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薛仁贵之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代一代战神薛仁贵,被自己儿子一箭射死?这是怎么回事?
“三岁孩童千两价,保主跨海镇西东”,这首诗就是李世民写给自己手下的一位将军的,他一生有勇有谋,保护李世民,打下不少江山,他就是薛仁贵。
而薛仁贵并不是被敌国大战斩杀,也不是死于皇室的暗杀,竟是在战场上被自己儿子一箭射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薛仁贵从小神力
薛仁贵是山西修村人,是唐代时期非常有名的战将,帮助李世民开疆扩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而他的家族却略有些特殊,他的祖上是上一代皇朝的官员,但是到了薛仁贵这一代的时候,皇朝没落,所以薛仁贵虽然是官家子弟,却没有机会为官。
由于薛仁贵的父亲走的早,他很早就担起了这个家的重则,而他父亲的死也让他的家境一落千丈,一夜回到穷苦人家。
尽管如此,他还是没有放弃,他一边努力学习,一边刻苦锻炼,再加上他天生的作战天赋以及怪力一般的存在,方天画戟在他的手里也能施展地非常轻松。
而后来方天画戟就成了他手中的一把战神级武器,也帮助薛仁贵大杀四方,为他后来开疆扩土出了大力。
薛仁贵被妻子劝说从军
薛仁贵前半生一直都没有什么作为,在家中过着平淡的生活,虽然后来也有结婚生子,但是却并没有改变什么。
他一度认为是自己的祖坟没有埋好,导致自己一生都没有遇到贵人,于是他一度想要迁移自己的祖坟。
他的妻子看见薛仁贵如此抑郁,便对薛仁贵说,你一身神力,而当今圣上一直在广纳贤才,为何你不去尝试一下,从军之后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境遇,等你功成名就,回来之后再考虑迁移祖坟的事情也不迟啊。
薛仁贵听到这番话这才醒悟,机会并不会自己送上门来,需要自己出去才会遇到,于是他听从妻子的劝说,告别妻子和其他家人,在一番打听之后,找到了当时的张士贵将军,并在他那里投报参军。
至此,薛仁贵的传奇沙场故事才刚刚开始!
一战成名,被李世民青睐
薛仁贵虽然有一身神力,而且文韬武略,但是所谓说出来的并不靠谱,你需要一场战斗的胜利来告诉他们。
所以当时的薛仁贵为了被重用,急需一场战斗证明自己,不然他一辈子都只能做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卒,无法建功立业。
而在公元645年,出现了一个机会,当时李世民带兵征战高丽。
但是带兵出征的唐将刘君邛被敌军围在战场之上,眼看着就要被敌军斩于马下。
薛仁贵见势不妙,立马带着自己的方天画戟冲到敌军之中,敌方将领看见一个小兵冲了过来,丝毫不感到畏惧,反而讥讽薛仁贵自己过来送死。
谁知薛仁贵手持方天画戟,一下就把敌方将军刺于马下,旁边的士兵看见一介小兵轻松斩杀我方大将,心生畏惧,胆怯逃走,这才救下被困住的刘君邛。
李世民本以为救将无望,得知成功击退敌军之后很是开心啊,本想着好好重赏刘君邛,此时他却说,在自己危机关头,是薛仁贵救了自己,这才成功击退敌军。
李世民这才发现,这名救下大将的竟只是一名小卒,于是在作战结束之后,对薛仁贵进行论功行赏,并将他的名字记在心中,自此,薛仁贵也是成为了李世民手下的一员大将。
李世民喜得薛仁贵
对于薛仁贵的军事才能以及战场上的随机应变能力,都在后面的战役中一一展现,李世民也是十分开心得到这名大将。
还在《旧唐书》中写道“我以前的部下都已经老了,无法再征战沙场,正在我愁眉不展的时候遇到薛仁贵,这也是我辽东之战胜利如此高兴的原因,毕竟得千军易,得一将难!”
