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班超,都是他身为一个文官,却有一颗想要上战场报国之心,也就是他投笔从戎的故事,千古流传。不过这件事情,后人听起来就是一段文字,但对于当时的班超来说,却是一段真真切切的人生经历。班超出使西域,可以说把毕生都花费在了这里,那么班超究竟在西域待了多少年呢?班超在西域度过了自己的大半辈子,但是为什么最后一回到洛阳才一个月的时间,就过世了呢?今天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通鉴》,说《通鉴》,用《通鉴》,今天陶陶继续为大家带来《资治通鉴》的讲解。
班超,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民族英雄,他是大史学家、《汉书》作者班固的弟弟,曾以一人之力平定西域五十五国,创下了古今未有的奇迹。
班超有勇气,更擅长谋略。与有志于文学的哥哥班固不同,班超立志立功于万里之外,因此他“投笔从戎”,去往了更加广阔的西域大地。
与崇尚征服的西汉不同,东汉对于西域并无兴趣。这是因为东汉首都在洛阳,而不是距离西域更近的长安。因此,征服西域对于东汉帝国来说,国防意义并不大。同时由于之前的王莽乱政,导致西域诸国纷纷背叛汉朝,致使匈奴势力在西域卷土重来。
到了汉明帝年间,东汉开始对西域进行有限度的用兵。永平十六年(73年),奉车都尉窦固等人出兵攻打北匈奴,班超随从北征,并担任代理司马。为了拉拢位于西域要冲的鄯善国(楼兰)。窦固派班超率领36个随从,一同劝降鄯善王。
起初,鄯善王对班超很热情。但是过了不久,鄯善人对于班超等人的招待日渐冷淡。因此,班超意识到,鄯善人的变化可能和匈奴有关。于是他有意恐吓自己身边的胡人陪侍:“匈奴使节都来数日了,现在还在吗?”
胡人陪侍以为班超已经知晓匈奴使节到来,于是将实情和盘托出。原来,匈奴使节110多人已于数天前到达鄯善。
班超听闻此消息,意识到如今的情况已万分危急。假如匈奴人意识到汉朝使节的存在,必然会结合人数优势,逼迫鄯善人一起前来攻杀。到时候,班超等人只能成为俎上鱼肉。当夜,班超与将士们一起喝酒。酒酣耳热之际,班超站起来对士兵们说出了他家喻户晓的名言:“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灭此虏,则鄯善破胆,功成事立矣。”
在班超的鼓舞下,班超和36个好汉摸到匈奴人的营帐,而此时匈奴使节们还在呼呼大睡。于是班超等人顺风放火,浓烈的毒烟熏得匈奴人鼠窜而出。而汉军士兵堵住出口,来一个就杀一个,甚至班超本人就拿了3个人头。
很快,110多个匈奴使节被班超等人诛杀殆尽。随后,他拿着血淋淋的人头前去面前鄯善王,并成功让之降服。西域大国鄯善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汉朝掌握在手中。

平定鄯善后,班超又带着自己36个好汉,去往西域另一个大国——于阗国。此时的于阗国刚刚攻破莎车国,称霸西域南道。与此同时,该国派驻有北匈奴的大使,名曰保护,实则监视。
班超等人到达于阗后,于阗王对他们十分不恭敬。而他的国师更是直接向班超挑衅:“汉使有一匹嘴黑毛黄的好马,你们赶快把它弄来给我祭祀天神!”后来,于阗国王果然派人向班超索要马匹。
于是班超回答:“可以是可以,但必须由国师亲自来我们大营来取”。而不知死活的国师,果然只身来取马。谁知国师刚一进大帐,就被刺客捅了个透心凉。随后,班超拿着国师的头威胁于阗王,命他服从。
于阗国盛行巫风,于阗王对国师更是言听计从,视若神人。如今班超割了他的脑袋,于阗国王吓得赶紧跪在地上,向班超投降。
鄯善国和于阗国降服后,班超利用两国的力量,平定了西域另一个的大国——疏勒国。以三个大国为基础,班超的西域势力已经颇具规模。
于是,班超利用以夷制夷的手段,不用一个汉兵,在西域纵横驰骋,匈奴盟友——龟兹、焉耆、姑墨、危须等国相继被灭。匈奴在西域的势力,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公元94年,西域五十五国全部平定,朝廷为了表彰班超的功勋,下诏封他为定远侯,食邑千户,后人称之为“班定远”。

班超平西域50余国,在西域坚守了31年,好不容易回到了洛阳,但因为年纪大了,而且在西域的时候常年劳苦,身体非常的虚弱了,所以回到洛阳仅一个月,就病重而亡,享年71岁。
班超是出生于书香门第的,他的妹妹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史学家,他的哥哥也是很有名的班固,还写了一本很著名的汉书。他在他哥哥的推荐下去做了掌管奏章和文书的官员,但是没有多长时间就被人陷害,被免职了,那以后他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
