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人也都在说这个赵构杀岳飞的真正原因,很多人都说什么功高震主了,也有人说岳飞有谋反的想法,感觉这些也都有可能,那么有没有真正赵构杀岳飞的原因呢?对于这个问题相比大家想知道的还是比较多的,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一起来学习看看,轻轻松松的,简简单单的!
我们先问一个问题,宋高宗手下是有很多有能力的将领的,除了岳飞之外,还有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那么为什么赵构一定要杀了岳飞,而不杀其他人呢?
先说一下韩世忠,韩世忠当时可是不下于岳飞的名将,统兵带兵能力也是一绝,而且极力主张抗金,对金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韩世忠与岳飞是很相近的,但是他却能免于一死,我认为原因有这么几点:第一,赵构对韩世忠是感恩的,韩世忠帮助赵构从腥风血雨中走出来,两人是有很深的战友情谊的,像济州之围、苗刘兵变,韩世忠可是帮了赵构大忙的,所以赵构也够意思,直接把韩世忠封到了枢密使职位,甚至韩世忠那位出身自不健康娱乐场所的媳妇儿梁红玉也被加升为护国夫人。可见赵构对韩世忠的信任。第二,韩世忠懂得知进退,他能打仗,但是他不要兵权!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呐,不握兵权,你就没有造反的实力,也就没有威胁,那还杀你干嘛?第三,韩世忠情商非常高,从来不过问皇家之事,而且,韩世忠与文官大臣们的关系也不错,与赵构的心腹秦桧更没有明面上的恩怨纠纷。所以,从这三点来看,赵构没有杀韩世忠的理由。
再说一下刘光世。说起刘光世,也挺有趣,刘光世有“恐金症”,遇到金军部队,不管对方多少人,刘光世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跑!但是,虽然这哥们怕金军,但是打起农民军来一点儿都不含糊。农民军你来多少我就灭你多少。他确实是有能力的而且资历很老,要算岳飞韩世忠他们的前辈了,而且是最早一批“投靠”赵构的高级将领。再加上赵构也有“恐金症”,你不打正好,反正我也不想打。所以刘光世一直打败仗还一直升官。这一点跟他的“恐金”是分不开的。
张俊,很简单,张俊一直都是赵构的嫡系。保护赵构杀出重围,帮助赵构躲过搜山检海危机,辅佐赵构登基即位。一句话,张俊是赵构的“自己人”。而且张俊还和秦桧的关系莫逆,秦桧曾说过:臣尝语世忠、俊,陛下倚此二大将,譬如两虎,固当各守藩篱,使寇不敢近。确实,张俊打仗水平还是很高的,多次战胜金军,屡立战功。这样的人赵构怎么能杀呢?在这儿,值得提一下的是,岳飞冤死,张俊也是帮凶之一。
中兴四将除了岳飞其他人都没有威胁到赵构统治,所以没有被赵构处死的可能,那么岳飞究竟是因为什么死的呢?
首先,岳飞的死和“直捣黄龙,迎回二圣”的口号是没有关系的。赵构杀他不是因为怕迎回了徽钦二帝,自己的皇位不保。当然不是这样的,徽钦二帝祸国殃民,早已经成了大宋的罪人,就算迎回了他俩,让他们俩做皇帝他们也不会做的,而且那帮大臣也绝对不会答应。赵构的皇位依然是稳如泰山的。
我认为,岳飞之死,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让他成名天下的岳家军!
大宋为了避免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的局面,大大压制了武将的权力,整个大宋朝都是重文抑武的。首先,军队的最高长官是枢密使,而枢密使一般情况下都是文人担任,武将最高只能担任枢密副使。第二,直属于中央的禁军是宋朝最强大的武装,地方武装势力很小,也就是所谓的“强干弱枝”。第三,把治权、财权、兵权全部分开,就算你有兵,你也没有钱,一样打不了仗!这是大宋朝基本的军事制度。
而赵构呢,因为苗刘兵变,对武将更加不信任。而且他频繁调度将领,把“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的管理效益实现了最大化。
而岳飞呢,完美地跟赵构杠上了!
