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光绪皇帝,很多人都觉着他是个没有权利的皇帝,一个失去了权利的皇帝。但是在实际上从1889年亲政一直到1898年的戊戌变法,这将近十年的时间里,光绪帝其实是有着相当大权利的。虽说主要的大臣仍然是慈禧太后一手提拔任用的,自然对慈禧太后是马首是瞻的。但是光绪帝也是有能力任免三品以下官员的,在三品以上任免需要慈禧太后的同意。

而且谁都能看出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母子一体,但光绪皇帝更有未来,没有人故意要跟这个年轻皇帝对着干。
而且以翁同龢为代表的帝党,也成为光绪皇帝的重要支持者,从各方面看,光绪皇帝都是稳步成长的核心力量。
包括中日甲午战争,光绪皇帝包括帝党一心求战,也是希望通过拿下一场战争立威,彻底掌握军权和政权。而且最好这个战争,规模、时间、结果都可以控制,当时看来小国日本是个比较理想的对象。如果打赢这场战争,既能实际上削弱淮军实力,又能彰显国威,皇帝英明果敢,大臣足智多谋,将士勇猛无前,总之益处多多。
可惜战争没有朝光绪皇帝期望的方向去,反而一败涂地,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这下光绪皇帝威信扫地,而且实践证明了帝师翁同龢是好名误国,被开缺回籍了,皇帝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战争,慈禧太后是不希望打仗的,她的心思都用在自己的六十大寿庆典上,她希望风风光光的办个寿辰,自己颐养天年。但国与国之间的争斗,军国大事,也不能丢了大清面子,战争的阴云还是越来越近。
慈禧也不得不让步,削减寿辰庆典。一是国家大事,不能为了庆典输了战争。二是儿大不由娘,皇帝想要战争,大臣们摩拳擦掌,慈禧也不能硬挡,难到还怕小日本不成!

可惜战争没有朝光绪皇帝期望的方向去,反而一败涂地,割地赔款,丧权辱国。这下光绪皇帝威信扫地,而且实践证明了帝师翁同龢是好名误国,被开缺回籍了,皇帝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家寡人!
即便如此,慈禧太后都没有收回权力,皇帝还是皇帝,继续干,真正触怒慈禧太后的事情是后面的事情。
但战争失败,对光绪皇帝来说太刺激了,太羞辱了,本想有一番作为,从而扬名立万,却被揍的鼻青脸肿,没脸见人。光绪皇帝急于找回面子,行事风格更加激进,更加不顾后果!
光绪皇帝不仅将老师开缺回籍(从权力制衡的角度来说,光绪与老师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无法切割),而且架空了军机处,清朝军机处相当于内阁,光绪皇帝提拔了一批年轻的四品章京也就是秘书实际行使军机处权力,军机处的大臣已经基本上不召见了,这些大臣也都识趣的称病不朝了。

这些章京就是后来的戊戌六君子,在这些章京的策划下,开始了著名的百日维新,下了上百道圣旨,全是布置的各种改革创新措施。但地方响应不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许多改革措施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好实施。光绪皇帝裁撤的官员纷纷抱怨,到慈禧太后处诉苦,慈禧太后也要求光绪皇帝不要急于求成,不要随意改动祖宗之法。
光绪皇帝还向几个章京抱怨,自己位置可能不保,有可能在天津阅兵时被政变,希望林旭等想办法。主持变法的章京急皇上之所急,不惜用激进的手段来改变皇帝的不利处境!
章京们得出的结果,认为是太后限制了皇帝的手脚,可能不利于皇帝,只要控制了太后,就没人敢阻挡皇帝了,从而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这种想法何等幼稚,殊不知太后才是光绪皇帝的护身符,只有完全接盘了太后的政权,皇帝才能成为真正的皇帝!也可见皇帝的新班底是多么激进、幼稚和急于上位,不惜制造母子反目!
其中最有侠士作风谭嗣同,文武双全,不仅结交了大刀王五这样的江湖英雄,还要制定先发制人的计划,大家熟悉的事情是谭嗣同夜访袁世凯,要求袁世凯配合围园杀后或者围园囚后!

