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贵(586~657年),字武安,小名忽峍 ,虢州卢氏人。唐朝开国名将,隋朝大都督张和之子。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自幼学武,擅长骑射,臂力过人。隋朝末年,聚众揭竿起义。归顺唐国公李渊,拜右光禄大夫,跟随秦王李世民荡平群雄,统一全国,屡立战功,累迁左领军大将军、虢国公,平定西南民乱,参与攻打辽东之战。唐高宗显庆二年,病故,享年七十二,追赠辅国大将军、荆州都督,谥号为襄。
人物生平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繁荣昌盛的时代,同时也是张氏家族大放光彩的时代。张氏家族中不仅有为唐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出生入死、建功立业的军功世家,而且有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安邦治国的宰相望族。张氏家族的文治武功在唐朝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张士贵(公元586~657年),本名忽峍,后更名士贵,字武安。官左领军大将军,封虢国公,子孙袭爵。卒后唐高宗为他举办隆重葬礼,赠辅国大将军,谥号曰襄。
当朝宰相上官仪亲自为他撰写墓志铭,对他为李唐王朝出生入死、屡建战功的一生给予极高的评价。又诏赠东园秘器,并给仪仗之荣、陪葬太宗于昭陵。
家族之荣耀与显赫达到了顶点。
张士贵的祖籍是山西盂县上文村。曾祖张俊,官北魏银青光禄大夫、横野将军;祖父张和,官北齐开府、车骑将军;父张国,仕隋朝历任陕县主簿,硖州录事和参军,以军功授大都督,定居虢州卢氏县,张士贵就出生在这里。张士贵及其子孙为李唐王朝南征北战,戍守边防的经历在山西盂县上文村祖坟的墓碑中,均有记载。
从九世孙张崇嗣至二十一世孙张书,生前居官在外,死后均葬上文祖坟,且有墓碑记载其业绩。
盂县上文遂以张士贵及其裔孙而闻名。
隋朝大业末年,张士贵在虢州聚众反隋,后投奔李渊,被封为右光禄大夫。
之后,他在李渊的授意下,在河南攻城略地,发展势力。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攻下隋都长安后,派相府司马刘文静经略河南。刘文静以张士贵为向导、以所占地盘为依托,在河南战场夺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李渊对屡建战功的张士贵大加奖赏。
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时,指名要张士贵进京奉见,并加官通州刺史。
从此张士贵便成了李唐王朝的一位叱咤风云的名将。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张士贵跟随秦王李世民西征,夺取了消灭割据势力薛举、薛仁杲的胜利。接着,张士贵又被任命为“马军总管”,以劣势的兵力击败了王世充的五万马步联军劲旅,创造了以少胜多的骑兵战例。
武德二年,张士贵在李世民的统率下,渡过黄河在山西击败勾结突厥的刘武周割据势力,取得了山西会战的重大胜利。唐高祖对张士贵的卓越战功,破格赏赐。
武德三年,张士贵又跟随李世民进军河南,凭借他在河南征战多年的优势,大败王世充和窦建德。此后,又跟随李建成东征河北。
由于张士贵多次跟随李世民屡建战功,遂被授为秦王府将军,成为李世民的嫡系和心腹。
武德九年,在李世民夺取皇位的“玄武之变”中,张士贵又立有大功。
《旧唐书太宗本纪》明确记载:“九年,皇太子建成、齐王元吉谋害太宗。
六月四日,太宗率长孙无忌……张士贵等于玄武门诛之。”
李世民从自己的经历中深知“玄武门长上”职务之重要,所以他称帝后,立即任命张士贵为“玄武门长上”,成为禁卫军的首脑。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西南发生暴乱,唐太宗任命张士贵为“行军总管”前去平定。
贞观十五年,雄据漠北的薛延陀统军南犯,唐太宗组织五路大军进行反击,张士贵一路出云中,大败敌军。
其他四路亦都捷报频传,薛延陀不得不遣使求和。战争结束后,张士贵立即被召回京,依然统率禁军。
贞观十八年,唐太宗诏令调集粮草,招募军士,准备东征高丽。山西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薛仁贵到张士贵军营应募,成为其部属。
次年三月,张士贵以“辽东道行军总管”的名义跟随唐太宗东征高丽,十月还师,无结果。
但“安市大捷”却是这次东征中打得最漂亮的一仗。这次战斗打响后,张士贵首先率领精部队冲锋陷阵,薛仁贵身穿白色衣甲、手持方天戟杀入敌阵的英勇形象,给亲临前线的唐太宗留下了极为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后来唐太宗曾对薛仁贵说:“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东征回师后,薛仁贵一直跟随张士贵守卫玄武门。
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张士贵致仕,薛仁贵接替了守卫玄武门的重任。
