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殷是明朝时期的名将,也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婿。今天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建文年间,明朝发生了靖难之役。此前朱元璋曾给女婿梅殷留下密诏,叫他好好辅佐孙儿建文帝。那么梅殷身为建文帝的姑父,为何没能在靖难之役中有所作为,阻止朱棣夺位呢。
一,成为驸马
梅殷生于元朝末年,其父梅氏早年和兄弟梅思祖加入元军,镇压反元的红巾军。后来梅思祖兄弟叛元,投靠红巾军将领刘福通。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刘福通被割据江浙的张士诚消灭,梅思祖兄弟便转而归顺了张士诚。
至正二十四(1364年),朱元璋在消灭陈友谅集团后全力讨伐张士诚,派大将徐达攻打淮安。淮安守将梅思祖自知不是徐达对手,于是主动献城投降。张士诚大怒,于是杀了梅氏等兄弟。梅思祖因此对死去的兄弟心怀愧疚,便竭力培养侄子梅殷。
梅殷在梅思祖的悉心教导下,很快就成了一个精通谋略,擅长骑射的英年才俊。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太祖朱元璋之女宁国公主虚岁15,到了该出嫁的年纪。朱元璋因为这个女儿是爱妻马皇后所生,所以对她十分疼爱,想要为她找一个好夫婿。
当时朱元璋听说梅思祖侄子梅殷长得仪表堂堂,文武双全,便亲自召他入见。梅殷在朱元璋面前表现的是谦恭有礼,应对得当,所以一下就被皇帝看重,成了乘龙快婿。随后梅殷就迎娶宁国公主为妻,出任山东学政。
殷字伯殷,汝南侯思祖从子也,天性恭谨,有谋略,便弓马。太祖十六女诸驸马中,尤爱殷。时李文忠以上公典国学,而殷视山东学政,赐敕褒美,谓殷精通经史,堪为儒宗。当世皆荣之。(明史·公主传)
后来朱元璋的外甥曹国公李文忠主管国学,在山东视察时发现梅殷在当地治学有方,便在舅舅朱元璋面前大力称赞梅殷。朱元璋因此对梅殷更加欣赏,亲自下诏褒奖梅殷精通经史,可以为一代儒学宗师。
此后由于朱元璋的其他女婿大都仗着皇亲身份违法乱纪,谋取私利,而只有梅殷谨小慎微,安分守己,所以梅殷就成了朱元璋16位女婿中最受岳父信任与看重的一位。但洪武二十三年(1390)时梅思祖全家因为受胡惟庸案牵连而遭灭族,导致梅殷对岳父朱元璋内心十分恐惧,更加保持谨小慎微的态度。
二,镇守淮安
帝春秋高,诸王强盛。殷尝受密命辅皇太孙。(明史·公主传)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于是立皇孙朱允炆为皇太孙。当时朱元璋年事已高,担心年少的孙儿无力掌控朝局,便给梅殷留下密诏,叫他好好辅助朱允炆。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允炆即位,为了消除诸位手握兵权的叔叔们对自己的威胁,便立即展开削藩行动。虽然梅殷是祖父留给自己的托孤重臣,但朱允炆连众位叔叔都不信,自然不信任姑父梅殷,对他是弃而不用,导致梅殷在靖难之役后难有作为。
随后建文帝削藩失策,导致燕王朱棣反叛。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一路率军南下,直指南京。建文帝无人可用,这才想起梅殷,于是任命他为总兵,命他镇守淮安。然后梅殷就在淮安精心设防,严肃军纪,使得该城固若金汤。
不久朱棣在灵壁之战大败明军,俘获明将平安。自此明军主力覆灭,在长江以北再也无力与燕军对抗。随后朱棣派人向妹夫梅殷借道,谎称要去京师进香。梅殷对此表示拒绝,指着朱棣此举违背太祖皇帝的禁令,是不孝之举。
燕兵破何福军,执诸将平安等,遣使假道于殷,以进香为名。殷答曰:“进香,皇考有禁,不遵者为不孝。”王大怒,复书言:“今兴兵诛君侧恶,天命有归,非人所能阻。”殷割使者耳鼻纵之,曰:“留汝口为殿下言君臣大义。”王为气沮。(明史·公主传)
朱棣对此十分生气,于是回信给梅殷说:“我是带领义兵入京擒杀奸臣,是遵循天命,你是阻挡不了我的。”梅殷自然知道朱棣是欺君犯上,于是割去使者的鼻子与耳朵,还告诫他说:“留下你的嘴巴是为了让你向燕王说明君臣大义。”
燕王见了使者如此面目,又见淮安城防坚固,只得绕道渡过淮河,直取扬州与京师。随后朱棣进入京师登基为帝,命令各地归顺,但梅殷继续坚守淮安。朱棣于是找来妹妹宁国公主,强迫她写血书招降梅殷。
三,投降被杀
梅殷接到妻子的书信,为了妻子与儿子的安全,只得无奈投降朱棣。随后梅殷前往京师拜见皇帝,朱棣于是亲自上前慰劳他说:“你辛苦了。”梅殷本就对朱棣夺位不满,感觉自己有负岳父所托,于是出言讥讽说:“辛苦却无功。”朱棣听了,一时沉默无语。
永乐二年(1404年),都御史陈瑛知道朱棣不满建文旧臣,于是上书诬陷梅殷豢养死士,还与女秀才刘氏一起诅咒朝廷。早就对梅殷不满的朱棣听了,便决定将其除掉,便对陈瑛回复说:“朕自然会处理这件事。”
