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著名战争:明征麓川之役内容介绍,明征麓川之役,是明代朝廷讨伐云南省麓川宣慰司思任发、思机发父子俩叛变的四次战争。四次征伐各自产生於1439年(正统四年)、1441年(正统六年)、1442年(正统七年)、1448年(正统十三年),明朝历经连年征伐,仍未完全平复叛变,最后以誓约方式结束;期内持续发起数十万人的攻击,导致大军疲倦、财政亏损,对北边蒙古族瓦剌的防御空虚。

从13世纪麓川兴起到15世纪明朝出兵三征麓川的二百年间,是傣族社会发展历经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发展趋势阶段。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中央在西南少数名族地域始设土司制度,瑞丽江河谷一带的“勐卯果占璧”政权受封为麓川路。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年),扩大欲望很强的思可法接任“勐卯王”,积极主动向四周发兵,征服附近领土,创建了强劲的“麓川政权”,并一度摆脱了中央管理。至明代,接任麓川主思伦法、思任法再次向四周扩大,乃至威协到云南省腹地,导致朝野震惊。

正统四年(1439年)正月,英宗命驻守云南省黔国公沐晟、左都督方政、右都督沐昂率师讨思任发,宦官吴诚、曹吉祥监军。军队到达金齿,思任发遣其将缅简断江立栅而守,明朝大军无法渡江。沐晟外派指挥车琳等谕降,思任发装作同意,沐晟相信并沒有打算渡江。刑部主事杨宁称无法,认为其未战撤兵是诈。沐晟不听,檄令杨宁在金齿督饷。麓川军将领缅简频繁挑战,方政大怒,制造舟六十艘,欲渡江。沐晟沒有准许,方政不能愤怒,夜里独自一人率其手下渡攻击缅简,缅简兵败。麓川军奔景罕寨,指引唐清战胜本次攻击,指挥高远等又追败到高黎共山脚下。共斩三千馀级,乘胜深入,逼思任到上江。上江是麓川军的重地,明军因长距离攻击,将兵疲惫,於是要求沐晟支援。沐晟因其违令渡江而未予外派增援。时间一长,只令小量军队攻击,到达夹象石已不前行。方政渡江后到达空泥,被麓川军以象阵冲击,随後被围惨败。
正统五年(1440年)二月,沐昂征讨麓川,明代大军到达陇把,距离敌方甚近,右参将都督佥事张荣令都指挥卢钺攻击,但大军落败。张荣於是舍弃符验军器等撤出,沐昂等不能救援。大军偿还,英宗敕责沐昂等,留沐昂驻守,右都督吴亮、左参将马翔俱被逮。七月,思任发驻防孟罗,并进攻者章硬寨。沐昂带领都指挥方瑛、柳英等攻击,麓川军逃出。威远川土知府刁盖罕在威江对决,亦获得胜利。随後,思任发遣流目陶孟、忙怕等入贡,礼部商讨降低其飨赉,英宗称:“彼来虽缓我师,而朕不逆诈。”遂给赉但不宴请,赐敕谕命。

正统六年(1441年)正月,英宗命定西伯蒋贵为征蛮将军,出任总兵攻击麓川思任发,以宦官曹吉祥监管军务,兵部尚书王骥提督军务(云南省省长),侍郎徐晞督军饷。
英宗命蒋贵、王骥先赴云南省,复以副总兵李安、参将宫聚领川、贵兵,副总兵刘聚、参将冉保领南京、湖广兵,大发兵十五万,转饷遍布一个半明朝天下。王骥引荐太仆寺少卿李蒉、郎中侯璡、杨宁,主事蒋琳等为参谋。侍读刘球上疏抵制称:“麓川荒远偏隅,即叛服不足为中国轻重。但是北方脱欢、也先并吞诸部,频繁侵害界限,攻击麓川仅仅释豺狼攻犬豕,非发展战略之策。要求免去麓川用兵,专备西北蒙古。”可是沒有获得准许,乃为王振专政所影响到。

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英宗复命定西侯蒋贵、靖远伯王骥征讨麓川、缅甸。那时候,思任发兵败缅甸后,明军归还,麓川军再度出寇。英宗於是命两个人再度征讨。
正统八年(1443年)二月,定西侯蒋贵、靖远伯王骥军至金齿,遣谕缅甸送思任发军前。缅人装作承诺,但不遣行。王骥称:“缅甸党贼,不得不讨也。”於是率军到达云南腾冲,分成五营,与蒋贵及都督沐昂分道并举。木邦宣慰使统兵万馀,驻於蛮江浒,偷窥明军。骥责以忠义,赐牛酒,遂感悦其效死。缅人拥众大至,蒋贵率军蔽江而下,焚其舟数百艘,对决一昼夜,麓川大军败退,思任发再度逃去,明军俘获其妻、子后班师。
正统十年(1445年)十二月,云南省千户王政奉敕币谕缅甸宣慰使卜剌浪马哈省索取思任发。卜剌浪马哈省害怕,以思任发及妻孥下属三十二人交付王政。思任发不食垂死,王政遂斩头,将头颅放在函中献给京师。
正统十三年(1448年)三月,思机发再度抢掠孟养,明朝频繁谕令仍不从。英宗复命靖远伯王骥提督军务,都督宫聚为总兵,张軏、田礼为左右副总兵,方瑛、张锐为左右参将,率南京、云南省、湖广、四川、贵州省土汉军十三万征讨。以孟养旧宣慰刁孟宾为向道,又敕令木邦、缅甸、南甸、千崖、陇川宣慰使刁盖发等,各输兵饷。命户部右侍郎焦宏在云南省督饷。

