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史记·七十列传·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维汉兴以来,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著明,未有若故丞相平津侯公孙弘者也。位在丞相而为布被,脱粟之饭,不过一肉。故人所善宾客皆分奉禄以给之,无有所馀。诚内自克约而外从制。汲黯诘之,乃闻于朝,此可谓减於制度而可施行者也。德优则行,否则止,与内奢泰而外为诡服以钓虚誉者殊科。”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征召制的模式下,西汉名臣公孙弘如何做到丞相之职?
西汉武帝时期,除了察举制之外,还有两种选官模式,征召制与“公车上书”制。征召制又被称为征辟制,是两汉时期一种不通过官员推荐试用而被皇帝直接授予官职的选官方式。一般而言,皇帝大多会征辟一些有才能而又不肯出仕的贤者、隐士以及名流做官。那么西汉名臣公孙弘如何在征召制的模式下做到丞相之职,为后来的“以丞相褒侯”开创了先例?

公孙弘年少时在家乡的县里作狱吏,后来因触犯法律被免职,为了生活,只好到海上去牧猪。当时,汉文帝受贾谊的影响,开始尝试任用一些儒学之士,并且初设一经博士。因此,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下,年过四十的公孙弘重新拾起书卷,学习《春秋》杂说,并最终选择《公羊传》研习。
直到汉武帝时期,刘彻下诏要求朝堂及郡国二千石以上官员举荐“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就这样公孙弘被菑川国推荐到了长安朝堂之上,不过因出使匈奴回来复命时不和武帝心意,不被重用,称病返回家乡。不过几年,汉武帝征召贤才的诏令又一次来到了菑川国,公孙弘只好再次入京。这一次,他他在回答武帝策问之时,提出“凭才干任官职,不听无用的意见,不制造无用的器物,不夺民时妨碍民力,有德者进无德者退,有功者上无功者下,犯罪者受到相应惩罚,贤良者得到相应奖赏”八条治理百姓的根本方法,被刘彻在一次拜为博士。
之后,又因原御史大夫张欧年老多病而被免责,公孙弘被武帝提拔为御史大夫,接替张欧之位。《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元朔三年,张欧免,以弘为御史大夫。”

不仅如此,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就在以丞相为首的外廷设立了内朝,而内朝顾问正是提出了解决藩王之乱“推恩令”的主父偃。但“主父偃当路,诸公皆誉之,及名败身诛,士争言其恶”,当时主父偃受齐厉王刘次昌之死下狱治罪,本来凭借“推恩令”的功劳,汉武帝是不想杀主父偃的,但公孙弘却对武帝说:“齐王无子,封国被废,主父偃已经被确认是罪魁祸首了,不杀主父偃,无法像天下人交待啊!”就这样,主父偃被武帝诛杀。
此后,有大臣汲黯上奏武帝称公孙弘已居三公要职,拿着高俸禄却盖粗布被子,明显是欺诈世人沽名钓誉。没想到公孙弘坦然承认了,还举例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与晏婴都是如此。这样一来,导致武帝认为公孙弘谦让有礼,愈加厚待他。而后,恰逢丞相薛泽(汉高祖功臣广平侯薛欧的孙子)被免职,武帝便任用公孙弘为丞相,还下诏封公孙弘为平津侯。《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记载:“其以高成之平津乡户六百五十封丞相弘为平津侯。其后以为故事,至丞相封,自弘始也。”
公元前98年,长安城笼罩在肃杀的寒风中。太史令司马迁因替李陵败降匈奴一事仗义执言,触怒汉武帝,被处以宫刑。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刑罚,实则是西汉政治格局与军事战略交...
司马迁 2025-11-04 弘农杨氏开基者:杨敞的出身与人生轨迹作为西汉中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杨敞不仅是弘农杨氏的始祖,更以司马迁女婿的身份成为历史焦点。其家族背景与仕途经历,折射出西汉中后期政治格局的深刻变迁。一、显赫家世:...
司马迁 2025-10-31 末代秦王子婴:出身迷雾与悲歌人生子婴的出身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扑朔迷离的皇室谜团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三处矛盾记载:《秦始皇本纪》称其为"二世兄子",即胡...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10-29 汉武帝的权力铁腕与史官的命运悲歌:司马迁宫刑事件再审视公元前99年,一场震惊朝野的案件将太史令司马迁推向生死边缘。因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这位立志“通古今之变”的史官被汉武帝处以宫刑。这场刑罚不仅改变了司马迁的...
司马迁 2025-10-20 子婴身份之谜:秦始皇血缘中的“幸存者”与权力真空的产物秦朝末年,当赵高将玉玺塞进子婴手中时,这位仅在位46天的末代秦王,其身世却成为两千年来未解的历史谜题。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三种矛盾记载:或为扶苏之子(始皇之孙...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10-13 司马迁所受宫刑:割除男性生殖器官的残酷历史司马迁,这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的史学巨匠,因替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最终遭受了宫刑这一古代最残酷的肉刑。关于宫刑的具体操作方式,尽管史书未详载细节,但...
司马迁 2025-09-24 项庄身世之谜:楚国第一剑客的家族脉络在楚汉争霸的烽火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如同一把淬毒的匕首,刺破了鸿门宴的虚伪和平。这位被司马迁以寥寥数笔记载的楚国...
司马迁 项庄 2025-09-23 廉颇老矣:历史回响中的英雄迟暮与时代隐喻战国烽烟中,廉颇以“破齐败燕、守卫长平”的赫赫战功铸就铁血传奇,却在暮年遭遇“一饭三遗矢”的谗言构陷,最终悒悒而终。这个被司马迁载入《史记》的典故,历经两千余年...
廉颇典故 司马迁 2025-09-05 楚怀王是昏君吗?——从历史迷雾中探寻真相在战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楚怀王熊槐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刻画为“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的昏庸之君,但出土文献与后世研究却揭示出这位楚...
司马迁 楚怀王 2025-09-03 史记:跨越三千年的历史长卷——从上古传说到汉武雄图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以恢弘的叙事框架与深刻的历史洞察,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原乡。这部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十四年完成的巨著,不仅开创了“纪传体”史...
司马迁 2025-09-0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