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元朝版图有多大?明朝为什么没有完全继承元朝疆域?
如果套用甄嬛传的一句台词,那就是“臣妾做不到啊”。所以大明王朝也无法做到,元朝版图中的长城以北到北冰洋的地区都没有被继承。元朝国土的广袤远超出历代王朝,元朝的皇帝不但是王朝的首脑还是“蒙古帝国”的共主-蒙古大汗。如果这样算的话元朝版图和传统大一统王朝版图还不一样,毕竟元朝版图是大蒙古国大汗领地加中原王朝版图的总和(比如忽必烈之前蒙哥汗时西亚还是蒙古大汗的领地,只不过被赏赐给了旭烈兀建国)。况且元朝不是被灭而是保持建制的退回了故地草原,北元政权依然存在。在这这种情况下大明王朝作为农耕为主的王朝,版图已经接近中原王朝的极限。
说道明朝丢掉多少并不恰当,因为元朝版图中蒙古草原以及北部西伯利亚到北冰洋的领土是元朝入主中原后带来的嫁妆。如果用一个公式来表达,那就是元朝版图=中原版图+草原政权+更遥远的西伯利亚(原来还有西亚,后来赐给了旭烈兀建立了伊利汗国)。元朝相对传统中原王朝唯一版图上的缺陷,是西域的察合台汗国的领地。因为西域属于成吉思汗时代诸王分封时,赐给儿子察合台一系的封地。如果说明朝相比其他大一统王朝丢掉的领土,也就是西域这一块。当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北奴儿干都司纳入版图也算弥补了西域的缺憾。
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对于完全继承元朝版图显然有心无力
如果按照朱元璋起兵的口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来说,明朝已经基本达到了目的。对家天下形势的明朝来说,皇帝的意志基本上就是国家的意志。所以朱元璋起兵的目的可以解读为把元朝驱逐会草原老家,恢复汉家在中原的统治。我们以最具代表性的汉唐两代版图来看一下中原王朝传统的版图范围:
唐朝版图构成如下:西域+草原+中原+高句丽+交趾,当然草原占据了不长的时间就给回纥建立政权了。而灭掉高句丽后,也没有长期占据。我们根据明朝版图可以看出,除了西域外明朝增加了乌斯藏和奴儿干都司区域。显然明朝在成祖时期经过对东北奴儿干都司的拓展,超过千万平方公里的鼎盛版图相对汉唐来说也仅仅少了西域。
唐朝版图中的高句丽从汉四郡纳入中原版图后,在魏晋时期还能作为中原王朝版图。但自从高句丽崛起就脱离了中原版图,直到唐高宗时期灭高句丽重新拿回。但是和交趾一样,从唐朝灭亡后就脱离了中原版图,所以也不好算在传统版图范围内。从这方面说,明朝在朱棣时期已经完成了自己在版图方面的历史使命。
明朝的国力相对于汉唐来说实力相差甚远,所以终明一朝也没能平定草原。再看汉唐时期的匈奴和突厥,都被汉唐击溃后被迫西迁。而明朝显然做不到这一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过是暂时解除了草原对明朝的军事威胁。而且这种不彻底根除威胁的策略还有很大的投机取巧性,那就是热兵器在明军熟练应用起到的作用。缺乏汉唐时代斩将夺旗大量精锐的骑兵,以步兵和神机营为代表的明军对待蒙古军队只能打成击溃战。面对蒙元军队来去如风的战术,如果大明还在幻想西伯利亚和北冰洋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了。
军队机动性部族和决心都不够坚决以及明朝对草原政策的不连贯都是造成明代草原没能纳入版图的原因。
明朝对漠北蒙古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北元国号存在,黄金家族统治力依然坚挺。第二阶段:明朝册封草原诸王,蒙古各部向明朝称藩阶段。第三阶段:土木堡之变后,明蒙攻守态势逆转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当中最有可能平定草原的是第二个阶段,但是明朝军队机动性部族严重制约着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一个阶段:北元保持相对健全的军队、政治体制、国号退回草原,此时忽必烈的黄金家族在草原上依然保持着绝对的统治力。此时还没有鞑靼和瓦剌的分裂,北元帝王依然在北部国土上过着帝王般的潇洒生活。直到捕鱼儿海之战蓝玉俘虏了北元皇子、公主宗室等数千人以及玉玺印信等物,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和太子只身逃走。
第二阶段:天元帝和太子逃走后微信跌落谷底,不久北元去帝号鞑靼重新称汗属于元朝的时代过去了。在鞑靼和瓦剌崛起后,成祖朱棣数次亲政成功压制了草原并通过册封鞑靼瓦剌的族长维持了宗藩关系。
第三阶段:从明宣宗时期的明朝君臣的短视,造成了瓦剌部得以重新统一草原。结果土木堡一战明军失败草原重新确立了主动权,大明再也没有能力把草原收入版图。
