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李亨和李隆基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安史之乱,李亨为什么要篡夺父皇唐玄宗的皇位呢?
首先告诉大家的是,李亨当时并不是要篡夺唐玄宗的帝位,而是顺天承命众望所归的。其实,在此之前,唐玄宗就曾经提出让位于李亨的,是李亨坚辞不受的。
事情的经过要从安史之乱说起。由于唐玄宗过分宠爱杨贵妃,杨贵妃就忘乎所以了,竟然荒诞不经地收了安禄山为干儿子。要了解,安禄山的年纪可比杨贵妃要大的。安禄山认了杨贵妃这个干娘,青云直上,担任了平卢(今辽宁朝阳)、范阳(今北京)、河东(今山西太原)三地节度使。当时的节度使管理几个州,待遇不在宰相之下。而三个镇节度使,就是一个势力庞大的大军阀了。大家看看这三镇节度使的治所所在地,就了解了安禄山控制的地盘有多大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
这句胡怎么看都像是为安禄山量身定做的。安禄山担任了三镇节度使,骗取了玄宗的信任,控制了大唐北方的边境地区,就开始暗地里招兵买马,准备造反举事了。具体做法就是:
厉兵秣马、囤积粮草,撤汉将三十二人换胡人为官,托病不出不朝见皇帝。等等迹象表明:安禄山要造反了。
经过一番周密准备之后,公元755年10月,安禄山集结大军十五万,以“清君侧,讨伐奸臣杨国忠”的名义,向长安发起进攻。
安禄山的大军势如破竹,一直打到了长安的门户潼关。潼关地势险要,道路狭窄,有唐代大将哥舒翰把守。叛军在关外屯兵,历时半年,毫无进展。潼关的守军每天晚上在烽火台放一把大火,作为平安的暗号。关里的烽火台接到信号,也一座接一座地燃放“平安火”,一直可以传到长安。
叛军久攻潼关不下,郭子仪、李光弼想趁机引兵北上,进攻安禄山的老巢范阳;他们希望潼关守将固守潼关,千万不要出关。哥舒翰也主张坚守潼关。可是杨国忠却反对坚守,建议玄宗下旨让哥舒翰出战。要么说奸臣误国,杨国忠为了一己之私,害怕哥舒翰打了胜仗,自己的宰相地位不保,就违背军事常识,唆使玄宗强令哥舒翰出战。
为什么说,如果哥舒翰出战,是违背军事常识呢?《孙子兵法》第十篇《地形》云:“
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
什么意思呢?就是:在“隘形”地区,我若先占据,就用重兵堵住隘口,等待敌人来攻打;如果敌军已先占领隘口,并以重兵据守,就不要出击,如敌军没有据守隘口,就迅速攻取它。
潼关关外是几十里的狭窄山路,属于典型的隘形地带,已经被叛军大将崔乾祜占领多时。所以此时坚守不出,潼关城墙高厚易守难攻,叛军也无计可施。
杨国忠违背军事常识,是故意让哥舒翰打败仗。杨国忠对玄宗说:“关外的叛军不堪一击,哥舒翰按兵不动就会丧失消灭叛军的良机。”昏庸的玄宗竟然相信了杨国忠的鬼话,下旨让哥舒翰出关决战。
那么隘形路口,敌方已经重兵占领,为什么不能出击?那么哥舒翰的这一战,把《孙子兵法》赋予了完美的解释。
叛将崔乾祜养精蓄锐,只等唐军出关。崔乾祜的精兵埋伏在灵宝(今河南省西南部)的山谷中,哥舒翰的二十万大军一出关,就中了埋伏,几乎全军覆没。二十万人马只剩下八千。哥舒翰本人也被叛军俘虏。大家可以在心中默想一下:一个狭长低下的山谷,两边高出的树林或者山丘上埋伏着士兵,下面通过的人再多,能施展的开吗?埋伏的人只管放箭或者扔下石块,就能把下面的人打得头破血流、落花流水。
在狭窄的山谷中,哥舒翰的二十万大军,不就像二十万头任人宰割的山羊吗?
