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情榜,我们前文提到宝玉的批语是情不情,那么黛玉得到的批语则是情情,听起来颇象是顰顰二字,宛如是低眉宛转间的一声缠绵无垠的叹息,那样一种清冷的绝决与笃定,果然是黛玉之风。
与宝玉的情不情不同,黛玉只爱爱自己的人。
宝玉的情不情是博大深沉推已及人的一种深情,犹如佛家的大悲咒,黛玉的情情则是苍茫天地间的一叶孤舟翩然,宝玉有着佛家的悲悯,黛玉就崇尚道家的唯我逍遥,只对一人青目有加,其余只作浮云无物。
所以面对宝玉郑重其事转赠的北静王爷的鹡翎香珠串,黛玉也只是轻飘飘地甩过来一句:“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
读到此处我不觉莞尔,这果然很黛玉。
如果换作是宝钗又当作何理论?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你很难不把这二人拿来作比较,她们处处机锋,处处相较,
她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形式,代表生命的两种极致,一个孤清超逸,一个温良端方,一个代表道家,一个代表儒家,这连曹雪芹在设置判词时也要将这二人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二人殊遇,曹公似早就给出了答案。
这世上的才女很多,为何要以咏絮之才来喻黛玉,柳絮因风,流风回雪,因见其风致,见其缠绵,见其飘零,以其喻黛玉再恰切不过,我竟想不出还有第二之选。
今天不论她的才情,单论她的痴。
心较比干多一窍的黛玉痴从何来?众人见其年岁尚小却天然一段风流态度,便知她有一些不足之症,可知这痴乃天然生就,挥之不去,终其一生。吃了多少药都不见其好,可知宝玉才是她的良药,还泪是她的宿命。
牡丹亭里有一句深情如斯的至语,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杜丽娘的情痴来缘于一场游园惊梦,那么黛玉的痴则源起于三生石畔的前缘注定: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
红楼梦采用了超现实的浪漫主义、神秘主义来诠释黛玉的那一段缠绵的痴。
一个是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一个是赤瑕宫的神瑛侍者,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只因受了他前世的甘露灌溉。
“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还君明珠双泪垂,这世上只有还珠之说,还未尝听闻有还泪之说。
水这种形态真的很神奇,水滴则为甘露,汇集则为溪流,滔滔以成江海,郁结五内相思成愁便化作缠绵不尽的泪滴。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自从她踏入荣国府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她的还泪之旅。
二人初见,宝玉就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这个妹妹我曾经见过的。”
从来还没有一部爱情写过似曾相识,这大概是人世间最动人的一句情话,人生能有几回似曾相识,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能修得今生的一个擦肩而过,那么似曾相识该是多么深邃不达彼岸的一种情缘。
宝黛相见,一个巅狂,一个发痴,一个摔玉,一个流泪,黛玉为他流下了第一滴泪。
二人经历了共读西厢,黛玉葬花,送帕传情,诉肺腑表衷情,从葬花吟的字字血泪到题帕诗的眼空蓄泪泪空垂,再到秋窗风雨夕的已教泪洒窗纱湿,黛玉在一步一步地践行她的还泪誓言。
写到这里反而觉得黛玉是最为简单纯粹的一个人,她所有的孤僻所有的执念都源于那一段缠绵不尽的痴,她目中只有一个宝玉,她只活在她与宝玉的世界里,其它的与她无关,不象宝钗,宝钗处处机心,处处关照,唯独不曾关照过自己的内心。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从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越到后期黛玉的眼泪越少了,她倾尽了她所有的眼泪,泪尽而亡,她离开的时候大概也是一种了却心事后的坦然与从容吧,她得到了宝玉真擎的爱,无人替代,她求仁得仁,求义得义,求爱得爱,无所牵念了。
蓦然发现红楼梦里的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情不得已,他们在这苍凉逼仄的人世间踯躅独行,风一直吹雨一直下,每个人都只顾风雨兼程,也许反而是黛玉是这整部书里最幸运的一个人,她拥有了宝玉最深沉的爱与怀恋,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妹寂寞林。
这么看来我倒是有些同情宝钗了。
在《红楼梦》的丫鬟群像中,紫鹃以“情同姐妹”的主仆关系成为封建时代人性光辉的缩影。她原是贾母房中的二等丫鬟鹦哥,因林黛玉初入贾府时“雪雁年幼,嬷嬷年老”,贾母特...
林黛玉 2025-09-05 红楼暗香:那些藏于诗笺与眉目间的深情凝望在《红楼梦》的绮丽画卷中,林黛玉如一株空谷幽兰,以其绝世风姿与孤傲才情,成为大观园中最令人心动的存在。她与贾宝玉的“木石前盟”是全书情感主线,但在这场旷世绝恋的...
贾宝玉 林黛玉 2025-09-04 黛玉之死:一场被误读的“赤身”悲剧在《红楼梦》的影视改编与文学讨论中,林黛玉“赤身死去”的设定始终是争议焦点。新版电视剧中,黛玉横卧榻上,仅覆薄纱,手臂垂落,发丝散乱的画面,被无数观众斥为“玷污...
林黛玉 2025-08-15 红楼梦:封建社会的浮世绘与人性悲歌《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通过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勾勒出一幅封建社会末期的全景图。这部百万字...
贾宝玉 林黛玉 2025-07-28 林黛玉在现代医学视角下的疾病探析《红楼梦》中林黛玉“娇袭一身之病”的形象深入人心,其“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每岁春分秋分之后必犯旧疾”的体质特征,引发后世读者对其病症的持续探讨。若以现代医学视...
林黛玉 2025-07-03 黛玉葬花:大观园中的生命绝唱与情感隐喻《红楼梦》中“黛玉葬花”是文学史上最经典的场景之一,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林黛玉在暮春时节埋葬落花、吟诵《葬花吟》的情节,既展现了人物高洁孤傲的性格,又暗含了对生...
林黛玉 2025-06-18 贾母的“冷淡”:封建家族制度下的人性困境在《红楼梦》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的情节中,林黛玉临终时贾母始终未现身探望,这一反常表现引发后世读者诸多猜测。若结合原著细节与曹雪芹的创作笔法,会发现贾...
曹雪芹 林黛玉 2025-06-11 绛珠仙草临凡世:林黛玉的诗性生命与悲剧命运在《红楼梦》的永恒星空里,林黛玉犹如一颗璀璨的彗星,以超凡的才情、敏感的灵魂和悲剧的命运,划破封建礼教的夜空。这位“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的绛...
林黛玉 2025-05-30 红楼一梦中的贞静典范——李纨在《红楼梦》这部鸿篇巨制中,李纨是一个极具特色且命运坎坷的人物。她虽不似林黛玉那般才情卓绝、多愁善感,也不像王熙凤那般精明强干、泼辣狠毒,但她却以自己独特的方式...
林黛玉 王熙凤 2025-04-29 林黛玉对红拂女的崇拜之情探源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林黛玉以其才情出众、情感细腻而著称。而红拂女,作为唐代传奇小说《虬髯客传》中的女主角,以其机智勇敢、自主选择命运的形象深入人心。...
林黛玉 2025-02-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