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对《神探狄仁杰》这部剧还是记忆犹新了,在这部剧中,梁冠华将狄仁杰的老奸巨猾是演绎的惟妙惟肖。当然了,看剧是看剧,同时不少人还会有个疑问,那就是按道理来说狄仁杰以官居宰相一职,同时又是武则天身边的红人,可是在剧中狄仁杰的官品仅仅只有三品。
当时小编还以为这是编剧不懂历史,后来翻看史书才发现这还真不是编剧上的事,历史上狄仁杰最高的确也只有做到三品官。那么这就引出话题了,狄仁杰当时位极人臣,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仅仅是个三品关,和剧中的大将军王孝杰平级,和李元芳也只差一级,那么狄仁杰这样是如何驾驭百官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说道说道这狄仁杰的“三品官”?
1、唐朝官制
其实我们经常听到电视剧里讲“一品大员”、“二品大员”等等,在我们的印象之中或许只有这些才算高官,然而这样子的叫法确切来说应该是宋朝之后的事情了,而唐朝则没有这种说法,因为在唐朝三品官已经是了不得。
唐朝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年代,他上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制,而他的三省六部制这套官制在之后也是为宋朝所继承。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将官制分为“九品”,这现在来说就是当时九品官的雏形,然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制和唐朝时期也有点类似,魏晋南北朝时期一品是不常设的,因为在士人的眼中只有类似孔子这样的圣人才配;而二品官则是给当时的亲王郡王准备的,同时有一些荣誉型官职为当时的士大夫准备,而真正意义上的“上品官”大多都是三品。
唐朝的官制某种程度上和这个有点类似,在唐朝时期正一品大官是三师与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与太尉、司空、司徒,从一品是指太子的三师,同时一品官对应的是亲王郡王。
然而这些官职就和之前所说的一样,大部分都是荣誉型官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权,很大程度上是表彰用的。而且这一品级的官职还有一点极为特殊,那就是名额有限,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塔尖上的那个人,一般都只是会在特定时候才会授予,比如你因公殉职,然后皇帝表彰一下你就封你这个品级的官员。
所以在唐朝时期很少有人能够荣登一品,那么二品官呢?二品官在唐初时期只有一个尚书令。
从东汉时期开始,光武帝刘秀鉴于“三公”权力太大已经深深威胁到了皇帝的地位,于是便将三公的权力开始逐步向“尚书台”倾斜,而尚书台从东汉时期开始已经成为了名义上的行政中心,而这就是“尚书省”的前身,而在当时尚书省的最高职官就是尚书令。
然而“尚书令”有一点比较特殊,那就是李世民夜曾经担任过这个官职,在发动“玄武门之变”之时李世民当时担任的就是“尚书令”。
所以有这层因素,在唐朝时期“尚书令”也是有名无实,名义上是二品官,可是实际没人敢担任这个职位,古时候的人特别讲究避讳,尤其是君王的名字以及官职,毕竟一不小心就是掉脑袋的事。
而尚书令之后的官职是从二品的尚书仆也,然而在后期尚书省的权力开始不断被削弱,尚书仆也虽然看起来尊贵,可是实际上就如同之前那些官职一样成为了一个虚职。
从这就可以看出,唐朝时期至少在狄仁杰那个时期,一二品的官是很难当的,所以当时三品官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高官了。
2、虽然只有三品架不住人家权力大啊
上述大致讲的就是唐朝时期的官制,接下去再讲讲当时狄仁杰所担任的官职,当时狄仁杰所担任的官职是“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官职是什么意思。
凤阁的叫法实际上只有武则天时期才有,实际上他正确的叫法应该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就是平章军国重事,解释起来就是协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同中书门下就是与中书令和尚书令平级都是三品,从这字面意思就能够感受的出他的位高权重了。
唐朝时期的官制大体上还是沿用的隋朝的,而当时的最高决策机关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省六部制”,其中“中书省”政令和政策的起草与发布;“门下省负责政令和政策的审查,及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尚书省典领百官,负责执行中书省制定的,门下省审查完成的中央政令和政策。