这场大战的失败玄宗和杨国忠似乎罪不可恕,那么主将哥舒翰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呢?因该说,他的责任最大。我们都十分十分熟悉的一句话: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就不需要我来解释了吧。另外《孙子兵法》云:
“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战,无战可也。”
就是说,根据行军的实际情况,如果有打胜仗的方法,国君命令不打,也可以坚决地打;根据出师行军的实情,如果不可能取胜,国君命令打,也坚决不打。
所以,一代名将应该做到:进不贪功,退不避罪。
哥舒翰在明知必败的情况下,依然屈从皇帝的命令,应该说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名将。
潼关失守,关内就无险可守了。于是,从潼关到长安的一些地方官兵都纷纷弃城而逃。杨国忠了解安禄山一旦打到长安,自己就会首当其中被安禄山杀死。杨国忠就劝说玄宗逃到蜀地去避难。
当天晚上,唐玄宗携带杨贵妃、杨国忠和皇子皇孙在将军陈玄礼和禁卫军的护送下,悄悄地打开宫门,逃出长安。
逃难路上,玄宗和皇室人员以及将士们吃尽了千辛万苦,都感觉到灾难来源于杨国忠的专权误国。另外,还有一些老乡都挤到玄宗的车前告御状,说安禄山反迹显露好长时间了,为什么朝廷竟然毫无准备?老乡们还说:
“我们老百姓早就了解安禄山要造反,有人向朝廷举报,却被冤杀。陛下身边的大臣只会拍马溜须,知情不报,使得陛下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这样玄宗边走边检讨自己,走到了马嵬驿,将士们实在压抑不住心中的愤怒,就发生了哗变,把杨国忠杀了。
士兵们情绪激昂,又包围了玄宗的住处,玄宗安慰将士们,表示杨国忠是奸臣,该杀。但是,将士们还是不肯离开,他们要求杀掉杨贵妃。不杀了杨贵妃,他们心里不安哪。斩草不除根,春风吹走生啊!杨贵妃可是杨国忠的哥哥,不杀了她,谁能保证她以后不在皇帝耳边吹个“枕头风”什么的?
玄宗对此却反应不过来,将军陈玄礼只好代表众将士,明确提出,杨国忠谋反,也要杀掉杨贵妃。唐玄宗不舍的就说:“杨国忠谋反,贵妃深居内宫是不了解的。”俗话不是说得好:
“不知者不为罪嘛。”
俗话说得不错,但是今天却不能就此不了了之了。将士们站在玄宗门口,坚决不肯散去。总管高力士了解,不杀了杨贵妃,是不能平息将士们的怨恨的,就对玄宗说:
“贵妃没有罪,但是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如果留着杨贵妃,将士们怎能心安?希望陛下慎重考虑,只有将士们心安,陛下的安全才能得以保障。”
玄宗治好处死了杨贵妃。留下了: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的千古遗憾。杀了杨氏兄妹,玄宗准备继续西逃。将士们都不愿意,老百姓也希望玄宗能留下来带领人民抗击安禄山的叛军。
玄宗就计划留下太子李亨以安抚百姓。李亨开始想陪伴玄宗,以尽孝心,因此也不愿意留下来。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前来请愿,希望太子留下来带领大家打败叛军,收复长安,为百姓做主。李亨还是犹豫不决。
建宁王李锬和宦官李辅国拉着李亨的马笼头谏道:
“逆胡反叛,进犯长安,国家分崩离析,百姓陷入水火,如果不顺从民意,又怎能恢复大唐呢?等叛军烧毁了栈道,一切为时已晚。我们不如收回西北的大军,再征召郭子仪、李光弼,合兵对付安禄山。等收复了京城,再迎回至尊,这是更大的孝顺,何必像普通人家的儿女那样守在父母身边呢?”
玄宗左等右等,也没有等到李亨的到来,就派人前去打探。派去的人向玄宗汇报了李亨的情况。玄宗叹息道:“这真是天意啊!”于是,玄宗又分出两千精兵赐给李亨,并把自己最喜欢的一匹宝马送给李亨。玄宗交代留下的将士们说:
“太子仁孝,一定能够继承大唐的帝业,希望你们好好地辅佐他。”
玄宗又派人前来传旨,要把皇位禅让给李亨,李亨坚决不接。李亨在大臣们的建议下,准备去朔方阻止抗击叛军。一路上,李亨又收拾了不少从前线败下来的残兵,七月初九抵达灵武。
大臣们认为:在灵武向北可以召集各郡的部队;向西可以征发河西、陇右的精锐骑兵;然后挥师南下,平定中原,即可大功告成。灵武是很好的战略要地,为了使李亨更有号召力,大臣们一致请求李亨继位称帝。
李亨却坚决不肯。大臣裴冕就劝说道:
“将士们为什么任劳任怨地跟着殿下到这荒凉地带来呢?当然是希望能够跟随殿下建功立业,辅佐殿下登基。一旦他们失望而离散,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希望殿下顺应军心、民心,为江山社稷做长远打算!”
