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到底凭什么敢逼李渊下台?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如果说武则天是唐朝最强的女人,那么李世民就是唐朝最强的那个男人,即使后世也曾出现李隆基那样的人物,却也无法超越李世民在政治军事上的成就。众所周知,李世民是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成为了太子,而在这场政变中,他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兄弟,其中包括李渊属意的继承人太子李建成。
然而在事后,李渊不仅没有追究,反而还迅速传位给了李世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李世民又是用怎样的手段来逼迫李渊让出皇位的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打不过。
征战天下
公元617年,李渊招兵买马后正式发动兵变,一路挥师南下直至长安。在此次起义战争中,他的后代建功颇多,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就连女儿李秀宁与其丈夫也都为唐朝的开辟立下了汗马功劳。当然了,最中流砥柱的还是李世民。他是李渊所有儿子中最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一个。不仅自己谋略过人,战力超群,更是在手下笼络了一干强悍战将,在讨伐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渊自称大将军之后,曾分封长子李建成与李世民分别为左右领军大都督。李建成作为长子,获得这样的职位实属正常,但李世民能够在此时与嫡出的大哥平起平坐,完全就是因为自身超然的实力了。李渊为了能让李世民更加卖力杀敌,曾许诺立国之后将他立为储君,继承他的皇位。李世民因此拼杀更加勇猛,后来李渊初建国时天下未定,仍然是他四处征战,这才让李渊坐稳了皇位。
但李渊却卸磨杀驴,在天下安定之后,改立嫡子李建成为太子。李世民心中愤愤不平,但李渊决定已下,他难以反抗,只能作罢。而李建成这边,虽然成为了储君,在实力上却是不如只是秦王的李世民的。尤其是在军权上,李世民手中几乎笼络着朝中大半的武将,即使李渊贵为皇帝,也不能轻易动摇李世民的地位。因此,父子二人开始联手打压李世民。
玄武门政变
李建成没有办法在军事上与李世民对抗,因为当时朝中的武将大部分都曾在他麾下任职,对他忠心耿耿,所以他更多的是在文臣中下功夫。他笼络了许多朝中文臣,经常编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来抹黑李世民的名声。李渊支持李建成,自然也会在上面大做文章,在父子两人的联手针对下,李世民在朝中的日子非常不好过。为了保全自己,他只能选择暂避锋芒,尽量不与他们发生正面冲突,在明面上也对自己的这位太子大哥恭敬谦让。
然而这样的退让,却换来了李建成与李渊的变本加厉,最严重的一次就是李建臣下毒害他。当时李世民吐血三升,差点就命丧当场,幸亏府中奇人异士较多,这才救回了自己的一条性命。而最让李世民心寒的是,李渊明显知道此事,却根本不关心他的死活,反而还来警告他不许因为此事状告太子,也不能找他的麻烦。这件事情算是彻底地激怒了李世民,与他手下的一群谋臣。
终于,忍无可忍的李世民在武德九年发动了玄武门政变,射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个兄弟,靠着血腥手段赢得了斗争的最后胜利。然而让人疑惑的是,正在宫中的李渊面对刚刚射杀完两个兄弟,大摇大摆走进来的李世民,不仅不责骂调查,反而夸奖了他,还在几天之后册封其为太子,并迅速禅位,这些举动简直是匪夷所思。但凡是一位正常的君主,都会在政变发生之后进行一番调查,更何况死去的儿子中还有一位自己属意的储君,为何李渊如此轻松接过,而且对一切只字不提呢?其实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李渊已经不是李世民的对手了。
掌控朝局
其实李渊对李世民这个英勇强悍的儿子一直都是畏惧大于亲情的。对于李渊来说,李世民是他手中最锋利的刀,是他征伐天下最得力的工具人,也是他畏惧害怕的对象。而两人的骨肉血亲之情,父子之义,在这些东西的面前完全排不上号。通过起义或是谋朝篡位的皇帝是最害怕被其他人用同样的方法推翻的,因此在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除这样的威胁。汉朝刘邦的诛杀功臣,明朝朱元璋建立锦衣卫都是为了这些。而李世民就是李渊最害怕的那个威胁。
但李世民的存在又于其他的敌人不同,这也是李渊没办法像其他开国皇帝一样杀伐决断的关键。首先,李世民不是别人,他是李渊的亲生儿子,而且是建国的开国功臣,功劳大到超越李渊的那种,这样的身份就注定李渊没办法随意处置李世民。其次李世民的才能与手中掌握的兵权,也让李渊没办法痛下杀手,毕竟不管是周边叛乱还是他麾下的武将,都不允许他轻易除掉李世民。所以李渊只能采取册立李建成,建立敌对势力的方式,来联手打压李李世民。
李渊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但他错就错在过于优柔寡断,打压时考虑顾忌太多,给予了李世民喘息之机。他早就该明白,李世民这样的人物是不可能通过那样的手段被打压的,只会触底反弹得更加厉害,玄武门之变就是最好的例子。就在李世民射杀李建成兄弟,进宫禀报他的那一刻,李渊就明白,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因为此时的皇宫内外已经被李世民彻底控制,即使他仍是皇帝,却无法调动一兵一卒,也没办法对李世民造成任何伤害。为何要这样说呢?玄武门之变的整个过程已经透露出了真相。想要在皇城中部署兵力,首先就需要考虑护卫皇宫的禁卫军,这些军队都是皇帝直辖,没有皇帝的命令不会放任何人进来,更何况是军队。
