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清代乾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乾隆禅位嘉庆,当了三年太上皇,真相背后隐藏了怎样的政治危机?
乾隆禅位嘉庆,当了三年太上皇
嘉庆元年(1796)正月初一,乾隆皇帝举行盛大仪式,将皇位传给嘉庆。第四年正月三日,乾隆死在养心殿。
在这三年里,乾隆仍然住在养心殿,控制朝局。他是清代的最高统治者。有时,他在皇宫里接见大臣,嘉庆则站在一旁或坐在一旁。
85岁的乾隆皇帝,他的话需要通过和珅的猜测来传达,和珅同时站在一边。然而,他仍然牢牢地控制着自己手中的皇权,使嘉庆皇帝只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而和珅则摄政权倾中外。
嘉庆元年1月19日,已经是太上皇的乾隆皇帝对使节们说:我虽归政皇帝,但大事仍为我办。此语,也是契合乾隆禅位诏书精神。他只是不想在位时间超过皇祖康熙,而不是真正舍弃皇位,因此明确规定:“皇太子于丙辰正月上日即皇帝位。朕亲御太和殿,躬授宝玺,可称朕为太上皇帝。其尊号繁文,朕所弗取,毋庸奏上。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朕未至倦勤,不敢自逸。部院衙门及各省题奏事件,悉遵前旨行。”(《清仁宗实录》卷一)
在过去的三年里,皇帝发布的所有皇帝命令和法令都是由嘉庆皇帝发布或由太上皇指示的。继顺治初年的尔衮摄政、康熙初年的四大臣辅政之后,清代又出现了皇权与皇位的背离。嘉庆作为一个皇帝,不仅要服从乾隆皇帝,就连对乾隆的大宠和珅,也得屈辱示好。这为乾隆驾崩不久,嘉庆亲政后迅速处死和珅埋下了前因。
嘉庆长期以来一直有打倒和珅之心,但却因乾隆的存在而受阻。
因此,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去世,嘉庆皇帝安排文华殿大学士兼公爵和珅主持治丧。令他惊讶的是,五天后,嘉庆在朝廷会议上突然发起攻击,宣布了乾隆遗诏,“革大学士和珅职,下狱治罪”,并组织王大臣一起调查此案。一周后的元宵节。嘉庆皇帝颁布了一项诏书,宣布了和珅的二十项重大罪行。
只持续了半个月。嘉庆皇帝行动迅速而干净利落。
嘉庆如此痛恨和珅和朝廷重臣的原因有很多:
1、 嘉庆即位后,他听取了朝廷的意见。然而,乾隆突然临朝。嘉庆退让一边,伺候乾隆。乾隆皇帝安排和珅站在另一边。他与年迈的乾隆一唱一和,成为太上皇的传声筒。和珅和摄政王一样。他听了乾隆的话,自己判断,控制了朝廷。他没有给皇帝从政的权利。
2、 和珅可以““骑马直进圆明园左门,过正大光明殿,至寿山口”(《清史稿·和珅传》),或“乘椅桥入大内,肩舆直入神武门”,私下与乾隆皇帝见面。毫无疑问,关于嘉庆的报道很少,嘉庆自然讨厌这些报道。依靠乾隆的支持,成为了内阁首席大学士兼军机处领班大臣,结党擅权,加之嘉庆的主动示好,使之权欲日益膨胀。
和珅
3、 他既是一名权臣,又是一名小丑。他了解乾隆了解他擅长权力和赚钱,但他没有受到惩罚,所以他更加大胆。此外,他承认,乾隆最看重的是儿女亲家,所以他“对乾隆说,“言不称臣,必曰奴才”,这表明满族君主和官员之间的主仆关系是亲切的,对乾隆皇帝乃至新君主嘉庆都持尊重和礼貌的态度。然而,在嘉庆看来,和珅仍然是“二皇帝”做派,对假期没有多少感情。“随此使令,殆同皂隶,殊无礼貌”(《清仁宗实录》卷三十七,嘉庆四年正月)。
当然,从政治能力的角度来看,和珅的确是一个成熟而有才华的家族,这是超越平庸的嘉庆的。
嘉庆皇帝虽然向和珅宣判了这二十大罪,但还是有些勉强。这是嘉庆彻底终结和珅私权时代的借口。
太上皇的威望往往使新皇帝感到尴尬。
嘉庆即位之初,其老师朱珪作为两广总督,上表恭贺是作为人臣的本分,但他跑到乾隆投诉。朱珪生日那天,嘉庆因写诗而获得奖励。和珅偷走了未完成的诗,并告诉乾隆,嘉庆是在争取人民。
在乾隆统治的前59年,64岁的朱珪总督曾因曾让向中国倾销大量鸦片且妄图入侵中国近海疆域的英帝国主义吃尽了苦头。朱珪在守敌中的坚韧不拔和功勋得到了乾隆皇帝的嘉奖。乾隆决定给新晋嘉庆皇帝一份登基的礼物,即拟升朱珪为大学士。
出人意料的是,朱珪对于治下的现有战船强度差,不能出海抗击,主动将自己平时节俭下来的五千两银子捐出造船,然而,和珅向乾隆诬告朱珪。作为两广总督,他无视外国侵略者在浙江和广东沿海地区的频繁活动,抢劫财产,没有出海逮捕。
乾隆相信这一点,把朱珪贬为安徽巡抚。
和珅反复打脸嘉庆皇帝,这无疑让嘉庆怀恨在心。
然而,在这一时期,和珅担任了各种重要职务,包括政治、军事、金融和文化。他还代表皇帝管理两面黄旗。
嘉庆投鼠忌器,还公开下旨
因此,在他心中,嘉庆不敢与他竞争。
就连在乾隆皇帝57年与英国特使马戛尔尼访华的副使乔治·斯当东,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中说和珅:“这位中堂大人统率百僚管理庶政,许多中国人私下称之为二皇帝。”
和珅政权的鼎盛时期也是乾嘉过渡时期。主要政敌福康安、阿桂相继去世相继死亡,后世嘉庆王不敢行使皇权。他对皇权的影响和干涉不是在皇帝手中,而是在太上皇的控制之下。他徇私舞弊,但手段很隐秘。在过去的三年里,三年来,“竟无一人奏及者,内外诸臣,自以皇考圣寿日高,不敢烦劳圣心,实则畏惧和珅,箝口结舌”(《清仁宗实录》卷三十七,嘉庆四年正月)
