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李白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写了不知道多少震惊中外的诗词,但是就是这样,为什么却当不了官呢?这种有才之人难道不应该被皇帝所青睐吗?对于这个问题,想必很多朋友都会非常的好奇,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个大家说道说道,看看这个礼拜到底是因为什么当不了大官的。
1、李白为什么当不了大官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他才华横溢,曾写下《侠客行》《行路难》《蜀道难》等多首脍炙人口的诗词,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终其一生,为何最后却无法实现他的政治抱负,成为唐朝的一个大官呢?

我们都知道,每个人都有他所擅长之处,而李白所擅长的恰恰是文学写作方面,而至于政治方面,我认为他是不擅长这方面的,简而言之,他缺乏政治头脑。为何这样说呢?李白文章风采名震天下,在其进京后,本想为通过做官实现他的政治抱负,然而唐玄宗认为他不适合做官,于是仅仅只给了他一个翰林供奉的职位,将其当作吉祥物来看待,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永王兵败之后,李白因这次缺乏政治眼光的投资,最后受到了牵连,被流放到了夜郎(今贵州境内),而因为这件事,也开启了其放荡不羁与抑郁的一生。

然而,这些都不是他当不成大官的最重要原因,其最重要原因就是他的性格问题。他,因为其才华横溢而高度自负,比如说当李白写了著名的《与韩荆州书》给官场元老韩朝宗,请求他推荐自己做官时,却石沉大海,韩朝宗连个回信也没有。为什么韩朝宗这般态度呢?尽管这封信写得汪洋恣肆,文采飞扬,但是眼光老辣的韩朝宗不为所动,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李白这封信写得太狂,摆出一副和对方平起平坐的姿态,一点求人的意思也没有。再有就是他思想单纯,政治敏锐性不强,前面提到,李白跟随永王李璘争夺皇位,最后却以失败告终,因为此时距离太子李亨继位,已经一年多了,李亨的皇位几乎已经固若金汤了,其他皇子造反的成功可能性微乎甚微,而李白当时没有察觉到这些,只想到造反成功后可以带给他巨大的好处,甚至在跟随造反的路上还连续写了11首《永王东巡歌》,虽然他主要是抒发自己一展抱负的豪迈情怀,但也不乏对永王的溢美之词,这也为他后来的牢狱之灾埋下了伏笔。在永王兵败被杀后,李白也被关进大牢。尽管他多次申辩自己是被永王胁迫的,但这些溢美之词却成为对他不利的证据。因而其性格问题是李白永远做不成一个大官的重要原因。
2、李白为什么不参加科举考试
李白要想考取功名的话必须要符合生徒或者乡贡的身份。但令人遗憾的是,李白的身份在唐朝时就说不清。李白的户籍在哪里至今仍然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通过史书的记载我们发现李白对自己的身世讳莫如深,就连为他攥写传记的史官也搞不清李白到底是哪里人。
《 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文苑下·李白传》记载:“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旧唐书》只是交代了李白是山东人,李白的父亲担任过任城尉,后来李家就搬到了任城居住。这里李白的父亲姓甚名谁,史官都没有记述。由此可见当时人们对于李白的身世并不清楚。

后来《新唐书》又修改了李白的身世,《新唐书 卷二百二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 文艺中》记载:“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这里史官将李白说成是唐朝李氏先祖李暠的九世孙,李白的祖先在隋朝末年因为犯了罪被流放到了西域,后来李白的祖先从西域逃回定居在了巴西。《旧唐书》和《新唐书》的说法截然不同,由此可见李白的身世在一千年多年前就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
李白为何刻意隐瞒身世,这里的原因我们很难找到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李白身份来历不明是很难获得乡贡或者生徒身份的。《文献通考 选举》记载,“隋文帝开皇七年制:诸州岁贡三人。工商不得入仕。”唐朝承袭隋朝的科举制度,在政审方面也是严格的要求。按照科举制度的规定,从事工、商活动的人不得参加科举考试的。李白隐瞒自己的身份自然就过不了政审这一关,所以他也无法获得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仙”李白与“唐宋八大家”的“缺席”构成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命题。当我们将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八位散文巨匠的名单与李白并列审视时,会发现这一现...
李白 欧阳修 2025-09-24 唐代三李:诗坛星辉的浪漫交响在唐代文学的璀璨星空中,李白、李贺、李商隐三位诗人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学成就,被后世并称为“唐代三李”。这一称号不仅是对他们诗歌造诣的高度概括,更折射出唐代由盛...
李白 李商隐 2025-09-24 李白与杜甫:盛唐诗坛的双子星辉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与杜甫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巨星,共同照亮了盛唐诗歌的天空。他们以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人生轨迹,构建了中华文化中“诗仙”与“诗圣”的永恒图腾。一...
李白 杜甫 2025-09-19 鲍照:李白诗歌精神与艺术血脉的源头在中国诗歌史上,唐代诗人李白以“诗仙”之名傲立巅峰,其豪放飘逸的诗风、天马行空的想象,成为后世难以逾越的高峰。然而,若追溯其艺术血脉的源头,南朝宋诗人鲍照的身影...
李白 2025-09-18 诗仙的笔墨:李白诗歌数量与创作传奇的考证在盛唐的月光下,李白以诗为剑,劈开了中国文学史的苍穹。这位自称"谪仙人"的诗人,一生游历四方、纵酒狂歌,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
李白 2025-09-17 李贺:中唐诗坛的“鬼才”之光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昌谷”“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这位仅存世27年的诗人,以其瑰丽奇谲的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李白 李商隐 2025-09-16 高适与李白:盛唐天空下的双星轨迹盛唐气象如一幅壮阔的画卷,既需要李白的豪放笔触泼墨云山,也需要高适的稳健线条勾勒边塞。两位年龄仅相差三岁的诗人,以截然不同的生命轨迹,在历史的星空中划出交相辉映...
李白 2025-09-10 打油诗人张打油:诗坛的幽默先驱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璀璨星河中,李白、杜甫、王维等巨匠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意境,铸就了唐诗的辉煌。然而,在这片星光熠熠的天空下,还有一位独特的诗人——张打油,他以...
李白 杜甫 2025-09-01 翰林同侪与诗酒风流:韩翃与李白的文人交游考在盛唐文坛的星空中,韩翃与李白虽同为翰林待诏,却因人生轨迹的错位与时代洪流的裹挟,演绎出一段若即若离的文人交游史。通过梳理现存史料与诗文互证,可清晰勾勒出两人从...
李白 2025-09-01 诗仙遗韵:李白最出名的十首诗赏析盛唐气象孕育了中华诗坛最璀璨的星辰,李白以“谪仙人”之姿横空出世,其九百余首存诗如星河浩瀚,既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雄奇壮美,亦含“举杯邀明月”的孤寂浪漫。本文...
李白 2025-08-22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