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先是叛明归清,后又起兵反清,虽然他认为自己当时的兵力胜于八旗,但最后还是失败了。从吴三桂这两次的行为来看,可以发现他在家国面前并没有坚定的立场,更多是根据利益行事。吴三桂之所以会杀永历帝,原因也在于此。所以后世自然不会对吴三桂有好的评价,而他的失败可以说早就注定好了。因为吴三桂扛起反清大旗时,根本难以服众,毕竟南明就是被他灭的。
1、吴三桂的败笔
由于吴三桂把明朝的皇帝永历帝绞死,因此,他在反清的时候,不可能打着“反清复明”这样一个旗号。为什么呢?因为明朝皇帝是你绞死的,你却又说你“反清复明”,那不是一个笑话吗?
所以最终,吴三桂当时提出的口号只有“反清”。但因为只有“反清”,那么也就意味着,吴三桂是在造反,是一个地方诸侯造中央政权的反。对于这样反叛的行为,人人得而诛之。所以清军在剿灭吴三桂的时候,非常的理直气壮。
其实,吴三桂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当时他是打着“驱逐鞑虏”这样的口号,也就是把清军当成“鞑虏”,用“华夷”的思想来引领老百姓,让老百姓投降他。但是,这个思想其实是站不住脚的。为什么呢?
一方面,“华夷”的思想,在经过金国、元朝这些朝代以后,实际上已经不强烈了。连朱元璋都认可元朝,说元朝是正宗的朝代,是天命所归的朝代。那么说明,少数民族也是可以当天子的。北方的少数民族当天子,也是可以被认可的。既然北方的少数民族当天子,可以被认可。那么,满清的爱新觉罗氏当天子,也是可以被认可的。再说了,满清的爱新觉罗氏已经入关当了几十年的天子了,人们大部分已经认可了。现在却再用这个旗号,其说服力是不强的。
另一方面,吴三桂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投降了清朝,当了清朝几十年的大臣。吴三桂既然已经当了清朝几十年的大臣,他投降清朝的事情,也就如同板上钉钉。在这种时候,再提什么“驱逐鞑虏”的口号,那不是相当荒唐吗?而且,所有人都看出来了,明显是因为清朝政府想要削藩,吴三桂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损,因此才反叛清朝的。如果不是康熙皇帝削藩,吴三桂也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
总之,吴三桂当时一切宣传,都显得是无效的。
但是,如果当年他不绞死永历帝。那么,吴三桂后来的造反,在宣传上要好得多,有说服力得多。
2、吴三桂为何杀永历帝
那么,吴三桂当时为什么一定要杀死永历帝呢?
其实,吴三桂就是一个非常投机的人。他一直在算计自己的利益。怎样能够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怎样来。
不过,吴三桂所算计的利益,都是眼前的利益,不是长远的利益。在他的当下,怎样才能让眼前的利益最大化,他就怎样做,从来没有家国大义这样的东西。
比如在镇守山海关的时候,他通过考量,认为李自成的军队,绝对不是清军的对手。如果投降了李自成,他立刻就会成为清军的重点攻击对象,李自成不会,也没有能力帮助他。所以,他才毅然投降了清军。
当他抓到永历帝以后,他对眼前的利益,也是进行过一番考量的。吴三桂当时需要继续得到清政府的充分认可。只有清政府充分认可他,他才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在西南地区拥有更大的权力。所以,尽管清政府并没有让吴三桂杀永历帝,但是吴三桂不但杀他,而且用残忍的方式,用弓弦勒死永历帝。吴三桂这样做,就是有意向清朝皇帝邀功请赏,表明自己有多么忠于清朝皇室。
3、利益驱动
应该说,吴三桂的两次投机行为,目标都达到了。第一次投机行为,使得他成了清朝开国功臣,而且也让清政府放心地派吴三桂南下,追剿农民军和南明政权。第二次投机行为,使得吴三桂在西南一带获得了绝对的权力,他也得以被封为平西王。
吴三桂最后的反清,显然也是一种投机行为。他认为自己的实力,足够与清政府抗衡。自己只要反清,最终必然会取代清朝,一统天下。所以,他才会举起反清大旗,做出叛乱行为。
只不过他这次的投机,明显是一个失误。而他之所以会失误,其实全都是前两次投机造成的。如果没有之前在山海关的叛变,如果没有绞死永历帝这样的事情。那么,最终他在道义和舆论上,就会占很大的优势,就会有更多的人追随他,站在他身后支持他。那样的话,他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可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句话用在吴三桂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漩涡中,吴应熊作为平西王吴三桂的长子,其命运与清廷、吴氏家族的兴衰紧密交织。而他的子女与生母,则在这场历史大戏中扮演着沉默却关键的角色。通过梳理...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吴应熊 2025-07-16 大顺为什么干不过大清:政权根基、战略格局与统战艺术的全面溃败1644年的山海关,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吴三桂的关宁军激战正酣,突然杀出的八旗铁骑以“包抄侧翼、骑兵突击”的战术击溃大顺军,这场战役不仅改写了明清鼎革的历史进程,更...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 2025-07-15 孔有德为何未入“三藩”之列:历史选择与命运转折的交织在清朝初年的政治版图中,“三藩”是三个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的合称。他们凭借在清朝入主中原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被清廷分...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7-09 吴三桂真实死因揭秘:一代枭雄如何谢幕?吴三桂(1612—1678),明末清初极具争议的政治军事人物,其生平跌宕起伏:从明朝辽东总兵到清初平西王,再到反清称帝的“吴周政权”创立者。然而,这位乱世枭雄的...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7-07 陈圆圆与李自成、刘宗敏:乱世红颜的命运纠葛在明末清初的乱世风云中,陈圆圆的名字与“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典故紧密相连。这位秦淮名妓的命运,如同飘摇的柳絮,被卷入李自成、吴三桂、刘宗敏等历史漩涡的核心。要厘清...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 2025-07-03 吴应熊官职品级考:从历史原型到鹿鼎记的虚实辨析在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吴应熊作为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建宁公主的驸马,其形象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博弈色彩。历史上真实的吴应熊,其官职品级与小说描写存在显著差异。...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吴应熊 2025-07-01 吴应熊身世考:陈圆圆养子身份背后的政治联姻密码在明末清初的风云变局中,吴应熊作为平西王吴三桂的嫡长子,其身世却因与陈圆圆的特殊关联蒙上神秘面纱。通过《清史稿》《吴三桂纪略》等史料的相互印证,一个跨越满汉、交...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吴应熊 2025-06-27 朱国治:三藩之乱中的殉节巡抚与历史争议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爆发的三藩之乱中,云南巡抚朱国治的命运成为清初历史的关键注脚。这位以“朱白地”绰号闻名于世的封疆大吏,在吴三桂叛军的屠刀下终结了政治生...
康熙的儿子们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6-04 曹变蛟与吴三桂:武力与功过的多维较量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历史中,曹变蛟和吴三桂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活跃于同一时代,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和历史评价。究竟谁更厉害,需从军事能力、历史功绩与影响、...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4-23 清朝三藩王兵力之谜:从定制到实际规模的探寻在清朝初期,三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宛如三股强大的势力盘踞在南方,其兵力规模一直是历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兵力不仅影响着清朝的军...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4-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