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刘宋的第三位皇帝宋文帝刘义隆,年号元嘉,为宋武帝刘裕第三子,在位30年。曾于元嘉七年(430年)、二十七年(450年)、二十九年(452年)发动三次北伐,目的在于与北魏争夺对河南的控制权,恢复和巩固刘裕北伐的成就。然而三次北伐皆以失败告终。为什么刘宋以鼎盛之国力兴兵北伐却屡遭失败呢?
除了南北双方整体实力、战争方式等客观原因之外,北伐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出在宋文帝这个战争的发起者身上。一、宋文帝发动的三次北伐缺乏缜密的战略谋划和部署,又不能广泛听取臣下的正确意见,一意孤行,导致战略决策上出现一系列重大失误宋文帝每次北伐之前,都没有做好周密的战略谋划与部署,仅仅是凭借一腔热血就仓促发动了战争,更多的是一种冲动和赌运气。
例如第二次北伐之前,彭城太守王玄谟为了迎合宋文帝收复失地的想法,屡屡上疏陈述北伐,但大多都是纸上谈兵,并无实际的战略战术,而对军事一窍不通的宋文帝听了王玄谟的话却十分兴奋,还说什么“观玄谟所陈,令人有封狼居胥意。”(《读通鉴论》)一番话挑动了宋文帝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
然而,兴奋的宋文帝没有想着将北伐工作落到实处,而是妄图一战定乾坤,收复中原。他发起的北伐更多是一种彰显自己文治武功的冲动行为,不但缺乏周密的战略谋划和部署,也没有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由此导致战略上失误连连,以致每次北伐都无功而返。
其战略性失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长期疏于淮北边镇的经营,北伐之前没有做好边镇及周边地区的攻守部署孙子兵法云:善战者,未谋胜,先谋败。宋文帝总想着大军一出,定然马到成功,收复失地,却没想到一旦战败,北魏大军如果反攻过来自己如何抵挡。
第二北伐失败后,北魏大军越过黄河一路长驱直入,直接杀到长江边,就是因为宋文帝对敌我双方的态势缺乏足够的了解,尤其缺乏对淮北军事重镇的经营和攻守部署。
大臣何承天曾向宋文帝献上《安边论》,建议宋文帝针对鲜卑人的作战特点,加强淮北重镇城池的军事建设,招募流民和当地武装进行组织和训练,实行屯戍结合、兵民合一、农战并修的军事方针,在淮河沿线打造一条抵御北人南进的坚固防线。
《安边论》:一曰移远就近,以实内地;二曰浚复城隍,以增阻防;三曰纂偶车牛,以饰戎械;四曰计丁课仗,勿使有阙。孰若因民所居,并修农战,无动众之劳,有捍卫之实,其为利害,优劣相县也。——《宋书·何承天传》
如果按照这个方针,刘宋对北魏既可以攻守自如,又无需南方军队兴师动众的北伐,劳民伤财,可以说是上上之策。然而,宋文帝对这个上佳建议却不屑一顾。他不但没有加固自己的防线,经营沿边重镇,反而每次都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一旦失败,损兵折将不说,也丢失了很多兵甲器械,使得宋文帝积攒多年的家底毁于一旦,府库为之一空。
另一位大臣周朗对于宋文帝的兴师北进、一意孤行也颇有微词,认为宋文帝这是让羊去追狼,螃蟹捕老鼠,这种以己之短攻敌之长的行为必败无疑。“且夫战守之法,当恃人之不敢攻。顷年兵之所以败,皆反此也。今人知不以羊追狼,蟹捕鼠,而令重车弱卒,与肥马悍胡相逐,其不能济,固宜矣。”——《宋书·周朗传》
2、战略指导思想固化呆板,不知变通,每次北伐都是与魏军在黄河南岸千里战线上死磕宋文帝三次北伐都是以收复黄河以南的失地为主要目标,而且每次在收复失地后,都是以洛阳、虎牢、滑台、历城等几个军事重镇为战略支撑点,在长达千里的黄河沿线布防,坐等北魏来攻。
(宋军的千里黄河防线以滑台、洛阳、历城、虎牢等重镇作为战略支撑)结果冬天一到,黄河结冰,鲜卑骑兵跨河而来,失地得而复失,不但浪费了刘宋的人力物力,就连北魏也摸透了宋军的战略,提前做好了防备,这充分表明了宋文帝死板的战略思想。
