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帮朱棣称帝,为何拒绝朱棣赏赐?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诗云:“丹青不知老将尽,富贵于我如浮云。”有信念无私欲的人,其意志超乎人们的想象,但古往今来,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人却寥寥无几。
在明朝时期有这样一个人,早早遁入空门当了和尚,六根不净积极怂恿皇子造反,造反成功后,却又不求功名富贵,坚决不肯脱下僧衣,他就是辅佐明成祖朱棣靖难的“妖僧”姚广孝。

姚广孝追求的并不是世人趋之若鹜的荣华富贵,而是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了不负平生所学,所以当朱棣赏赐高官厚禄、住宅美女时,他都一一回绝了。
在姚广孝晚年时,他唯一向朱棣要的赏赐只是请求释放一个人,那么这个人是谁呢?在姚广孝心中为何会有那么大的分量?
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
朱棣是大明王朝开创者朱元璋的第四子,也是明朝第三位皇帝。众所周知,朱棣的皇位来得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他其实是通过起兵造反夺取的皇位,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
那么问题来了,朱棣为什么要造反?要知道朱棣只有一地之兵,为何敢与全国明军为敌?
朱棣不是傻子,他知道这样做风险很大,但他有不得不做的理由,一方面固然是野心萌发,另一方面是建文帝削藩,不给他们这些藩王活路。
如果是朱棣的好大哥朱标继承皇位,朱棣或许根本不敢产生哪怕一丝造反之心,因为朱标不仅本身贤明仁德,身边文臣武将阵容也十分豪华。李善长、徐达、蓝玉等淮西勋贵都是太子朱标的坚定支持者。
不过朱标英年早逝后,朱棣突然发现自己离皇位好像进了一步,尤其是当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晋王朱棡相继去世后,朱棣成了名义上的“长子”,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不过,朱元璋还是选择朱标之子朱允炆为大明帝国新一任皇帝,这让朱棣等“叔叔”辈藩王很不满,朱允炆一个毛头小子凭什么越过他们继承皇位。
后来朱允炆削藩手段更是使得众藩王人人自危,短短两年时间,五位藩王被废,他们的下场也很凄惨,一死两囚禁两流放。燕王朱棣感觉到了威胁,认为不反抗就要等死,于是悍然起兵,发动了“靖难之役”。
朱棣的得力助手,“黑衣宰相”姚广孝
说到靖难之役,有一个关键人物不得不提,他就是辅佐朱棣成就帝王之业的姚广孝。
朱允炆继位之后开始着手削藩,而姚广孝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不断鼓动朱棣起兵造反,但朱棣却对此始终怀有疑虑,认为朱允炆身具大义民心,自己贸然起兵恐怕不会成功。
姚广孝明白朱棣心中的顾虑后却表现得不屑一顾,他略显嚣张地说道:
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在朱棣终于下定决心起兵后,姚广孝又为他屡出奇策,逐步在与朱允炆的斗争中取得优势。那么,姚广孝都为朱棣出了哪些计策呢?接下来列出一二。
其一,宣传朱棣具有真龙天子像,激励士卒士气。公元1399年,燕王府护卫百户向朝廷告密燕王有谋反之心,朱棣无奈之下只好提前起兵,然而正当朱棣誓师起兵时,忽然刮风下雨,王府屋檐上的瓦片被吹落。
古人大多非常迷信,朱棣也认为也是一个不祥之兆,对起兵的未来充满了犹疑,这时,姚广孝为了激励士气,站出来说瓦片掉落是大吉兆:
祥也。飞龙在天,从以风雨。瓦堕,将易黄也。
其二,建议朱棣放弃攻打济南,转道直攻南京。朱棣在集中兵力攻打济南时,被铁铉挡住了,眼见济南久攻不下,朱棣心里也有些着急,后来干脆炮击济南城,铁铉也是心思活泛,直接在城墙外挂上朱元璋的神牌,这下朱棣可犯了难。
这时,又是姚广孝出谋划策,给朱棣指点出一条明路:
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
朱棣采纳了姚广孝的建议,避开济南,直接绕道攻打南京,此战朱棣一路凯旋,顺利登上九五至尊之位。
不要赏赐,要一个人
在朱棣登基后,姚广孝不仅没有因功自傲,向朱棣索要荣华富贵,反而多次拒绝朱棣的赏赐。他的职位大多也都是虚职,并没有对权力表现出太高的追求,因此朱棣也信任他、尊敬他,私下谈话从不叫姚广孝的名字,而是称之为少师。
姚广孝从来不向朱棣提出什么要求,直到晚年才向朱棣请求释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高僧溥洽。那么溥洽是因为什么被关的呢?姚广孝又为何请求释放他呢?史料中是这样记载的:
问所欲言,广孝曰:“僧溥洽系久,愿赦之。”溥洽者,建文帝主录僧也。初,帝入南京,有言建文帝为僧遁去,溥洽知状,或言匿溥洽所。
也就是说,朱棣怀疑溥洽很可能知道建文帝的下落,但他就是不说,所以才找了个借口将他关押了起来,而这一关就是十多年。