天有二日,当空的却是太上皇乾隆。乾隆更加倚信和珅和珅利用军费激增的机会,不择手段地牟取暴利。
尽管嘉庆皇帝从和珅家中查抄了数亿财富,足以支付昂贵的军费开支,但自乾隆以来由他主导的官方管理无法扭转清代的快速衰落。
嘉庆七年,嘉庆皇帝说, “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皇考高宗纯皇帝临御六十年,于一切纶音宣布,无非断自宸衷,从不令臣下阻挠国是。即朕亲政以来,办理庶务,悉尊皇考遗训,虽虚怀延纳,博采群言,而至用人行政,令出惟行,大权从无旁落。”(梁章钜《枢垣纪略》卷一《训谕》)这也算是以圣人自许,独揽大权,但也把和珅擅权,归为了无人领受的空档期。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六十三岁的乾隆帝秘密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储君,将写有其名字的密旨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这一决定震惊朝野,因为当时乾隆尚有嫡子永璂在...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7-31 乾隆与刘统勋:一场被误读的君臣风波在清朝乾隆年间的政治舞台上,刘统勋是备受瞩目的名臣,他以清廉正直、敢于直谏著称,深受乾隆皇帝信赖,被乾隆称作“真宰相”的唯一一人。然而,民间却流传着“乾隆杀刘统...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刘统勋 2025-07-25 乾隆皇帝的寿命真相:89岁高龄背后的历史逻辑与长寿密码近年来,网络上流传着"乾隆皇帝活了141岁"的惊人说法,甚至被包装成"养生奇迹"广泛传播...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7-24 清朝奏折制度:皇权专制的精密齿轮与信息中枢在清朝276年的统治中,奏折制度如同一台精密运转的齿轮系统,将中央集权推向了封建社会的巅峰。这项始于康熙中期的文书制度,经雍正、乾隆两朝完善,最终形成覆盖全国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21 钮祜禄·讷亲之子:隐入历史尘埃的家族余晖钮祜禄·讷亲,这位乾隆朝权倾一时的首席军机大臣,其家族的显赫与个人的悲剧命运,在清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这位风云人物时,他的儿子们却...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7-17 婉贵太妃有孩子吗?深宫长寿者的命运密码在乾隆帝的后宫中,婉贵太妃陈氏(1717—1807)以92岁高龄成为清史中最长寿的妃嫔。这位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的传奇女性,虽无子女却稳坐后宫高位,其...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16 为何只有清朝采用秘储制度:历史困境与制度创新的双重驱动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皇位继承制度呈现出独特性——秘密立储。这一制度自雍正帝创立后,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沿用,最终因咸丰后皇室子嗣稀少而逐渐废止。...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15 准噶尔叛乱:清朝三代帝王的平定史诗在中国西北边疆的历史长卷中,准噶尔叛乱如同一场旷日持久的暴风雨,席卷了整个蒙古高原与天山南北。这场叛乱始于康熙年间,历经雍正、乾隆两朝,最终在乾隆二十二年(17...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14 叶卡捷琳娜眼中的乾隆:傲慢与野心的隔空碰撞在18世纪的东西方版图上,乾隆皇帝与叶卡捷琳娜二世分别统治着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尽管两人从未直接对话,但通过外交争端与文化互动,叶卡捷琳娜对乾隆的复杂评价逐渐浮...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7-14 蒋士铨的诗学流派归属与文学精神在中国清代文学史上,蒋士铨(1725—1785)以诗、文、曲兼擅的才华独树一帜。作为乾隆年间与袁枚、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的诗人,其诗学主张与创作实践既与性灵派...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赵翼 2025-07-1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