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和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项羽勇猛无敌,为何没能击败刘邦建功立业?
要说历史上的悲情人物,我认为项羽绝对占有一席之地。他贵族出身,力能扛鼎,实现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誓言。本就占据绝对优势的项羽,在与痞子刘邦的斗争之中却失败了,错失天下之主的宝座。
项羽输可以理解,但是输给痞子刘邦的确让人心生不甘。鸿门宴这么好的机会被项羽白白浪费,最后一步步陷入被动的局面,最终心爱的虞姬也没有保住。而他自己再也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悲情的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其堪称一手好牌打的稀烂的典型。
项羽勇猛无敌,为何没能击败刘邦建功立业?其中原因耐人寻味,但是他的确是发生了。
匹夫之勇,妇人之仁
项羽虽是勇猛但却实在没有果断杀伐的气息,这在鸿门宴中就可以看出来,甚至于他的妇人之仁将亚父范增气的大喊到“竖子不足与谋!”。本来刘邦赴宴已是瓮中之鳖,项庄宴上舞剑范增多次暗示他动手他却装聋作哑,迟迟不肯动手。
我们设想,这若是刘邦设的宴敢问项羽又怎能像刘邦一般安然从宴会上离去?以刘邦的性格,必不会给项羽留下任何翻身来背叛自己的机会。刘邦虽然是个流氓无赖但是他做起事来果断,这是他比项羽强的一点,这也是他取胜的重要原因。项羽的妇人之仁可谓是杀死自己的致命的武器。
嗜杀成性,不留情面
项羽虽败,在后人心中依旧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他曾为了尽快结束战斗,向刘邦喊话说这是我们两个人的事情,我们单挑,谁赢了谁就坐拥这天下!这样的项羽,自信单纯,坦诚率直,怎能叫人不爱?他虽一生遇见的美女无数却对虞姬情有独钟,这样专情的项羽,怎能叫人不爱?
樊哙为了给刘邦说话闯进宴会,有违礼节,他看他是个好汉给樊哙赐座这样爱才的项羽,怎能叫人不爱?但是尽管他有可爱的一面,仍然不可否认他有很多缺点。王陵叛变,他抓了王陵的老母亲,老人被抓后就自尽了,他将老人油炸。这种事情简直可以说是不讲人性。为了早些占据城池他将全城屠尽,嗜杀成性不讲人性,这是项羽失败的又一大重要原因。
用人唯亲,不懂亲臣
项羽从来都舍不得放下自己手中的军政大权,又太过于相信自己的那些亲戚,偏偏还一个比一个不靠谱。举个例子,项伯,吃里扒外,设下鸿门宴连夜赶去刘邦阵营给张良报信,正值宴会项庄舞剑刺杀刘邦,他处处护着刘邦可以说刘邦安全撤退有他的不少功劳,更恐怖的是项羽还很听他的话。范增,一心想帮他除了刘邦,他却不相信范增,中了离间之计将范曾放逐死于半路。韩信也曾是他的麾下部将多次献计他却不曾采纳,于是韩信这一员大将投奔向刘邦。
他把忠于自己的一个一个推开,剩下的全是不忠不义的想要至他于死地的“亲戚”。这或许是他的重大失误吧。他与刘邦的最大差距在于:刘邦会将不忠于自己的一个一个除掉,刘邦赴宴回去之后即便杀了曹无伤,临死杀了最忠诚的樊哙,这一举动又保了大汉440年,他做起事来或许没有项羽勇猛,但是他懂什么有利什么是弊。
温柔乡那是英雄冢,虞姬的温柔无形中也消耗了霸王的锐气
纵横疆场本就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带着女眷伺候将军的生活本没有错,但是虞姬何许人也?她是项羽最爱的女人。在最后突围的最后时刻,项羽还在为虞姬的处境而担忧,演绎了一场“霸王别姬”的经典时刻,也是项羽悲情的一部分。
但这的确是项羽与虞姬生活的一个缩影,不可否认的是,虞姬占据了项羽一部分精力,也成了项羽内心的牵绊,一个男人有了牵绊也就有了软肋。项羽羁绊于与虞姬的儿女情长,也是他失败的一大原因。但是这仅仅是一小部分因素,将男人的锅甩给女人背本就是荒谬的。假如虞姬泉下有知,必然也会矢口否认道:“这事可不能全赖臣妾,臣妾也是个苦命人”。
后记
项羽失败的原因太多太多了,而总结完一句我认为就是“性格决定成败”,一个人的性格将很大程度上左右其做事的方式与方法,左右一个人的选择,而这些在无形中就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导致不同的结局。
当我们在生活中不如意时,其实也可以反思一下自己,为何不如意总会找到自己,是不是自己性格与选择出问题了。如果将这一切归结于“时运不济”,那么这于公于私都是不客观的。
公元前207年的巨鹿城外,滔滔漳河水映照着楚军将士坚毅的面庞。项羽立于船头,挥剑斩断最后一根缆绳,沉闷的凿击声中,数十艘战船缓缓沉入河底。这一历史性瞬间,不仅斩...
