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吞万里的伟丈夫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的皇帝。自战国以来,匈奴的侵犯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汉朝建立后,始终面对强悍匈奴的军事威胁。尽管汉初以来一直实行“和亲”政策,但几名公主和无以数计的财物赠送并不能满足匈奴贵族的贪欲。送东西他们收下,送公主他们留下。
但只要机会合适,匈奴照样出兵大肆抢掠一番,让汉朝苦不堪言又无可奈何。到了汉武帝刘彻的时候,汉朝的国力已经足够强盛,刘彻审时度势,决定放弃“和亲”,采取强硬的攻势作战行动,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进行决战,彻底去掉这块心病。但这个决定可不好下。
匈奴是马上生、马上长的游牧民族,迁徙不定,虽然他们进扰汉朝边境如家常便饭般容易,但要去主动找他们决战是一件很艰难的事。长安 远距匈奴腹地近万里,十几万人要在茫茫戈壁、漫漫黄沙中先走上几个月。
传递军情基本上靠马蹄子,即使最快的马,奔波一个来回也要个把月。联络不便,地势又 不熟,此去要么是出其不意、抓住匈奴主力,秋风扫落叶;要么是孤军深入,深陷大漠之中,十几万大军可能尽丧匈奴人马刀之下。
面对这种种风险,刘彻没有退缩,而是周密布置,选择良将,不断总结经验,最后打赢了这场边境反击战,把匈奴远远的赶到了大漠的北边,确保了边境的安宁。 是刘彻造就了真正的骑兵时代。骑兵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乃至世界军事发展史上都具有重要地位。

而使骑兵真正成为一个战略军种就始于中国的汉武帝。汉代骑兵的发 展大致可以刘彻的统治时期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之前是骑兵与车兵并更、以车兵为主,此后则由骑兵完全取代车兵,进而成为汉代军队的主力兵种。
汉军在与匈奴的频繁交战中,越来越感到车兵在作战中笨拙、被动的弱点以及匈奴骑兵机动、敏捷的明显优势。于是,刘彻全力发展骑兵,使汉匈之间的战争形态 完全成为骑兵与骑兵的对抗,从而使中国古代骑兵完成了由一般辅助性军种向战略军种的转变,成为战争的主力。
在骑兵迅猛发展的同时,养马制度也不断建立健 全。据《史记》载:汉武帝时期“盛行养马”,以致“街巷之中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名将霍去病远征漠北时,己能动员战骑二十四万匹随同出征。
战略决策的正确使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的逆转。从公元前133年到公元前119年,十几年时间,汉与匈奴打了十几仗,每次用兵少则几万,多则三十多万,实 施了河南战役、河西战役、漠北战役等几次大规模的进攻。
给匈奴以沉重打击,迫使他们唱着”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的哀 歌,远避漠北,致使“漠南无王廷”,长期以来来自匈奴的威胁基本得到解除,边境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
二、能臣良将的知音
公元前141年,刘彻十六岁,即皇帝位,君临天下。十六岁的少年天子,雄 心勃勃,很想一展才华,有一备大的作为。他深知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必须选贤任能。
所以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诏征集天下贤人。消息传遍全国,学子振奋,或 举荐,或自荐,各地贤良之士,纷纷汇聚京师。刘彻十分重视,亲自出题,亲自阅卷,亲自面试,从中选拔了大批人才。
刘彻用人的标准就是“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也就是说,只要你有才学,不管是哪一方面的才学,只要愿意为大汉王朝的事业奋斗,都可以得到任用。
在正常的选官制度之外,刘彻用人唯才是举、不拘一格。如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儿宽,以及严助、朱买臣等重臣都是从贫苦百姓中选拔上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负责司法)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
金日禅是匈奴王子,因战败被没入汉朝宫中养马,这样的身世竟然能够与霍光、上官桀一齐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正因为如此,刘彻时期人才济济,后世写(汉书)的班固在写到这一段时惊叹道:‘“汉之得人,于此为盛!”。

尤为突出的是刘彻对卫青、霍去病等人的重用。卫青,原本是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府 上养马的家奴,是连大厅都不能进的下等人,主要呆的地方就是马厩。但刘彻察知了他的本事后,把他提拔为将军,让他率兵出击匈奴。
卫青也不负所托,别人打不 胜的仗他能打胜,别人在大漠中迷路找不到敌人他能找到,仗越打越顺手,官越升越高,直到做了大将军这一军中最高职位。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被刘彻委以重 任时还不到二十岁。
刘彻认准他是个了不起的将才,放手让他领兵打仗。没想到霍去病特别争气一直把匈奴人赶到万里以外,直到多年后,霍去病死了,匈奴人一提 起他还打哆嗦。着着实实地替大汉王朝出了一口恶气,不愧为一代名将!
董仲舒是一介书生, 自幼熟读儒家经典。为了刻苦攻读,曾三年不出门,以致不知春夏秋冬。刘彻审阅其试卷时,被其惊人的论点、严谨的逻辑和优美的语言所摄服,在试卷上批了“贤 良之首”四个大字。并命人速传董仲舒进官当面策问,君臣间就天道、人世、治乱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刘彻被他的君权神授、天下一统的宏大理论 所振奋,采纳了他的”罢默百家,独尊儒术”建议,从此把孺家学说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张骞是一位普通的郎中(侍卫)。刘彻任命他作为汉朝的特使去联络西域各国。
通过两次出使,开辟了东起长安,中经河西走廊、塔里木盆地,翻过帕米尔高原,通向中亚和西亚,西达地中海东岸的贯通亚欧的大通道,绵延一千多公里的“丝绸之路“。这条大通道的开辟,对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中国多民族同家的形成,意义重大。
三、敢干“罪己”的勇气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下“罪己诏”的皇帝。刘彻在登基前是一个好学上 进的皇子,他的兴趣十分广泛,学黄老,习儒术,调丝竹,做辞赋和舞刀剑,样样在行。
他胸襟开阔,广结良友,认真学习父皇如何理政,注意观察大臣的举止言 行,为将来顺利接班,做着全面的准备。
当上皇帝以后,年轻的刘彻并没有觉得大功告成,而是更加勤奋。他严于律己,勤于政事,有时一天只睡四个小时。到中年 时,刘彻终于完成了儿时的愿望,成为了一位威严、英武的帝王。他的自信心也空前高涨,觉得可以与自己儿时的偶像秦始皇比 肩了,秦始皇做过的事他也有资格做了。
于是他大修离宫别院,四方巡视。泰山封禅。后来,又觉得只是用造房子、封禅什么的来稿劳、褒奖自己不足以显示自己的 “伟大”。就选择了用“年号纪年”的方式,将岁月烙上个人的印记,来让人们在过日子的同时都能铭记自己的丰功伟绩,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年号—“建 元”。
刘彻在许多方面学秦始皇,不仅好的学,不好的也学,以致连秦始皇迷信长生不老的毛病他也学到了。结果自然是与秦始皇一样,除了被那些方士骗了不少银子外,一无所获。不过刘彻毕竞是刘彻,他很快清醉过来,到了晚年,对自己的政策进行了全面的检讨,下了一道”罪己诏“。

