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朱高炽明成祖朱棣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说起有明一朝的那些帝王,估计你第一时间会想起明太祖朱元璋,或者是明成祖朱棣,再就是那个自缢皇帝崇祯,认为剩下的十几位帝王都没有什么存在感。
也许是先入为主吧,洪武大帝还有永乐大帝,的确有很多出彩的地方,不过在这个朝代,还有一位帝王,虽然在位仅1年时间,但他足可以称为一代明君,并且名留青史。这位帝王正是朱棣长子即后来的明仁宗朱高炽。
在位仅仅一年,就可以万古流芳?很多人充满了疑问。
在一些明代影视剧里,我们偶尔会看到朱高炽肥肥胖胖的大叔形象,有几分幽默更有几分亲和,但就是很难与一代明君扯上关系。但你有所不知,正是这位其貌不扬、生性敦厚的仁宗皇帝,恰恰解决了明朝四大难题,赢得了老百姓的爱戴,在明朝史册上留下惊鸿一笔。
虎父无犬子
朱高炽和他爷爷朱元璋一样,都出生于安徽凤阳,他是明成祖朱棣的嫡长子。小时候的他因为得过小儿麻痹症,平时运动很少,导致20出头时,已经变得很胖了。
朱高炽性格沉稳,不喜欢到处撒欢乱跑,而是整天沉浸于诗经古籍当中。他早在孩提时代就在父亲燕王的授意下,学习正统武术和传统的儒家教育。即便这个儿子很听话,不过朱棣仍然很不喜欢他,因为在所有儿子当中,就属他跟自己的性格差别最大。
但朱高炽并没有因父亲对自己有成见而自怨自艾,他反而发愤图强,努力改变自己在大家心目中印象。在当燕王世子的时候,他深得爷爷朱元璋的赏识,爷孙俩经常谈心,朱元璋对这个孙子倒是满心欢喜,他能看出朱高炽的坚韧与聪慧。
有一个例子足可以证明朱高炽的不一般,这件事得从“靖难之役”发生前后说起。
长达3年之久的“靖难之役”其实是建文帝朱允炆挑起的。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隔空”传位,将大明江山交给朱允炆,即建文帝。如果朱允炆老老实实坐他的江山,众位藩王叔叔肯定也会相安无事,但他却耳根子软,搞起了“削藩”,这等于是让那些在封地上的叔叔们下岗。
要知道,本来太祖皇帝传位的决定,各个藩王都憋着一股气,不知轻重的建文帝可倒好,想玩一把大的,直接给叔叔们赶下台,以维护自己的长久统治。这些藩王叔叔大都功勋卓著,又岂是好惹的。东北部的燕王朱棣首先就表示不服,最后他联合几个兄弟,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拉开了“靖难之役”的序幕。
为了对付燕王,建文帝首先派出军队在正面战场拖住燕王大军,接着又让人率领一只偏军,直接朝当时朱棣的老巢北平进发。朱允炆本想切断朱棣的后路,让他首尾不能兼顾,只可惜,他却忽略了北平城里还有一个朱高炽。
留守在燕地的朱高炽本不被大家看好,认为他肯定会拖着笨重的身子选择望风而逃,或者是举旗投降,不过让大家没想到的是,他亲自穿上了铠甲,拿着刀剑在城门上守城,慷慨激昂地说,自己愿意和这座城市共存亡。
明保卫京师之战
破除四大难题
靖难之役中,朱高炽的英勇鼓舞了守城将士的士气,不但阻止了建文帝大军的偷袭,更为重要的是给前方的父亲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为他解决后顾之忧。
此战之后,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成功夺得皇位。当了皇帝的朱棣跟很多帝王一样,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立储。前文有述,朱棣一直不太喜欢朱高炽,倒是对自己的第三个儿子朱高煦颇为欣赏,因为他跟自己最像。
1404年的时候,到了朱棣立太子的关键时期。朱高煦因平时处事圆滑,所以大部分将领都想上书立朱高煦为太子。但当时兵部尚书金忠持有非常强烈的反对意见,劝说朱棣万万不可违背祖制,否则将动摇国之根本。既然朱高炽是长子,就是理所当然的太子,另外,当时还有解缙等大臣的进言,当年二月,朱棣就将朱高炽立为太子。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棣在第五次出征漠北的归途中不幸离世。朱棣去世后不久,朱高炽继位,史称明仁宗。朱高炽当皇帝前后,早就知道大家对自己对朝堂有不同的意见,当然,他自己也有自己的想法。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给大明王朝一个交代,朱高炽不敢懈怠,他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集中在破除4个大难题上做文章。
第一,休养生息,减少征战。永乐年间,大明不仅屡次北伐蒙古,还南征今天的越南,虽然这有利于提高大明的威望,但也损耗了明朝的国力,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老百姓赋税沉重,导致民不聊生。朱高炽上位之后,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把有限的国库资金用在民生上,出现了难得的“仁宣之治”盛世。
第二,沉冤昭雪、大赦天下。明成祖朱棣曾经为了加强皇权,对那些不服统治的人的家族斩草除根。朱高炽在当太子时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所以他当皇帝后不久,就为当初父亲在位时蒙冤的那些家族进行平反,当即赦免了这些人,并且对于那些有才能的人,将他们安排在了合适的位置,并没有任人唯亲。朱高炽借此事件很好地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
第三,改革吏治,整顿朝纲。朱棣时成立了内阁机构,不过为了限制内阁权利,这个组织没有形成一个完备的机构,这些官员也没有相应的官职。朱高炽此后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在他看来,要想完全充分调动这些内阁官员的积极性,必须要进行“加封”,有了相应的头衔,他们才能更好地发挥职能,才能忠心为国。于是,三品以上的内阁官员,就此诞生。
