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句话叫做“最毒妇人心”,不知道没关系,历史资料小编告诉你。
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吕后总是以冷血残忍的面目出现,然而当了解了吕后的一生后,或许将会改变这种看法。吕雉曾经也是个贤良淑德的妻子,其之所以会变成一个冷血政客,甚至被冠以天下第一毒妇的称号,则完全是被悲惨的经历给逼出来的。
从贤良淑德到冷血政客,吕雉到底经历了什么
吕雉本出生于齐国贵族吕氏,虽然随着秦国统一天下,其贵族身份已经不在,但由于齐国的灭亡较为和平,再加上家境的优渥,吕雉的生活并未受到大的冲击。直到吕雉一家逃难至沛县,吕后的生活才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父亲的主张下,吕雉嫁给了年长自己十几岁、且名声并不好的刘邦,而为了家族的存亡,吕雉只能选择接受。刘邦与吕雉成婚之后,却依然不改过去的恶习,依旧整天不顾家,在外与朋友整日饮酒、胡作非为,而吕雉对此却并无怨言,始终履行着作为一个妻子的义务,不仅为刘邦生儿育女,而且一人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孝敬公公。
这段日子虽然谈不上幸福,但与此后的经历相比,却已经是及其幸运了,至少她还能经常见到自己的丈夫,至少她的丈夫此时还只属于自己一个人(曹氏毕竟没有名分)。后来,刘邦因押送的徒役逃散而犯罪,被迫与人逃至芒砀山,吕雉不仅为此蹲了大牢,而且还经常冒着生命危险为其送衣送饭。
此后,刘邦在沛县起义,不久便离开家乡带兵四处征战,而吕雉不仅要提心吊胆的呆在家中,一面担心秦军杀回来,一面担心传来刘邦的噩耗,而抚养儿女的责任更是全部压在了她的身上。
汉二年(前205年)5月,起兵已经四年多的刘邦带着56万大军杀回了楚地,然而攻陷彭城的他似乎并未想到家中的妻儿,整日在彭城寻欢作乐。我们很难想象此时吕雉心中是何滋味,四处征战不顾家倒也罢了,被封为汉王距离楚地过远没有接走家人也是理由,可如今近在咫尺却依然不顾及家庭,吕雉心中的失望可想而知。
不久,刘邦被回援的项羽击败,而直到此时他才想到派人去家里接回妻儿,然而项羽同样想到了控制刘邦家属,兵荒马乱之下儿子、女儿被刘邦带走,而吕雉和刘太公却落入了项羽之手。此后,吕雉在身处敌营、举目无亲的情况下,更是整日担惊受怕,还要照顾年老体弱的刘太公。期间,项羽曾以刘太公的性命相要挟,意图迫使刘邦投降,然而刘邦却对此根本无动于衷,虽说刘邦的选择并无不妥,但吕后恐怕至此已经彻底对刘邦死心了吧。
直到汉四年(前203年)九月,鸿沟议和之后,项羽将吕雉和刘太公放回,吕雉这才终于回到了刘邦身边,然而还未等其高兴,就发现刘邦身边已经有了戚夫人。
吕雉被释放时刘邦身边已经有了戚夫人
可以说,吕雉嫁给刘邦之后,不仅没有丝毫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丈夫的关怀,反而因刘邦的起兵饱经战乱之苦,我们很难想象这段时间吕雉到底承受了多少。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不仅使得吕雉对刘邦彻底失望,更锻炼了她坚韧的意志,同时直接促使了吕雉从那个贤良淑德的妻子,成长为了一名冷血残忍的政客。
吕雉被称为天下第一毒妇,她到底做了哪些残忍之事
都说吕雉手段残忍,为此甚至为其冠上了“天下第一毒妇”的称号,那么她到底做了哪些残忍之事呢?我想,无外乎以下四件事吧。
1、诱杀韩信。关于吕雉杀韩信的原因,一直都是个谜,我认为这应该与刘邦易储有关。汉十年(前197年)初,刘邦开始出现易储之意,七月吕泽旧部陈豨造反。吕雉此时为了巩固刘盈的太子之位,已经开始借助朝中吕氏集团的力量开始拉拢朝臣,而困居长安的韩信已经根本无法对刘邦和吕后造成威胁,为何却会在这个关键时刻被杀呢?我认为吕后可能私下尝试拉拢韩信,意图借用其影响力继续扩大自己的势力,但遭到了韩信的拒绝,为了以绝后患,只能利用萧何将韩信骗进宫杀死。萧何此时在吕后与戚夫人之争中明显站边吕后,恐怕也正是因为此事,吕后的力量再次警醒了刘邦,这才有了萧何的自污和刘邦临死之前想要处死樊哙之事。
2、残杀彭越。彭越被杀同样极为蹊跷,因其拒绝亲自率兵随从刘邦平定陈豨,导致触怒刘邦,后因太仆告发其阴谋反叛,被刘邦擒获。但刘邦并没有打算杀掉他,只是废除了其梁王爵位,将其流放到蜀地青衣县而已。反而是彭越在前往青衣县途中偶遇吕后,结果招来了杀身之祸。我们不知道吕雉与彭越到底说了什么,我怀疑与韩信一样,吕后也曾尝试拉拢彭越,但同样被其拒绝。于是吕后将其诱至洛阳,让彭越门客告发其再次阴谋烦躁,并建议刘邦处死彭越。彭越于是被杀,吕后又将其尸体剁成肉酱,分别赐给各地诸侯王,我怀疑吕后此举在于警告其他诸侯王,至少要防止其站在戚夫人一边,结果却直接引发了英布造反。
