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在中国人心目中真心不怎样样,由于他有勇无谋,背信弃义,先叛丁原再叛董卓,游走四方翻云覆雨,最后孤家寡人,身死名裂,给张翼德一句“三姓家奴”骂得严严实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点评道:“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
但是在日本,吕布的受欢迎程度却远远超出中国人想象。为什么日本人对吕布如此追捧?这得从日本文化构成的日本人共同的思想说起。日本自古至今武士、文学家、诗人层出不穷,但没有出过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用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里所 说:日本人的肉体不时停留在少年层面。
日本人评价一个人是不是英雄,不看他的立场,而是看他是不是够“拼”,是不是有“心意”,换言之,日本人的道德敏感 度比中国人低得多。从日本人的角度来看,吕布这种一心一意在乱世打拼的人物,哪怕是不时反叛,也是个“为自信心拼命活下去”的枭雄,也是可以原谅的。

在这种奇特文化熏陶的思想方式下,当代日本人对历史的不悔改就不难理解了吧。我们常说日本人崇拜强者,但日本人对失败者也一向抱着宽容以致溺爱的态度——前提是你确实够拼。比如日本人很喜欢的幕末著名杀手集团新撰组,按照中国人观念,障碍维新的新撰组是幕府的鹰犬,再努力也是一群反潮流的家伙。
但是日本人偏偏很宽容,以为他们能据守自己的自信心——哪怕这自信心是逆潮流的、错 的。日本人同时还对英年早逝的人物更容易付诸感情。比如早几年日本做过“日本国民最喜欢的百位历史人物”评选,排在前列的日本人有幕末政治活动家坂本龙马、新撰组副长土方岁三、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平安时期的悲剧英雄源义经,排名第一的则是战国霸主织田信长。
这些人的共同特性就是死得早、死得惨。坂本龙马死于暗杀,土方岁三死在倒幕派枪口下,西乡隆盛叛乱后自杀,源义经功高盖世被逼自杀,织田信长则是遭部下反叛被杀。
作为三国志最强男人,吕布最后虎落平阳被捆成一团处死,日本人难免同情:不幸的孤高英雄。几年前高希希版新三国演义播出后,有不少吕布的日本粉丝适得其反,在网上吐槽何润东扮演的吕布,摘录两条,翻译过的,原文就不复制了:
1、一个白面小生贵公子般的演员。吕布怎样说也是个豪杰,以往都是由脸色坚毅的演员来演,看到这个演员我真吃惊。
2、吕布就是一副年幼无知的小子容貌。固然长得算帅气,可一点也觉得不到他是天下第一的武将。难道找不到彪悍些的演员吗?
日本人竟搞出个"三国志新闻"
日本一些三国爱好者组建了一个编辑部,模拟派出记者到三国时期采访的方式,时时发报答道,编导了一出用新闻的方式报道三国史事的滑稽剧。这也是对历史的另一种解读或“戏说”,但很多日本人正是由此了解三国的。
在我的手边,有这样一份日文报道:“《长镜头——东吴老将黄盖意欲降曹?》本报记者208年12月赤壁电,据可靠情报,吴国老将,丹阳都尉黄盖目前曾经与曹营取得联络,有投诚意向……”看到此处,会有很多人大感紊乱——三国时期,怎样会冒出日本记者来?
事情偏偏这样古怪,日本东京千代田区就有这样一份报纸,叫做《三国志新闻》。假设看这家报纸,还可以在版面上找到“马钧工房”制造的指南车广告,追星族披露的小乔艳照呢!

原来,这是日本一些三国爱好者组建的一个编辑部,模拟派出记者到三国时期采访的方式,时时发报答道,从而编导了一出用新闻的方式报道三国史事的滑稽剧来。这份《三国志新闻》一共发行了100多期,最后装订成册,图文并茂,还成了日本的一本畅销书。
固然这种滑稽的报道方式有些荒唐,却让人大有设身处地的觉得,而且内容严厉依据三国史实,考据颇为专业。有很多日本人表示,他们就是经过这份“报纸”,对三国有了真正的了解。那么,这份古怪的日本报纸,是怎样报道三国的呢?我们来看看他们报道的赤壁大战。
前面提到的《长镜头——东吴老将黄盖意欲降曹?》,是该报第47期的文章之一,内容是独家报道黄盖送密信到曹营,推测其曾经准备投诚曹军。文中并引见了黄盖其人的背景,称其为零陵郡泉陵人,曾经跟随孙坚,是孙策的猛将。同时称其在对赤壁战争的见地上与张昭接近,主张战争。“假定黄盖的投诚是真的,将会给战局带来极大的影响。”最后编者按如是评价。
第47期《三国志新闻》,主要内容都是关于赤壁大战的(前一期则主要集中报道诸葛亮过江压服孙权分离抗曹),其头条报道为《曹军20万人 孙刘联军5万人挟江布阵——序战联军取胜》,描画了赤壁初战,曹军暂退乌林,孙刘联军与之进入耐久战的情况,并配有诸葛亮指挥水战的照片压题。在第一版下方则放置作战地图来讲解此战双方对阵姿态。
不过,这一期最精彩的内容,却是第二版的《江东决战,本报的深度预测》。在这个栏目中,该报延聘了两位“军事评论家”所写对此战展开的预测。其中马修将军的文章《曹军大胜是板上钉钉》援用历史数据库,说明汉家得天下以来,历来没有兵力一对四的一方能够取得战争胜利。
而且,马将军以为孙刘联盟是心心相印,周瑜兵力缺乏,不得不把刚刚败退下来的刘备军队也算入联军,却没有认识到刘备军曾经是漏网之鱼,惊弓之鸟。而且,曹军在尽力锻炼水军,水平进步很快,固然第一次作战失利,但论到实力,最终还是曹操会取胜的。因此,刘备和孙权假设想保住性命,最好尽快向曹操请降。
但另一位评论家申示龙先生并不这样看,他的文章是《周瑜的智谋,未可小觑》。申先生以为,孙刘联军的确存在兵力弱于曹军的问题,除了抢占了敌军的渡 江点以外几乎没有优势。但是他也同时指出,联军的统帅周瑜智谋出众。
固然在北方名声不大,但周瑜理论上是孙策身边最优秀的常胜将军。他坚决主战,必然是稳操胜券。以申示龙先生分析,联军要打败曹军,独一的机遇就是在水上决战。曹军缺乏水战阅历,而且携带的马匹、粮草太多,必然影响船只的机动才干。“江东安 危,寄予在这位年轻的天才军事指挥官(周瑜)身上。”申示龙如是说。

