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藩王到皇帝,看刘恒如何步步为营,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汉朝是中国第二个大一统王朝,对中国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像开国皇帝刘邦、北伐匈奴的汉武帝刘彻,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帝王。
而我们今天讲的汉文帝刘恒很少有人知晓,毕竟与他的父亲刘邦和孙子刘彻相比,刘恒的知名度是差点。
可是刘恒却是西汉唯一四个有庙号的皇帝,要知道,汉朝对皇帝上庙号是非常慎重的,大部分汉朝皇帝没有庙号,只有谥号。

开国皇帝和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皇帝才有庙号,分别是刘邦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刘恒庙号太宗,谥号孝文皇帝,刘彻庙号世宗,谥号孝武皇帝,刘旬庙号中宗,谥号孝宣皇帝。
如此可见,汉文帝刘恒的历史地位之高,
仔细说来,刘恒的贡献在于以藩王身份入京继承大统,通过一系列集权措施,实现政权的平稳过渡,开创文景之治的太平局面。
进京继位,来自开国父辈的邀请
刘恒出生于公元前203年,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在当时的西汉宫廷,戚夫人是刘邦最宠爱的妃子。
仗着刘邦撑腰,戚夫人为了争夺太子之位与吕后正进行激烈的斗争,相比之下,刘恒的母亲薄姬低调得多。
在认识刘邦之前,薄姬是魏王豹的夫人,魏王豹被刘邦杀死后,刘邦见其有几分姿色,将其纳入后宫。
但之后就被刘邦忘之脑后,很少前去临幸,在生下刘恒后,薄姬在宫内更是如履薄冰,谨言慎行,远离后宫斗争。
汉初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母亲的悉心教导,使刘恒养成了谨慎沉静的性格。也许是刘邦有意锻炼。
前196年,刘邦在平定代地诸侯陈豨的叛乱后,册立八岁的刘恒为代王。
当时的代地(山西地区)是汉朝与匈奴的交接诸侯国,属于帝国北疆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艰苦的环境和险恶的外部环境造就了刘恒杀伐果断的个性,为即位后成功应对功臣问题与施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刘恒驻守边疆的十几年里,西汉宫廷发生多次流血政治斗争,刘邦去世后,吕后残忍杀害戚夫人,分封吕氏家族为诸侯王。
前180年吕后去世,忠于刘邦的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皇孙朱虚侯刘章携手发动政变诛灭诸吕,使大汉江山重回刘氏家族。
于是周勃等人商议由谁来继承皇位,考虑到当时吕后立的小皇帝刘弘不是汉惠帝的后代,不符合皇位继承的法统,又评估了诸王和外戚势力后。
周勃等人相中了代王刘恒,一来刘恒的背景相对纯粹,没有被卷入过复杂的政治斗争,不会脱离元老重臣们的掌控,二来刘恒性格宽厚仁和,名声不错,容易服众。

于是派出使者去接刘恒到长安继承皇位。使者到达代地传达要立他为帝后,代国朝廷出现了分歧。
郎中令张武等人反对继位,毕竟西汉宫廷波谲云诡的政治斗争,加上陈平、周勃这些“虎狼”般的元勋重臣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刘恒又毫无根基,稍有不慎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但中尉宋昌认为刘氏江山已经稳固,不是任何臣属能够撼动的,不必有所顾虑。刘恒思虑良久,力排众议,决定入京继位。
掌控军队,恩威并举