但慈禧太后得知了这个计划,匆匆返回紫禁城,质问光绪皇帝竟敢谋我,这才是慈禧太后震怒的原因。慈禧太后立即行动,逮捕了光绪的章京们,而且未经正式审讯就将六君子斩于菜市口。这种事情没办法审讯,连罪名都没法说,只能快刀斩乱麻!
她无论如何不相信,自己当亲儿子养育多年的接班人,竟然敢围园杀后,真是养了白眼狼!很难说光绪皇帝是否知道这个计划,光绪皇帝是矢口否认的,但母子之间已经失和。慈禧又一次宣布垂帘听政,光绪被囚禁瀛台,只有上朝时充当一下木偶。
但维新派没有全军覆没,康有为和梁启超则逃亡日本,成立了保皇党,甚至伪造了皇帝诏书,与皇帝合影照片,编排了舞台剧,康有为俨然成了托孤大臣,要救皇帝于水火之中。
保皇党不断的往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之间的伤口上撒盐,慈禧动不动数落光绪不孝,是白眼狼,光绪皇帝百口莫辨,处境越来越不好。
帝后失和,还引发了皇室其他人对帝位的觊觎之心,虽然暂时妥协成为立大阿哥,仍然由此引发极端仇视外国使团、导致义和团入京和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狩(逃往西安),一度濒临亡国的境地。这种失和,一直到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隔一天双双驾崩才算结束!
佟国维(1643—1719年),佟佳氏,满洲镶黄旗人,作为清朝外戚大臣,其一生与清初政治紧密交织,在风云变幻的朝堂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显赫家世:外戚光环下的...
佟佳氏 佟国维 2025-11-26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清朝第八位皇帝的沉浮人生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绵宁,即位后改名旻宁,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年号“道光”。他的一生,既...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11-26 岳升龙:清朝康熙年间的铁血名将与四川提督在清朝康熙年间的风云变幻中,有一位将领以忠诚、勇猛与智谋著称,他便是岳升龙——一位从基层士兵成长为四川提督的杰出军事人才。岳升龙的一生,是清朝初期军事史上的一个...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26 恭亲王奕訢:清末政坛的改革先驱与外交巨擘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政局中,恭亲王奕訢以“帝才”之誉成为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核心人物。他不仅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更是中国近代外交体系的奠基人。这位道光帝第...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光绪是谁的儿子 2025-11-25 钮祜禄·讷亲: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权臣与悲剧将领钮祜禄·讷亲,作为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重要大臣与将领,其一生跌宕起伏,既曾权倾朝野,又因一场战役的失利而身败名裂,最终以悲剧收场。显赫家世与早年发迹钮祜禄·讷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爱新觉罗·胤禩: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的风云人生爱新觉罗·胤禩,作为清圣祖康熙帝的第八子,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却又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笔。他的一生,从备受宠爱到深陷夺嫡漩涡,再到最终被雍正帝打压至死,...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爱新觉罗·胤禵: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的风云人生爱新觉罗·胤禵(1688年2月10日—1755年2月16日),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雍正帝同母弟,生母为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在康熙朝备...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李莲英:清末慈禧时期总管太监的复杂人生李莲英(1848年11月12日—1911年3月4日),原名李进喜,道光二十八年出生于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祖籍山东齐河,是清末慈禧时期最具影...
李莲英死亡之谜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11-25 胤禟:康熙帝第九子的风云人生与悲剧结局爱新觉罗·胤禟(1683年10月17日—1726年9月22日),后改名允禟,是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生母为宜妃郭络罗氏。作为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欧鹏:绰号摩云金翅的梁山好汉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浩瀚星空中,欧鹏以其独特的绰号“摩云金翅”和鲜明的个性,成为梁山好汉中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员。他的一生,从军户子弟到绿林豪杰,再到梁山好汉,充...
林豪 2025-11-25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