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之死,罪魁祸首不是秦桧,而是赵构。站在赵构的角度,为了稳固皇权,岳飞不得不死;为了与金国的交易,岳飞不得不死,最后为了稳固朝局,岳飞不得不死。
公元1122年,岳飞参军,时年20岁,由于作战勇猛而富有智谋,很快就在军队中崭露头角。八年之后,岳飞引起宋高宗赵构的关注,将他召见进宫;对他大家赏识。自此,岳飞的仕途开始变得一帆风顺,仅过三年,就被赵构封为神武后军统制,并赐“精忠岳飞”锦旗一件;随后,又将牛皋、董先、李道诸将所部,划归岳飞节制,自此岳家军成为了一只南宋时期重要的军事力量。
这个时期的二人,臣报君恩,君思臣忧,堪称“君臣合作之楷模”,但是在几年之后,为何以杀戮的方式结束了这场“君臣佳话”呢?
其实原因有很多,有人说是秦桧的构陷,但这也仅仅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最主要的还是在于赵构,对他而言,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点。
一、确保自己的皇位牢固
赵构的父亲是宋徽宗赵佶,母亲是显仁皇后韦氏,自幼便比较聪明,早在岳飞参军之前,就已经被封为“康王”,在靖康之难后,成为全国的兵马大元帅,随后转战大名府、东平府等地,最后南下建立的南宋王朝。
在南宋建立之初,宋微宗及宋钦宗虽然被金人掳去,但是还都尚在人世。岳飞身为武将,在协助赵构建立南宋王朝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是赵构看重他的原因,所以在稳固了防线之后,便将他放到了北伐的大军之中。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岳飞却在北伐的过程中,喊出了“迎回二帝”的口号,这让赵构很尴尬,也很不爽。但是岳飞毕竟是自己的爱将,对此他无法言明,只好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其实,岳飞在第一次北伐之后,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觉得不妥。所以,在1137年第二次北伐的时候,岳飞就不再提及“迎回二圣”的口号,而是改成了“迎天眷还朝”,这让赵构的心里终于好受了一点。
接着,赵构就又筹划了第三次北伐,但是,在北伐的过程中,赵构有了新的想法,在他想来,如果迎回了“二圣”,他们之间的关系,势必将陷入动荡,所以最后决定放弃北伐,将岳飞用十二道金牌招了回来。而岳飞对于取消北伐的行动,感到非常的不解,回来之后岳飞“生气了!”,选择了回家归隐,以此来表示自己的不满。
而关于这个问题,赵构其实相当远比岳飞复杂,在赵构看来,此次岳飞在朱仙镇大捷之中,以500百精兵打败金兵10万,这样的岳家军已经越来越强悍了,如果再次进行北伐,待岳飞占领北方后,岳飞是否还受到他的控制,这让他非常担心。再者,岳飞“任性”不是没有先例,早在前几年,岳飞就因为争取兵权的过程中,这么干过,那么未来还会不会这样做呢?在他想来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所以,在取得大捷之后,宋高宗认为,北方边患已经得到解决,剩下了不再是安全问题,而是如何处理武将做大的问题。“黄袍加身”的事情,他的祖先干过,他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出现在自己身上,所以将岳飞紧急招了回来,并解除了岳飞、韩世忠等将领的军权。这次,面对岳飞的“小性子”,赵构没有妥协,君臣之间的信任遭到了巨大的破坏,这为岳飞在之后成为“弃子”埋下了隐患。
二、岳飞是交易的筹码
随着北方战争的胜利,南宋在于金国的谈判中,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但是赵构,由于在早年一段时间,曾经以质子的身份,在金国待了一段时间,对于金国的军事实力,比较了解。俗话说“无知者无畏”,但是赵构却是非常清楚地知道金国的强大,所以在他看来,想要击败金国,不现实也不可能。所以在取得一定优势后,就主张“和平谈判”。
公元1162年,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在五十六岁壮年时主动退位,将皇位传给养子赵昚。这一举动看似违背帝王“终身在位”的常规逻辑,实则是赵构在政治局势、个人健康与...
赵构 2025-09-30 宋高宗赵构:南宋开国之君的功过评说在中国历史上,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3日—1187年11月9日)是一位极具争议的帝王。作为南宋的开国皇帝,他既在北宋灭亡的危局中重建了汉人政权,又因对金妥...
赵构 2025-09-29 宋高宗56岁退位之谜:权力、现实与命运的交织抉择公元1162年,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年仅56岁的宋高宗赵构在临安府德寿宫宣布退位,将皇位传予养子赵昚(宋孝宗)。这一决定在历代帝王中极为罕见——彼时他正值壮年,且...
宋孝宗 赵构 2025-09-29 赵构前期对岳飞的信任与倚重:乱世中的君臣共济在南宋初建、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赵构与岳飞的君臣关系以“信任”与“倚重”为底色,在金军铁蹄的威胁下,共同书写了一段以军事抗争维系政权的特殊历史。这一时期,赵构对...
赵构 岳飞 2025-09-26 赵构为何选择赵昚:历史转折中的政治智慧与无奈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赵构在位三十六年之际,突然宣布禅位给养子赵昚,自己退居德寿宫成为太上皇。这一决定不仅打破了南宋皇位传承的常规,更将赵昚——...
赵构 2025-09-10 施全之妻:历史褶皱中的无名微光在南宋绍兴二十年的寒风中,临安城望仙桥下埋伏着一名持斩马刀的殿前司小校——施全。当秦桧的轿舆缓缓经过时,他暴起刺杀的壮举震动了整个南宋官场。这场未遂的刺杀不仅让...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2025-09-08 刘光世为何未救岳飞:南宋权力棋局中的必然与无奈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冬,临安大理寺的寒风中,岳飞父子与部将张宪被以“莫须有”罪名处决。这场历史悲剧的背后,除了秦桧的构陷与宋高宗的猜忌,另一位“中兴四将...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岳飞 2025-09-01 杨存中监斩岳飞:忠君与道义的千年困境绍兴十一年腊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临安大理寺狱中,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写下“天日昭昭”四字绝笔后,被宋高宗赵构以“莫须有”罪名赐死。而这场历史悲剧的...
赵构 岳飞 2025-08-22 苗刘之变:南宋初年权力动荡的深层动因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一场由苗傅、刘正彦发动的兵变在杭州爆发,史称“苗刘之变”。这场兵变不仅迫使宋高宗赵构禅位给年仅三岁的皇太子赵旉,更成为南宋政权初建时...
赵构 2025-08-19 宋高宗为何执意杀岳飞:权力、猜忌与政治博弈的交织1142年1月27日,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临安大理寺狱中被以“莫须有”罪名处决,其长子岳云与部将张宪同遭斩首。这起震动朝野的冤案,表面是秦桧等主和派构陷,实则根植...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岳飞 2025-08-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