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李渊没有听到任何消息,说明禁卫军已经被李世民完全掌控了。此时的李世民已经杀了两个兄弟,难保不会以“救驾失手”的名义杀了李渊。李渊为了保全自己,自然非常配合地满足了李世民的所有需求,包括册立太子,禅让帝位等等。如果不是他识时务的选择,可能他很可能活不到寿终正寝,就“暴毙”了。
结语:
李世民能够如此顺利地发动玄武门之变,说明他已经在很早之前就对皇宫进行渗透了,而李渊却丝毫不知,仍觉得朝局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说明他本身在能力上就是不如李世民的。
而李建成这边,虽然多次对李世民下手,却终究棋差一招,这也是他占尽优势,却满盘皆输的主要原因。归根究底,帝位乃强者居之,李世民的才能注定了他绝非凡人。
在唐朝289年的历史长河中,唐睿宗李旦(662-716)始终以“两次登基、三次让位”的传奇经历占据特殊地位。这位高宗第八子、武则天幼子,既是政治风暴的中心人物,...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旦当皇帝多长时间 2025-10-20 韩瑗:忠直宰相何以触怒武则天?——权力漩涡中的政治悲剧在唐朝贞观至永徽年间的政治舞台上,刑部尚书韩仲良之子韩瑗以“博学有吏才”的才干崭露头角,历任兵部侍郎、黄门侍郎,最终官至宰相(侍中)。然而,这位以刚直著称的关陇...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10-17 玄武门后的血色抉择:李世民为何对侄子挥下屠刀,却放过侄女?公元626年,长安城玄武门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权力更迭。秦王李世民以八百精兵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射杀兄长、斩杀胞弟后,旋即软禁父亲李渊,完成从藩王到...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6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析公元626年玄武门前,李世民射杀兄长李建成,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而1402年南京城破时,朱棣率靖难军攻入应天府,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两场震动华夏的政变背后,是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5 权力铁幕下的生存法则:武则天如何以政治智慧保全身后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铁血手腕篡夺李唐江山,却在晚年神龙政变中被迫退位。这场看似戏剧性的权力反转背后,暗藏着武则天精心设计的政治保险——她不仅未遭清算...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10-13 破局与崩塌:武则天如何缔造武周王朝,又为何黯然谢幕?公元690年,洛阳城头飘扬着金色旗帜,67岁的武则天在群臣“凤凰现世”的祥瑞奏报中,登上则天门楼,改国号为“周”,定都神都(洛阳)。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中国历...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10-13 权力博弈的差异:李世民逼父退位与朱棣“不敢”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而李世民与朱棣作为通过非传统手段上位的帝王,其行为逻辑却呈现出显著差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迅速逼迫李渊退位,而朱棣发...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3 皇权暗涌:李治治下王萧之死的权力困局公元655年,唐高宗李治以“谋行鸩毒”的罪名废黜王皇后与萧淑妃,将二人囚禁于别院。然而,这场宫廷清洗的终局远比史书记载更血腥——武则天在李治尚在世时,便命人将王...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13 武则天侄孙女的悲剧:武惠妃为何从宠妃沦为政治牺牲品?作为武则天的侄孙女、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武惠妃的结局却充满悲剧色彩——她因构陷太子李瑛等三王被历史贴上“毒妇”标签,最终在惊惧中病逝,死后追封的皇后谥号也被后代...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11 武则天称帝后归还皇位之谜:权力博弈下的理性抉择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武则天以女性之身登上帝位,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然而,这位历经千辛万苦才坐上皇帝宝座的女皇,最终却将皇位归还李家。这一决策背...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10-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