同一年十月,明朝大军到达金沙江,麓川军在金沙江往西设栅抵御。王骥造浮梁渡江并攻克,乘胜追击进至孟养,而麓川军在鬼哭山及芒崖山等仿冒均被明军攻克,贵州省都指挥使洛宣、九溪卫指挥使翟亨皆阵亡。思机发後来下落不明,也有些人称其死於乱军内。明军攻击孟养后抵至孟那,孟养在金沙江西,去麓川千馀里,诸部皆害怕恐惧。王骥撤销军队,部族再度拥思任发子思禄为乱,再度攻占孟养等地。王骥等考虑到大军年年征伐不平,觉得没法完全解决麓川军,於是与思禄为约,许以土目得部勒诸夷,居孟养如故。再两者之间金沙江立石为界,誓曰:“石烂江枯,尔乃得渡。”思禄亦恐惧后听命。明朝遂班师,寄于捷讯,英宗下诏增王骥禄,赐铁券,子孙后代世袭伯爵。
麓川之役也造成 了明朝在西南地区统治的衰落。朝中重臣奏疏中曾说:“麓川年年用兵,逝者十七八。”在“江南水旱相仍,军民俱困”、“瓦剌边患”的严峻形势下,王振等依然要调动江南地区和四川各地的很多军力,“转饷半天下”发起了持续9年的大规模的战事,进而引起国内农民起义,政局动荡不安。
可是仅仅获得了一部分胜利,比如较大 的便是麓川领地持续分裂。“析麓川地”对策巨大地消弱了麓川的阵营,至思亨法(思行法)统治后期,麓川具体控制的城池仅剩余陇川、瑞丽、芒市、遮放及一部分边外地域,麓川逐渐迈向没落。
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贫苦农家子弟到九五之尊,他的人生轨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家族的走向。在称帝后,朱元璋的哥哥姐姐均已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28 破除“三千”迷思:明孝宗朱祐樘的专情与政治智慧在中国古代帝王叙事中,“后宫佳丽三千”几乎成为皇帝的标配形象。从晋武帝司马炎“羊车望幸”的荒诞,到唐玄宗四万宫女的夸张记载,帝王私生活的奢华与混乱常被史书渲染。...
朱祐樘下一个皇帝是谁 晋武帝 2025-10-28 朱标身后:皇权更迭下的妻儿命运沉浮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逝,这位被朱元璋寄予厚望的继承人,其猝然离世不仅让朱元璋痛失储君,更引发了后续一系列的权力震荡。朱标生前两任妻子、五子四女...
朱元璋多少岁 朱标 2025-10-27 宣德风华:明宣宗朱瞻基的多元人生与艺术追求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在位十年间不仅开创了“仁宣之治”的盛世,更以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广泛的兴趣爱好成为历史长河中极具辨识度的帝王。...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0-27 帝王心术的镜像:朱元璋与康熙的储君信任差异解析在中国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与清圣祖康熙作为两位极具政治手腕的帝王,对储君的态度却呈现截然相反的态势: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给予绝对信任,甚至主动为其铺就登基之路;而康...
朱元璋多少岁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27 荒唐王爷的末路:朱檀之死与朱元璋的铁腕家法1389年冬,山东兖州鲁王府内,二十岁的朱檀在丹炉青烟中倒下。这位朱元璋第十子、曾备受宠爱的鲁王,最终因长期服用丹药中毒身亡。更讽刺的是,其尸骨经考古检测呈现黑...
朱元璋多少岁 朱檀 2025-10-27 永乐大帝的雄图:朱棣登基后的改革与扩张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名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登上皇位,改元“永乐”。这位以武力夺取天下的帝王,并未沉溺于权力巩固,而是以惊人的魄力开启了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4 功臣之殇:李善长为何难逃朱元璋的屠刀?1390年,77岁的李善长在南京家中接到了朱元璋的赐死诏书。这位被比作“萧何再世”的开国元勋,与儿子李祺、女婿朱氏宗亲等70余口被满门抄斩。作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朱元璋多少岁 李善长 2025-10-24 忠魂映日月:于谦的仕途沉浮与时代困局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于谦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铁骨,成为后世传颂的民族脊梁。这位历经永乐、宣德、...
于谦 2025-10-24 邓愈:大明帝国的长城与邓家爵位的陨落公元1337年,安徽泗县龙宿里诞生了一位改变历史的少年——邓愈。这位自幼身材魁梧、武艺超群的将领,16岁便接过父兄的抗元大旗,以万余人马在江淮地区掀起反元风暴。...
邓愈 2025-10-2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