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陶渊明是真的非常非常的喜爱的,喜欢陶渊明那种非常非常给力的生活态度和田园生活,其实陶渊明不仅仅如此,陶渊明的各个方面都非常的给力,很值得学习的一个人,最近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陶渊明最经典的10句诗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1、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形影神赠答诗》
这是一句思想境界极高的生命感悟诗。
诗句的意思是说,投身到宇宙的时间洪流中,没有喜悦也没有恐惧,让生命与时间同在,让生命与宇宙同在,安然淡定,无我忘我。
这是哲学家、思想家追求的生命境界,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学士渴求的天人合一境界。
这种超脱的生命观,与佛家、道家人生哲学遥相呼应,散发着迷人的精神光芒。
这句诗,直抵佛道两家精神内核,可谓一句顶万句,对后世中国文人影响极大。
北宋范仲淹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里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穿越时空的回响。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
全身心投入到赏花采菊之中,蓦然见到了南山。
这是心灵与自然的邂逅,是生命与自然的握手,是佛家开悟的喜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神来之句。
千百年之后,这种“悠然见南山”的人生体悟,在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反反复复出现,给人以无限的启迪。
不是吗?当你在人生追求的道路上全身心投入时,蓦然遇到了灵感,打开了一扇久久打不开的门时,你是否有“悠然见南山”的喜悦?
短短十个字里,包含着如此丰富多彩的人生感悟,是货真价实的千古名句,被后人反复引用。
诗句语言质朴,诗思浑然天成,无丝毫雕琢痕迹。
尤其“悠然”两字,淡泊、轻松、超脱、喜悦之情,均在其中,是全诗的“泉眼”所在,涌动着生生不息的活力。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
名诗必有名句,名句成就名诗。
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不可或缺。
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竟然出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两个千古名句,更是难得,足见这首诗的非凡。
采菊的时候,蓦然遇到南山。这南山真的美极了,可到底美在何处?
你叫我说出来,我却说不出来。
这就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奇妙的心灵感受,用苍白的语言来表达出,确实难为诗人了。
现在人们常常用到的“词不达意”这一成语,就是来自于这句诗。
用语言来表达复杂的心灵感受,往往显得捉襟见肘,苍白无力。
其实,说不出来,就不说,是一种更高明的表达。
白居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就诠释了其中玄机。
“欲辨已忘言”,亦是如此。
佛教禅宗推崇“顿悟”。
这“悟”字,就是抛弃苍白的语言,让心灵感受直接抵达真理。
这,与“欲辨已忘言”,殊途同归。
4、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杂诗十二首其四》
这是一句言志诗。
表达的是人生虽老,壮志不已。
很显然,陶渊明的“志”与一般人的“志”不同,不在于荣华富贵、加官进爵,而在于寄情山水,追求精神自由。
陶渊明人生态度严肃,价值取向高远,令人仰止。
他的前辈曹植,在《赠白马王彪》诗中,也发出了“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豪言壮语。
不过,同样是“丈夫志四海”,曹植的“志”,在空间上向外扩张,陶渊明的“志”,则在精神上向内探索。
一个满怀豪气,一个内心坚韧。
一个青春励志,一个老骥伏枥。
5、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其十》
这是一句正能量满满的诗句。
精卫填海,刑天挥斧,均是《山海经》中的励志故事。
刑天是神话传说中的炎帝大将,在头颅被砍的情况下,以两乳为双目,以肚脐为嘴巴,依然挥舞斧头,奋战不已。
古人有“诗言志”的传统。
在这里,“猛志固常在”,既是对刑天倔强生命的讴歌,也是陶渊明自我心迹的袒露。
诗句充满豪情,与陶渊明以恬淡为特色的田园诗风格,迥然不同。
后人也常常引用此句,来表明自己坚定不移的心志。
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杂诗其一》
这是一句著名的“惜时”诗。
意思是说:青春年华一去不复返,早晨时光流逝难再现,要珍惜时光呀,要好好努力呀,岁月不会等待你的!
一个“不”字,一个“难”字,均是以否定的语气,来强调惜时的重要。
诗中殷殷劝勉之情,读之让人动容。
这句诗也是古代众多“惜时”名句之一,为后人反复引用,并以此自勉。
7、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挽歌其三》
生死是人生头等大事。对生命的追求,对死亡的恐惧,仍是人之常情。
不过,陶渊明却发出了“死去何足道”的惊世之语,其超越生死的豁达心胸,令人钦佩。
对长生不老药的探寻,衍生了炼丹术;对来世的渴望,催生了宗教。
而作为普通人,如何面对生死,如何克服死亡恐惧,一直是先贤们孜孜不倦的努力方向。
陶渊明的一句“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拨去了无数人困扰心头的死亡阴云,让生命的光芒照耀大地,其精神影响力之大,绝不亚于一大篇宗教经文。
如今,人们依然用这句话来悼念死者,劝导生者,足见此句的魅力。
8、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看到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鸟,观察水中快乐游动的鱼,为什么会产生惭愧心理?
这就是陶渊明,一个伟大诗人与众不同之处。
他看到了自由飞翔的鸟和快乐游动的鱼,想到的却是自己的不自由,因此而惭愧。
作为高级生物的人,却一直困扰于荣华富贵俗事而难得自由,连鸟和鱼都不如,岂不惭愧?
