颙琰,清朝第七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号“嘉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正月,高寿89岁的太上皇乾隆皇帝驾崩。
在乾隆死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嘉庆皇帝就完成了对乾隆宠臣和珅的抓捕、判决及赐死的流程。
嘉庆迅速地搞掉和珅,主要有三个目的。
其一是立威,乾隆死了,他正式掌权,需要让百官知道,自己是个真正的皇帝了,拿一个乾隆宠臣立威,再好不过。
其二是甩锅,嘉庆元年,在川陕楚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白莲教起义,这事不能让死去的乾隆背锅。
于是,这口锅就让和珅替宠信他十几年,给了他荣华富贵的乾隆去背。
在嘉庆亲口宣布的和珅的罪名中,就有说是因为和珅的剥削,导致白莲教起义爆发这一条,即“层层朘削,皆为和珅一人”。
其三是敛财,“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并非虚言,但嘉庆需要和珅的财富也不是为了自己享受,他需要更多的钱充当军费。
镇压白莲教起义需要大量的钱财,没有什么比抄一个善于理财的和珅的家来钱更快了。
看似权势滔天的和珅,在嘉庆对他的处置行动面前,毫无反抗能力,保不住自己的钱,也保不住自己的命。
和珅成为乾隆宠信的臣子,时间长达十多年,也形成了自己的一股势力圈,嘉庆粗暴地赐死和珅,难道不怕他多年以来培养的势力反弹吗?

从结果来看,嘉庆是不怕的,和珅及其能掌控的势力,在嘉庆以皇权的名义,下达的命令面前,只能束手就擒。
当然,嘉庆为了保证朝堂的稳定,也把矛头只对准了少量人,没有搞大规模牵连,防止了和珅集团的狗急跳墙,这是维稳需要。
但归根结底,是和珅及其经营的势力,无法对皇权有任何威胁,而这个底子,是乾隆皇帝在世时就打好的。
乾隆宠信和珅,但没有到连最重要的权力都放手的地步,他晚年怠政,可也始终把人事权及处置大臣、赏罚大臣的权力牢牢地捏在手中。
这几项事权不下放,大臣们畏惧的就只能是皇帝,只有皇帝才能决定他们前途和命运。
或许和珅能借助乾隆对他的宠信,以及自己掌握的权力,对部分无关紧要的职位有影响力和决定权,但重要职位的任免和赏罚,他是拿不到手的。
这其实就是乾隆一直以来坚持的理念,即皇权要“乾纲独断”。
在《乾隆实录》中,记载有乾隆说的一段话:
朕乾纲独断,太阿从不下移,现在内外大臣,俱朕亲加擢用,不特不敢如前明之严嵩辈盗窃威柄朋比为奸,即本朝康熙年间明珠、徐乾学等私相交结,少通馈遗。雍正年间及朕乾隆十年以前鄂尔泰、张廷玉等等素知谨慎,尚不免稍存门户之见,此时诸臣中亦无一略似彼二人者。
乾隆对如何驾驭臣子有他自己的一套,他绝对不会允许出现如严嵩、明珠、鄂尔泰、张廷玉这样影响到皇权威权的臣子出现。
乾隆也是通过始终掌握着人事权、赏罚权这些重要权力,使得权臣无法出现,有“乾纲独断”的乾隆,和珅的权力就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中。
而基本底线就是,和珅可以有一定权力,可以敛财,可以一定程度的结党,但只能在皇权的掌控之下。
另外,在乾隆朝晚期,和珅也并非是唯一受乾隆宠信的臣子,从制衡的角度来说,喜欢掌控一切的乾隆,也不会让和珅一家独大。
比如嘉庆二年时(公元1797年)才去世的阿桂,就是乾隆用来制衡和珅的重要棋子之一。
如《啸亭杂录》中记载阿桂跟和珅的关系时就是这么写的:

阿文成公与和相同值军机大臣十数年,既薰莸不相合,乃除召见议政外,毫不与通交接。凡立御阶之侧,公必相去十数武,愕然独立。和就与言政事,公亦漫应之,终不移故处也。
阿桂跟和珅政治对立十几年,两人关系最对立的时候,同为军机大臣的他们,甚至都不愿意一起在军机处办公:
每日惟召见时联行在而入,退则各还所处,虽亦有时暂至军机处,而事过辄起。
阿桂跟和珅互相之间的这种态度,乾隆肯定喜闻乐见,甚至会予以默默的支持。
除阿桂外,在乾隆朝晚期,还有王杰、朱珪、董诰等重臣,都是和珅的政敌,也都受到乾隆的重用。
和珅搞不定这些人,就无法成为真正的权臣,朝堂上的低级官员要依附的对象,能有许多选择,和珅做不到一家独大。
也有文章说和珅是权臣,其实是有些名不副实的,乾隆座下无权臣,和珅只能算是宠臣。
当嘉庆要处置和珅时,和珅或许有一些党羽,但反和珅的团体及人数却更多,和珅及其党羽又如何能对抗大多数?
