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唐朝,在这个时代,文学圈中的人才可谓是非常多的了。要说有哪些重量级的,相信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了李白、杜甫、王维等一些非常耳熟能详的诗人了。论年龄,杜甫要比李白和王维要小个十几岁,今天就先不说杜甫。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聊的是李白与王维这两位同龄人。同为大唐家喻户晓的文人诗人,但会发现,这俩人似乎从来没有过交往的记录,那么这是为何呢?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经过多年的江湖打拼,41岁的李白终于进入组织部门考察范围,拿到朝廷发来的OFFER,他仰天大笑出门去,意气风发地觉得自己再也不是蓬蒿人了。这一年的王维,正在京中,在门下省作左补阙之职。盛唐两大诗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城市相聚了,而后,两人在这一共同空间生活了两年之久,还有共同的朋友圈——孟浩然、玉真公主等人,但却没有碰撞出任何火花。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人们讨论比较多的,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三观不同;第二,两人是情敌难容。真的是这样吗?应该不是的。
李白和王维信仰不同,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李白雅称“诗仙”,王维雅称“诗佛”,一个好道,一个喜佛。一个狂放致极,一个内敛沉静。他们的生活态度、人生态度都不在同一频道,所以,有人认为两人三观不同,也不会强融,最终站成了平行线。
李白是老庄的忠实信徒,潇洒自由,放纵超脱,从不遵循定律,行无定法,没有条条框框:既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也可以“凤歌笑孔丘”;既可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也可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李白将所有的喜怒哀乐写在纸上,挂在脸上,那是活得无拘无束,道家文化超强的自我解脱能力,在李白身上展现的是淋漓尽致,他的狂妄不羁、他的洒脱飘逸,那是实实在在地圈了一波粉儿。
王维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佛家所倡导的“能行忍者,可名为有力大人”的信仰,坚定着他修行的力量,淡化功名利禄,淡化得失荣辱,也淡化了对心外世界的执著,这样内心世界就变成了自然的世界。在王维的世界里,不管是画还是诗,都流淌着连绵不绝的禅意: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明无滞,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顺其自然,是“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的天籁俱寂;也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悠然自得。
虽然人生观不同,精神信仰不同,但是应该并不会导致他们现实生活中的巨大冲突,唐朝多种文明、多种宗教共处,是时髦,也是潮流。唐人的思想中同时兼容儒、佛、道三种思想,宗教思想一直被唐人当做乐天安命的人生慰藉,是他们心理的、伦理的、人生方式的价值和意义。文人们接受佛、道二教主要体现为心性观念的契合与心性修养的实践。这也可以说是宗教观念的深化已经深浸到人们的心灵和生活之中,信仰大为淡化并趋于朦胧了。
李白名号青莲居士, “青莲”与“居士”都与佛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李白与僧人也有较为频繁的交往。从李白现存诗歌来看,与他交往的僧人有名号传世的大约三十余人。李白也曾游览或寄居过的佛寺,在他诗歌中有提到名称的有二十多座。
所以,宗教思想的不同,三观的不同,应该不会成为李白、王维交往的障碍。但是,从现存文献来看,没有发现李白、王维交往的记录。所以两人互不买账,应该不是信仰不同的问题,一定另有原因。
李白入京和王维登第都与一个人有直接的关系,这个人就是唐玄宗同父同母的胞妹玉真公主。很多人认为李白和王维是情敌,李白抢了王维的女朋友,于是王维拉黑了李白。事实不是这样,李白和王维虽然都与玉真公主有过交往,但交往的时间并不相同。
开元元年,公元713年,15岁的王维上京求取功名。在唐代,文人参加科举考试,除了需要自身的才能之外,还需要有人推荐介绍。王维初入京城时,得到了宁王、岐王等人的赏识,但是作为推荐人,这两位王爷实力还是差一些,于是将王维举荐给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从小看惯了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厌恶宫中的勾心斗角,早年就出家当了女道士。她的与世无争很得皇帝哥哥的欢心,对玉真公主的偏爱自然也就多了几分。
开元年间的唐玄宗真的算是励精图治的好皇帝,既能奖掖上进,也算能从谏如流。更何况对于最偏爱妹妹推荐上来,又确实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的人才,当然不会拒之门外了。于是王维顺利登进士第。此后,王维与玉真公主、岐王、宁王关系一度非常密切。直至被贬官出京为止。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拿着就业通知书来到了京城。李白没有参加过招聘考试,如何拿到的聘书,人们推断是因为玉真公主。魏颢在《李翰林集序》中说:“白久居峨眉,与元丹丘持盈法师达,白亦因之入翰林。”持盈法师就是玉真公主的道号。元丹丘就是李白在《将进酒》中提到的“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的丹丘生。元丹丘大约在开元末年受到玉真公主的赏识,被封为道门威仪之官。元丹丘与李白情同手足,在自己得志之后,就向玉真公主推荐了李白,玉真公主又将李白以“道友”身份推荐给唐玄宗,李白才得拿进京0FFER。
这样看来,王维、李白与玉真公主的交往存在20年的时间差,李白进京的时候,王维已经开始“空知返旧林”的转身为佛教徒啦,哪里还会成为争风吃醋的情敌呢?所以“情敌说”也不攻自破。
李白和王维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因既不是信仰的不同,也不是情敌的难容,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政治态度。
