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繁荣盛世的“贞观之治”,让唐太宗李世民流芳千古,他在统治期间,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功勋显赫的文武大将比比皆是。为了杜绝功臣滋生居功自傲的习气,李世民则很有一套掌控大臣的帝王之术,那就是:“恩威并施,刚柔相济”。
一个强盛的帝国,离不开卓越的人才,而卓越的人才更需要帝王智慧的管理, 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李世民是怎样利用帝王之术来处理君臣关系。
公元 630年,大将李靖大败东突厥,立下了赫赫战功。胜利归来时,满怀喜悦的李靖本来想邀功领赏,没想到,却被人在李世民面前狠狠地奏了一本,说:“李靖目无军纪,大败突厥后让士兵乱抢突厥财物。”
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满心欢喜的李靖一下子心凉到了脚底,忧心忡忡。本来将士们在外久经沙场,打了胜仗从敌人那里拿些战利品也不是什么大事,犯不着小题大做,更何况,平叛突厥这么大的战功,拿些战利品本算不了什么,但有些人就喜欢借题发挥,搬弄是非。

李靖怀揣不安,心里七上八下:这件事可小可大,说小了就是士兵违反纪律,该处分的就处分,说大了就是将领无视军纪,放纵士兵们乱夺乱抢,甚至,还会遭牢狱之灾,前途毁于一旦。李靖心生恐惧,壮着胆子来面见皇上, 唯恐大祸临头。
只见李世民神色威严,依照参奏的事实,不问青红皂白的数落了他一番,对于他的战功只字不提,李靖也一味的磕头谢罪。回到家后,李靖经常夜不能寐,生怕有一天会突遭不测。惶惶中过了不久,李世民又召见李靖。
这次,李世民一改上次的态度,告诉李靖不再追究他的过错,准备奖赏他的功劳。明白皇上的用意,李靖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感恩不尽,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李世民随即对李靖加官封赏,而且,短时间内接连进爵赏赐,前后落差让李靖感慨万千,叹息不已。
他实实在在的感受了一番皇帝的“恩威并施”,从此,增加了一份谨小慎微之心。
在后来,又一次的大获全胜后,李靖再遭人诬陷,有了上次的经验,李靖便闭门不出,与人断绝往来,平淡做人,即使还了清白,他也依旧如此。这就是在帝王之术下,一个功勋卓著的大臣必然选择的角色。
这里,我们再来看发生在大臣尉迟敬德身上的事情。
李世民有一天大宴文武大臣,官员们一边欣赏宫舞,一边开怀畅饮,大家喜笑颜开,兴趣正浓。但是,大臣尉迟敬德却始终板着个脸,原来,他是觉得一个大臣功劳不如他高,座位却在他之上,于是,趁着酒劲他开始发狂,怒斥这个大臣。
这个大臣怕扫了大家的雅兴,就一再忍让,这时,坐在他旁边的另一个官员就委婉相劝。谁知,尉迟敬德不吃这一套,挥拳打得这位官员眼冒金星,鼻青脸肿。一场热热闹闹的宴席,就这样被尉迟恭给搅和了,许多大臣甚至还没来得及弄清究竟是怎么回事。
此时,只见唐太宗李世民已愤怒离席,大家也都闷闷不乐的纷纷离场。
事后,李世民把尉迟敬德叫了来,尉迟敬德提心吊胆,预料不到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只听李世民严肃的对他讲:“功臣大将们出生入死,一起打下江山,实属不易。君臣和睦相处,为的是共享富贵,绵延子孙,可是,你却屡次犯错,目无王法。家有家规,国有国法,赏罚分明,不得迁就,你最好有自知之明,免得咎由自取。”
尉迟敬德闻之,吓出一身冷汗,一生驰骋疆场的大将从此变得不再粗放,不再张扬,做事小心谨慎,唯恐马失前蹄,遭来杀身之祸。尽管这样,李世民还是时不时的找他“谈话”。
有一次谈话中,李世民突然对尉迟敬德说:“有人说你想谋反。”尉迟敬德再也不能容忍,脱下衣服,露出累累伤痕,愤慨地说:“现在天下安定,自己这伤残之躯已毫无用处, 竟还有人诬陷想谋反,真是可笑至极。”望着这满身骇人的伤痕,血战沙场的往事历历在目,李世民满怀伤感,立马满脸和悦的和尉迟敬德说:“自己就是相信你不会谋反才会告诉你的。”

李世民就是这样把帝王术施展的很有分寸,该恩赐时就恩赐,该威严时就威严,永远保持得体到位。这次谈话后,尉迟敬德是越来越收敛,李世民是越来越欣喜。
有一次,李世民说想让女儿嫁给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受宠若惊:“皇帝的女儿是何等的高贵,怎么会下嫁他这个已年过半百的老头,这太不着调。”好在,尉迟敬德聪明过人,心里明白皇上并没有打心眼里想把女儿嫁给他,只是想向他传递宠幸他的信号,所以,赶忙向皇上表示了一番谢主隆恩之意,又表达了一番糟糠之妻不可弃的道理,委婉的拒绝了皇上。
之后,李世民也就再没提及过此事了。
尉迟敬德假如糊里糊涂的答应了此事,那他就是歪曲了皇上的本意,最后,娶不到公主还会惹得一身骚。皇上适当的时候,会表示自己的恩宠,做大臣的要心领神会,适可而止,君臣关系才能恰到好处。
或许,正是在与皇上的周旋中,尉迟敬德感到越来越不安,所以,他就一再的请求告老还乡。退下来后,他就开始修身养性,直到终老也再没有染指政治,这与李靖最后的选择不谋而合。
这里,我们再来看一个的“龙须汤”的故事。
有一次,大臣李绩生了一场大病,得来一味配方,需要用胡须碾成末来配药。李世民得知后毫不犹豫的把自己的胡须割下来送给李绩,李绩手捧“龙须”,感激涕零,跪拜谢恩。首先不说这“龙须”喝下去是否有效,就是这皇上的恩赐却绝对有效,李绩从此对李世民赤胆忠心,皇天可鉴。
李世民快去世的时候,吩咐儿子李治:“大臣李绩才识超人,只要有恩于他,他才会忠心耿耿,现在把他贬官到外地,他若服从,马上去上任,我死后,你就重新重用他,若他抵触不去,你就把他除掉。”
在这皇位将要传承之际,李绩突遭贬黜,接到这个命令的时候,李绩定是心里翻江倒海,思想斗争激烈,福祸多少他已不能揣测。但是,令人欣慰的是,李绩不容半点迟疑,立刻快马加鞭赶往外地任职,他的举动诚服了李世民父子,也免遭了杀头之祸。
很快,李世民就去世了,李治立马召回李绩加官进爵,公元668年,李绩以年过七旬,仍率军一举歼灭了高句丽,终于解决了历经几代的高句丽难题。
