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赵姨娘为什么讨人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赵姨娘,很多人会立马表现出一种不由自主的嫌弃表情。
因为赵姨娘不讨喜,真的讨人嫌。
贾母曾骂过赵姨娘:“烂了舌头的混账老婆。”
王夫人也骂过赵姨娘:“养出贾环这样的黑心种子来,也不教训教训。”
王熙凤也骂过赵姨娘:“他现在是主子,不好,横竖有人教他,与你什么相干,把贾环教得歪心邪意,狐媚外道的。”
贾母,王夫人,王熙凤都是贾府后宅里的主角儿,还是个顶个的人精,隐忍,高贵,大气那是足足甩了赵姨娘好几条宁荣街的,可这几个主角都对赵姨娘彪过脏话。
主角不待见,府里买来的唱戏的小人也和赵姨娘抬杠,赵姨娘本着为贾环做主,一路气呼呼的跑向怡红院,想来个漂亮的翻身仗。
结果是被四个小丫头合起伙来把自己给整治了一番,真是应了那句“恶人天都不救。”
类似这样的丢人丢面的事儿,赵姨娘还干的乐此不疲。
如此周而复始的赵姨娘,就这样一步步的把自己搬进了那个讨人嫌的小黑屋里,独居独处,自得其乐。
那么,赵姨娘为什么讨人嫌?
难道仅仅是因为她更爱做丢人丢面的事?
不,赵姨娘的讨人嫌是有缘由的,缘由可以总结为两字——作为。
作为这两个词用在赵姨娘身上,好像给一个路人穿上礼服的即视感,满满的不合时宜,可只有这两个字能比较好的诠释赵姨娘身上讨人嫌的本质。
赵姨娘是有作为的,她的作为就是生下了贾探春和贾环这两个孩子,一子一女,组成一个好字,真可谓人生一大喜。
但赵姨娘只是一个妾,一个在王夫人统治下生存下来的妾,一个妾有两个孩子,可以很肯定说赵姨娘的有作为的。
有作为的赵姨娘并没有在这条不甚光明的道路走多久,便开始走向了“作”的道路。
赵姨娘“作”的首要目标就是没被王夫人接到身边去抚养的儿子贾环,贾环能留到赵姨娘自己身边抚养,对于赵姨娘来说应该是天大的荣誉和天大的讽刺的。
留下贾环让赵姨娘自己抚养,其实就是王夫人在昭告天下,我有儿子,根正苗红的,并且剥脱了贾环寄养在王夫人身边的机会,一个脱离主母养大的庶子,在那个等级严明的社会,对贾环而言,弊大于利。
而在内心沾沾自喜,洋洋得意的赵姨娘,觉得是无尚的荣誉。姨娘想养自己的孩子,那简直就是和做梦一样,赵姨娘美梦成真,何乐而不为呢?
对于养大孩子和养好孩子在赵姨娘脑袋里的理念是一致的,并且找不出任何区别的。因此,赵姨娘把自己的亲生儿子贾环给“作”了。
赵姨娘养大的儿子贾环,并没有得到亲身父亲贾政的更多垂爱,甚至让贾政对贾环有了一种“人物猥琐,举止荒疏”的见面即视感。
而贾环以蜡油泼贾宝玉,告贾宝玉的状,都是贾环手段恶毒,心地卑劣的明证。
“歹竹出好笋”并没有在贾环身上出现,贾环只是周而复始的延续在赵姨娘的精神理念下存活着,没有意义没有追求的,似乎是为了生存才张嘴呼吸而已。
自己的亲生儿子被赵姨娘自己“作”坏了,赵姨娘从来不往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对贾环各种言辞攻击,简直就是一个母亲没有母亲样,却想儿子有儿子样的让人哭笑不得的蠢女人。
儿子给“作”坏了,赵姨娘开始“作”自己的女儿,对于女儿贾探春,赵姨娘应该是又爱又恨的,那毕竟是自己辛苦怀胎十月的孩子,血脉的传承是诋毁不了的,可能赵姨娘对贾探春心中的恨比爱多,她开始“作”了。
贾探春托贾宝玉帮她把自己攒的零花钱拿出去外头给她买点稀奇古怪的好玩意儿,那是贾探春的自己喜好,并答应贾宝玉给他做鞋子以表示感谢,招来了赵姨娘的一顿骂。
正经兄弟啥都没落着,竟给其他人添鞋做袜,这是赵姨娘的内心想法,而她也直白白的说出来了。
没有了解事情的原委,贾宝玉比贾环有着更多的机会出去为贾探春寻来好玩意,作为感谢,礼尚往来,何错之有?