而始终让和珅只能成为少数的掌控者,是宠信他的乾隆,乾隆再宠信一个人,也不可能让他有能够威胁到皇权的实力。
有乾隆为皇权打下的好底子,嘉庆要对付和珅,就是手到擒来,嘉庆根本就不担心和珅及其多年培养的所谓势力的反弹。
乾隆帝以89岁高龄驾崩,留下43位后妃的庞大群体,其中仅10位在乾隆去世时仍健在。这一特殊历史场景下,嘉庆帝的处置方式既遵循清代宫廷制度,又暗含权力交接的微妙平...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31 乾隆深爱令妃,为何未封她为后?乾隆帝与令妃魏佳氏的情感纠葛,是清代宫廷史中备受瞩目的篇章。这位出身内务府包衣的汉女,凭借出众的容貌与温婉的性情,从宫女一路攀升至皇贵妃之位,更以十年六胎的生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10-31 从乾隆宠臣到嘉庆阶囚:和珅的权力沉浮密码在乾隆朝的权力金字塔顶端,和珅以“二皇帝”之姿掌控朝政二十余年,其权势之盛甚至让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惊叹“中国真正的掌权者”。然而当乾隆驾崩仅十五日,这位权倾朝野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30 十五年国库的财富为何一年耗尽:和珅家产与嘉庆财政的双重困局1799年正月,乾隆驾崩仅十五日,嘉庆帝便以雷霆手段查抄和珅府邸,抄没家产估值达8亿至11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15至20年的财政收入。然而,这笔天文数字般的财富...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29 雍正严控与乾隆宽赦:权力更迭中的宗室政策转向清雍正朝以雷霆手段整肃宗室著称,十四阿哥胤禵、十阿哥胤等康熙末年参与储位争夺的皇子均遭长期囚禁。然而乾隆帝即位后迅速释放这些叔父,并调整其子嗣待遇,这一政策转向...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28 乾隆大婚时,雍正赐死弘时?历史真相与影视虚构的碰撞乾隆大婚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件盛事,而围绕雍正帝是否在此时赐死亲生儿子弘时的争议,却因影视作品的渲染成为民间热议的焦点。事实上,翻遍《清史稿》《清实录》《清皇室四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8 嫡子早逝与皇权隐喻:嘉庆祭拜永琏背后的权力密码1795年,乾隆六十年,85岁的乾隆皇帝在勤政殿召集王公大臣,宣示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并约定次年归政。然而,在永琰正式成为储君仅13天后,乾隆便命其前往朱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27 雍正两道密旨:为乾隆铺就六十三载盛世坦途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圆明园内,一代铁腕帝王雍正帝溘然长逝。这位以改革著称的皇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儿子乾隆留下两道密旨,不仅确保了皇权的平稳交接,更奠定了...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4 乾隆帝的权力棋局:讷亲从宠臣到弃子的政治密码乾隆十年(1745年),保和殿大学士讷亲的朝服补子上,四爪金龙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这位年仅三十余岁的满洲贵族,正以首席军机大臣的身份统领吏、户二部,其权势甚至超越...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10-24 乾隆情深:忻贵妃薨逝后的五日朝堂空寂与帝王柔肠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五月初四,紫禁城内一片肃穆。年仅四十岁的忻贵妃那拉氏(后追封为忻贵妃)因病薨逝于永寿宫。消息传至养心殿,乾隆帝手中朱笔顿落,在奏折上晕...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忻贵妃 2025-10-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