项羽 2025-09-19 彭城之战刘邦联军规模考辨:从“56万大军”到实战真相的解析公元前205年四月,楚汉战争的转折点——彭城之战爆发。史书记载刘邦率“56万大军”攻占彭城,却在半日内被项羽3万骑兵击溃,这一战果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
项羽 刘邦 2025-09-17 从项羽大腿到千年望族:杨喜后裔的传奇崛起之路公元前202年,乌江畔的寒风裹挟着血腥气,项羽自刎的瞬间,历史的天平彻底倾斜。五名汉军将领争抢尸首以换取爵位,其中郎中骑都尉杨喜夺得左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食邑...
项羽 刘邦 2025-09-16 刘邦返乡寻曹氏:历史迷雾中的情感与权力博弈关于刘邦与曹氏的关系,正史记载极为简略。《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仅以“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一笔带过;《汉书·高五王传》进一步补充“曹...
刘邦 2025-09-12 破釜沉舟:绝境中迸发的决绝智慧公元前207年的巨鹿城下,漳河波涛裹挟着历史的重量奔涌向前。楚军统帅项羽立于船头,望着对岸秦军二十万大军的旌旗,突然挥剑斩断船锚,铿锵之声穿透晨雾:“凿沉所有船...
项羽 2025-09-12 王离算名将吗?——从家族荣光到历史迷雾的军事人生在秦末乱世的风云中,王离的名字常与“巨鹿之败”“将门之后”等标签紧密相连。作为秦朝名将王翦之孙、王贲之子,他继承了家族的军事基因,却最终在项羽的铁骑下折戟沉沙。...
项羽 王离 2025-09-11 楚汉之争项羽失败的原因:从军事天才到政治败局的深层剖析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之一。西楚霸王项羽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横扫秦军,却在四年内被市井出身的刘邦反...
项羽 刘邦 2025-09-10 虞子期原型之谜:文学虚构与历史想象的交织在楚汉争霸的传奇叙事中,虞子期常以“项羽麾下五大将之一”“虞姬堂弟”的身份出现,其忠勇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当翻开《史记》《汉书》等正史,这个人物却如幻影般消失—...
项羽 虞子期 2025-09-09 吕马童与项羽:一场被历史误读的“恩义”纠葛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垓下之战的尾声里,西楚霸王项羽以一句“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的悲壮之语,将最后的尊严交予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这段被《史记·项羽本...
项羽 2025-09-04 刘邦48岁之前:从市井游侠到起义领袖的沉淀之路在中国历史上,刘邦以48岁“高龄”起兵反秦、最终建立汉朝的传奇经历,常被后世视为“大器晚成”的典范。然而,若细究其前半生,会发现这位看似“游手好闲”的沛县亭长,...
刘邦 2025-09-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