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母为元献皇后杨氏,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载(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公元755年对于大唐王朝而言,注定是噩梦般的一年。这一年手握15万精锐的安禄山自范阳起兵造反,拉开了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安禄山起兵后迅速挥师南下,卷起千里烟尘。其下属的15万部队,不仅数量众多,更是唐军中的精锐,此时的唐朝承平已久,各地武备松弛,对于安禄山的反叛毫无防备。因此,安禄山的叛军可谓摧枯拉朽,所过之处州郡无不望风而降。短短数月间,安禄山就已经完全控制了河北,并率军渡过了黄河,兵锋直指唐朝“两京”。
此时的唐玄宗早已不是当年那位意气风发的有为天子,面对着安禄山的掀起的滚滚烟尘,竟束手无策。当洛阳失守,唐军溃败丢失潼关的消息传来,唐玄宗选择了逃亡。他抛下了都城、宗庙,匆匆入蜀避难。也就在入蜀途中,太子李亨于灵武继位,史称唐肃宗。
唐肃宗继位后,任用郭子仪、李光弼等名将,部署平叛策略。郭子仪曾向肃宗进言称,平定安史有一上策,就是由山西进兵攻击安禄山防守空虚的老巢范阳,一旦范阳失守,安禄山后路被截断,叛军自然不战而溃。然而,急于收复两京的唐肃宗压根就听不见郭子仪的建议,反而急令郭子仪收复长安、洛阳。
然而,此时的唐军主力早已在灵宝之战(潼关保卫战)中消耗殆尽,兵力尚不足以收复两京。况且,此时的唐军多为新兵蛋子,根本不是安禄山手下那些老兵的对手。
唐肃宗面对着这样的局势,不得不另寻良方。他想起了一个大唐熟悉的伙伴,回纥。回纥是中亚一个强悍的民族,其素来与唐朝十分友好。自唐太宗起,回纥就频频入朝大唐,唐朝也给予回纥经济上的援助,更是多次将宗室女下嫁给回纥可汗,以增进回纥与大唐间的友谊。
同时,回纥人十分敬重郭子仪、仆固怀恩等人。正是鉴于大唐与回纥近百年的“交情”,唐肃宗决定向回纥求援、借兵,希望回纥可以帮助大唐平定叛乱。
可现实是残酷的,“交情”不能代表一切,回纥也不能白白出兵,大唐总得拿出些“诚意”。面对着回纥可汗暧昧的态度,唐肃宗知道回纥这是在谋求“好处费”,然而此时的大唐狼烟四起,究竟还有什么筹码能让回纥可汗心动呢。
几经思量后,唐肃宗向回纥提出了一个十分诱人的条件:“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也就是说唐朝只想收复长安、洛阳,至于这两地的百姓、财宝什么回纥想要可以统统拿去。
面对着这样的条件,回纥怎能不心动,回纥可汗迅速答案了唐肃宗借兵的请求,出兵帮助唐朝收复了长安。回纥也立即向唐朝表示,该履行约定了。幸亏太子李豫(唐代宗)一番劝告,称洛阳尚未收复,就行劫掠之事,会伤了人心。回纥人方才决定放过长安,等收复了洛阳再行劫掠。至德二年十月,东都洛阳收复,肃宗践行与回纥的约定,回纥纵兵大掠洛阳,带来了比叛军更大的破坏。
若干年后,已经投降的史思明再次反叛,攻陷洛阳。代宗不得已,只得再次向回纥借兵,这次他用了比肃宗更为优厚的筹码。当回纥再次收复洛阳时,带来的不是光明,而是一场浩劫,回纥在洛阳烧杀劫掠,大火熊熊数十天而不灭。
除了利益的驱使,回纥帮助唐朝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战略上的考量。唐朝自身并不产军马,回纥一直以来都是唐朝军马的主要供货商之一。如果,回纥帮助唐朝平定了叛乱,唐朝必然对回纥心存感激,回纥也可借机高价卖马,谋求暴利。
再者,帮助唐朝的同时,也是在遏制吐蕃的扩张。因为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将驻守河西走廊与河湟谷底的唐军回迁平叛,西部防御变得空虚。吐蕃政权则迅速抓住这个机遇,向北向东进军,攻占河西走廊、河湟谷地,使其领土同回纥接壤。回纥与吐蕃本就是世仇,唐朝势力衰退后,无力控制河西一带,吐蕃可以肆无忌惮的对回纥发动攻击。
目前唐朝只是因为内乱而被迫将势力内收,一旦唐朝平定了叛乱,必定会全力对付吐蕃,这样也就会减少吐蕃对于回纥的压力。反正,如果李唐政权崩溃,无力西顾,那么吐蕃就可全力攻击回纥,这恐怕不是回纥可汗所希望面对的局面。
因此,可以说在现实利益与长远战略的驱动下,加之回纥与大唐世代积累下的“战斗情谊”,最终促使着回纥政权在安史之乱中,选择了站在唐朝一侧,而不是选择趁火打劫,背后插刀。