3、虐杀戚夫人。关于吕后杀死戚夫人的原因,则比较好理解,完全是出于恨意。其实对于戚夫人夺走刘邦的爱,吕后应该并不在意,毕竟她已经对刘邦彻底死心了。但在吕后将全部心思投注在一双儿女身上的情况下,戚夫人却意图依靠刘邦的宠幸而夺走刘盈的太子之位(虽然我怀疑是刘邦的阴谋),这才真正触碰到了吕后的底线。刘邦死后,戚夫人失去了皇帝的庇护,吕雉对其恨意全面爆发,先是将其儿子刘如意杀死,之后更是砍断其手脚、挖其眼睛、聋其耳朵、哑其嗓子,让其住在猪圈之内,取名为“人彘”。吕雉甚至让儿子刘盈前去观看,导致刘盈就此一病不起,最终英年早逝。
4、囚杀刘恭。刘邦死后汉惠帝刘盈继位,但朝政大权却掌握在吕后手中,为了“亲上加亲”,她将年仅十一岁的外孙女张嫣(刘盈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汉惠帝刘盈的外甥女)立为了皇后,并希望其能生下儿子。然而一方面源于张嫣实在太过年幼,另一方面由于汉惠帝认为此举有悖伦理,因而并未临幸张嫣,导致张嫣一直未能生子。于是吕后让其假装怀孕,并强取汉惠帝与宫女所生之子刘恭,谎称是张嫣所生,然后将刘恭的生母杀死,并立刘恭为皇太子。汉惠帝去世后,刘恭继位,史称前少帝,朝政依旧在吕后掌控之中。随着刘恭的渐渐长大,不知从何处得知生母已经被杀,于是便说出了长大后腰报仇之语,吕后得知之后,便将其囚禁在后宫的永巷中,宣称刘恭患病,之后废黜刘恭,并暗中将其杀死,又改立刘弘为帝。
吕后手段或许残忍,但吕雉在执政方面确实表现却极为出色,正如司马迁的评价,“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吕后不仅稳定了汉初的政局,促使了国力的稳步提升,而且为此后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础,恐怕这也是司马迁将其纳入本纪的原因吧。
在中国古代史的叙事中,韩信与吕雉的关系始终笼罩在阴谋与权谋的迷雾中。民间野史常以“旧情复燃”的戏剧化叙事渲染两人关系,但通过梳理《史记》《汉书》等正史记载,结合...
吕雉 韩信 2025-07-23 吕雉下嫁刘邦:一场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黄昏恋”在秦末汉初的历史转折点上,吕公将20岁的掌上明珠吕雉嫁给35岁的泗水亭长刘邦,这场看似“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实则是精心算计的政治联姻。当现代人惊叹于这对夫妇1...
吕雉 刘邦 2025-07-01 吕后之死:外戚集团覆灭与西汉权力重构的必然公元前180年,西汉实际掌权者吕雉病逝。这位以“临朝称制”开创太后专权先河的政治强人,其死亡竟成为吕氏家族覆灭的导火索。短短数月间,周勃、陈平等功臣集团联合刘氏...
吕雉 2025-06-30 吕雉与刘肥:养育之恩背后的权力博弈与生存智慧在中国古代宫廷史上,吕雉与刘肥的关系堪称一段特殊的历史样本。作为刘邦的庶长子,刘肥的生母曹氏是刘邦未发迹时的“外妇”,而吕雉作为正妻,在刘邦起义前及楚汉战争期间...
吕雉 刘邦 2025-06-12 汉惠帝刘盈早逝之谜:权力阴影下的悲剧人生汉惠帝刘盈作为西汉第二位皇帝,年仅24岁便英年早逝,其短暂一生始终笼罩在母亲吕雉的权力阴影下。这位在位七年的帝王,不仅亲历了皇室内部的血腥清洗,更因无力挣脱政治...
吕雉 刘盈 2025-05-12 吕雉妹妹吕媭的婚嫁之谜在波澜壮阔的秦末汉初历史舞台上,吕雉作为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其家族故事也备受关注。而她的妹妹吕媭的婚嫁情况,同样是这段历史中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
吕雉 2025-04-22 吕雉杀三子之谜:权力、恩怨与政治博弈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吕雉是一位极具影响力却又饱受争议的女性。她作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在刘邦去世后临朝称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皇后和皇太后。然而,她残忍...
吕雉 刘邦 2025-04-10 吕雉之恨:刘邦妃嫔众多,为何独恨戚夫人?在汉朝的历史长河中,刘邦作为开国皇帝,其后宫佳丽众多,妃嫔如云。然而,在这众多妃嫔中,吕雉却对戚夫人恨之入骨,这其中的缘由耐人寻味。一、吕雉与刘邦的婚姻背景吕雉...
吕雉 刘邦 2025-03-25 张良助吕雉保刘盈太子之位:背后的深层考量在汉初的历史舞台上,张良以其卓越的智谋和深远的眼光,被誉为“谋圣”。然而,在他晚年时,却卷入了一场看似与他无关的宫廷斗争——帮助吕雉保住其子刘盈的太子之位。这一...
吕雉 刘盈 2025-03-19 吕雉与刘邦合葬之谜:历史渊源与制度考量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帝后合葬是一种常见的丧葬制度,它体现了帝王与皇后之间深厚的夫妻情感以及尊贵的地位象征。然而,在众多帝后合葬的案例中,吕雉与刘邦的合葬却因...
吕雉 刘邦 2025-03-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