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是汉高祖刘邦的嫡子,公元前195年即位,公元前188年在未央宫郁郁而死,在位8年,逝年24岁。
汉惠帝刘盈即皇帝位后,在相国曹参的协助下,继续推行刘邦的安邦定国方针,轻徭薄赋,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进一步推动了西汉经济的发展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又被称为“清静无为”。有个典故,叫做“萧规曹随”,就是由汉惠帝推行“无为而治”的思想演化来的。
惠帝即位后的第三年,相国萧何死了。汉臣曹参与萧何原是好友,后来因政见不同有些矛盾,但萧何临死前,仍以大局为重,推荐曹参为丞相。
曹参任相国后,推荐和选拔了一批务实而不图虚名的官吏,撤换了那些不干实事而又好生事端的人。
从此,一些具体事务他就不再过问,整天在家喝酒、闲聊,公卿大臣们来找他商量政事,他总以话岔开,待之以酒,使其醺醺而去了事。
惠帝帝见相国整天不理政务,心里很不踏实,就让曹参的儿子去问。
他的儿子说:“您是相国,总不理政务,怎么安天下?”
曹参怒骂道:“你懂得什么?国家大事是用得着你多嘴的吗?”
惠帝知道后,更加纳闷,便直接把曹参找来亲自询问。
曹参急忙恭恭敬敬地脱下帽子说:“请问陛下,您和先帝相比,谁更英明?”
惠帝说:“我怎么敢和先帝比?”
曹参又说:“我与萧相国比,您看哪个贤明?”
惠帝笑着说:“卿似乎也比不上萧相国。”
曹参说:“陛下说的很对!既然你比不上先帝,我又比不上萧相国,先帝和萧相国安了天下,又制定和完备了一套法令政策,我们只要认真遵守,继续推行不就很好了吗?”
惠帝听后,称赞道:“很好!”

曹参为什么要建议惠帝这么办呢?原来,曹参出任惠帝相国之前,曾在齐国任丞相。
当时,他曾与许多有识之士探讨治国安邦的道理,但各有所见,互不相同,没有取得一致的意见。
后来,他拜盖公为师。盖公集历史之经验,给他讲了一套“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的道理。其意思是说,当政者只有简政安民,国家才会安定。
这种思想就叫“清静无为”,或称“无为而治”。
据说这话出于黄帝和老子的经书,故又称为“黄老思想”。
曹参是个有深谋远虑的大臣,他建议惠帝推行“无为而治”的思想,正是适应了经过秦朝暴政和多年战乱之后。
人民群众渴望过安定生活的需要,所以受到了惠帝的赞赏。

与民休息
惠帝根据曹参无为而治的思想,继续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他奖励人口增殖与土地开垦,规定民女15岁至30岁如再不出嫁,就要被罚款。
减轻人民群众的徭役,两次修筑长城,每次只征发十四五万人,每人每次不超过30天。
进一步减轻赋税,他把刘邦时的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为了给国内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惠帝继续推行与匈奴和亲的政策。
惠帝时,北方匈奴又逐渐强盛起来,领袖冒顿派使臣致书调戏吕后,语言亵渎。吕后看了大怒,要杀掉来使,出兵征讨。
惠帝及大臣季布为避免战争,说服吕后,顾全大局,忍受污辱,并以盛宴款待来使。
走时,惠帝还送给冒顿一位宗室公主,赠送许多礼物,使冒顿深受感动,回赠了许多马匹,主动与汉朝和好,安定了边境。