裴冕等人一连上书五次,李亨终于同意继位。公元756年7月12日,李亨在灵武城南楼继位称帝,等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改年号为“至德”,并大赦天下。李亨就是唐肃宗。
通过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李亨的继位是顺应民心、军心的;也是众大臣的建议和逼迫;也是形势需要的;同时也是获得唐玄宗的理解的和支持的。他的继位,根本谈不上什么谋朝篡位一说。
在中国唐朝的宫廷史上,唐玄宗李隆基与武惠妃的情感纠葛堪称一部惊心动魄的权力悲剧。这位开创“开元盛世”的帝王,晚年却因宠妃武惠妃的离世陷入疯狂,甚至被后世推测为亲...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惠妃 2025-06-30 和政公主:以“和政”为名的乱世仁心在唐朝的公主封号体系中,“和政”二字绝非随意赐予的荣耀,而是政治寓意与个人品德的双重投射。唐肃宗李亨为第三女择选“和政”作为封号,既暗含对太平治世的期许,更成为...
李亨 唐肃 2025-06-27 唐玄宗与张九龄:君臣际会背后的帝王心术与士人风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56岁的张九龄身着紫袍步入大明宫时,唐玄宗李隆基或许未曾料到,这位岭南书生将成为开元盛世最后的精神符号。从《千秋金镜录》的诤谏到安史...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6-27 玉真公主:道观红尘与唐代皇室婚恋的非常态样本在唐代公主群体中,玉真公主李持盈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位唐睿宗李旦之女、唐玄宗李隆基的胞妹,以“持盈法师”之名主持王屋山灵都观,却在道教清规下留下两个儿子的记载,...
李旦当皇帝多长时间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6-10 权阉末路:宗楚客之死与唐中宗朝堂的权力绞杀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二十日夜,长安城头飘着细密的雨丝。临淄王李隆基的军队如黑潮般涌入皇城,禁军将领葛福顺的剑锋直指玄武门。在这场改写唐朝命运的唐隆政变中,中...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6-06 宁国公主:盛唐和亲路上的血色玫瑰天宝七载(748年)的碎叶城外,一列朱漆马车正缓缓驶向漠北。车帘轻掀,露出宁国公主苍白的面容。这位唐玄宗李隆基的嫡女,正以“和亲公主”的身份前往回纥汗国。她的嫁...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宁国公主 2025-06-06 和政公主生卒年考:盛唐玫瑰的短暂绽放在盛唐的宫廷画卷中,和政公主如同一抹绚丽的霞光,其生命虽短暂却璀璨夺目。作为唐肃宗李亨第三女,她的一生交织着皇室荣耀与安史之乱的烽火,其生卒年之谜更成为解开其人...
李亨 唐肃 2025-06-05 盛世情殇:李隆基与杨玉环关系的多维透视在开元盛世的余晖中,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情感纠葛犹如一曲凄美的霓裳羽衣曲,既承载着盛唐最后的浪漫,也暗含着帝国崩塌的密码。这对相差三十四岁的帝妃组合,用十四年的恩宠...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杨玉环 2025-06-03 玉真公主生育之谜:历史尘烟中的隐秘线索在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玉真公主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以其传奇的人生经历吸引着后人的目光。她身为唐睿宗李旦之女、唐玄宗李隆基同母妹妹,却在出家修道的同时,留下...
李旦当皇帝多长时间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5-23 长生殿双星陨落: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宿命悲歌清代戏曲巅峰之作《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历史底色,通过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杨玉环的爱情传奇,将个人命运与历史洪流交织成永恒的艺术经典。这部由洪昇创作的戏剧,不仅再...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洪昇 2025-05-2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