其实在元嘉二十九年第三次北伐前,青州刺史刘兴祖曾经建议宋文帝直接攻击河北,据险而守。如果宋军按照刘兴祖的建议,不但能够达到出其不意的奇袭效果,而且还可以扰乱河南魏军的军心,削弱北魏对河南的军事压力,对刘宋收复河南的战局也是有利的。然而如此上上之策竟然被宋文帝以“意止存河南“为由拒绝了。
公元420年,刘裕代晋建宋,开启南朝历史。然而,这位北伐英雄创立的王朝仅存续59年,便在其旧部萧道成的兵锋下轰然倒塌。刘裕朝代(南朝宋)的覆灭,看似是权臣篡位的...
启 刘裕 2025-06-30 刘义符被废:一场权力博弈下的帝王悲剧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在开国皇帝刘裕去世后,政权内部暗流涌动。年仅十九岁的宋少帝刘义符,在位不到两年便被顾命大臣废黜,这一事件背后交织着复杂的政治因素、个人品行问...
刘裕 刘义符 2025-05-22 刘裕政权与曹魏关系的再审视:为何未否定其正统性在探讨刘裕建立的刘宋政权与曹魏关系时,需从历史脉络、政治逻辑与现实考量三个维度切入。尽管刘裕通过禅代程序取代东晋建立新朝,但其政权始终未公开否定曹魏的正统性,这...
刘裕 2025-05-12 刘寄奴:从帝王小名到中药传奇的千年回响在中医药典与历史典籍的交织中,“刘寄奴”三字承载着双重传奇——它既是南朝开国皇帝刘裕的小名,亦是一味以帝王之名命名的中药。这段跨越身份与领域的叙事,折射出中华文...
刘裕 2025-04-27 刘穆之被重用的客观原因在东晋末年的政治舞台上,刘穆之凭借自身卓越的才能与独特的优势,成为刘裕倚重的心腹大臣,其被重用背后有着诸多客观原因。家族背景与声望的潜在助力刘穆之出身于汉高祖刘...
刘裕 2025-04-21 刘穆之名言:洞见与智慧的熠熠之光在东晋末年那段风云变幻、政权更迭的历史浪潮中,刘穆之宛如一颗璀璨星辰,凭借其卓越的智慧与非凡的谋略,在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为刘裕开创刘宋王朝立...
刘裕 2025-04-16 刘裕为何未能完成一统天下的壮举?在中国历史上,刘裕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凭借卓越的才能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在东晋末年崛起,一度掌控了大片领土,甚至逼近了统一天下的门槛。然而,尽管...
刘裕 2025-02-22 刘裕篡晋建宋:从权臣到开国君主的历程刘裕,作为东晋末年最具权势的大臣,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和军事手段,最终废除了晋恭帝,建立了宋朝,史称刘宋。这一过程充满了权谋与斗争,展现了刘裕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
刘裕 2025-02-21 从贫寒之子到一代帝王:刘裕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雄豪杰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从卑微的起点走向辉煌的巅峰。南朝刘宋的开国君主刘裕,便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他早年家境贫困,却凭借过人的才智和不...
刘裕 2025-02-20 刘裕:并非三国任何人物直系后人,实为楚元王刘交后裔在中国历史上,刘裕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建立了南朝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关于刘裕的身世,一直存在诸多猜测,特别是关于他是否是三国时期某位重要人...
刘裕 2025-02-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