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长孙无忌和武则天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长孙无忌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背后真正原因是?
前言
长孙无忌是唐高宗李治的亲舅舅。长孙无忌之死其实跟武则天本人关系不大,他是被李治赐死的。
今天我们来回顾唐朝的这段历史,一探究竟。
唐高宗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
在655年9月的一天,李治于宫中与重臣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等人商讨改立皇后之事。
王皇后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时选定的儿媳,而且也没什么过错,所以长孙无忌与褚遂良非常反对:李治改立武则天为皇后。
李治想,我跟武则天是那么的恩爱,你们大家都知道的,王皇后又不会生养;再说了,这也是我大唐老李皇家自个儿婚姻的事情,你们只是我爹李世民留下来的托孤大臣来辅助我打理朝政的,就这事你俩管得有点宽了吧,是想让我这一脉绝后还是咋的,安的啥心你俩?!
李治纳闷:本来,我跟武则天要结婚、改立她为皇后也就形式上问一下你们而已,你俩可倒好,竟然跟我对着干,不顺着我的意思来,特别是老舅长孙无忌你。
所以,李治和武则天对于他俩人当时是极其的恼火,甚至恨意浓浓!
但手握军权的李勣就不同,当第2天李治单独去找他时,李勣说道:“皇上,这是你自己的家事,何须问他人!”
有了李勣的支持,李治腰杆更硬了,终于下定决心……10月份立定武则天为皇后。
长孙无忌势大一手抓天,威胁皇权!
长孙无忌是凌烟阁的第一功臣,厉害着呢,连一代名相魏征与房玄龄都要排在他后面。
想当年,李世民晋阳起兵时,长孙无忌家族对他的帮助可真是尽心尽力;李世民打遍天下那段岁月直至玄武门之变、甚至历史上闻名的“贞观之治”,长孙无忌都是立了非常之大功的;加上长孙无忌向来与李世民交好,还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李世民,做了皇后(李治的生母)。
更重要的是,唐太宗李世民临死之前,特别遗命嘱咐长孙无忌为首的几人来辅佐李治,是托孤重臣。
长孙无忌就这样,一起跟李世民打天下,又是显赫战功、又是国舅;甚至亲外甥李治能继承大统做上皇帝,也是经他一番认真与艰辛操作才成功的。
其实长孙无忌的亲外甥李治当上皇帝,还有个故事。
当年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被废掉后,唐太宗李世民,就在长孙无忌等人的鼓捣挟制、一番无奈之下才立的李治为太子。因为李治就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
本来李世民想立吴王李恪为太子的。因为李世民觉得李治的性格过于仁懦、柔弱,怕他挑不起大唐的这付重担。
说起这吴王李恪,可不简单,他既有李世民的雄伟胆略,又“善骑射,才能文武双全”。
但长孙无忌等人偏要在李世民面前说得天花乱坠,说晋王李治以后必是个守成之君,稳重仁慈……是最合适的王储之人选。
经长孙无忌等人如此这般一说,李世民内心就扛不住了。因为长孙无忌身后可是势力极其庞大的关陇集团,李唐大皇朝之所以能建立就是靠强大的关陇集团实力作支撑的;以后李唐大国的发展还得依靠这棵关陇集团的“大树”遮荫乘凉;认真权衡之下的李世民,他也只能妥协,便册立了李治为太子来继承皇位。
652年,发生“房遗爱事件”!