两篇文章放在一个版上,配合两位军事评论家道貌岸然的照片,很让人想起伊拉克或者黎巴嫩战争时分的新闻报道来。和任何今天的报纸一样,总要有些文娱八卦之类的才合理,所以,本期报纸还刊登了如《才女蔡文姬 十二年之后从匈奴归来故乡》这样的花边新闻。

看起来满有吸收力的报纸,是不是?但是该报几乎紧接着就出了一期号外,主题是——《20万曹军在赤壁全军覆没》。内容包括《联军火攻计成功,曹操平定江南计划中止》,《丞相曹操九死终身脱出险地》,《反间黄盖回归本阵》等等,以致还包括一大串“未经证明的谣传”,如“在野党军师庞统据传诱惑曹军连舟”,“黄盖被打是苦肉计”,“诸葛亮祭天取得东风”……
这样刺激的报道,加上“战地记者”冒着生命风险拍摄来的火烧战船的现场照片,假定在三国时期真有这样一家报纸,我看今天的新闻界就不会有路透社、塔斯社什么事儿了。
不过,这一期号外上还有一篇令人啼笑皆非的文章,是编辑部的负疚启示——“《三国志新闻》上一期刊登了《长镜头——东吴老将黄盖意欲降曹?》一文。由于经核实纯属谣言,特此更正。这篇报道给曹操丞相阁下的官兵带来若干不良影响,本报特此郑重致歉……”
把三国时期的报纸作到这种程度,连我这个中国人也不由叹息一声 ——真是功夫到家了。(原文来自知野史的头条号)
东汉末年,一场由董卓引发的政治风暴席卷中原,洛阳城中的血雨腥风与关中大地的迁徙动荡,共同勾勒出汉室衰落的悲壮图景。然而,若将汉室倾颓的根源完全归咎于董卓进京,未...
董卓 2025-11-14 三国单挑场:谁能撼动张飞的“万人敌”地位?在三国武力值的天平上,张飞始终是那个让对手胆寒的砝码。从虎牢关前与吕布酣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到当阳桥头独退曹军百万雄师,这位“燕人张翼德”用丈八蛇矛在史书上刻下...
吕布 张飞 2025-11-13 赤兔踏尘:吕布的武力神话与自信底色东汉末年,虎牢关前金戈铁马,一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的武将横戟立马,方天画戟在阳光下泛着寒光。这个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猛将”的吕布,用三十回合独战关羽、张飞联手的...
关羽 吕布 2025-11-12 董卓“恩将仇报”背后的权力博弈:一场被历史误读的悲剧东汉末年,董卓以凉州军阀身份入主洛阳,短暂掌控朝政后却迅速沦为众矢之的,最终被部将吕布刺杀,全族覆灭。史书将其定性为“狼戾贼忍”的暴君,民间更流传其“恩将仇报”...
吕布 董卓 2025-11-12 何进之败:重兵在握为何折戟宦官,引狼入室又因何故东汉末年,政治腐朽,外戚与宦官的权力争斗成为搅动朝堂风云的核心矛盾。大将军何进手握重兵,却在与宦官集团的较量中败下阵来,甚至不得不引董卓进京,最终引发了天下大乱...
董卓 2025-11-11 吕布死后三国武将实力排名:从战场实绩看英雄座次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烽火中,吕布以"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威名成为三国武力标杆。建安三年(198年)白门楼殒命后,武将格局迎来...
吕布 2025-11-07 长安之变:吕布败于李傕郭汜的深层逻辑公元192年,长安城见证了一场改变东汉末年权力格局的战役:吕布率军坚守八日,却因城内叟兵叛变,最终败于李傕、郭汜率领的十余万西凉军。这场战役不仅是兵力悬殊的对抗...
吕布 2025-10-31 皇权阴影下的权力狂飙:东汉外戚跋扈的制度性溃烂东汉中后期,外戚势力如癌细胞般侵蚀帝国肌体,梁冀毒杀质帝、窦宪强夺沁水公主庄园、何进引董卓入京等事件,将"外戚跋扈"推向历史...
董卓 2025-10-29 兖州烽火:曹操破吕布的“全明星”将领阵容公元194年,兖州大地陷入战火纷飞。曹操为夺回被吕布占据的兖州,与吕布展开了一场持续一年多的激烈争夺战。在这场决定兖州归属的关键战役中,曹操精心部署,派出了一支...
曹操怎么死的 吕布 2025-10-29 乱世飞将:正史中吕布的武力神话与战略困局东汉末年,并州九原(今内蒙古包头西北)走出一位以“飞将”之名震动天下的猛将——吕布。他手持长矛、胯下赤兔,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交织出复杂而矛盾的形象。从《三国志》...
吕布 2025-10-27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