但是班超也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外交家,他非常的果断,还有超于常人的胆识和谋略,而且连老天爷都帮他,本来他的手下没有很大的兵力,不足以震慑他们,但是最后西域的很多国家都过来投降他们了,他的兵马强大了以后,要去追击其他的军队,获得了很大的胜利。
他的行为震慑了西域的各国,展现出了大国的风范,达到了很有效的成果,他用了30年的时间征服了西域,东汉王朝也因为有了班超的存在,让朝廷都很有生机。他从一开始的出征,到后来的任西域都护,在西域连续坚守了十几年,驻守长达了30年之久,很多次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西域传奇。但后来由于长时间的在西域,年纪大了就开始思念故乡,就开始请求回到洛阳,接连上书了三年都得不到朝廷的批准,后来还是他的妹妹亲自上书汉和帝,言辞恳切,最后才同意了班超回朝,从班超回到洛阳时,他已经在西域为汉朝打拼了31年。
在北宋初年的政治舞台上,吕蒙正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宽厚正直的品格,成为一代名相。他不仅三次登上相位,为北宋的稳定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更以“不记人过”的豁达胸怀,...
吕蒙 2025-11-24 神医安道全:医术高明的当世华佗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江湖世界里,有一位医术超凡的人物,他便是绰号“神医”、位列梁山第五十六位好汉的地灵星安道全。他以精湛的医术,在梁山好汉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
华佗 2025-11-21 汉文帝二十三年:以无为之治铸就汉朝经济基石公元前180年,长安城未央宫的青铜灯盏彻夜未明。37岁的代王刘恒接过象征皇权的玉玺,面对的是一个财政赤字高达七成、人口锐减至千余万的残破帝国。这位以&q...
刘恒 2025-11-19 刘肥:从险遭毒杀到善终的西汉庶长子在西汉初期的风云变幻中,刘邦的庶长子刘肥,其命运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他虽无缘帝位,却因身份和地位,在吕后掌权时期陷入了一场生死危机,险些命丧毒酒之下,最终却...
刘邦 2025-11-19 薄姬:从私生女到太后的逆袭传奇在风云变幻的历史长河中,薄姬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以坚韧与智慧书写了一段从私生女到太后的传奇人生。她的故事,充满了命运的起伏与转折,见证了逆境中崛起的力量。私生女...
薄姬 2025-11-19 萧何自污:皇权阴影下的生存智慧在汉初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萧何作为开国丞相,以卓越的才能和忠诚辅佐刘邦夺取天下。然而,在刘邦晚年,这位功高盖世的贤相却做出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自污名节。这一...
刘邦 萧何 2025-11-18 逃难抛亲背后:刘邦的复杂面孔与历史真相在历史的长河中,刘邦的形象一直充满争议,其中“逃难抛妻弃子”这一事件,更是让他被贴上了“无赖”的标签。然而,深入探究历史细节,我们会发现刘邦的形象远非如此单一,...
刘邦 2025-11-18 薄皇后被废之谜:无子背后的政治博弈与情感疏离在汉景帝刘启的后宫中,薄皇后作为第一任皇后,最终却落得被废的结局,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废黜的皇后。这一事件背后,既有复杂的政治因素,也与汉景帝对她的情感态度息...
刘启 启 2025-11-17 韩信:智冠群雄却难逃悲剧,聪明一世为何糊涂一时?在秦汉交替的动荡岁月里,韩信宛如一颗璀璨流星,划破历史长空,留下无数传奇。他以卓越军事才能,助刘邦定鼎天下,被后世尊为“兵仙”,然而,这位智谋超群的军事天才,最...
刘邦 韩信 2025-11-17 吕后未称帝而立刘盈:权谋、礼法与现实的三重枷锁刘邦驾崩后,吕后作为其结发妻子,凭借政治手腕迅速掌控朝局,成为西汉初期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她毒杀戚夫人、大封吕氏子弟,甚至一度临朝称制,却始终未突破“称帝”的底...
刘盈 刘邦 2025-11-17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