在中国唐朝的宫廷史上,唐玄宗李隆基与武惠妃的情感纠葛堪称一部惊心动魄的权力悲剧。这位开创“开元盛世”的帝王,晚年却因宠妃武惠妃的离世陷入疯狂,甚至被后世推测为亲...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惠妃 2025-06-30 和政公主:以“和政”为名的乱世仁心在唐朝的公主封号体系中,“和政”二字绝非随意赐予的荣耀,而是政治寓意与个人品德的双重投射。唐肃宗李亨为第三女择选“和政”作为封号,既暗含对太平治世的期许,更成为...
李亨 唐肃 2025-06-27 唐玄宗与张九龄:君臣际会背后的帝王心术与士人风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56岁的张九龄身着紫袍步入大明宫时,唐玄宗李隆基或许未曾料到,这位岭南书生将成为开元盛世最后的精神符号。从《千秋金镜录》的诤谏到安史...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6-27 玉真公主:道观红尘与唐代皇室婚恋的非常态样本在唐代公主群体中,玉真公主李持盈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这位唐睿宗李旦之女、唐玄宗李隆基的胞妹,以“持盈法师”之名主持王屋山灵都观,却在道教清规下留下两个儿子的记载,...
李旦当皇帝多长时间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6-10 权阉末路:宗楚客之死与唐中宗朝堂的权力绞杀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二十日夜,长安城头飘着细密的雨丝。临淄王李隆基的军队如黑潮般涌入皇城,禁军将领葛福顺的剑锋直指玄武门。在这场改写唐朝命运的唐隆政变中,中...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6-06 宁国公主:盛唐和亲路上的血色玫瑰天宝七载(748年)的碎叶城外,一列朱漆马车正缓缓驶向漠北。车帘轻掀,露出宁国公主苍白的面容。这位唐玄宗李隆基的嫡女,正以“和亲公主”的身份前往回纥汗国。她的嫁...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宁国公主 2025-06-06 和政公主生卒年考:盛唐玫瑰的短暂绽放在盛唐的宫廷画卷中,和政公主如同一抹绚丽的霞光,其生命虽短暂却璀璨夺目。作为唐肃宗李亨第三女,她的一生交织着皇室荣耀与安史之乱的烽火,其生卒年之谜更成为解开其人...
李亨 唐肃 2025-06-05 盛世情殇:李隆基与杨玉环关系的多维透视在开元盛世的余晖中,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情感纠葛犹如一曲凄美的霓裳羽衣曲,既承载着盛唐最后的浪漫,也暗含着帝国崩塌的密码。这对相差三十四岁的帝妃组合,用十四年的恩宠...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杨玉环 2025-06-03 玉真公主生育之谜:历史尘烟中的隐秘线索在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玉真公主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以其传奇的人生经历吸引着后人的目光。她身为唐睿宗李旦之女、唐玄宗李隆基同母妹妹,却在出家修道的同时,留下...
李旦当皇帝多长时间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5-23 长生殿双星陨落: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宿命悲歌清代戏曲巅峰之作《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历史底色,通过唐明皇李隆基与杨贵妃杨玉环的爱情传奇,将个人命运与历史洪流交织成永恒的艺术经典。这部由洪昇创作的戏剧,不仅再...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洪昇 2025-05-2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