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您走进宋玉和屈原的故事。
屈原死后,当时社会不少人都不认可他,就像司马迁说的“不容于世”。唯有宋玉却为屈原写悼辞,他是第一个为屈原写悼辞的人。其辞曰:“夫君子之心也,修乎已不病乎人,晦其用不曜於众,时来则应,物来则济。应时而不谋己,济物而不务功,是以惠无所归,怨无所集。”宋玉在悼辞中表达了对屈原的理解和惋惜。宋玉在辞赋上学习屈原,并且在屈原的基础上对楚辞进行了发展,所以在当时人们将宋玉称作是继屈原以后最杰出的辞赋家。
宋玉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男子,也是一个著名的才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当时有名的文人,在楚辞的创作上别出心裁,是继屈原之后的有一大有名的辞赋家,虽然在成就上不能和屈原相比,但是作为屈原文学艺术的继承人,在楚辞汉赋的传承过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宋玉,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是古代有名的四大美男之一,他出身比较差,并不是什么贵族之后,而且一生也没有做过什么大官,在政治上一直都不得志,史书上对于宋玉生平的记载并不多,而且众说纷纭,很难分清到底谁真谁假,不过基本上是在说宋玉出生于屈原之后,学习了屈原的辞赋创作方式,而且出身卑微,仕途不顺。
虽然他因为帅气的长相和不俗的谈吐得到过楚王的赏识,但是那时候楚国已经是江河日下了,而且因为小人作祟,宋雨一直没能被重用,只能潦倒困顿于江湖之间。可以说宋玉的一生都是忠君的,即使是因为小人被君王抛弃,宋玉都不曾改变自己对于国家对于君主的忠诚,到了年老的时候还愚忠于君主,在这点上和屈原的思想境界就有了一定的差距。
一般来说仕途不顺的人才会有更多的精力投身到文学艺术的创作之中,宋玉也是如此,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诗篇,虽然和屈原不能相比,但是他创作的诸如《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等都是辞赋中的经典之作,影响了后世很多人,其中后来才高八斗的曹子建的《洛神赋》就深受宋玉《神女赋》的影响。
宋玉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楚国辞赋家,他是屈原的弟子,曾经在楚王身边为官,但是无奈楚王都不怎么给力,旁边小人横行,再加上秦国大势已成,楚国更加难以抗衡,所以一方面宋玉自己无处报国,一方面又眼见家国不幸,这种种的悲惨遭遇让宋玉创作了不少的辞赋来劝诫楚王,反映社会,但是最后都无济于事。
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宋玉有16篇作品,其中辞有《九辩》《招魂》两篇,而文赋更多包括王逸统计的《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大言赋》《钓赋》等等总共16篇,但是因为年代久远,这些作品的真伪都难以保证,只有《九辩》是确信无疑的,而《招魂》更是被不少人认为是屈原所作,对于其他的作品怀疑的人也不在少数,而且因为历史资料缺乏,所以已经很难找到足够的证据来证明了。
宋玉的作品丰富,在文学艺术上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奇诡莫测的庄子的散文对于宋玉的影响更是非常大。其中宋玉在描写男女性爱等方面受到了很多老子的影响,老子冲破了一直以来都是这方面言语的禁区,而宋玉继承了老子大胆的描述,在很多辞赋中都真实的表现了男女之间的性爱。
而且很多人物的刻画、文章的布局也是受到了道家文学的影响,比如在《钓赋》中宋玉说钓法有三,这和庄子的剑法有三也消失颇为相似,几近翻版。而且宋玉的不少作品之中都化用了《老子》《庄子》《列子》三本书的语句,其中神秘的道家色彩更是展露无遗。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爱国诗人,他将中国诗歌史从群体合唱翻到了个人独唱的页面,是楚辞的创作者和集大成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宋玉也是楚国人,是出生于屈原之后的楚国文学家,他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有名有姓有作品的大诗人,对于辞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两人都是楚国人,身处的年代也是一前一后相差不多,那么两人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首先从时间上来说,屈原是在公元前278年去世的,当时秦国大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绝望之下,选择了以死明志,投江自杀,而那个时候宋玉也就是20来岁,而在这之前,屈原已经被放逐了好多年了,所以从这里来看屈原和宋玉应该是没有同朝为官的可能性的,那么两人还有别的什么关系吗?