在当时为了方便三省长官议事,唐朝时期专门设置了另一个机构叫做“政事堂”,方便三省长官联合办公。
然而这个机构的出现也产生了一个矛盾,因为能够进入政事堂的唯有三省长官,而当时三省长官几乎囊括了当时朝廷大大小小的军政要务,也就是说整个朝廷都处于他们的掌控之中。
更要紧的是,唐朝时期世家门阀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而三省长官大部分都是由世家子弟担任,这无异于从皇帝手上分割了权力。
所以当时皇帝为了分割三省长官手上的权力便开始着手削弱三位宰相的权力,同时安排自己的亲信共同参与中枢的决策。
贞观元年,李世民安排魏征进入“政事堂”参预国事,以当时魏征的品级是无法进入政事堂的,于是乎李世民就授予魏征平章事的临时官职,使得他们名正言顺的进入中枢。
的确,狄仁杰的官职从今天角度来看看似是不高,但是在当时已经属于高官了,而且他的“平章事”更是可以随时上达天听,所以从当时唐朝人的角度来说狄仁杰的官职已经属于百官之首。
在唐代英雄传奇中,薛丁山的四位夫人以各自独特的魅力与功绩,共同书写了薛家将的辉煌篇章。她们不仅是战场上的巾帼英雄,更是家族兴衰的见证者与参与者。一、窦仙童:棋盘...
薛丁山 2025-05-16 苏良嗣为何敢打薛怀义:权力、品格与武则天态度的交织在武则天统治的武周时期,朝堂局势复杂多变,各方势力暗流涌动。而苏良嗣当众掌掴薛怀义这一事件,成为当时朝堂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令人不禁好奇苏良嗣为何有如此胆量。这背...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5-15 崔侍郎之名:历史长河中的多重身份在唐代诗文与史籍中,“崔侍郎”这一称谓频繁出现,却常因不同历史人物而指向各异。从李白笔下的挚友到科举考官,再到朝廷重臣,这一称谓背后隐藏着复杂的身份网络。通过梳...
李白 2025-05-14 李世民与萧皇后:历史迷雾中的真实关系在唐代史籍与民间传说交织的叙事中,“李世民娶萧皇后”的传闻流传千年。这一话题既涉及前朝遗孀的政治安置,也关乎帝王私德的伦理评判。通过梳理《新唐书》《旧唐书》等正...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5-14 宗楚客与“700两黄金”传闻:历史迷雾中的真相考辨在唐代权谋交织的宫廷叙事中,宗楚客作为武则天至唐中宗时期的重要官员,其生平始终笼罩在权力斗争与道德争议的阴影下。而关于他“接受700两黄金贿赂”的传闻,更如一柄...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5-14 铁案与权杖:李元纮与太平公主的权力交锋在唐玄宗开元年间,一桩看似寻常的物权纠纷,将当朝宰相李元纮与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推向历史前台。这场围绕佛寺石磨的司法博弈,不仅折射出盛唐时期皇权与相权的微妙关系,...
太平公主 2025-05-14 薛丁山误杀薛仁贵:民间传说与历史真相的交织在唐代名将薛仁贵的传奇故事中,其子薛丁山“射杀亲父”的情节始终是民间文学的焦点。这一充满戏剧张力的情节,既承载着民间对命运无常的喟叹,也折射出历史叙事与文学加工...
薛丁山 2025-05-13 杨玉环的情感迷局:谁才是她心中的挚爱?在唐朝的繁华盛景中,杨玉环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爱情故事更是成为了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她的一生与多个男人产生了情感纠葛,而关于她最爱的男人究竟是谁,一直是历史...
杨玉环 2025-05-13 李隆基最宠爱的女儿:万春公主与太华公主之辨唐玄宗李隆基作为唐朝历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皇帝,其后宫佳丽三千,子女众多。在众多女儿中,关于谁是他最宠爱的女儿,历史记载中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主要集中在万春公主与...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5-13 帝后情殇:李治与王皇后婚姻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困局唐高宗李治与原配王皇后的婚姻,犹如一袭华美的袍子下爬满虱子。这段由太宗李世民钦定的政治联姻,表面是"佳儿佳妇"的典范,实则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5-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