刘恒虽然进京继位,但并没有表现出急不可耐的样子,在向长安进发的过程中,步步为营,生怕出现变故,殃及性命。
先是派舅舅薄昭先到长安探听虚实,在得知一切正常后,继续前行,在离长安城五十里的时候,再次派属下宋昌进城探路,了解虚实。
宋昌到达渭桥时看到丞相以下的官员都来迎接时,才向刘恒汇报,刘恒这才放心,刘恒行进到达渭桥,群臣以臣礼拜见刘恒,刘恒也谦逊回拜。
这时太尉周勃走上前来说:
“要求赐片刻时间秘密禀陈。”
没等刘恒开口,宋昌果断回应:
“要是太尉所陈的是公事,就请当着众臣的面奏;要是所陈的是私事,王者是无私的。”
宋昌以其强硬且有理有据的姿态,给了周勃一记下马威,也极大树立君王的威严,周勃只能跪着送上天子玉玺。
但刘恒却没有立刻接受,而是以其谦虚的态度辞谢说:
“请到京都代邸再议。”
最后刘恒在陈平等众大臣的拥戴下,进入代邸商量,
在五让天下后,刘恒终于同意即皇帝,并选择良辰吉日,继承皇位,是为汉文帝。
刘恒深知自己虽然为帝,但势单力孤,尤其在陈平、周勃、灌婴等拥立之功的一干元老重臣面前,自己随时都可能被这些老家伙换掉。
他们可是与父亲刘邦并肩作战,经历起义反秦、楚汉之争到铲平诸吕,在朝廷有深厚的政治根基和极高威望。
为了巩固皇位,恢复被破坏的皇权体制,刘恒深谙军权是最大的权力,必须把军队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上。
在他继位进入未央宫的当天夜里,就命令心腹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二军,张武为郎中令,巡察保卫宫中,第一时间掌控皇宫和京城的军权。
随后命令部下诛杀后少帝及其三个弟弟,以绝后患,
在以迅雷霹雳手段掌控局势后,刘恒开始封赏功臣,拉拢人心。
首先是封赐诛杀诸吕的有功之臣,前179年封周勃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灌婴为太尉,组成新的中央执政班底。
其次恢复被吕后贬斥的刘姓王公的爵位和封地,立原赵幽王刘友之子刘遂为赵王;徙封原琅邪王刘泽为燕王,立刘遂之弟刘强为河间王,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东牟侯刘兴居为济北王,立皇子刘武为代王,后封为梁王。
在恩威并施后,刘恒为了进一步稳固皇权,在即位三个月后,立长子刘启为太子。这样,自汉高祖以来,预立太子就成为汉朝的定制。
打击重臣,镇压叛乱,扫清潜在威胁
对于刘恒来说,光掌控军队和恩封赏赐是远远不够的,打击重臣才是控权最重要的手段。
毕竟当年吕后死后,吕禄、吕产掌握禁军不还是被周勃、陈平这些老狐狸收拾了,所以最关键的是这些元勋重臣。
这方面主要是对拥立首功大臣周勃的处理,
恰巧当时周勃自恃拥立有功,每次退朝后总是很骄横的样子,似乎不把刘恒放在眼里。
而刘恒对他十分有礼,经常目送他离去,随着刘恒掌握了为帝的要领,以及皇位的巩固,刘恒的神色变得越发严肃,经常就政务问题批评周勃。
周勃有时候应对不妥当,经常被问的哑口无言,汗水湿透衣背,最终为了防止功高震主,引火烧身,周勃不得不辞去右丞相,由陈平接任。
但你以为这就完了吗?那就大错特错了。
陈平接任丞相仅仅一年就去世了,刘恒任命周勃做丞相,但仅十个月后,刘恒又以列侯归封国为借口免除了他的相职。
虽然表面上刘恒说是让周勃做表率,但实际上就是玩弄权术,通过对周勃的“两起两落”削弱其威望和权势,告诉朝廷大臣,曾经的开国元勋、靖难功臣照样被玩弄于股掌之上。
对于刘恒来说,这只是一些小手段,很快大招就来了,一天有人举报周勃家中私藏盔甲,怀有谋反之心。
过去谋反可是重罪,刘恒不由分说马上把他抓捕,扔进大牢,开始周勃不以为意,但负责调查的狱吏却对他百般欺凌。
没有办法,周勃只能屈尊送其千两黄金,又通过帝舅薄昭向刘恒说明自己惧祸才束甲,决无谋反之心。
刘恒当然知道周勃没有谋反,他的目的不过是通过打压权臣实现集权,经此一事,朝廷大臣纷纷与周勃划清界限。
且元勋旧贵死的死,老的老,已呈凋零态势,刘恒知道周勃翻不起什么浪,便释放了他。周勃出狱后说:
“我曾经率领百万大军,然而怎么知道狱吏的尊贵呀!”