历史考证:
显庆三年(公元658年),薛仁贵二次东征高丽时,张士贵已经离开了人间。
因此,张士贵对其部属薛仁贵始终是信赖、器重并大力扶持的,根本不存在加害之事。然而北宋以后出现的讲述隋唐故事的话本、小说和戏剧,却把张士贵说成是旧势力的代表,编造了许多迫害薛仁贵的故事,所有这些,纯属虚构。
这是宋代及其以后的文人学士为了通过讲述历史,影射和抨击当朝权贵而虚构的,都是特有所指的。因此,虚构的历史上的张士贵是截然不同的。
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张士贵谢世后,陪葬太宗于昭陵。
在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储位之争中,长孙无忌作为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其选择李治而非更得宠的李泰为继承人,绝非简单的血缘偏好或政治投机。这场权力博弈背后,交织着对皇权...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0 李世民杀单雄信连徐茂公都救不了:权力博弈下的必然选择唐太宗李世民在洛阳之战后处决单雄信的决策,看似违背其“礼贤下士”的常规形象,实则是权力结构、政治风险与人性弱点交织下的理性选择。从历史细节看,这一决策背后隐藏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徐茂公 2025-10-10 李渊的抉择与李世民的急流勇进:权力更迭背后的历史逻辑公元626年夏,长安城玄武门外血光冲天,秦王李世民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三日后被立为太子,两个月后李渊禅位。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变了李唐...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0 李密错失长安:战略误判与历史时机的双重困境公元617年,李渊自太原起兵,以“匡扶帝室”为名直取长安,在关中站稳脚跟后迅速壮大势力,最终建立唐朝。而同一时期,瓦岗军领袖李密却深陷洛阳战场,与隋军、王世充展...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10 李靖灭突厥后的雪藏之谜:功高震主与权力博弈的深层逻辑公元630年,唐军名将李靖率三千轻骑夜袭阴山,以雷霆之势击溃东突厥二十万大军,生擒颉利可汗。这场战役不仅解除了唐朝北方百年边患,更让李世民一雪“渭水之盟”的耻辱...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靖 2025-10-09 李世民称帝初期国力未盛:渭水之盟背后的战略抉择公元626年,唐朝刚经历玄武门之变完成权力更迭,突厥颉利可汗便率领二十万大军直逼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刚刚登基的唐太宗李世民选择与突厥签...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09 唐高祖李渊为何在历史上“隐身”?——被儿子风头掩盖的开国之君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王谱系中,唐高祖李渊作为唐朝开国皇帝,其历史存在感却远低于秦始皇、汉高祖等同类君主。这种反差源于多重因素:既因他身处“暴君”隋炀帝与“千古一帝...
秦始皇陵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01 拨开历史迷雾:李渊是否为昏君的再审视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高祖李渊始终处于被低估的尴尬境地。传统史书多将其塑造为"优柔寡断"的过渡者,而《剑桥中国隋唐史》则直...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09-30 权力漩涡中的兄弟相残:李世民与李建成储位之争的深层逻辑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内箭矢呼啸,秦王李世民一箭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亦殒命当场。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揭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9-30 李世民为何未对功臣展开清洗:权力逻辑与历史智慧的交织在中国古代帝王巩固政权的叙事中,“清洗功臣”常被视为消除潜在威胁的常规手段。汉高祖刘邦诛杀韩信、彭越,明太祖朱元璋制造“胡蓝之狱”,均印证了这一权力逻辑。然而,...
朱元璋多少岁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