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一说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那么,明成祖朱棣为什么选择郑和作为下西洋这一大型外交活动的首席负责人呢?
郑和下西洋之前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经历呢?
这事应该从郑和的先祖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说起。
咱们先说说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这个名字,此名来自阿拉伯语的音译,“赛典赤”是对贵族的称呼, “赡思丁”是姓,意为宗教的太阳,“乌马尔”是名,意为长寿。
从名字来看,郑和的先祖应该是来自阿拉伯地区的 贵族,事实也的确如此。乌马尔不但是贵族,而且不是一般的贵族,他是传说中的“圣裔”,也就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后代子孙。
乌马尔来到中国后,凭借自己的突出能力和贵族身份在蒙古国(后改称元)的军 队中担任了重要职位。
1253年,蒙古军队攻占了位于今云南地区的大理国,征服了当地各民族,并于1276 年设置了云南行省,而被任命统治云南的就是能征惯战、 屡立战功的乌马尔。
乌马尔不仅能在马上帮助蒙古人打天下,而且有着出众的政治才能,在他的治理下,云南政通人和,百姓安乐,他也得到了云南人民的拥护和中央政府的嘉许, 死后被元世祖忽必烈封为“咸阳王”。
郑和的曾祖父仍然延续着“圣裔”的称号和姓氏, 他的祖父则因为某些原因随了母姓,改姓马。
郑和的父亲名叫马哈支,生有二子四女,长子文铭,次子三保, 也就是后来的郑和。
郑和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回教徒,都有不远万里到麦加朝圣的经历,父亲和祖父言谈中对海外风情的描述让年少的马三保对外界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这无意中为 他将来的远洋航行埋下了伏笔。
公元1381年冬天,郑和十岁时,天大的灾难降临到了少年马三保的身上。
这一年,明朝军队攻进了元朝贵族据守的云南,打到了郑和的家乡昆阳州(今云南晋宁)。
小马三保在战乱中和家人离散,不幸被掳进了,更为不幸的是, 他在那儿惨遭阉割,成了太监。
几年后,马三保遇到了他生命中的贵人——朱元璋的儿子燕王朱棣,朱棣非常喜欢这个少年,就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做了侍卫。
在“靖难之变”中,马三保跟随朱棣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了数不清的汗马功劳,特别是在郑村店一战中,他身先士卒,冒死冲锋,给朱棣 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朱棣在南京称帝后,为了表彰马三保在郑村店(在 今北京大兴境内)的英勇表现,御书斗大一个“郑”字 赐之为姓,并给他改名为“和”,随后封他为内宫监太监,官至四品,地位仅次于司礼监。
从这时起,马三保成了我们熟悉的郑和。
郑和不仅懂兵法,有谋略,英勇善战,而且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
永乐二年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日本,郑和统率楼船 水师十万多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功抵达东瀛,并向日本执政者源道义传达了明成祖的旨意,“使其自行剿寇,治以本国之法”。日本统治者自知理亏,立即下令逮捕倭寇首领,保证今后不再发生类似情况,并与中国 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签订贸易条约。
在此之前,他还曾经成功出使过暹罗,就是现在的泰国。从事外交活动的经历和经验为他日后的下西洋之壮举写下了漂亮的引子。
其实,明成祖早就把郑和视为下西洋“首席执行官”的第一人选了,因为他在任命郑和为内宫监太监时, 给他安排的职责中就有监造船舶这一项。
在内宫监太监的任期内,郑和不但积累了丰富的造船经验,而且按照明成祖的意图在大明海域进行了两次远距离的海上航行,增加了航海知识,积累了航海经验, 为将来的下西洋远航打下了基础。
公元1405年夏天,一直雄心勃勃、渴望名震四海的明成祖派遣“钦差总兵太监”郑和率领两万七千多人的庞大船队从刘家港(今江苏省太仓县浏河镇)扬帆出海,迎风远航,驶向遥远而又神秘的西洋海域及沿岸各国。
郑和凭借着自己高卓的军事才能和外交才能、深厚 的地理知识和宗教知识,一次又一次地胜利完成了出使 使命,在中国航海史和世界航海史上都写下了辉煌壮丽 的伟大篇章……
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皇位继承问题,始终与宗法血缘的争议紧密交织。这位以“大礼议”震动朝野的君主,其血脉归属不仅是历史学界的焦点,更折射出明代宗法制度的深层矛盾。...
朱厚熜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8 盛庸:靖难烽烟中的忠烈悲歌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金陵城破的烽烟中,盛庸单骑跪于朱棣马前。这位曾让燕军闻风丧胆的南军统帅,此刻褪去历城侯的蟒袍,以最卑微的姿态向新君献上佩剑。然而,这...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盛庸 2025-09-15 朱棣是否知晓帖木儿东征:历史迷雾中的战略博弈公元1404年冬,中亚草原上寒风凛冽,帖木儿帝国的大军正沿着天山南麓向东方推进。这位征服了半个亚洲的“跛子征服者”,将矛头指向了万里之外的大明王朝。而此时,南京...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 明朝的篡位皇帝:朱棣的权力博弈与历史影响在中国古代皇权传承的谱系中,明朝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制度根基,但这一看似稳固的体系仍被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更迭打破。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靖难之役”推翻侄子建文帝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 永乐迁都:朱棣1421年定鼎北京的深远抉择明成祖朱棣的迁都之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决策。这场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历经十八年筹备的迁都工程,最终于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年1...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9 耿炳文死守不战:能否成为拖垮朱棣的战略?靖难之役初期,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这位以防守著称的老将,在真定之战中采取“据城坚守、伺机出击”的策略,与朱棣的骑兵...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9-03 方孝孺十族之殇:873条生命背后的忠节与暴政在中国古代株连刑罚的残酷历史中,“诛十族”是仅见于明代的极端案例。1402年,建文帝旧臣方孝孺因拒绝为篡位的明成祖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处以“诛十族”之刑,其宗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1 朱高炽禁海:一场被历史洪流裹挟的“拨乱反正”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驾崩于北征归途,其长子朱高炽以“仁宗”之号登基,开启了大明王朝短暂却关键的“洪熙之治”。这位在位仅九个月的皇帝,却以一道禁海令引发后世...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朱棣靖难成功: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必然靖难之役(1399—1402年)是明朝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燕王朱棣以北平一隅之地起兵,最终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开创永乐盛世。这场看似以弱胜强的战...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21 姚广孝的三大预言:历史迷雾中的权谋与天命在明朝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姚广孝以“黑衣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这位兼具佛道儒三家智慧、精通阴阳术数的谋士,不仅主导了朱棣靖难之役的战略布局,更以三则预言为后世留下...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姚广孝 2025-08-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