唐太宗李世民若地下有知,他也许会为自己临终的举措感到骄傲,没有这“恩威并施”,哪有李绩白发苍苍时还能征服高句丽的赫赫战功。可见,合理的帝王之术是非同小可,它时刻都在影响着历朝历代的政治大局。
房玄龄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宰相,一生严以律己,呕心沥血,就是这样一位为国家不遗余力的大臣,也经常被李世民“刚柔相济”。
房玄龄常常会因为一些小的过错受到李世民的指责,甚至停职。长孙皇后病的厉害的时候,房玄龄正处于停职期,她就劝说李世民:“房玄龄辅佐皇上,谦虚谨慎,尽心尽力,没犯多大错误,就轻易不要放弃他。”
其实,李世民并没有真正想放弃房玄龄,只是想适时的冷落他一阵子,让他能够经常反省自己,更加努力的工作,合适的时候就给他重新恢复职位。
房玄龄第二次停职是被大臣褚遂良劝说才被召回去的,褚遂良也和当时长孙皇后的建议一样:“房玄龄几十年如一日,劳苦功高,若不是因为他老了想让他退位,除非是犯了什么大罪,要不就不能舍弃他。”李世民这才又让房玄龄归位。
房玄龄第三次停职好长时间,也没有人来给李世民台阶下,李世民着急了,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借口游玩,中途要经过房玄龄的官邸,顺便把房玄龄接了回宫。经过这么三番五次的折腾,房玄龄明白了一个道理,皇上这是要他时时鞭策自己,什么时候都不能骄傲自大,明白这皇恩是随时可以赏赐也随时可以收回的。
以后,房玄龄时刻保持虚心谨慎,李世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以致于,在后来李世民亲自带领部下去攻打高句丽的时候,就把朝廷大权临时交给了房玄龄。可见,对房玄龄的信任是无人能比,这么大的权利,房玄龄也是把握的很有尺度。
有一天,一个人疯癫般的闯来说:“要告发房玄龄。”房玄龄二话不说就让人把他送到还在打仗的李世民那里,李世民很纳闷,审问后才知道,这个人是想告发房玄龄,顿时明白了房玄龄的用意,更是二话不说下令将其斩杀。
在这当口上,皇上虽然赐予了自己大权,但也不能独断专行,免得遭到皇上的不满。房玄龄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让皇上看到自己的无辜和忠心,同时,也暗示了皇上,君就是君,臣就是臣,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做好臣的本分。
李世民对房玄龄亦刚亦柔,得到了房玄龄一辈子的绝对忠诚,也使君臣得以相安共处。一代天骄李世民,身为一国之君,把权利玩转的恰如其分,把帝王术“恩威并施”运用的分寸不差,这样,也就有了政治清明,国家富强的贞观局面。
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咸阳市礼泉县九嵕山,是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昭陵开始营建于贞观十年,是为埋葬临终前要求因山而葬,不起坟墓的长孙皇后而开凿。陵墓依山而建,开创了唐代帝王陵寝依山为陵的先例。
陵前的陪葬墓群为扇形,大概有200多座,其中,有初唐诸王、公主的墓葬,以及魏徵、李靖、李世勣、房玄龄、尉迟恭等功臣陪葬墓。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玄武门前夜:李世民“中毒”事件的历史迷雾与权力博弈公元626年5月的一个深夜,长安城东宫灯火通明。秦王李世民应太子李建成之邀赴宴,却在席间突感心痛,吐血数升。这场看似寻常的兄弟聚会,实则是唐朝初年权力斗争的导火...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9 丹药与宿疾的双重绞杀:唐太宗李世民死亡真相再探公元649年5月26日,唐太宗李世民崩于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终年51岁(一说52岁)。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明君,其死因在正史中仅以“暴疾不救”四字轻描淡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8 战神之憾:秦琼凌烟阁末位的深层密码在唐太宗李世民亲设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中,秦琼位列末席,与尉迟恭第七、程咬金第十九的排名形成鲜明对比。这位以“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闻名的战神,为何在功臣榜中屈居...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秦琼 2025-10-24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那句被历史铭记的“诅咒”与大唐皇室的宿命轮回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的弓箭与尉迟敬德的槊锋撕裂了李唐皇室的亲情。当李建成、李元吉的血浸透太极宫的台阶,李渊——这位开创大唐基业的开国之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3 贞观之治的隐秘支柱:长孙皇后如何以柔克刚铸就盛世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中,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被誉为政治清明的典范。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背后,站着一位以智慧与德行改写历史进程的女性——长孙皇...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0-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