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唐太宗的历史故事。
要说宠儿子的皇帝,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康熙和废太子胤礽。但是历史上还有一位皇帝,宠起儿子来,比康熙还要厉害。真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就想将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给他。此人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在大家的印象中,一贯都是严肃威武的帝王形象。却不知道在他的儿子面前,就如同这世间千千万万个普通父亲一样。
李承乾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长子,李世民对于长孙皇后所生子嗣都十分宠爱,李承乾尤甚。
在还没有登基之前,李世民就给六岁的李承乾请来陆德明与孔颖达这两位儒学大师教导功课。所以李承乾得以“早闻睿哲,幼观《诗》《礼》”。刚登基就将8岁的李承乾立为太子,此后对他更加重视。
李世民一心想要将自己的帝国传给爱子,所以在李承乾12岁的时候就让他上朝听讼,接触国家大事。后来有一次唐太宗出巡,李承乾作为太子留守,他回京之后专门宴请东宫属官以作嘉奖。
如此作为,就好像今天孩子取得了好成绩,父母宴请老师同学一般。拳拳爱子之心,无需多言。
唐太宗本人没有宗教信仰,相信自己的能力胜过神佛。但是在爱子生病的时候,却破天荒的又是道士又是和尚的,给爱子祈福。
贞观五年,李承乾生病。唐太宗请来道士秦英为爱子祈福,后来病好还修建了西华观和普光寺还愿,并召度三千人出家。为了能给儿子积福,减免狱中囚犯罪行。
贞观七年李承乾再次生病,唐太宗下旨请天竺高僧波颇为儿子祈福。承乾病愈后,太宗大喜之下赐了绫帛等六十段与及时服十具给波颇。
贞观八年,李承乾加元服。这是人生当中的大事,看见爱子成长李世民喜笑颜开。为庆祝儿子加元服,下令大赦死罪以下,赐五品以上子为父后者爵一级,天下大酺三日,又大宴群臣,赐帛各有差。
此后诸如李承乾成婚、生下嫡长子等,都有宴请群臣,赦免天下,天下共欢之景。对于这个儿子,唐太宗可谓爱到骨子里。可惜的是随着年岁增长,李承乾患上足疾,开始叛逆起来。
因为身体的原因,李承乾性情开始发生变化,此后做了不少荒唐的事情。诸如宠幸男宠,亲近宦官,生活奢侈,甚至引突厥群竖入宫等多不胜数。
尽管李承乾犯下的错误,早就够废除他的太子之位了,但是唐太宗却一直没有放弃。他先后挑选了十余位老臣、名臣出任东宫辅臣,如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张玄素、房玄龄、魏征等。
当时有大臣上谏,请求废除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唐太宗当堂驳回。并且为了表示自己绝不会放弃太子,转头就命名臣魏征辅佐教导太子。
可惜的是李承乾最终辜负了父亲的苦心,后来更因为兄弟相争,犯下谋逆的大罪。依照规矩和法制,李承乾不仅太子之位要被废除,命都难保。但是唐太宗却首次在群臣面前示弱,想办法保住了儿子的性命。
李承乾被废之后,就应该新立太子。在选谁为太子方面,唐太宗也是站在保护爱子的角度。当时李泰也是受宠的儿子,很多人以为李泰应该就是下一位储君。可是唐太宗却反而立了平时不显眼的李治为太子,他说:“泰立,承乾、晋王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
就这样性格温和的李治,在唐太宗保护李承乾的慈父之心中,成为了储君。李世民去世之后,成为唐高宗,这才有了女皇武则天。
李世民对李承乾既疼爱也重视,可惜最后被辜负,可怜一片慈父之心。老话说的“严父慈母”,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历史长卷中,封禅泰山是一项象征“功盖三皇五帝”的至高礼仪。自秦始皇首开先河,至宋真宗戛然而止,两千余年间仅有六位帝王完成这一壮举。而宋真宗赵恒,...
秦始皇陵 宋真宗 2025-09-23 君士坦丁大帝凭什么排第一:重塑罗马与基督教的双重遗产在历史学界关于“世界八大君王”的评选中,君士坦丁大帝始终稳居榜首,甚至超越秦始皇、亚历山大大帝等传奇人物。这一评价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罗马帝国政治结构的根本性...
秦始皇陵 2025-09-22 传国玉玺:千年流转中的最后绝响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传国玉玺始终是最具象征意义的权力信物。自秦始皇命李斯以和氏璧雕琢“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玉玺起,这枚承载着“天命所归”的玉器便成为历代...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9-18 沙丘之变:秦始皇帝国的黄昏与权力崩塌的序曲公元前210年夏,秦始皇第五次巡游的车队行至沙丘平台(今河北广宗),这位以“千古一帝”自居的统治者,在鲍鱼掩臭的辒辌车中咽下最后一口气。这场看似寻常的死亡,却因...
秦始皇陵 2025-09-16 秦始皇的情感迷局:黎姜与阿若,谁才是他心中的白月光?秦始皇嬴政,这位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诩的千古一帝,其政治功绩与铁腕统治早已被历史铭刻。然而,在宏大的历史叙事背后,他的情感世界却如迷雾般难以捉摸。关于他是...
秦始皇陵 2025-09-15 兵马俑的来历:从殉葬制度到永恒军团的千年跨越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东侧1.5公里处,一支由8000余尊陶俑组成的地下军团沉睡了两千余年。1974年,当地农民打井时意外揭开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
秦始皇陵 2025-09-12 秦始皇与朱元璋:跨越千年的“伟大”之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秦始皇与朱元璋是两位极具标志性的帝王:前者以“千古一帝”之名终结战国乱世,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后者以草根之身推翻元朝统治,重建汉人政权。二者虽相...
朱元璋多少岁 秦始皇陵 2025-09-11 王商凿龙脉:权力、风水与王朝命运的千年迷思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龙脉”是帝王气运的象征,是王朝兴衰的隐秘注脚。从秦始皇凿断金陵龙脉,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泄东南王气,历代帝王对“龙脉”的干预,往往与权力焦...
秦始皇陵 2025-09-09 李斯为何不帮自己女婿扶苏:权力、理念与人性交织的困局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沙丘宫的密谋彻底改写了中国历史走向——本应继承大统的公子扶苏被伪诏赐死,昏庸的胡亥在赵高与李斯的扶持下登基,秦朝由此加速走向覆...
秦始皇陵 李斯的儿子 2025-09-05 李承乾“断袖之癖”真假考辨:权力漩涡中的情感异化与历史重构在唐朝贞观年间的政治舞台上,太子李承乾的命运轨迹始终笼罩在迷雾之中。这位自幼被寄予厚望的嫡长子,最终因谋反被废为庶人,其人生转折点之一,便是与太常乐人“称心”的...
李承乾 2025-09-0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