从太祖朱元璋这个开国君主就没有那么大志向全盘继承元朝的版图。明成祖朱棣做了积极尝试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最终功亏一篑。成祖后代的不肖子孙(仁宗、宣宗、英宗)彻底让这种可能化为了泡影,所以明朝也始终没能完成继承元朝版图的历史重任。
在蒙古帝国的历史长河中,成吉思汗之孙拔都本有机会问鼎汗位,却主动将权力让予拖雷系宗王蒙哥。这一选择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是术赤家族在血统争议、地缘政治与利益权衡下的...
蒙哥的老婆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18 蒙古四杰之博尔忽:从孤儿到草原战神的不朽传奇在蒙古高原的苍茫风沙中,一位身披铁甲的将领单骑冲入乱军,将身负重伤的窝阔台救出险境。这位以命相搏的勇士,正是成吉思汗麾下“蒙古四杰”之一的博尔忽。作为蒙古帝国开...
窝阔台怎么死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10 成吉思汗算不算中国人:历史语境下的身份辨析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身份归属问题,因近代蒙古独立、民族国家观念兴起以及历史叙述的多元性,成为学界与公众长期争议的焦点。这一争议的本质,是历史人物与现代...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08 贾似道:历史夹缝中的复杂权相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南下,中原大地风雨飘摇。在这段动荡岁月中,贾似道以权相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其一生充满争议——既被《宋史》列入奸臣传,又因军事才能获忽必烈赞誉;既...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8-29 权谋与功勋的交响:木华黎与博尔术的权力天平在蒙古帝国的权力版图中,成吉思汗麾下的“四杰”(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始终是核心支柱。其中,木华黎与博尔术因功勋卓著、深受信任,常被置于比较的焦点。若...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27 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丘处机与“杀戮”的虚实之辨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丘处机——这位金元之际的全真道宗师,常被贴上“一言止杀”的救世标签,却也因成吉思汗西征期间的血腥屠城,被部分极端观点指责为“间接害死百姓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27 刘秉忠与忽必烈“决裂”疑云: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文化抉择元朝初年,刘秉忠作为忽必烈的核心谋士,主导了元大都规划、国号“大元”的制定及典章制度设计,其地位堪比汉代萧何。然而,关于他与忽必烈“决裂”的传闻,始终是元史研究...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萧何 2025-08-26 伊利汗国的正确读音与历史溯源在探讨中亚与西亚历史时,“伊利汗国”这一名称常引发读音争议。这个由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于13世纪中叶建立的政权,其名称的准确读音不仅关乎历史认知,更折射出语言文化...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19 蒙古第三任大汗:孛儿只斤·贵由的权力之路与历史定位蒙古帝国的权力更迭始终与黄金家族的内部博弈紧密相连。作为成吉思汗之孙、窝阔台汗长子,孛儿只斤·贵由(1206—1248年)的继位过程充满戏剧性,其短暂统治更折射...
元定宗贵由评价 窝阔台怎么死的 2025-08-08 陈友谅与张士诚:乱世枭雄的实力较量与命运分野元末乱世,群雄并起,陈友谅与张士诚作为南方两大割据势力,均以抗元起家,最终却因战略选择与性格差异走向不同结局。一、军事能力:陈友谅的“巨舰铁骑”与张士诚的“守成...
张士诚 陈友谅 2025-08-0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