三箭锁定胜局
在公元661年,边疆受到了铁勒大军的侵扰,大军攻入城池之后,对里面的百姓实行屠杀,烧杀抢掠,为所欲为。
于是便让薛仁贵带兵前去协助当地的将军郑仁秦,击退铁勒,还边疆百姓一个稳定安康。
薛仁贵当时并没有带去多少大军,而敌方却有10万大军。
在正面交锋的时候,敌方派出十几名大将想要斩杀薛仁贵,谁了解薛仁贵只一人应战,并上来就连发三箭,杀死地方三名大将。
敌军立马就混乱了起来,于是趁着这个机会,薛仁贵带领大军在敌军中间来回穿梭,大乱敌方阵型,最后敌军投降。
薛仁贵究竟是不是被儿子射死的?
对于薛仁贵最后是怎么死的现存的有两种解释。
第一种就是被儿子射死,在薛仁贵和敌军交战之时,正好他的儿子薛丁山在旁,本来以为父亲胜券在握并不打算出手,谁知越到后来薛仁贵越是不敌敌将。
于是薛丁山这才开弓朝敌将射了一箭,谁知薛仁贵自知不敌敌将,准备转身逃走,这才让这一箭射中了薛仁贵的喉咙,所以才被认为他儿子射杀了薛仁贵。
第二种也是被儿子射死,但是位置不一样,传言当时薛仁贵在白虎山下与杨藩决战,但是当时的薛仁贵以及不敌杨藩,于是便逃往白虎庙。
殊不知杨藩早有准备,就在这时,山上随父亲一起前来的薛丁山看见一头白虎扑向薛仁贵,于是便朝着白虎射了一箭。
而就在箭射出之后,白虎消失了,于是箭中薛仁贵。有人说薛仁贵是一头白虎,而薛丁山是一只大鹏,虎鹰两相克,这才导致最后的悲剧。
第三种说薛仁贵是老死的,和他儿子没有关系,根据《旧唐书》以及《新唐书》中的记载,薛仁贵是在70岁的时候病死的。
而他的儿子薛丁山不过是小说中虚拟出来的人物,实际上并不存在薛丁山,所以薛仁贵的死和他儿子没有任何关系。
结语
薛仁贵虽然家道中落,但还是不放弃,坚持锻炼,能文能武,最后变成战场上不可或缺的一名大将,虽然“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前提你得是金子才行。
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尤俊达(原型为唐朝名将牛进达)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唐演义》中绿林总首领“铁面判官”,又是历史中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将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李世民未亲养新城公主:礼制、现实与情感的交织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二人育有七名子女,其中新城公主作为幼女,自出生便承载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幼年却未由父亲亲自抚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9-17 温大雅能否跻身凌烟阁:一场权力、伦理与历史叙事的博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功臣博物馆”,其入选标准不仅关乎军功政绩,更暗含政治派系平衡与皇权合法性建构的深层逻辑。温大雅作为唐初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贞观之治:盛唐序章中的治世密码公元627年至64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被后世反复称颂的治世——贞观之治。这一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命名的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集权社会治理的典范,更以其政治清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唐太宗四妃考据:制度、身份与宫廷权力结构的镜像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其后宫制度与嫔妃群体不仅是皇权运作的微观缩影,更折射出隋唐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集中的转型过程。根据《唐六典》《旧唐...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贞观长歌:解码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密码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千古一帝”的尊号独树一帜。他以二十三年统治重塑华夏文明格局,其治国方略至今仍被视为理想政治范本。从虎牢关的硝烟到凌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唐太宗与西突厥:战略牵制下的未竟全功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作为唐朝第二代君主,以“天可汗”身份统御北方游牧民族,其军事成就常被与灭东突厥、平定吐谷浑等战役相提并论。然而,关于他是否直...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5 大唐晋阳公主:帝王之爱与命运悲歌在中国古代皇室中,公主作为皇权的附属品,往往被史书简化为“和亲工具”或“政治筹码”。然而,唐太宗李世民之女晋阳公主却以独特的生命轨迹,在史册中留下了一抹温情而悲...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4 李渊为何控制不住李世民:权力、军功与政治博弈的必然结局唐朝建立初期,李渊作为开国皇帝,本应掌握绝对权威,却最终在权力斗争中失去对次子李世民的控制。这一局面并非偶然,而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李世民的军事功绩、政治势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