在这起由高阳公主挑起的谋反惨案中,长孙无忌借亲自主办查案之便利,大肆报复政敌,蓄意陷构,将案件随意扩大化,更是诬告李唐宗室至亲意图谋反。
使得在公元653年,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高阳公主等人因造反被处斩;吴王李恪也被诬冤处死!一帮李唐宗室之人被流放。
其实这件事跟吴王李恪本无牵连的,但是长孙无忌非常嫉妒李恪的才能,怕他以后生出事端,对自己的官位前途不利,便故意诬陷李恪也参与了谋反 。
当吴王李恪被诬告为谋反、临刑赴死之前,他悲愤地破口大骂长孙无忌:“你这个逆臣老贼,窃弄威权,陷害忠良,若社稷有灵,当不久灭你族。”
因吴王李恪的被杀,导致了朝野震动、天下人惊,史称:“海内冤之”。
吴王李恪的被杀,连唐高宗李治跟朝中很多大臣们都人心惶惶、惧怕长孙无忌……于是,李治找来了几个大臣作帮手。首先他找来了许敬宗,把他扶上了中书令的宰相位置,这样就使得许敬宗他的权力威势可以和长孙无忌形成制衡……
公元659年,许敬宗等人启奏李治说,监察御史李巢勾结长孙无忌造反,与他们从太子洗马韦季方结党案又扯出那些长孙无忌谋反事……品读史料,我们很容易知道:其实这些东西都是在李治的授意下搞的“欲加死罪,何患无辞。
当大臣启奏长孙无忌谋反唐高宗之事,李治他本人开始不信,后来又作悲痛之苦泣泪言状……但他却不把亲舅舅长孙无忌找来当面对质、以辨罪名真假。如此可见,唐高宗李治在政治权力斗争中也是多么的残忍、无情!
唐朝显庆4年(公元659年),李治削去了长孙无忌太尉之职,没收其全部家产,并将他发配至黔州,后来被赐死;长孙无忌的至亲们则被流放岭南,充作奴婢。
一个当时在唐朝显赫无比的家族,就这样没落了。
总结
其实,长孙无忌他在官场失败、身死的根本原因:就是长孙无忌用宰相的权力(打工者--职业经理人)挑战以李治、武则天为代表的皇权(老板)的失败,也是在李唐皇朝宗族势力、其它门阀集团大臣们的联合绞杀下的封建社会的政治牺牲品。
在唐代武则天时期,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两次拜相却始终低调谨慎,举贤荐能却从不显露恩宠,临终焚稿只为避免是非牵连他人。他就是陆元方(639—701年),字希仲,吴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武士彟之“彟”:读音考辨与历史回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武则天之父武士彟的名字常因“彟”字的读音引发争议。这个承载着唐代开国功臣身份的姓氏,其读音背后不仅涉及汉字音韵的演变规律,更折射出历史人物形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权力与欲望的交织: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历史纠葛在武则天统治的盛唐宫廷中,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关系始终笼罩在权力阴影与情感迷雾之下。这对相差二十余岁的男女,以美貌、才情与权谋为纽带,在神都洛阳的深宫中演绎了一段...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8-04 薛绍与慧娘:虚构与真实交织的千年情殇在唐代历史与文学的交织中,薛绍与慧娘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既承载着真实历史的厚重,又浸润着文学想象的浪漫。薛绍作为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驸马,其生平有...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7-30 古代殿试资格考:从寒门学子到天子门生的晋级之路殿试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最高层级考试,自唐代武则天首创至清末废止,历经千年演变,其资格审核体系既承载着皇权对人才的最终裁决,也折射出科举制度“逐级筛选、优中选...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30 上官婉儿的诗:宫廷与自然的双重变奏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上官婉儿以“巾帼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作为武则天与唐中宗时期的宫廷核心人物,她不仅掌控诏命、品评诗文,更以32首存世诗作构建了独特的文学...
武则天有男宠吗 上官婉儿 2025-07-29 李治为何钟情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政治的交织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故事,始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位以“永徽之治”奠定盛唐基础的皇帝,为何会对大自己四岁、曾是父亲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倾心不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8 李治为何痴迷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性格的交织唐高宗李治对武则天的痴迷,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段跨越伦理与权力的情感,既非单纯的男女之爱,也非简单的政治联姻,而是情感需求、权力博弈与性格互补共同...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4 张柬之:大器晚成的唐室中兴名相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是唐朝武则天时期至唐中宗时期的关键政治人物。他以八旬高龄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3 破局与桎梏:日本首位女天皇推古的婚姻困局与政治突围在东亚君主制历史中,日本推古天皇(554-628年)以“世界首位女性皇帝”的身份独树一帜。这位比武则天早近百年登基的女天皇,其婚姻选择与政治生涯交织成一幅充满矛...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