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宫词》里的出身高贵郭清漪,宋真宗赵恒的第一任皇后,仗着刘太后的权势,不懂得谦让和宽容,更逐渐养成骄横任性的性格,刘太后逝世后,被废后出家。
当初她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赵恒在外征战,而汴京城又发生了地震,如果不是她命硬的话,不仅孩子活不下来,就连她自己能不能活下来,都在两可之间。
后来赵恒征战回来,郭清漪忙不迭地带着孩子去迎接他,可是她的满腔思念在赵恒那里,却是热脸碰了冷屁股。
要知道,在赵恒出征之前,赵光义曾经下过命令,三个皇子当中,谁先有孩子,谁就是大宋的储君,郭清漪生下了孩子,无疑亲手把赵恒推上了太子之位,在这场储位之争中,是真正的居功至伟。
可是在不爱你的人那里,就算你付出全部,就算你做得完美,他们都只会视而不见。
也许是命中注定,还没等郭清漪从生子的欣喜中缓过来,因为秦王的设计,她又遭遇了丧子之痛。
丈夫那里不得宠,就连可以作为依靠的孩子也死于非命,郭清漪这样的命,也着实够苦了。好在郭清漪虽然悲伤,但是在李婉儿的劝说下,她意识到刘娥并不是凶手,还专门去找了自己的父亲,为刘娥求情。
只是很可惜,郭清漪很善良,不想伤害刘娥,但是郭贤却不这么想,反倒想要借此机会杀死刘娥。
作为大户人家的女儿,郭清漪把现实看得很清楚。赵恒对刘娥的偏爱,她比谁都清楚,但是她更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硬要去争个什么,只会白白惹来赵恒的厌烦。
所以,赵恒在刘娥的帮助下坐稳了太子之位,又不得不将她安置在府外后,整日留宿在刘娥那里,虽然郭清漪心里很不舒服,却也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事。
郭清漪的前半生中,要说错,最错的可能就是让赵吉代替赵佑去当质子这件事,但是这件事,并不能把责任推到郭清漪身上。
知道了辽国的想法之后,赵恒第一个去找的是郭清漪。
因为此前曾经失去过一个孩子,所以对于赵佑,郭清漪非常在乎,所以无论如何,她都不愿意赵佑去上京受苦。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郭清漪一直在赵恒面前长跪不起,看到郭清漪楚楚可怜的样子,赵恒实在于心不忍,只好去找了刘娥,把赵吉送到了上京。
澶渊之战后,赵恒再次提出了让刘娥入宫,我想,这件事郭清漪并没有反对,毕竟赵吉这件事,她还是有所愧疚的,毕竟在正常的情况下,赵佑才是最符合质子条件的那一个。
问题就在于,郭清漪不争,不代表郭贤不争,在郭贤和潘美的坚持下,不仅刘娥没办法进宫,就连赵吉的牌位也没办法供奉在皇陵里面。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虽然郭清漪无心害刘娥,但是刘娥这一一连串的遭遇,却是大多都与郭清漪有关。
刘娥可以不计较,但是其他嫔妃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还不知道会把郭清漪编排成什么样子。
郭清漪一直小心翼翼地照顾着赵佑,却不想有些灾难注定是躲不掉的。千算万算,郭清漪都没有算到养在深宫里的赵佑会感染天花。在那个医疗技术并不发达的年代,感染天花可谓是九死一生。
就在郭清漪即将绝望的时候,郭贤打听到了一个好消息——刘娥在守皇陵期间,一直在研制治疗天花的药物,很多发病初期的感染者经过刘娥的治疗,都已经痊愈了。
当时郭贤并不知道众人口中的女菩萨就是刘娥,当即就差曹利用去请。当初赵恒去请刘娥回宫,刘娥都没答应,曹利用此行自然也就意料之中地失败了,只是给了他一些药。
知道女菩萨就是刘娥之后,郭贤后悔万分,因为此前他曾经联合潘美一起刺杀过刘娥,如果赵恒和苏义简恰好出现,可能刘娥当即就下线了。
到了这时候,郭过于相信了女儿的话,刘娥的确是有大德之人,为了救治外孙,郭贤请出了苏义简。
不过,因为三年守陵之约,刘娥虽然答应了回去救人,也是在隐瞒身份的情况下。看到刘娥出现,郭清漪开心万分,只可惜此时的赵佑已经病入膏肓,刘娥也回天乏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赵佑夭亡。
接二连三遭遇这样的打击,郭清漪再也撑不住了,当即就因为身体透支而病倒了。自感大限将至,郭清漪马上着实安排自己的后事。
首先,郭清漪召来了父亲郭贤,表达了对父亲的歉意,最后一次给父母请安。
“自从女儿患病以来,一直是刘妃在旁边悉心照顾……此番刘妃秘密回宫,只是为了照顾佑儿和城中生病的百姓,就连皇上也不知道,之所以掩人耳目,只是因为当初她在朝上和众臣有所约定,要守陵三年才能回宫……”
面对女儿的诘问,郭贤无话可说。“麟儿的死,女儿怨恨过刘妃……可是时至今日,女儿才知刘妃的为人,女儿求父亲,不要再为难刘妃了。”随后,郭清漪找到了刘娥,当面对她表示自己的歉意。
“襄王府你没能留下,阴差阳错进了秦王府,却又碰上秦王谋反……后来你又去了大辽。”看得出来,郭清漪真的很有心,刘娥这一路走来的经历,她全部都知道。“最让本宫难受的,是本宫从未对你施以援手,而你对本宫,总是以德报怨。”
