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有名的人物,他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他将人完全看成“从利而动”的存在,认为治理国家不能靠圣王之德行。他认为只要是个人,就有私心,有私心,就不能做到“大公无私”,不能“大公无私”就无法治理好国家。韩非子认为,要完全去依据律法治国。
韩非子的思想自然是有些个极端的,而且历史上法家著名人物,大多下场都比较惨,要说原因,大抵在于各位法家思想代表人物对“律法”之极端推崇,颇有些个“灭人性”的味道,尤其是韩非子之思想,将人看成利己之存在,有完全否定德治、人治的意味。
韩非子之具体思想我们日后再议,今天,我们来谈谈韩非子作为荀子之徒弟的独特之处。大家都说,出色的弟子会继承师傅的衣钵。韩非子出色吗?万里挑一般地出色,但是为何后世将荀子归为儒家,韩非子归为法家呢?这样进行归纳,并非是否定了韩非子对荀子思想的继承。
韩非子之所以被归类到法家中去,主要原因,在于韩非子对荀子性恶论的继承,并且他在荀子之性恶论上做了进一步的极端发挥。因为吸收了荀子之性恶论,韩非子认为人的天性就是“从利而动的”,所以所谓“德治”在他那里颇有些个“扯淡”的意思。
因此,不能说韩非子没有继承荀子的衣钵,相反,韩非子确确实实是继承了荀子之衣钵,并且还做了些颇有极端意味的创造性发挥。
荀子之性恶论,是将人受到后天教化后表现出的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之行为,看成善,而道德规范所缚的,大抵就是人生来就有的“欲”,说得更直接些,就是利己之欲。荀子认为,人先天就和所有动物一样,拥有利己的天性,但是人可以在后天的教化中,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而韩非子,则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说,他同样认为人生来就有利己之欲,只是,韩非子并不认为人在后天教化中,能压抑住自己的“利己之欲”。韩非子认为,无论人是不是受到教化的,人都是从利而动的。
韩非子说:“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我们在与人相处以及合作的时候,一定要给予对方一些利益,要照顾对方的好处,只有这样,双方的合作才能日久天长;但是如果一个人做事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即便是亲生父子,双方都会相互排斥。
可见,韩非觉得,一派和气之前提条件,就是存在符合双方的利。
其实,韩非子这个说法,推导到极端,也能在逻辑上说得通。先天的人,没有经过教化,做的事情之利己意味明显,例如,人不会因为爱护小辈而出现孔融让梨的行为,梨子当然是吃大的了。而人通过后天教化后,便知道要去“孔融让梨”,不然就是“以大欺小,没有风度”。
那么,按照韩非子的思想来推理,人之所以去“孔融让梨”,亦是因为利,这个利比生理上的“口欲之利”更加高级,满足的是人在社会声誉上的一种需求。说得更极端一点,甚至人之孔融让梨的举动,是人为了满足自己“爱护”小辈这个念头而衍生的行为,这亦是在满足自己的需求。满足需求,就是一种“利己”。
所以,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其实韩非子虽然被归为法家,但是他确确实实是荀子的弟子,而且也确确实实继承了荀子的性恶论。他不过是把荀子之性恶论中揭露的人之“利己”天性推衍到极端罢了。
以至于最后,他不认为在他所处的年代(战国时期)会存在那种没有“利己心”的圣王,他反而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从利而动”的,不存在一个绝对的“有德行者”。所以,为了不偏不倚,不应当去“德治”,而应当去依据无私心之“律法”行事。
韩非子的思想,被李斯创造性继承,并在秦朝施行,这也让秦始皇得以完成统一天下的壮举。基于此,虽然韩非子之完全依据“律法”行事的思想有些个偏颇和极端,但是他的这一思想,无疑结束了周王朝之颇有些完全“人治”、“德治”意味的统治方式,将“法治”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被后世统治者所重视。某种意义上说,韩非子之“法治”思想,对中国几千年王朝之秩序稳定而言,功不可没。
春秋时期,名医扁鹊以精湛医术闻名诸侯,却因三次劝医蔡桓公未果,最终酿成“病入膏肓”的悲剧。这场医患博弈不仅被《韩非子·喻老》记载为经典寓言,更成为中医“治未病”...
韩非子 2025-09-19 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的思想丰碑与著作体系作为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以系统性理论构建和冷峻的现实批判,为后世留下了影响深远的著作体系。其代表作《韩非子》不仅是...
韩非子 2025-09-03 蔡桓侯:固执背后的春秋君主性格镜像在《韩非子·喻老》的寓言故事中,蔡桓侯因“讳疾忌医”成为后世警示的典型。这个春秋时期蔡国的国君,用生命代价诠释了固执己见、刚愎自用的性格缺陷。透过历史典籍的碎片...
韩非子 2025-08-18 齐桓公讳疾忌医:一场跨越千年的治国隐喻在春秋战国纷争的乱世中,齐桓公的名字总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相连。然而,《韩非子·喻老》中记载的一则故事,却将这位雄主与“讳疾忌医”的典故绑定,揭示了一...
齐桓公 韩非子 2025-06-09 拨开历史迷雾:探寻韩非子的真正作者在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长河中,《韩非子》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以其深邃的法治思想和犀利的笔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这部经典著作究竟出自谁手呢?答案明确指向了...
韩非子 2025-05-26 商鞅与韩非子:法家先驱与集大成者的时间坐标在先秦法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商鞅与韩非子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分别以变法实践与理论构建奠定了法家学说的基石。通过梳理二人的人生轨迹与思想成就,可以清晰看到商鞅作为...
商鞅 韩非子 2025-05-13 韩非子说难:郑武公伐胡的智慧与启示在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韩非子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犀利的笔触,为我们留下了诸多宝贵的智慧财富。其中,《说难》篇中“昔者郑武公欲伐胡”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政治家的智...
韩非子 启 2025-03-31 韩非子死亡原因探析韩非子,作为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却在其生命盛年不幸离世,其死亡原因至今仍为后人所关注。一、韩非子的生平...
韩非子 2025-01-04 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的传奇人生与思想解读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韩非子以其深邃的法家思想和卓越的辩论技巧,成为了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和哲学家。他不仅是中国古代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更是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文化...
韩非子 2024-11-27 韩非子: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韩非子》一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部著作不仅是法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也是战国时期政治和哲学论争的产物。那么,《韩非子》是由谁编写的呢?它背后...
韩非子 2024-06-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