咄咄逼人的赵姨娘终是引得贾探春说出了:“他那想头自然是有的,不过是那阴微鄙贱的见识。”
赵姨娘正是一个缺少见识的女人,一个装着阴微鄙贱的见识的一位母亲,所以亲手“作”坏了自己的儿子贾环,又“作”怒了自己的亲生女儿贾探春。
是什么让流着同样血液的子女对赵姨娘都嗤之以鼻,就因为赵姨娘真的太“作”了,而且“作”得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论对方是谁?
一步步的,赵姨娘把自己作成了那个“可伶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人。
明知道自己是时代的产物,还是活出特色的时代产物,没有做到一个母亲该做的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赵姨娘缺的不仅仅是眼界问题,更多的是格局。
和下人不同队,和主人不平等,这才是赵姨娘在贾府的真实写照,可明明可以是半个主子的她,就因为太“作”了,就这样把自己一点一点的推向那个“千人厌,万人嫌”的死胡同去了。
即使令人生厌的赵姨娘,也同样可以得到我们的感谢,感谢赵姨娘演活了我们心中那个“讨人嫌”的最本质面目。
在《红楼梦》的绮丽画卷中,林黛玉如一株空谷幽兰,以其绝世风姿与孤傲才情,成为大观园中最令人心动的存在。她与贾宝玉的“木石前盟”是全书情感主线,但在这场旷世绝恋的...
贾宝玉 林黛玉 2025-09-04 曹雪芹“痛骂”李纨不积阴德:表象背后的深层隐喻在《红楼梦》这部鸿篇巨制中,曹雪芹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形象饱满的人物,李纨便是其中之一。书中有一处情节看似是曹雪芹对李纨“痛骂”其不积阴德,深入探究会发现,这并...
曹雪芹 李纨 2025-08-26 曹雪芹未竟红楼梦:历史裂痕中的文学悬案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红楼梦》的未竟之章始终笼罩在历史迷雾中。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呕心沥血,最终止步于前八...
曹雪芹 2025-08-21 巧姐为何嫁给板儿:命运转折中的因果与救赎在《红楼梦》的悲剧长卷中,巧姐作为金陵十二钗中年龄最小的角色,其命运轨迹既承载着家族覆灭的沉重,又暗含着曹雪芹对“因果轮回”的深刻思考。她最终嫁给板儿这一结局,...
曹雪芹 2025-08-06 红楼梦:封建社会的浮世绘与人性悲歌《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通过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勾勒出一幅封建社会末期的全景图。这部百万字...
贾宝玉 林黛玉 2025-07-28 冒辟疆是红楼梦作者?一场跨越时空的学术争议与文化追问自胡适考证《红楼梦》作者为曹雪芹以来,“曹雪芹著红楼”已成为学界共识。然而,近年来江苏如皋等地兴起的“如派红学”提出惊人观点:《红楼梦》的真正作者实为明末清初文...
冒辟疆 曹雪芹 2025-07-23 贾芸“卖巧姐”之谜:续书争议与原著线索的碰撞在《红楼梦》的续书中,贾芸被塑造成参与贩卖王熙凤女儿巧姐的“奸兄”,这一设定引发了红学界与读者群体的激烈争议。通过梳理前八十回文本、脂砚斋批语及曹雪芹创作意图,...
曹雪芹 王熙凤 2025-07-15 红楼梦中王夫人:荣国府的当家主母与贾政之妻在曹雪芹笔下《红楼梦》的庞大人物谱系中,王夫人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角色。她既是荣国府的实际掌权者之一,又是贾府兴衰历程中的重要见证者。而她的核心身份之一,便是贾政...
曹雪芹 王夫人 2025-07-14 王尔烈与曹雪芹:祖辈交情下的文化回响在中国文化史上,王尔烈与曹雪芹虽未直接交集,却因家族渊源与文化传承形成隐秘的精神纽带。一位是乾隆年间以“文压三江”闻名的关东才子,一位是创作《红楼梦》的文学巨匠...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曹雪芹 2025-07-08 贾母的“冷淡”:封建家族制度下的人性困境在《红楼梦》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的情节中,林黛玉临终时贾母始终未现身探望,这一反常表现引发后世读者诸多猜测。若结合原著细节与曹雪芹的创作笔法,会发现贾...
曹雪芹 林黛玉 2025-06-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