第四,撤并职位,废除严刑峻法。朱高炽不怕得罪贵族利益,他大胆裁撤冗余,革除政治弊习,消除了很多没有用的职位。他认为出色的政绩并不是靠设置繁琐的职位得来的,必须要有符合明朝实际的官爵设置,才能振兴国运。与此同时,他还废除了朱棣遗留下来的残酷刑罚。
很明显,通过这些措施的执行,一改明朝旧貌,朝廷气象为之一新,尤其是老百姓对新皇帝的做法赞不绝口。
独一无二的“仁宗”
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朱高炽没有朱棣的心狠手辣,也没有兄弟朱高煦的风流倜傥,不过他却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政治举措,倡导以民为本,发展生产,不但打破朝廷严酷的政治氛围,还达到了笼络人心的目的,树立极好的亲民形象。
只可惜,朱高炽在位仅仅一年时间。朱棣在位时,其实作为太子的朱高炽就已经对朝政事务很上心,加上父亲常年在外征战,很多事情都落在朱高炽头上,久而久之朱高炽积劳成疾,导致他当上皇帝不久就病逝了。
朱高炽执政的一年,是为前人拨乱反正,为后人打基础的一年,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意义。也可以说,明朝后来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都离不开朱高炽执政时的文治武功。后代的皇帝子孙们,也是按照这个已定好的模式发展的。
明朝后期,万历皇帝抛弃了朱高炽定下的发展基调,导致社会层面的民争,之后全国又进入酷刑时代。随着明朝内忧外患的加剧,崇祯皇帝不堪打压,最终缢死煤山。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无论是哪个朝代,都要看到民贵君轻的客观存在,这一点朱高炽看得透彻,他也延续了明朝200年的命脉,是独一无二的“仁宗”。
作为明朝开国之君,朱元璋以"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壮举终结元朝统治,其政治手腕与军事才能被后世誉为"一代明...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20 朱元璋的权力手术:三个关键人物如何撕碎千年宰相制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堪称一场颠覆性变革。这场变革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三位关键人物对皇权的致命冲击。从李善长的跋扈到胡惟庸的谋逆,再到元朝制...
朱元璋多少岁 李善长 2025-10-20 碧泉忠烈:俞通海——以命换命的鄱阳湖守护者在元末群雄逐鹿的乱世中,朱元璋能从红巾军小卒跃升为明朝开国皇帝,除自身谋略外,更离不开一群生死相托的将领。其中,巢湖水师统帅俞通海以三次关键战役的决死冲锋,不仅...
朱元璋多少岁 俞通海 2025-10-20 铁血丹心镇南疆:明初靖难功臣顾成的传奇人生在明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顾成以独特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成为跨越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朝的传奇人物。他既是朱元璋帐前“以勇选为亲兵”的猛将,又是朱棣靖难之役...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0 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的深层用意:宗法、权谋与未来的交织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立储问题上做出关键抉择:将肥胖臃肿、不善骑射的长子朱高炽立为皇太子,而非更符合其尚武气质的次子朱高煦。这一决策背后,交织着宗...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明朝开国名将杨璟之死:历史迷雾中的生死真相杨璟(1338-1402年),这位出身庐州合肥的明朝开国名将,其一生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从元末随父投身郭子兴起义,到归顺朱元璋后南征北战,他以军事才能与忠诚...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17 铁血忠魂:郭英五百战功铸就明初传奇在明初风云激荡的军事舞台上,郭英以"身经五百余战,伤痕七十余处"的传奇经历,成为朱元璋麾下最耀眼的将星之一。这位出身濠州(今...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17 江阴屏障:吴良十年守城与明初名将的终极归宿元末乱世,江阴作为长江下游的战略要冲,既是朱元璋政权东南的门户,也是张士诚势力西进的必争之地。在这场关乎存亡的博弈中,安徽定远人吴良以十年坚守铸就“江阴屏障”,...
朱元璋多少岁 张士诚 2025-10-17 帝王铁腕下的柔情:朱元璋多疑性格与对马皇后绝对信任的悖论解析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以"铁腕治国"著称,其多疑性格导致胡惟庸案、蓝玉案等血雨腥风,牵连数万人命。然而,这位以严酷著称的...
朱元璋多少岁 马皇后 2025-10-16 马皇后:大明王朝的贤后典范与帝后深情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贤后辈出,但若论及影响力与传奇色彩兼具者,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马氏无疑独树一帜。她以平民之身,辅佐朱元璋成就帝业,又在治国理政中展现出...
朱元璋多少岁 马皇后 2025-10-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