岳家军创立自乱世,是以打仗为主要任务的。而打仗就需要有一套军事制度作支撑,岳家军内实行的军事制度叫做屯兵制。而屯兵制度与残唐藩镇割据的府兵制度本质上是一样的,你的军队就算你的!所以,屯兵制下的岳家军有着造成割据的可能性。因为它有了整个宋朝所有军队都没有过的权利,那就是实现军队自给自足!一支军队,一旦战略物资达到了自给自足,那就打破了宋朝既定的军事平衡。一旦你做大了,那就直接威胁到了中央。而中央呢,禁军被赵构在苗刘兵变之后大大削弱了,已经没有了应对地方势力反叛的能力!意思就是说,一旦岳飞率领十万岳家军造反,朝廷将无可阻挡!而且,岳家军自始至终全部由岳飞统御,除了岳飞谁的命令都不好使!岳家军严格意义上已经成了岳飞的“私人军队”。这让朝廷多尴尬!你是皇帝啊还是我是皇帝啊?我的军队我说了还不算了?
岳飞的实力威胁到了皇权统治, 所以,他必须得死!军权,是造成岳飞死的最关键因素!
1100年正月,北宋政坛因宋哲宗的猝然离世陷入动荡。这位年仅25岁的皇帝未留下子嗣,皇位继承成为朝堂焦点。在宰相章惇力主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时,向太后却以“端王...
宋哲宗 2025-09-23 宋度宗赵禥:南宋末代王朝的荒诞镜像1240年5月2日,临安城荣王府中,一名小妾因被迫服下堕胎药而痛苦挣扎。这个本该被抹去的生命,却以先天不足的姿态降生——手足绵软无力,七岁方能言语,智力发育迟缓...
宋度宗 2025-09-22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千年古训中的治国警世箴言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当宋神宗力推王安石变法时,朝堂上激荡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四次提及"纪纲&quot...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9-22 岳飞与李清照:时代交叠中的“平行线”南宋初年的历史舞台上,岳飞以“精忠报国”的赤诚成为抗金中流砥柱,李清照则以“生当作人杰”的豪情成为婉约词坛的巅峰。尽管二人同处宋室南渡的动荡时代,但历史档案与现...
李清照的词 岳飞 2025-09-19 乌台诗案:苏轼诗文中的政治风暴与文字之祸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一场因诗文引发的政治风暴席卷朝野,史称“乌台诗案”。这场案件以苏轼被捕入狱为核心,牵连数十人,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之一。其导火...
苏轼 2025-09-18 宋清未入天罡之谜:血缘、能力与梁山秩序的博弈在梁山108将的星宿体系中,天罡三十六星与地煞七十二星的划分,既是对英雄排位的象征性安排,也暗含着权力平衡与利益分配的深层逻辑。作为梁山首领宋江的亲弟弟,宋清虽...
宋江 2025-09-18 丁得孙与李逵:梁山武力与价值的双重镜像在《水浒传》的江湖叙事中,丁得孙与李逵的武力对比常被读者津津乐道。一位是东昌府副将、飞叉绝技的“中箭虎”,一位是梁山步军头领、板斧开道的“黑旋风”,二者虽同属地...
李逵 2025-09-18 梁红玉真实下场:血战疆场,忠魂永驻南宋抗金烽火中,梁红玉以营妓之身逆袭为巾帼战神,其人生轨迹堪称传奇。然而,这位让金军闻风丧胆的女将,最终以惨烈方式血洒疆场,其真实结局远比后世附会的“归隐山林”...
梁红玉 2025-09-18 乱世双雄:钱镠与赵匡胤的生存智慧与历史抉择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火纷飞,两位出身迥异的豪杰——钱镠与赵匡胤,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在乱世中崛起。钱镠从贩私盐的底层青年成长为“保境安民”的吴越王,赵匡胤则从后周...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9-17 赵佶:艺术巨匠与政治困局的双重镜像宋徽宗赵佶(1082-1135)的一生,是艺术天赋与政治失能交织的悲剧。这位以“瘦金体”和《千里江山图》闻名的帝王,在治国理政上却将北宋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历史...
宋徽宗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