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明代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皇帝,朱允炆为了巩固自己的江山,进行削藩有错吗?
朱允炆的身份继承人,算是明代嫡长子制度的实操代表。朱标的原配常氏生了两个儿子,长子朱雄英和三子朱允熥,朱允炆是吕氏生的庶次子。但正常来说是朱雄英继位,然后是朱允熥。长子夭折,常氏死得早,吕氏被扶正,朱允炆成了嫡长子。
建文帝欲效汉景帝故事,削藩这种事情只有狠人能干得了。朱允炆这人算是比较狠,比如能把湘王逼得阖家自焚,因为10岁孩子的揭发就能把周王废为庶人。但他没法和汉景帝比狠。汉景帝下个棋就能一棋盘把吴王世子当场干死,战事不顺就把自己的恩师晁错腰斩,胜利以后把七国之乱时全力帮自己扛雷的亲弟弟梁王软禁起来吓死,把自己的大功臣周亚夫下狱活活饿死,最后还把给自己亲儿子,太子刘荣赐了个自尽。对自己最亲近,最有功的人被汉景帝团灭了,这一点建文帝是望尘莫及的。
建文帝的才能当守成之君绰绰有余,朱元璋觉得这小孙子治理国家还是比较手拿把攥的,只是朱元璋没想到朱允炆会削藩,按照老朱的设计,天下由藩王驻守,藩王都是子侄叔叔大爷关系,有深厚的革命友谊,大概率不会有晋朝八王之乱那种王爷们组团来起兵作乱,如果单个藩王造反,自己的继任者登高一呼,皇帝加叔伯兄弟就能灭了他。没预料到朱允炆上来就要削掉藩王的兵权,这下众叛亲离了,亲戚们全看着,由着朱允炆和朱棣干架,个别比如宁王的手下还加入了造反军队(宁王算是半被迫)。
小编一直觉得,朱允炆在朱棣攻陷南京之时,就被亲叔叔朱棣杀掉了,而不是密道逃走或流亡海外,至于郑和下西洋更是于此无关。抢夺侄子合法帝位并取而代之的历史骂名不是每个上位者都能承担得起的,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代价,贞观之治与千古骂名共存。所以朱棣深知其中微妙,生于战火死于征程,实归一代明主。朱允炆不主动削藩也许是个明智的选择,根基未稳尚罢,何苦低估对手。
朱允炆就是个孩子,被臣下利用的工具人皇帝。文官集团想削藩,几十个藩王握着兵权,从最好的一面想,这就是皇族的根基。小皇帝被文官集团忽悠,信了文人的话,可当时勋贵集团集团还在朝堂上,还有话语权。皇帝被文官忽悠下旨削藩,那就得有人带兵去平藩,能带兵的就是勋贵集团的,勋贵集团和藩王全都是亲家连襟关系。
领导的命令又不能拒绝,只能上班摸鱼,走一步看一步,再说了勋贵集团又不傻,藩王搞完了,就该搞他们这些有兵的勋贵集团了。看看后来的朱祁镇,被忽悠的一波把自己的家底和勋贵集团全送走了,从此文官集团就是整个帝国的话事人了,二品大将军看到七品市长得下跪迎接了,皇帝说话也越来越不好使了,就只能把心里变态的太监搬出来跟自私自利的文官斗了,从此帝国没有了进取心和走下坡路了。
勋贵也好,文官也好,皇族也好,在那个封建思想封建时代,一旦有了权利都是一样的本质,但在权利方面互相掐架掣肘,武人、文人、宗亲、能够升职加薪的创造业绩的渠道不一样,所以永远是对立为主,而皇帝又和所有文武官员的利益不同,为了帝国的稳固和不被推翻,就必须考虑在乎民生,所有权利的决定和执行都是博弈的结果。下面不合皇帝的命令才能有效地执行下去,如果文武百官都是一个派系铁通一个,皇帝的命令就行不通,权利表面看是自上而下给的权利,实际都是自下而上给的权利。
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历经三年鏖战攻破南京,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登基称帝。这场中国历史上唯一成功的藩王叛乱中,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除...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14 朱元璋迁都西安的未竟之局:地理、经济与权力的三重困局公元1391年,65岁的明太祖朱元璋派太子朱标亲赴西安考察,试图将大明王朝的都城从南京迁至这座千年古都。这一决策背后,既有对汉唐盛世的追慕,也有对北元威胁的现实...
朱元璋多少岁 朱标 2025-10-14 靖难之役中的藩王群像:站队、观望与政治博弈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在北平起兵,这场持续四年的内战不仅改写了明朝皇位传承轨迹,更将20位藩王卷入权力漩涡。面对建文帝朱允炆与燕王朱棣的生死对决,...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13 朱标死后太子空缺,朱元璋为何选定朱允炆为接班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一突发事件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继承人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既要避免权力真空引发...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09-29 黄子澄与黄香:跨越千年的宗族迷雾黄子澄(1350年—1402年)作为明朝初年建文帝朱允炆的重要谋臣,因削藩政策引发靖难之役而名垂青史;黄香(约公元64年—122年)则是东汉时期以孝行闻名天下的...
朱允炆下落 黄子澄 2025-09-18 黄子澄的四个女儿:靖难之役下的血色人生靖难之役是明朝初年一场改变历史走向的皇权争夺战,这场战争不仅颠覆了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更将无数忠臣良将及其家族拖入深渊。黄子澄作为建文帝削藩政策的核心推动者,其...
朱允炆下落 黄子澄 2025-09-05 耿炳文死守不战:能否成为拖垮朱棣的战略?靖难之役初期,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这位以防守著称的老将,在真定之战中采取“据城坚守、伺机出击”的策略,与朱棣的骑兵...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9-03 朱标之死真相揭秘:权力、亲情与时代的悲剧交织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大明皇宫中传来一则惊天噩耗:年仅37岁的皇太子朱标突然离世。这位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悉心培养的帝国接班人,其猝然离世不仅让朱元璋痛...
朱元璋多少岁 朱标 2025-09-02 朱棣靖难成功: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必然靖难之役(1399—1402年)是明朝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燕王朱棣以北平一隅之地起兵,最终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开创永乐盛世。这场看似以弱胜强的战...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21 徐辉祖为什么不帮朱棣:忠义、伦理与政治的抉择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的军队攻破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在群臣纷纷跪迎新君的场景中,唯有魏国公徐辉祖独守父亲徐达的祠堂,拒不承认朱棣的帝位。这位朱棣的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