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长孙无忌为何落得自缢的下场?他到底和武则天有什么恩怨?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
654年,唐高宗带着武昭仪和十车珠宝驾临长孙无忌府,长孙无忌赶紧设宴招待。席间,李治突然说:“舅舅好福气,子嗣众多还都懂事孝顺。不像我,嫡子一个都没,伤神啊……”说完,还下旨任命长孙无忌的三个庶子为官。
长孙无忌一听,这是来拉拢我了,便装糊涂说:“陛下说笑,臣的嫡妻无子时,臣未舍弃才有现在的福气。不过臣还有欠缺,但臣知陛下能做得更好!”李治和武昭仪听了,看向对方,知道这老狐狸拒绝合作了,便告辞而去。
可武昭仪不死心,又让母亲杨氏去劝说,被拒绝!再派礼部尚书许敬宗前去,还是被拒!武昭仪气极了,暗下决心:“等我上位,定要这家伙好看!”
第二年,李治不管长孙无忌等人反对,废掉王皇后改立武昭仪,长孙无忌十分生气,也怕武则天算账,便联合褚遂良上书请求复立王皇后,而这只会加快武则天的打击。
659年,武则天授意许敬宗弹劾长孙无忌勾结外官谋反,李治虽不忍,却还是听从了武则天的话,将长孙无忌削爵流放黔州。不久后又反悔,派许敬宗等人重审,可武则天怎么会给长孙无忌翻身的机会。
于是再次授意许敬宗,让其先下手为强,去黔州逼迫长孙无忌自尽!长孙无忌没办法,只好自缢。临终前,他不甘地说:“我竟败于妇人手里,天意啊!”
李治为什么要得到长孙无忌的同意才好废后呢,这还得从长孙无忌的分量来说。
长孙无忌,是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儿子,将门之后。受父亲影响,长孙无忌也懂些行军的技巧,但与父亲长孙晟不同,长孙无忌更善权谋,懂变通。
609年,长孙晟去世,由于异母兄逼迫,十来岁的长孙无忌只好带着母亲和妹妹投靠舅舅高士廉,因此结识李世民,成了好友。
高士廉见李世民野心大,便和长孙无忌商量,将其妹妹长孙氏嫁给李世民,长孙无忌转而成了李世民的大舅子。等到李渊太原起兵,长孙无忌便投到了李世民的麾下,凭借其计谋,迅速成为李世民集团的核心。
626年,李建成向李渊进言,将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逐出秦王府,长孙无忌成了秦王府唯一的心腹幕僚,他对李世民说:“情势危急,殿下再不决策,后果不堪设想!”
李世民因此决定动手,长孙无忌十分高兴,秘密召回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商议玄武门伏击李建成。事成后,被封为太子左庶子。等到李世民受禅登基,改迁为左武侯大将军,并带兵平定了罗艺的叛乱,足见军事才能。
627年,随着皇位的稳固,李世民大封功臣,长孙无忌钦点为功劳第一,被封为齐国公并任吏部尚书。可李世民觉得还不够,便让长孙无忌任尚书右仆射,可却被他拒绝了!
这下李世民纳闷了,别人嫌官小,你长孙无忌怎么还拒绝呢?长孙无忌便和李世民说:“臣是功臣,却也是陛下的大舅子,属外戚,不可过于恩荣。”李世民听了十分欣慰,改任其为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之后,还是让其任司空,可见其器重。
637年,李世民决定分封自己的十四个功臣为世袭刺史,世代有一州之封地,长孙无忌也在其列,封为赵州刺史,可他又不高兴了,对李世民说:“我们这些人跟着陛下就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国家,你现在搞个分封制,不是违背初衷么?”
李世民听了觉得有道理,只好作罢,但还是改封长孙无忌为赵国公,赐予一千多户封邑。
643年,李世民为了彰显自己善待功臣,想出个新花样,命人绘制二十四功臣图呈列于凌烟阁,长孙无忌排在第一位。
也就在这一年,太子李承乾因谋反被废,李世民询问长孙无忌说:“李恪和李治两子谁更适合做太子?”长孙无忌说:“晋王宅心仁厚,更适合做太子!”