在打压重臣的同时,刘恒对皇族诸侯也毫不手软,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发动叛乱,开启同姓诸侯武装反抗汉廷之先例,刘恒派兵镇压,叛军土崩瓦解,刘兴居被俘自杀。
三年后,皇弟淮南王刘长又举起了叛旗。但尚未行动,即被朝廷发觉,刘恒罢去他的王位,将他发配蜀郡,途中,刘长绝食而死。
小结
刘恒通过强硬的政治手段镇压朝臣、皇族等潜在威胁,实现了西汉皇权的平稳过渡,在治理国家上,他实行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厉行节俭朴素,废除肉刑,实现国家强盛,百姓小康,开启“文景之治”。
公元前180年,长安城未央宫的青铜灯盏彻夜未明。37岁的代王刘恒接过象征皇权的玉玺,面对的是一个财政赤字高达七成、人口锐减至千余万的残破帝国。这位以&q...
刘恒 2025-11-19 红颜薄命:卫子夫与钩弋夫人——权力漩涡中的双重悲剧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后宫佳丽无数,但卫子夫与钩弋夫人的命运轨迹,却因权力斗争的残酷性成为历史长河中最具悲剧色彩的注脚。一位是稳居后位三十八年的皇后,一位是诞...
卫子夫 刘彻 2025-11-13 权谋棋局中的明君之选:陈平、周勃拥立刘恒的深层逻辑公元前180年,吕后崩逝,西汉朝堂暗流涌动。以陈平、周勃为首的功臣集团与刘姓宗室联手发动"诛吕之役",彻底铲除吕氏外戚势力。...
刘恒 2025-11-12 汉文帝的皇位:一场“天降馅饼”背后的历史博弈公元前180年,长安城内暗流涌动。吕后去世后,功臣集团与刘氏宗室联手铲除吕氏势力,却面临一个关键问题:谁将成为大汉王朝的新君主?在刘邦的八个儿子中,仅剩代王刘恒...
刘恒 刘邦 2025-11-04 汉武帝六子命运图鉴:权力漩涡中的皇家悲歌汉武帝刘彻以雄才大略铸就"汉武盛世",却在家族传承中埋下悲剧种子。其六子命运如六面棱镜,折射出封建皇权制度下人性异化与权力绞...
刘彻 2025-11-04 “一尺布尚可缝”:汉文帝与淮南王刘长的权力困局公元前174年,淮南王刘长在流放蜀地的途中绝食而亡,汉文帝刘恒闻讯后痛哭流涕,却难掩民间“兄弟二人不能相容”的讽刺歌谣。作为刘邦仅存的两个儿子之一,刘长之死既是...
刘恒 刘邦 2025-10-28 汉文帝刘恒:一场“意外”登基背后的权力博弈与历史必然公元前180年,长安城迎来一场剧变:吕后去世后,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联手发动政变,将吕氏家族一网打尽。此时,汉朝皇帝之位悬空,功臣集团与宗室贵族陷入激烈博弈。最终...
刘恒 2025-10-20 汉室悲歌:六子凋零背后的权力困局与人性悲剧汉武帝刘彻一生雄才大略,开疆拓土,却难逃“六子无善终”的家族诅咒。从戾太子刘据自尽于巫蛊之祸,到广陵王刘胥因诅咒被赐死,六个儿子的命运如同被诅咒的棋局,最终全部...
刘彻 2025-10-20 汉武帝的求仙执念:与方士李少君的千年迷局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刘彻以开疆拓土、尊儒兴文的雄才大略闻名,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天汉之君”晚年深陷对长生不老的狂热追求。其与方士李少君的纠葛,不仅折射出帝王对...
刘彻 2025-09-30 代王王后:汉文帝发妻为何在史书中“消失”?作为西汉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刘恒的发妻,代王王后本应是史书重点记载的人物,但其姓名、出身、死因乃至具体事迹均未留下明确记录,仅在《史记》《汉书》中以“代王王后生四男...
刘恒 2025-09-2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