姚广孝知道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是朱棣的心病,所以在这件事情上一直不敢开口,但溥洽是他的好友,而他是间接造成溥洽被关押十几年年的罪魁祸首,姚广孝心中一直对溥洽心存愧疚,所以才在临死之际,开口请求朱棣将溥洽放出来。
此时,朱棣已经在位16年之久,天下早已稳定,文治武功,朱棣都有拿得出手的成绩,这时候再将建文帝视作心腹大患,显得有些小肚鸡肠,于是朱棣答应了姚广孝的请求,放出了溥洽。
实际上,说是姚广孝请求放出溥洽,不如说是姚广孝在帮助朱棣消除心中寻找建文帝的那份执念。
结语
姚广孝从来没有参与过战场厮杀,但朱棣能取得天下,姚广孝功劳排在第一位,死后以文臣身份入享成祖庙,朱棣靖难功臣中,获此殊荣者唯姚广孝而已。
姚广孝在入世时便秉持着施展抱负的信念,不为荣华富贵,不为金银美女,只为毕生所学能有用武之地。似姚广孝这般信念坚定之人,古往今来,能有多少呢?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9 靖难风云中的藩王抉择:站队、观望与政治博弈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这场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不仅改写了明朝历史,更将二十余位藩王推向了权力博弈的漩涡。在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对决...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永乐大帝的雄图:朱棣登基后的改革与扩张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名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登上皇位,改元“永乐”。这位以武力夺取天下的帝王,并未沉溺于权力巩固,而是以惊人的魄力开启了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4 永乐后宫血案:朱棣屠杀三千宫女的真相与权力逻辑1420年,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爆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后宫惨案。据朝鲜史书《李朝实录》记载,朱棣因宠妃权贤妃暴毙,牵连出所谓“谋逆”阴谋,竟下令将近三千名宫女凌迟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0 铁血丹心镇南疆:明初靖难功臣顾成的传奇人生在明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顾成以独特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成为跨越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朝的传奇人物。他既是朱元璋帐前“以勇选为亲兵”的猛将,又是朱棣靖难之役...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0 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的深层用意:宗法、权谋与未来的交织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立储问题上做出关键抉择:将肥胖臃肿、不善骑射的长子朱高炽立为皇太子,而非更符合其尚武气质的次子朱高煦。这一决策背后,交织着宗...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靖难烽烟中的生死迷局:建文帝逃亡路线与历史真相的考古解密公元1402年,南京城破的浓烟中,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成为明朝最持久的政治谜题。朱棣以"清君侧"之名攻破应天府后,官方史书宣称...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17 靖难烽烟后的权力阴影:建文帝生死谜局中的政治博弈与历史真相公元1402年,南京城破的浓烟中,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成为明朝最持久的政治谜题。朱棣以"清君侧"之名攻破应天府后,官方史书宣称...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17 夺位者的历史分野:李世民与朱棣口碑差异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均以非正常手段登上帝位,但二者在后世评价中却呈现显著差异:李世民被奉为“千古一帝”,朱棣则长期背负“篡位者”的争议标签。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