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生于公元711年,逝于公元762年,终年51岁,在位6年,于公元762年受惊惧而死。他为何会惊惧而死?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李亨是怎样一个人
唐肃宗李亨,他的原名其实是李与,从名字上看,似乎很平凡,并没有多么出奇的地方。因为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所以出生就有王侯的身份,曾经被封为忠王。
他是在公元738年才被立为太子的,这时他已经27岁,可以说已经很晚了。当然对于他的“唐玄宗第三子”身份来说,又是极为的幸运。因为按照古代流行的嫡长子继承制来选择继承人,太子身份理应由唐玄宗李隆基的嫡长子继承。也是因为一些原因和变故,李亨才有幸在27岁成为了太子,他也是在这时候改名为李亨。

他当太子是当了18年才继位皇帝的,而且这个继位也没有经过唐玄宗的同意,算是借助乱而登基的。这其中的原因是马嵬驿兵变后,他与唐玄宗分道而行,在不知道皇帝生死消息的情况下,及时拥立太子登基,保证王朝稳定是应有之策。
只是,皇帝生死哪有那么容易,因此他也是利用这次战机为自己取得利益和地位。因为他是太子,所以也是顺应王朝发展规律继位,而遥尊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更是使得他占尽人伦道理。
由此可见,李亨是一个有心机和智慧的人,也怪不得能够成为皇帝。
他在位期间有什么执政效果
李亨继位后,为肃宗,改年号称“至德”。这时他就开始计划收复两京,即西京(陕西西安)和东京(河南洛阳),这是他第一次展露自身的抱负和雄心,因此,他也是想尽早解决战乱,恢复唐朝的盛世安宁的局面。
只是计划如此,但没有做好相应部署和调查敌方,因而宰相房琯带领的军队在陈涛就遇到了叛军的攻击,并很快陷入劣势,进而全军覆没。这对于唐肃宗刚继位来说可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
为了缓解败仗带来的影响,李亨只得停止派兵征战,慢慢筹集实力,为下一次有效进攻做铺垫。到了至德二年,安禄山史思明叛军产生了内讧,安禄山也被其子安庆绪杀死。这时候,李亨抓住机会,派名将郭子仪、李光弼,借用回纥兵,去反击叛军。
而这次反击,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六月、十月收复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这也是唐肃宗继位以来第一次取得大胜仗,并收复两京,实现民心的归附和国土的归属。只是由于是借兵,曾与回纥约定:取得胜仗后,土地和士族庶族依旧属于大唐,但金钱和子女都归属回纥。因此尽管是胜仗,洛阳依然受到了巨大破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收买回纥军队,体现出唐军的虚弱和缺乏。
到了后面与叛军安庆绪决战时,为了不让军权到大将手中,他竟然不设统军元帅,派宦官鱼朝恩去代替自己统领全军,因为宦官不懂军法和兵法,从而在战略上就失去了先机和统筹。由此也体现出唐肃宗的眼界狭小,胸襟不够。在战败后,他还不调查事实经过,就罢免了郭子仪军权,因此这里也体现出他的些许“昏庸无能”,一昧宠幸宦官。
?? 李亨为何会忧惧而死
在朝廷中央,李亨也开始犯了他爹李隆基的错误,宠幸和信任身边的人,只不过他比李隆基更昏,出了宠幸张皇后,他还宠幸宦官,并且纵容他们干预政事。由此兴起的党争着实又进一步消耗着唐朝的国运。
到了公元762年,唐肃宗李亨患病,由此几个月就不能上朝处理政事。皇帝作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都不处理政事,那么这时候的唐朝统治集团又该有多么荒废无为。同是这一年四月,其父唐玄宗李隆基病死,他非常悲痛伤心,病情也随之加重。