“皇上曾经将万千宠爱集于你一人,本宫曾嫉恨于你,其他的嫔妃也都嫉恨,但本宫心里知道,陛下他没有看错人,是本宫一直误会你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虽然郭清漪的这份歉意来得有些晚,但是刘娥这一路的遭遇,其实大都怨不得郭清漪,可是她还能主动承认错误,甚至连赵吉没办法供奉皇陵这件事,她也主动承认了错误。
反观潘玉姝,还是刘娥救了她,可是她却没有丝毫感激之心。人品高下,一目了然。
郭清漪留给赵恒的遗言是“刘娥端庄淑睿,知书识礼,贵而能俭,且与皇上两情相悦,可立为后。”
从十七岁嫁入襄王府以来,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赵恒一直很尊重郭清漪,但是他并不爱她。
不管赵恒对郭清漪如何,但是郭清漪心里,却始终都只有赵恒一人,她的临终遗言,从阴谋论上讲,固然有为郭贤留后路的嫌疑,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正因为她在乎他,所以她知道他想要的是什么,所以才会为她谋划好这一切。
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毫无根基的刘娥,才不会成为赵恒的掣肘,也只有刘娥这样无欲无求的人,才会全心全意辅佐赵恒。
此前的故事里,赵恒虽然一直想要刘娥入宫,但是他应该没有想过立刘娥为后,毕竟在大宋那个特殊的年代,就算身为帝王,也有太多的不得已。郭清漪的这份遗书,无疑坚定了赵恒的决心。
宋真宗赵恒(968—1022年)作为北宋第三位皇帝,在位25年间不仅推动了“咸平之治”的繁荣,更因复杂的宫廷情感与政治博弈,留下了五位皇后的历史印记。这五位皇后...
宋真宗 2025-09-12 赵光义皇位传承:从“金匮之盟”到赵恒继统的权力变局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赵光义驾崩,皇位由第三子赵恒继承,史称宋真宗。这场看似平稳的权力交接,实则暗藏北宋初年皇位继承制度的深刻矛盾——从“金匮之盟”的...
宋真宗 宋太宗 2025-08-18 王钦若的籍贯考据:从临江新喻到北宋政坛的江南身影北宋真宗、仁宗两朝的宰相王钦若,其政治生涯充满争议,但关于他的籍贯,史籍记载却高度一致——这位以“五鬼”之名载入史册的政治家,确凿无疑地出身于江南西路临江军新喻...
宋真宗 2025-07-22 丁谓:北宋权臣的功过与历史定位之谜丁谓(966-1037年),字谓之,苏州长洲人,北宋真宗、仁宗两朝重臣。他以"才高八斗、机敏善辩"著称,却因&quo...
宋真宗 丁谓 2025-07-04 始于嫌隙,终于相知:李遵勖与万寿公主的婚姻蜕变史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当科进士李遵勖与宋真宗胞妹万寿公主的联姻,本应是一段佳话,却因容貌差异演变成惊动朝野的风波。这场始于嫌隙的婚姻,在权力、人性与情...
宋真宗 2025-05-20 韩绛:北宋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韩绛是一位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他活跃于北宋政坛,历经多朝,留下了诸多值得探寻的足迹。韩绛的生平概述韩绛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
宋真宗 2025-05-07 吕端:北宋“大事不糊涂”的宰相在北宋的历史长河中,吕端宛如一颗耀眼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大事不糊涂”的特质,在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历经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三朝,官至宰相,...
宋真宗 宋太宗 2025-04-21 跨越阶层的爱恋:宋真宗与刘娥的传奇情史在历史的长河中,爱情故事如繁星般璀璨,而宋真宗赵恒与刘娥的爱情,宛如一颗独特而耀眼的星辰,跨越了阶层的鸿沟,历经风雨的洗礼,绽放出动人心弦的光芒。命运交织:初遇...
宋真宗 刘娥 2025-04-09 澶渊之盟:一场“打赢的赔款”背后的战略智慧公元1004年,宋真宗赵恒在宰相寇准力谏下御驾亲征,于澶州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国大将萧挞凛,迫使辽军陷入僵局。然而,这场看似胜利的战役,最终却以北宋每年向辽国输送...
宋真宗 寇准 2025-04-07 宋真宗与二婚刘娥:跨越身份的爱情传奇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帝的爱情故事往往充满了传奇色彩。宋真宗赵恒与二婚的刘娥之间的爱情故事,便是其中一段佳话。那么,宋真宗为何会爱上这位出身贫寒、曾经嫁人的刘娥呢...
宋真宗 刘娥 2025-02-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