公元前89年,刘彻当皇帝的第五十二个年头,当桑弘羊等人按照以往的思路奏请在西域的轮台继续屯田,并且为此要向百姓每人多征收三十钱的斌税时,刘彻颁布了一道著名的诏书。
除了说屯田“扰劳天下”,不要再搞了,百姓的钱也不再多收了之外,在诏书中,还明明白白地说:“我自即位以来。做了许多不合理的事情,使天下的百姓愁苦。过去的事已经不可追悔了,从现在开始,凡有伤害到百姓利益 的事,凡有浪费天下财物的事,一律罢除。“

要实行去除苛政、减轻税负、恢复农耕、让百姓休养生息的政策。这就是历史上有名“轮台悔过”。刘彻这种勇于承认 错误的勇气,这种对国家百姓的责任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虽然这样做的初衷是感觉到了王朝的危机,是为了凝聚人心,但以帝王之尊,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 知错能改,及时调整统治政策,这也正是汉武帝的过人之处。
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后宫佳丽无数,但卫子夫与钩弋夫人的命运轨迹,却因权力斗争的残酷性成为历史长河中最具悲剧色彩的注脚。一位是稳居后位三十八年的皇后,一位是诞...
卫子夫 刘彻 2025-11-13 汉武帝六子命运图鉴:权力漩涡中的皇家悲歌汉武帝刘彻以雄才大略铸就"汉武盛世",却在家族传承中埋下悲剧种子。其六子命运如六面棱镜,折射出封建皇权制度下人性异化与权力绞...
刘彻 2025-11-04 汉室悲歌:六子凋零背后的权力困局与人性悲剧汉武帝刘彻一生雄才大略,开疆拓土,却难逃“六子无善终”的家族诅咒。从戾太子刘据自尽于巫蛊之祸,到广陵王刘胥因诅咒被赐死,六个儿子的命运如同被诅咒的棋局,最终全部...
刘彻 2025-10-20 汉武帝的求仙执念:与方士李少君的千年迷局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刘彻以开疆拓土、尊儒兴文的雄才大略闻名,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天汉之君”晚年深陷对长生不老的狂热追求。其与方士李少君的纠葛,不仅折射出帝王对...
刘彻 2025-09-30 汉武帝六子悲剧:权力漩涡中的宿命之殇在中国古代帝王家族中,汉武帝刘彻的六个儿子以集体性的悲剧结局,成为历史长河中一段令人唏嘘的篇章。他们或死于非命,或英年早逝,无一善终的命运背后,折射出皇权制度下...
刘彻 2025-09-29 从盛宠到决裂:汉武帝与卫子夫的情感裂变解析汉武帝刘彻与皇后卫子夫的情感轨迹,堪称中国古代宫廷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典型样本。这对从一见钟情走向生死决裂的帝后,其关系演变折射出帝王情感、政治博弈与人性弱点的多重...
卫子夫 刘彻 2025-09-29 从杀死太子到逼死皇后:汉武帝晚年权力困局的终极抉择公元前91年,长安城笼罩在血雨腥风中。66岁的汉武帝刘彻以"巫蛊之祸"为名,将屠刀挥向自己的至亲——太子刘据被迫起兵自卫,最...
刘彻 2025-09-28 刘彻与刘陵:权力漩涡中的皇室纠葛与历史真相西汉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王刘安谋反案震动朝野。其女刘陵因“阴结宾客,拊循百姓,为叛逆事”被连坐处死,史载她“慧,有口辩”,曾以美色与金钱游走于长安权贵之...
刘彻 刘安 2025-09-24 汉武帝征朝鲜:铁血东征与东亚格局重塑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刘彻以雷霆之势向朝鲜半岛发起远征。这场持续两年的战争不仅终结了卫满朝鲜的独立政权,更将汉朝疆域拓展至鸭绿江流域,在东亚历史上刻下深刻印记。...
刘彻 2025-09-17 王娡的三个女儿:命运交织的西汉公主群像作为汉景帝刘启的皇后,王娡以二婚之身入宫并诞下汉武帝刘彻的传奇经历广为人知。然而,她与汉景帝所生的三位公主——平阳公主、南宫公主、隆虑公主,其命运轨迹同样折射出...
王娡 刘彻 2025-09-1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