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武侯,人们就会想起诸葛亮,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在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的三百年之前,大汉开国元勋中还有一位真正的武侯。这位大汉开国武侯,曾经力抗项羽,当面痛斥陈平,营救过后来的丞相张苍,但是这位开国武侯因为不肯屈从吕后专权而被明升暗降,他的功绩也就很少见诸史书了,他的事迹在正史《史记》中还得到《陈丞相世家》里面去找。这位大汉开国武侯名字叫王陵,曾经给汉高祖刘邦当过江湖大哥,而且似乎一直都不大瞧得起刘邦,反而跟刘邦最恨的什邡侯雍齿关系密切。

这位王陵是有资格瞧不起刘邦的,因为刘邦就是个世代务农的穷小子,而王陵则是沛县的高富帅(县豪),王陵也是个暴脾气,但却很少骂人,能动手的时候绝不废话,一开口就呛人肺管子(少文,任气,好直言),所以刘邦对王陵很是尊重,就像张飞对关羽那样,“兄事之”。等到刘邦都进了咸阳了,王陵还是不怎么鸟自己这个沛县小兄弟,领着数千人马占据南阳,“不肯从沛公”。等到刘邦开始跟项羽死磕,王陵觉得自己该出手帮助一下自己的同乡小弟了,于是就把自己的数千人马都归入刘邦麾下,而他的好朋友雍齿还在跳来跳去给刘邦找麻烦。

王陵刚投入刘邦阵营不久,就赶上项羽进攻刘邦的荥阳。志得意满的项羽以为拿下荥阳易如反掌,就在大军开到的第一个晚上安营扎寨高枕安眠。睡到半夜,忽听杀声四起,汉军劫营来了,跃马挺矛冲杀在前的,正是大将王陵。项羽当然不会把一个没见过面的汉将放在眼里,大吼一声就迎上前去,以为三招之内就能拿下这个无名小卒。可是一对一单挑了半天,号称天下无敌的项羽居然没有拿下王陵,反倒是王陵看着把楚营祸害得差不多了,就带着人马从容撤退了,气得项羽大叫:“此人不除,后患无穷!”但是季布、钟离昧、龙且拦住了暴跳如雷的项羽:“这个人叫王陵,是刘邦的大将,追不得,恐怕他在路上设了埋伏。”
项羽也是个惜英雄的英雄,就琢磨着怎么把王陵弄到手。这时候手下有人给项羽出主意:“王陵是沛县人,虽然不怎么瞧得起刘邦,但是却很孝顺母亲。王陵的母亲现在住在彭城,正在亚父(范增)的地盘上,咱们可以把她请来,让他招降王陵。”这一幕看着熟悉吧?曹操也曾派人去南阳“请”诸葛亮的家属,但是诸葛亮却抢先一步把家搬走了。
要不怎么说项羽就是个粗线条呢,他派去“请”王陵母亲的,居然就是两个小兵,连个车子也没派一辆,像押解犯人一样把王陵的母亲就给揪来了。其结果自然是憋了一肚子气的王陵之母明确告诉王陵派来的使者:“告诉我儿子,好好为汉王效力,别因为我而分心!”王母当着使者的面自杀了,项羽居然还做了一件天人共愤的事情:“(王母)遂伏剑而死,项王怒,烹陵母。”
有了杀母之仇,王陵自然跟项羽不共戴天不死不休,可是奇怪的是刘邦也对自己的这位老大哥不太感冒:“以善雍齿,雍齿,高帝之仇,而陵本无意从高帝,以故晚封,为安国侯。”但是虽然受封比较晚,但是王陵这位老大哥说话,刘邦还是肯听的,要是刘邦不听王大哥的话,那个后来的大汉丞相张苍,也就活不到一百多岁了。
话说那是张苍还没有得到刘邦足够信任之前,不知道犯了什么错,被刘邦脱光了要砍脑袋。王陵一看这个引颈受戮的张苍又高又白像个角瓜(瓠,类似东北的西葫芦角瓜),就找刘邦说情,而刘邦也很给王大哥面子,就放了张苍。张苍也知恩图报,即使是王陵已经薨逝张苍当了丞相,每次下班后还是以儿子的身份去拜见王陵的妻子。
刘邦和王陵这对沛县发小的关系那可以说是剪不断理还乱打断骨头连着筋,而且刘邦是把王陵当做托孤大臣来看待的,王陵是右丞相,陈平是左丞相,王陵地位比陈平高(周、秦、汉武帝之前以右为尊)。而且王陵是坚定的拥刘反吕派,当年吕后想封诸吕为王。被王陵搬出汉高祖的“白马之盟”怼了回去:“‘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把吕后气得只翻白眼但又无可奈何,就绕过王陵去跟周勃和陈平商量,结果这俩小子异口同声地说:“今太后称制,欲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气得王陵揪住陈平怒斥:“当年高皇帝杀白马盟誓的时候你们不都在场吗?现在阳奉阴违首鼠两端,看你有啥脸去见高皇帝于地下!”