这期间,张皇后为了不让李辅国过多干预朝政和选继承者,就找见太子说了这件事,并决定寻机会杀掉李辅国。只是这恰巧又被李辅国得知,于是李辅国就联合程元振带着手下进宫去抢先一步解决这次危机。他挟持太子并假传太子命令,从而去了内宫。张皇后此时自然非常恐惧,为了自己的安全,她立刻就找唐肃宗李亨救命。
只是这时候的李亨已病入膏肓,也没有能力去救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张皇后被李辅国等乱臣拖出去。因为害怕,李亨也一下子病情加重,当天就死于长生殿。
 人物:
                                            李隆基
                                            李亨
                                        
                
                上一篇:
                                        为何武则天初次侍寝就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才人
                                    
                下一篇:
                                        唐朝皇帝李亨,一生改过五次名字是怎么一回事?
人物:
                                            李隆基
                                            李亨
                                        
                
                上一篇:
                                        为何武则天初次侍寝就被唐太宗李世民封为才人
                                    
                下一篇:
                                        唐朝皇帝李亨,一生改过五次名字是怎么一回事?
                                    
            公元710年,唐隆政变的刀光剑影中,一代才女上官婉儿倒在了李隆基的剑下。这位曾侍奉武则天、中宗李显,又与太平公主结盟的宫廷“不倒翁”,最终未能逃过新帝的清算。李...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27 梨园天音:唐玄宗李隆基的音乐痴狂与盛世绝响在中国音乐史上,唐玄宗李隆基的名字始终与“音乐皇帝”的传奇紧密相连。他不仅以开元盛世缔造者的身份载入史册,更因对音乐的极致热爱与卓越贡献,成为古代帝王中罕见的“...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22 明君之刃:唐玄宗“一日杀三子”背后的权力困局与人性裂变唐玄宗李隆基,这位缔造“开元盛世”的明君,却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亲手导演了一场人间惨剧——以“谋反”罪名一日之内连杀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三子。这场...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20 武则天侄孙女的悲剧:武惠妃为何从宠妃沦为政治牺牲品?作为武则天的侄孙女、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武惠妃的结局却充满悲剧色彩——她因构陷太子李瑛等三王被历史贴上“毒妇”标签,最终在惊惧中病逝,死后追封的皇后谥号也被后代...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11 安史之乱后李隆基的晚年:从权力巅峰到孤独囚徒的陨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的烽火彻底撕裂了盛唐的繁荣。当安禄山的叛军攻破潼关、直逼长安时,72岁的唐玄宗李隆基带着杨贵妃仓皇逃往蜀地。这场叛乱不仅终结了“开元盛世”...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10 安史之乱风云:盛世崩塌与唐玄宗的皇权抉择公元755年寒冬,范阳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率领十五万大军南下,揭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这场持续八年的内战,不仅摧毁了盛唐的辉煌,更将唐玄宗李隆基从权力巅...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10 君王情迷儿媳:解码李隆基对杨玉环的致命吸引当61岁的李隆基在华清宫凝视18岁的杨玉环时,这场跨越伦理的痴恋不仅颠覆了皇家秩序,更在千年历史中投射出关于权力、美貌与人性的永恒命题。作为曾经开创开元盛世的明...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杨玉环 2025-09-26 红颜非祸水:安史之乱中杨贵妃的悲剧命运解析公元756年盛夏,逃亡蜀地的唐玄宗李隆基在马嵬驿面临终极抉择:六军将士以"祸国红颜"之名逼杀杨贵妃。这场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9-26 天宝无嗣之谜:李隆基与杨玉环十一年无子的历史真相公元745年,60岁的唐玄宗李隆基将26岁的杨玉环正式册封为贵妃,开启了长达十一年的专宠时代。这段被白居易誉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传奇爱情,却始...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白居易 2025-09-26 盛世霓裳下的裂痕:杨玉环与李隆基的情感博弈与权力困局白居易笔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绝美誓言,将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塑造成千古典范。然而,剥离文学滤镜后,这段相差34岁的“老少配”婚姻,实则充...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白居易 2025-09-26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