当时,陶渊明应该是这样想的。
在这里,诗人对自由快乐的渴望之情,溢于言表。
在这里,一个真性情、爱自然的读书人形象,跃然纸上。
诗句对仗工整,艺术感染力极强,值得反复咀嚼。
9、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园田居其三》
这句诗很质朴,质朴到了直白的地步,可诗意与情趣却是盎然,是平淡之中见神奇的佳句。
伟大的人,总是能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地说出来;平庸的人,却总是把简单的东西说得很复杂。
陶渊明自然属于前者。
养生专家说:一切的功能饮料,都不如白开水。
这话,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像李白、王维、白居易等伟大诗人的千古名篇,均是浅白而意味无穷。
这,也是伟大之所以伟大的奥秘所在。
“草盛豆苗稀”,这在农民伯伯看来,是可笑的,是不合格的。
然而,就是这不合格的农产品,却真实地反映出“人有所长,亦有所短”的规律。
一个擅长写诗的读书人,如果能种出比专业农夫还整齐饱满的大豆,那就不有趣了,也不真实了。
这句诗妙就妙在,既表达出了诗人拙劣的种豆技艺,也刻画出了诗人幽默可爱的形象。
读这句诗,总是让人会心一笑。
能让人会心一笑的诗句,就是可遇不可求的佳句。
10、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其一》
犬吠鸡啼,巷陌深深,炊烟袅袅,风吹树摇,这是一副多么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
这句诗的美妙之处,就在于用乡村最具代表性的鸡和狗,来描画美丽的乡村。
其诗意与老子的“鸡犬相闻”,遥相呼应,构建了中国古代和谐的农业社会的生态画卷。
陶渊明对中国古代农村生活的诗意描摹,对后世的诗人影响极大。
王维的“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就是这幅经典农村生态画卷,在大唐盛世的再现。
上述所选陶渊明十句经典诗句,充分表明:
第一,陶渊明是一个亲近自然,热爱自然,钟情自然的普通人。
第二,陶渊明是一个爱喝酒,爱写诗,也爱弄弄锄头的可爱老人。
第三,陶渊明是一个心胸豁达,尊重自我,追求自由的隐居者。
第四,陶渊明是一个心境恬淡但又不失豪情,思想深刻而又热爱生活的大诗人。
王猛(325-375年),字景略,北海郡剧县人,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政权最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他以寒门之身辅佐氐族君主苻坚,通过十八年励精图治,将一个偏居关中的...
苻坚 王猛 2025-10-10 贾南风与八王之乱:权力欲望下的王朝崩塌西晋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的军队闯入洛阳皇宫,齐王司马冏当众宣布:“奉诏收捕皇后!”被押解至金墉城的贾南风声嘶力竭地呼喊:“陛下,您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老...
贾南风 2025-10-09 贾南风之貌:历史迷雾中的真实与偏见西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其容貌始终是历史争议的焦点。史书以“丑而短黑”“眉后有疵”等词句勾勒其形象,民间更流传“史上第一丑后”的戏谑之称。然而,当我们拨开正...
贾南风 司马衷 2025-10-09 司马炎传位司马衷:宗法制度、权力博弈与历史误判的交织晋武帝司马炎将皇位传给以“愚钝”著称的次子司马衷,这一决策长期被视为西晋由盛转衰的关键转折点。然而,透过历史迷雾可见,这一选择并非单纯因司马衷的个人资质,而是宗...
司马衷 晋武帝 2025-09-30 千古第一毒妇昭信:权力与嫉妒催生的嗜血狂魔在中国古代宫廷史中,吕后以“人彘”之刑残害戚夫人,贾南风以妒杀妃嫔乱政,但若论手段之残忍、行径之暴虐,汉景帝之孙广川王刘去的姬妾昭信,堪称“千古第一毒妇”。她以...
贾南风 戚夫人 2025-09-19 姚苌之死:因果轮回下的历史终章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一个充满动荡与纷争的特殊阶段。在这个英雄与枭雄并起、忠诚与背叛交织的时代,后秦开国皇帝姚苌的死亡,以其戏剧性与悲剧性,成为后...
姚苌 2025-09-18 姚苌与苻坚:权力漩涡中的恩怨与鞭尸之谜在五胡十六国的动荡岁月里,姚苌与苻坚的恩怨纠葛堪称一段充满血腥与荒诞的历史篇章。姚苌作为后秦开国皇帝,曾是苻坚麾下备受器重的大将,却在苻坚落难之际将其弑杀,甚至...
苻坚 姚苌 2025-09-12 卫玠真实死因:一场被时代审美与命运裹挟的悲剧公元312年夏,建邺城(今南京)的街头因一位美男子的到来陷入狂热。据《晋书》记载,当卫玠乘坐的羊车驶入城门时,“观者如堵墙”,人群如潮水般涌动,将道路围得水泄不...
卫玠 2025-09-05 世说新语中的王济:才情与争议交织的西晋名士在《世说新语》的记载中,王济(字武子)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出身太原王氏这一顶级门阀,父亲王浑是西晋开国功臣,母亲钟琰为颍川名门之女,妻子是晋武帝司马炎之女...
晋武帝 2025-09-05 英年早逝的明君:晋明帝司马绍的短暂人生与未竟中兴在东晋动荡的百年历史中,晋明帝司马绍如一颗划破夜空的流星,以卓越的才能与果敢的决断力短暂照亮了江南半壁。这位27岁便英年早逝的皇帝,不仅平定了权臣王敦的叛乱,更...
司马绍 2025-08-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