇。
在中国东晋末年的政治舞台上,晋恭帝司马德文与宋武帝刘裕的关系,堪称一场充满戏剧性与悲剧性的权力博弈。司马德文作为东晋末代皇帝,在位仅两年便被迫禅位于刘裕;而刘裕...
刘裕 2025-09-10 寒门枭雄的困局:刘裕北伐止步北魏的深层动因公元417年,刘裕率领的北府军以"却月阵"大破北魏骑兵于黄河岸边,收复洛阳、长安两京,东晋疆域首次突破黄河。然而,这位被后世...
刘裕 2025-08-28 刘裕的军事能力有多强:从寒门到战神,用战术与胆识改写历史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刘裕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这位出身寒微的东晋将领,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胆识,从北府军中崛起,最终建立南朝刘宋政权,成为南北朝时期最耀眼的...
刘裕 2025-07-31 彭城王刘义康:南朝宋的权相风云与悲剧终章彭城王刘义康(409年—451年),字车子,是南朝宋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的第四子,宋文帝刘义隆的异母弟弟。他的一生,是南朝宗室参政的典型缩影,其命运起伏与南朝宋的...
刘裕 2025-07-22 血脉溯源:刘裕与刘邦的皇族羁绊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刘裕与刘邦作为南北朝与西汉的开国君主,虽相隔六个世纪,却因同姓“刘”引发后世对其宗族关系的持续探讨。通过正史记载、家谱考据与历史逻辑分析,可以...
刘邦 刘裕 2025-07-10 萧道成:从权臣到篡位者——刘裕朝代覆灭的深层逻辑公元420年,刘裕代晋建宋,开启南朝历史。然而,这位北伐英雄创立的王朝仅存续59年,便在其旧部萧道成的兵锋下轰然倒塌。刘裕朝代(南朝宋)的覆灭,看似是权臣篡位的...
启 刘裕 2025-06-30 刘义符被废:一场权力博弈下的帝王悲剧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在开国皇帝刘裕去世后,政权内部暗流涌动。年仅十九岁的宋少帝刘义符,在位不到两年便被顾命大臣废黜,这一事件背后交织着复杂的政治因素、个人品行问...
刘裕 刘义符 2025-05-22 刘裕政权与曹魏关系的再审视:为何未否定其正统性在探讨刘裕建立的刘宋政权与曹魏关系时,需从历史脉络、政治逻辑与现实考量三个维度切入。尽管刘裕通过禅代程序取代东晋建立新朝,但其政权始终未公开否定曹魏的正统性,这...
刘裕 2025-05-12 刘寄奴:从帝王小名到中药传奇的千年回响在中医药典与历史典籍的交织中,“刘寄奴”三字承载着双重传奇——它既是南朝开国皇帝刘裕的小名,亦是一味以帝王之名命名的中药。这段跨越身份与领域的叙事,折射出中华文...
刘裕 2025-04-27 刘穆之被重用的客观原因在东晋末年的政治舞台上,刘穆之凭借自身卓越的才能与独特的优势,成为刘裕倚重的心腹大臣,其被重用背后有着诸多客观原因。家族背景与声望的潜在助力刘穆之出身于汉高祖刘...
刘裕 2025-04-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