永乐三年(1404年)冬,梅殷如往常一样入朝拜见皇帝,却在殷笪桥边被前军都督佥事谭深、锦衣卫指挥赵曦推到河里淹死,事后二人谎称梅殷是投水自杀。这胡扯的理由显然骗不过宁国公主,于是她拉着哥哥朱棣的衣服,叫他严惩凶手。朱棣无奈,加之都督同知许成揭发此事,于是拿谭深、赵曦当了替罪羊,将二人处死。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唯一从赤贫阶层崛起、最终开创帝业的传奇人物。他出身安徽凤阳的佃农家庭,幼年因饥荒沦为乞丐、和尚,却在元末乱世中以“开局一个碗”的起点,推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09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真相:皇权独尊的终极博弈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决丞相胡惟庸,并借机废除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这一决策不仅重塑了明代政治格局,更成为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斗争的转折...
朱元璋多少岁 胡惟庸 2025-10-09 朱元璋屠杀功臣:权力逻辑下的政治清洗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十余年的政治风暴席卷朝堂。朱元璋以“胡惟庸案”“蓝玉案”为标志,对开国功臣展开系统性清洗,牵连人数超过15万,六家公爵、三十三家侯爵被除封。这...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10-09 朱元璋长相之谜:历史滤镜下的帝王相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相貌,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形象之一。民间流传的“猪腰子脸”“鞋拔子脸”画像与官方典籍中“姿貌雄伟,奇骨贯顶”的记载形成鲜明对比,这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09 朱元璋:明朝的奠基者与制度塑造者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以布衣之身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并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为明朝近三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制度框架。其影响不仅...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30 朱标死后太子空缺,朱元璋为何选定朱允炆为接班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一突发事件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继承人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既要避免权力真空引发...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09-29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未立朱棣为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皇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朱标去世后并未选择军事才能突出的四子朱棣,而...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29 明朝开国六公爵:功勋与命运交织的传奇明朝初立之际,朱元璋为稳固政权、酬谢功臣,于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其中“开国六公爵”作为最高封赏,承载着帝国奠基者的无上荣耀。这六位公爵——魏国公徐达...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9-29 李世民为何未对功臣展开清洗:权力逻辑与历史智慧的交织在中国古代帝王巩固政权的叙事中,“清洗功臣”常被视为消除潜在威胁的常规手段。汉高祖刘邦诛杀韩信、彭越,明太祖朱元璋制造“胡蓝之狱”,均印证了这一权力逻辑。然而,...
朱元璋多少岁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26 陈友谅的败局:从性格缺陷到战略误判的必然性元末乱世,群雄并起,陈友谅曾以60万大军横扫长江流域,却最终在鄱阳湖之战中折戟沉沙,败于朱元璋之手。这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决战,表面是兵力与战术的较量,实则是政治智...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9-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