王陵反对诸吕封王无效,还被吕后明升暗降去当了有品级没权利的太傅(阳迁陵为帝太傅,实夺之相权),而狡猾的周勃陈平封官加禄:“以太尉勃为右丞相,位第一;平徙为左丞相,位第二。赐平金千斤,益封三千户。”
王陵当时气坏了,就再也不肯与周勃陈平为伍,而是称病在家,连班也不去上了,但是吕后对这个大伯哥还是打心眼里佩服的,所以在王陵薨逝后,特别给了一个很好的谥号,叫做武侯,王陵的侯国一直传到玄孙,才因为上缴的黄金成色不足(欲加之罪而已,当时有个名词叫坐酎金失侯)而撤封,陈平的爵位传到曾孙陈何,因为抢人家的老婆而被斩首,侯国也就没了……
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进入胶着阶段,韩信手握30万精锐之师,坐拥齐地七十余城,成为决定天下归属的关键变量。项羽派武涉游说,谋士蒯通献上“三分天下”之策,甚至刘...
项羽 韩信 2025-11-19 诸葛亮“明知三分天下仍选刘备”:历史抉择背后的深层逻辑在三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诸葛亮选择刘备这一决策,常被后世反复探讨。有人质疑“诸葛亮明知三分天下,为何还选择当时实力最弱的刘备”,这种说法看似有理,实则忽略了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11-19 千古奇才诸葛亮,缘何子嗣未承其辉?在三国历史的璀璨星河中,诸葛亮无疑是最耀眼的那颗。他以超凡的智慧、卓越的谋略和忠诚的品格,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被赞誉为“千古奇才”。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他的儿子...
诸葛亮 2025-11-19 智冠三国的遗憾:诸葛亮未能统一三国的多维解构在三国历史的天幕上,诸葛亮以"智绝"之姿成为永恒的星辰。他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发明木牛流马突破运输瓶颈,改良连弩革新军事装...
诸葛亮 2025-11-18 英雄落幕时:刘邦大哭项羽背后的政治博弈与人性考量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乌江畔的霸王自刎声犹在耳。当汉军将领王翳割下项羽头颅时,这位曾以"力拔山兮气盖世"震...
项羽 刘邦 2025-11-17 奇门遁甲难掩战略困局:诸葛亮兵败的深层逻辑三国时期,诸葛亮以"卧龙"之名横空出世,凭借《隆中对》的战略蓝图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他精通奇门遁甲之术,草船借箭、借东风、空...
诸葛亮 刘备 2025-11-17 曹魏双璧的身后荣光:曹洪“恭侯”与曹真“元侯”的谥号密码在曹魏政权"诸夏侯曹"的宗室将领群体中,曹洪与曹真犹如双子星般闪耀。前者以舍命护主的忠勇闻名,后者以抗衡诸葛亮的智略著称。当...
诸葛亮 曹真 2025-11-17 谋士双璧:郭嘉与诸葛亮的智慧对决在三国历史的星空中,郭嘉与诸葛亮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民间流传着“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说法,将两人的命运与才能隐隐关联,更引发了后世无数关...
诸葛亮 郭嘉 2025-11-14 历史迷雾中的“郭嘉不死,卧龙不出”:一场跨越时空的智者对话在三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郭嘉与诸葛亮如同两颗璀璨星辰,虽未直接交锋,却因一句“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民间谚语,被后世赋予了跨越时空的智者对话。这一说法究竟源于何...
诸葛亮 郭嘉 2025-11-14 杜琼:蜀汉幕下的隐逸智者与学术贤才在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蜀汉政权宛如一颗闪耀于西南的璀璨星辰,其辉煌背后离不开众多贤才的辅佐。杜琼,这位活跃于蜀汉的官员与学者,虽未如诸葛亮那般名震天下...
诸葛亮 2025-11-1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