惠帝之死
据史书记载,惠帝是一个不喜权术、讲究实在的皇帝,并以此赢得了大臣们的敬重,但是,他性格比较软弱,因而吕后得以专权。
刘邦在世的时候,因为太子刘盈的性格懦弱,并不喜欢,而喜欢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再加上戚夫人在刘邦面前日夜啼泣,老是念叨立赵王为太子。
因此刘邦慢慢就动了心,也想废盈立赵,但在吕后和大臣们的一致反对下,没有办成。从此,吕后和戚夫人便结下了怨恨。
刘邦死后,吕后就下令把戚夫人囚禁起来,并派人召见赵王,使者去了三次,没有召来。
赵相建平侯周昌告诉使者说:“高祖把赵王托付给臣,现在赵王还年少,我听说太后怒恨戚夫人,想要召回赵王,然后把他们一起杀掉,因此我不敢让赵王去,况且赵王正在生病,也无法奉召前往。”
吕后知道后非常生气,就派人先把周昌召到长安,然后又派人去召赵王。
这次,赵王来了。
在赵王还没有到京城之前,这事却被以仁慈称道的惠帝知道了,非常恼怒母后之为,于是,他亲自迎接到灞上。
回到宫中后,他与赵王吃、住在一起,使太后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公元前194年2月的一天早晨,惠帝出去打猎,赵王因年纪小还没起床。太后知道后,就派人送去下了毒药的酒。
等惠帝回来,赵王已被毒死。
不久,太后又斩断戚夫人的手脚,挖去眼睛,用火烧聋她的耳朵,并给她吃哑药,使她讲不出话来,然后把她扔在厕所里,称为“人猪”。
几天之后,吕后让人召惠帝去看“人猪”,当惠帝知道“人猪”就是戚夫人时,便放声大哭,一病不起,并派人去对吕后说:“这真不是人干的事情。母后如此为人处事,我作为太后的儿子,实在无法治理国家。”
从此,惠帝便不理朝政,终日饮酒淫乐,心情郁郁,久病不愈。
于公元前188年8月病死在未央宫中。
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刘邦以泗水亭长之身崛起为开国帝王,其后宫虽无秦始皇"六宫粉黛"的规模,却也聚集了八位各具特色的女性。当吕...
秦始皇陵 刘邦 2025-11-19 刘肥:从险遭毒杀到善终的西汉庶长子在西汉初期的风云变幻中,刘邦的庶长子刘肥,其命运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他虽无缘帝位,却因身份和地位,在吕后掌权时期陷入了一场生死危机,险些命丧毒酒之下,最终却...
刘邦 2025-11-19 萧何自污:皇权阴影下的生存智慧在汉初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萧何作为开国丞相,以卓越的才能和忠诚辅佐刘邦夺取天下。然而,在刘邦晚年,这位功高盖世的贤相却做出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自污名节。这一...
刘邦 萧何 2025-11-18 逃难抛亲背后:刘邦的复杂面孔与历史真相在历史的长河中,刘邦的形象一直充满争议,其中“逃难抛妻弃子”这一事件,更是让他被贴上了“无赖”的标签。然而,深入探究历史细节,我们会发现刘邦的形象远非如此单一,...
刘邦 2025-11-18 英雄落幕时:刘邦大哭项羽背后的政治博弈与人性考量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乌江畔的霸王自刎声犹在耳。当汉军将领王翳割下项羽头颅时,这位曾以"力拔山兮气盖世"震...
项羽 刘邦 2025-11-17 韩信:智冠群雄却难逃悲剧,聪明一世为何糊涂一时?在秦汉交替的动荡岁月里,韩信宛如一颗璀璨流星,划破历史长空,留下无数传奇。他以卓越军事才能,助刘邦定鼎天下,被后世尊为“兵仙”,然而,这位智谋超群的军事天才,最...
刘邦 韩信 2025-11-17 吕后未称帝而立刘盈:权谋、礼法与现实的三重枷锁刘邦驾崩后,吕后作为其结发妻子,凭借政治手腕迅速掌控朝局,成为西汉初期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她毒杀戚夫人、大封吕氏子弟,甚至一度临朝称制,却始终未突破“称帝”的底...
刘盈 刘邦 2025-11-17 项羽败亡后刘邦对项氏亲属的处置:宽仁表象下的政治权谋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畔自刎,标志着楚汉争霸的终局。这位曾以"力拔山兮气盖世"震慑天下的枭雄陨落后,其亲属的命运...
项羽 刘邦 2025-11-14 从陵园守卫到帝国丞相:田千秋的传奇人生与政治智慧田千秋出身战国田齐王室后裔,家族在秦灭齐后迁居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为汉高祖刘邦陵园守卫。其祖上虽曾显赫,但至田千秋时已沦为普通官吏。他长期担任高寝郎一职,负...
刘邦 2025-11-13 韩信破局与诸葛亮困局:出川成败背后的战略密码公元前206年,韩信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奇谋,率汉军突破秦岭天险,一举定鼎关中,为刘邦争夺天下奠定基础;400余年后,诸葛亮五次北伐,面对相似的地理屏障,...
诸葛亮 刘邦 2025-11-1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