虽然据说宋玉是屈原的弟子,但是其实在历史上关于这一点一直也是争论不休,自从汉代开始就是一个谜团,因为宋玉的历史资料实在太少,只有少数一点零星的记载,还自相矛盾,比如在史记中称“宋玉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就是说宋玉效仿屈原的楚辞写法,而之后精研楚辞的大师王逸却说:“宋玉,屈原之弟子也”两人一个是史学大家,一个是楚辞大师,说法各异,也从此引开了宋玉是不是屈原弟子的争论。一直到了现在都没有一个定论,在这里小编还是比较认可宋玉是屈原弟子这一点的,屈原是当时楚国有名的楚辞大家这是毫无疑问的,而宋玉初出茅庐,可能在屈原身边学习过。
自古以来红颜多薄命,这里要说的虽然不是红颜,但是也是俊美动人不下于女子了,他就是古代有名的四大美男之一宋玉,他的一生也就像是那些个红颜一样,坎坷凄凉,虽然活得久了一点,但是却是带着满满的遗憾,在乡野之间结束了自己荒凉的一生。

宋玉出身贫寒,他深受屈原的影响,对于报国有着自己的渴望,所以长相俊秀才气过人的他就来到了楚国国都做官,但是或许是楚国真的是气数将尽吧,驱逐了屈原,对于宋玉这样的忠臣也是不闻不问,只让他做一个小官,而且因为宋玉不愿意同流合污,所以受到了很多人排挤,最后只能无奈的离开了官场,在乡野之间生活,史书上对于他的记载很少,甚至连他的有没有妻子都没有记载,我们不妨大胆的认为他一心报国一直没有娶妻吧,就是这样一个忠心为国的人却只能看着国家破灭,战火纷飞,最后在楚国灭亡的时候黯然地离开了这个混乱不堪的世界。
宋玉的死还有一个传说,虽说宋玉只是一个落魄不得志的文人,但是他在当地住了几十年,和当地的老百姓都有着不错的交情,大家都知道这个老先生是楚国的大忠臣,在宋玉死后,当地的老百姓和他的一些学生朋友就帮他巨星了简单的葬礼,据说当时棺材要下葬的时候,突然风起云涌,大雨倾盆而下,人们纷纷先去避雨,结果等到回来的时候,那个放棺材的地方已经出现了一个坟堆,后人还为他立碑修庙。
公元前98年,长安城笼罩在肃杀的寒风中。太史令司马迁因替李陵败降匈奴一事仗义执言,触怒汉武帝,被处以宫刑。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刑罚,实则是西汉政治格局与军事战略交...
司马迁 2025-11-04 弘农杨氏开基者:杨敞的出身与人生轨迹作为西汉中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杨敞不仅是弘农杨氏的始祖,更以司马迁女婿的身份成为历史焦点。其家族背景与仕途经历,折射出西汉中后期政治格局的深刻变迁。一、显赫家世:...
司马迁 2025-10-31 末代秦王子婴:出身迷雾与悲歌人生子婴的出身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扑朔迷离的皇室谜团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三处矛盾记载:《秦始皇本纪》称其为"二世兄子",即胡...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10-29 汉武帝的权力铁腕与史官的命运悲歌:司马迁宫刑事件再审视公元前99年,一场震惊朝野的案件将太史令司马迁推向生死边缘。因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这位立志“通古今之变”的史官被汉武帝处以宫刑。这场刑罚不仅改变了司马迁的...
司马迁 2025-10-20 子婴身份之谜:秦始皇血缘中的“幸存者”与权力真空的产物秦朝末年,当赵高将玉玺塞进子婴手中时,这位仅在位46天的末代秦王,其身世却成为两千年来未解的历史谜题。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三种矛盾记载:或为扶苏之子(始皇之孙...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10-13 司马迁所受宫刑:割除男性生殖器官的残酷历史司马迁,这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的史学巨匠,因替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最终遭受了宫刑这一古代最残酷的肉刑。关于宫刑的具体操作方式,尽管史书未详载细节,但...
司马迁 2025-09-24 项庄身世之谜:楚国第一剑客的家族脉络在楚汉争霸的烽火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如同一把淬毒的匕首,刺破了鸿门宴的虚伪和平。这位被司马迁以寥寥数笔记载的楚国...
司马迁 项庄 2025-09-23 廉颇老矣:历史回响中的英雄迟暮与时代隐喻战国烽烟中,廉颇以“破齐败燕、守卫长平”的赫赫战功铸就铁血传奇,却在暮年遭遇“一饭三遗矢”的谗言构陷,最终悒悒而终。这个被司马迁载入《史记》的典故,历经两千余年...
廉颇典故 司马迁 2025-09-05 楚怀王是昏君吗?——从历史迷雾中探寻真相在战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楚怀王熊槐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刻画为“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的昏庸之君,但出土文献与后世研究却揭示出这位楚...
司马迁 楚怀王 2025-09-03 史记:跨越三千年的历史长卷——从上古传说到汉武雄图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以恢弘的叙事框架与深刻的历史洞察,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原乡。这部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十四年完成的巨著,不仅开创了“纪传体”史...
司马迁 2025-09-0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