李白进长安时,正是自信心最为爆棚的时刻,他以为一个翰林供奉,自己就真的被“供奉”起来了,就与皇家权贵平起平坐,就可以不用“摧眉折腰事权贵”了,就可以“贵妃磨墨,力士脱靴,龙巾拭吐”啦,李白真实“图样图森破”。在当时的文坛,能嘚瑟成这样的,也只有李白。这是李白高光时刻,凭借着高调的艺术行为,李白瞬间成为京城“第一网红”。那是天天party,夜夜蹦迪的狂欢。这时的李白自我感觉好极啦,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
李白在肆意地展现着盛唐风貌的同时,王维在作着一个芝麻小官左补阙。看到今天的李白,王维就像看到了昨天的自己:20多年前,自己就是这样达官贵人争相交往的。但是,登第一年后,却因为“伶人舞黄狮子”案被贬为济州司仓参军。那时的王维,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自己长官批准的乐舞,却连着自己一块贬出京城了。经过几年的贬谪生活王维想明白了,这就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原来唐玄宗没有登基前,非常注重孝道友悌,曾经说要做一床大被子,兄弟们同住一张大床。可是开元九年十月,皇帝下诏明令禁止大臣与诸王往来。但是王公大臣并没有当回事,依然我行我素。直到“黄狮子”案的发生,诸王公县级被贬,岐王更是限期出京。王维才明白自己是因为与玉真公主、岐王、宁王等人交往太密切,引起了皇帝的猜忌,所以受到了牵连。
自此以后,王维弄明白了官场政治,也明确了自己的政治态度,他与皇家子弟、与政府官员的交往逐渐减缓,也就是人们说的王维的“半官半隐”,或者王维自己说的“中岁颇好道”。
天宝三年间(公元742——744年),李白和王维都已经年过不惑。看着恣肆飞扬的李白“平交王侯”“笑傲权贵”,王维还会犯之前的错误吗?绝对不会的。他既不会主动与李白交往,也不可能告诉李白 “你别闹啦小心日后拉清单”,只能是静静地看着。果不其然,没过两年,李白就被“赐金放还”了。傻傻的李白还不知道什么原因,致使离开京城后因站错队而被流放。
古人云:道不同不相为谋。人生除了亲情、爱情之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友情。不同的人对于“朋友”有着不同的定义,但基本上都会包含着一个共同因素,那就是真正的朋友应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乃至理想追求,说得再哲学一点,就是朋友应该是同道。同道则能共行,知心则能互信。李白和王维在相遇时,两人对“道”的认识反差极大,政治态度完全不同,话不投机半步多,所以,两人没有交往,也就正常啦!
公元649年,大唐贞观二十三年,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溘然长逝,年仅51岁。这一消息如巨石投入历史长河,激起千层浪,后世对其死因众说纷纭,其中“纵欲过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25 历史上的狄仁杰:超越“神探”标签的唐代名相在中国文化语境中,狄仁杰常以“神探”形象深入人心——无论是影视剧中抽丝剥茧的断案场景,还是文学作品中智破奇案的传奇故事,都让这位唐代名臣与“侦探”标签紧密相连。...
狄仁杰 2025-09-25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被迫抉择还是主动铤而走险?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箭矢破空,李世民亲手射杀兄长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亦殒命当场。这场政变以雷霆之势终结了唐朝初年的储位之争,却也因弑兄逼父的伦理争...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9-25 玄武门血幕:李世民砍下李建成头颅的权力逻辑与生存法则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一箭射穿兄长李建成咽喉,随后尉迟恭挥刀砍下其头颅。这一血腥场景不仅终结了兄弟性命,更撕裂了封建王朝的权力伦理。当史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9-25 暮年权谋与人性交织:武则天高龄豢养男宠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作为唯一的女皇帝,其政治手腕与个人生活始终是争议焦点。尤其是她在七八十岁高龄时仍豢养男宠的行为,常被后世视为“荒淫无度”的象征。然而,透过历...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25 武则天时代的权力悖论:狄仁杰三品之位背后的官制密码在武则天执政的武周时期,狄仁杰以"国老"之尊成为朝堂核心,却始终保持着正三品的官阶。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实则折射出唐代官制中...
武则天有男宠吗 狄仁杰 2025-09-25 逆天改命:武则天从才人到女皇的传奇人生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漫漫长河中,武则天宛如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星辰,以非凡的勇气与智慧,冲破男尊女卑的重重枷锁,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正统的女皇帝。她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了...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25 张说:文武兼备的开元名相张说(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州),后徙居洛阳,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与宰相。他历经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9-24 历史迷雾中的沈珍珠:一场跨越四代的帝王寻踪公元805年,唐宪宗李纯在肃章内殿为失踪近半个世纪的曾祖母沈珍珠发丧,追尊其为太皇太后,以衣冠冢陪葬代宗。这场持续四代帝王、历时48年的寻母运动,最终以“寂无所...
李纯 2025-09-24 李白为何未入“唐宋八大家”:文体分野与文学运动的双重解构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仙”李白与“唐宋八大家”的“缺席”构成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命题。当我们将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八位散文巨匠的名单与李白并列审视时,会发现这一现...
李白 欧阳修 2025-09-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