李世民听了大笑说:“该不是因为李恪不是你亲外甥才这么说吧?”长孙无忌并未因此改变说法,依旧推举李治,李世民因此下旨册立李治为太子。
649年,李世民于宫外病逝,临终前将李治托付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太子李治则抱住长孙无忌的脖子痛哭请教该如何应对。长孙无忌便叫李治秘不发丧,赶紧回京登基,政权得以平稳交替。
因此,长孙无忌在李治登基后被任命为太尉和扬州都督,带头整修律法,帮助李治取得了“永徽之治”的良好开局。
653年,房遗爱谋反案发,长孙无忌因为太子一事与李恪有所嫌隙,便暗示房遗爱攀咬李恪,李恪为此被杀,可见长孙无忌在朝中势力之大!这也渐渐引起了李治的不满,尤其是武则天一事,长孙无忌的反对增加了李治改立皇后的难度,也遭到了武则天的记恨!
等到武则天坐稳后位,长孙无忌自然要遭殃!不仅被削爵流放,最后更被逼自缢,让人惋惜。
庆幸的是,长孙无忌死后的第十五个年头,李治回忆起长孙无忌对唐朝的功劳,恢复其官爵声誉,让其陪葬昭陵,也算是一点弥补。
长孙无忌作为李世民的心腹和大舅子,抛开外戚身份不说,其本身的能力是有的,多次帮助李世民完成关键决策,又临终受托,帮助李治取得“永徽之治”的成绩,位列凌烟阁第一也合情理!但是其权势渐大,终究引起帝皇不满,再加上反对武则天做皇后,就彻底和高宗和武后闹翻了,最终只落得个自缢身亡,让人惋惜。
在唐高宗李治统治的永徽至乾封年间,权善才的名字因一场震动朝野的“误斫昭陵柏”事件被载入史册。这位以刚直著称的大理寺卿,其人生轨迹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唐代司法体系...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6-27 宗楚客与武则天:姑侄情深下的权力纠葛在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宗楚客与武则天这对姑侄的关系,犹如一条暗线,贯穿于多个重大历史事件之中,深刻影响着当时的政治格局。血缘纽带:姑侄关系的建立宗楚客,字...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6-25 李治与贺兰氏:权力漩涡中的暧昧与虚构在唐朝宫廷的权力博弈中,李治与贺兰氏的关系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这位武则天的外甥女,因美貌被推入政治漩涡,其与唐高宗李治的互动,既是个人情感的纠葛,更是权力格...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6-24 太平公主无名之谜:唐代宗法制度下的女性身份困境在唐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爱女,以“太平”为号,掌权柄、兴道观、谋废立,其政治影响力远超诸多皇子。然而,这位搅动神龙政变、先天...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6-23 陈子昂与武则天:君臣际遇下的士人困境与精神突围在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的交织长河中,武则天与陈子昂的君臣际遇堪称一段耐人寻味的缩影。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与以“风骨”著称的初唐诗人,在权力漩涡与精神世界的...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6-19 武承嗣与武三思:权力漩涡中的堂兄弟在武周王朝的权力舞台上,武承嗣与武三思作为武则天的侄子,既是家族利益的代言人,也是政治斗争的参与者。二人虽为堂兄弟,却在权力争夺中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性格与命运轨迹...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6-16 李忠是李治和谁的儿子:揭开唐高宗长子身世之谜在初唐宫廷的权力漩涡中,李忠的名字始终与“庶长子”“废太子”等标签紧密相连。这位唐高宗李治的长子,其人生轨迹如同照妖镜,映照出大唐皇室最残酷的生存法则。要解开李...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6-13 元姑娘:中国历史上首位“女皇帝”的争议与真相在中国封建帝制的漫长历史中,武则天作为唯一正统女皇帝的形象深入人心。然而,北魏时期一位仅在位一日、连名字都未留下的“元姑娘”,却因特殊历史背景被推上“首位女皇帝...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6-13 武则天为何恨萧淑妃:权力、地位与生存的残酷博弈武则天与萧淑妃的恩怨,是唐代后宫权力斗争的典型缩影。这场斗争不仅关乎个人恩怨,更涉及皇权、门阀势力与生存法则的激烈碰撞。萧淑妃从得宠到惨死,既是武则天崛起的垫脚...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6-12 薛怀义的特殊技能:从市井小贩到武周权臣的进阶密码薛怀义(原名冯小宝)的崛起,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戏剧性的阶层跃迁之一。他从一个洛阳街头卖药的江湖郎中,摇身成为武则天首任男宠、武周王朝的辅国大将军,其人生轨迹的转折...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6-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