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赵匡胤绝对是谋反界的奇才,篡位史上的王者,他取代后周只花了2天时间,死了一个人,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他所发动的陈桥兵变,只死了1个关键人物,那就是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当然了,韩通一家也没能逃过厄运。除此以外,居然没有任何伤亡。
这可把人的下巴都要惊掉了,你是在改朝换代,不是在玩过家家啊!历朝历代的改朝换代,哪个不是伴随着流血和牺牲呢?哪怕是朝代内部发生政变,诸如玄武门之变、先天之变、神龙政变等,也都是死伤无数。
可偏偏赵匡胤的陈桥兵变,把伤亡缩小到了1个人或者说是1个家庭,这几乎是奇迹。如果没有周密的安排,这事儿根本办不成。那么谋反奇才赵匡胤,究竟是如何部署的呢?
很可惜,历史上关于赵匡胤细致的部署方案,我们是无法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毕竟这玩意儿要是被你学了去,那还得了?我们只能根据史料来看看赵匡胤究竟是如何在宏观方面部署的。
一、谎报军情。
赵匡胤虽然是殿前都点检,可他没有调兵权,只有等到兵马被朝廷派出去以后,他才能以殿前司一把手的身份带兵打仗。
禁军是五代、宋朝的中央正规军。五代和宋朝的时候,禁军主要分成两个系统,分别是殿前司、侍卫亲军。
那时候赵匡胤是殿前司的老大,要想彻底掌握禁军,赵匡胤必须要防着侍卫亲军。当时侍卫亲军的一把手李重进在淮南带兵没回来,二把手韩通倒是在开封。
要想办成这件事,唯一的办法,就是发动全国性的战争。到时候侍卫亲军的一把手李重进没能赶回来,那么朝中禁军,一旦调出去打仗,就都得听从赵匡胤的调遣了。
因此,事情的关键,就在于是不是有全国性的战争。这事儿哪能这么巧呢?难道说一天不大帐,赵匡胤就一天不篡位吗?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很显然,老赵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自己创造了条件。
后周世宗柴荣的儿子柴宗训登基半年以后,正值大年初一,忽然从边境传来了战报。战报上说,北汉联合契丹,大军压境。
这下年仅8岁的柴宗训和20出头的皇太后,可就没主意了。本来想好好过个年,这帮老六真会挑时间啊!
大家商量了一阵子,一致决定,让赵匡胤带兵到前线对敌。就这样,赵匡胤顺理成章地带着禁军离开了开封。
这么一来赵匡胤就彻底掌握了禁军的军权,剩下守卫京城的军队,便不足为虑了。事情成功的决定性要素,已经被赵匡胤掌握了。
二、内外安排妥当。
赵匡胤当时要收拾的人,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韩通。毕竟当时柴荣留给柴宗训的辅政大臣全都是文官,武将就他赵匡胤。
在军队面前,文官是很好收拾的。宰相范质、王溥等人,手无缚鸡之力,赵匡胤大军一来,他们就怂了。而且有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在城中做内应,范质等人压根就没机会反抗。
但是韩通可不一样,他是侍卫亲军的二把手,有调兵权。如果韩通组织军队反抗的话,不说这事儿办不成,至少会有大面积流血事件发生,那事情可就办得不漂亮了。
因此赵匡胤提前让手下人王彦升看着韩通,结果王彦升这家伙虎得很,他得知韩通要去调兵以后,二话不说追着韩通就是一顿乱砍。一直追到韩通家里,王彦升不仅杀了韩通,还把韩通全家给灭了。
这可把老赵气坏了,说好这回不杀人的呢?你咋破戒了呢?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这段戏码里,唯一的缺憾就在这里。
内部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外部问题了。
当时赵匡胤的铁哥们慕容延钊,以殿前副都点检的身份,带兵前往河北。表面上是为了防止北汉和契丹南下,实际上是为了监视天雄军的老大符彦卿。
天雄军是驻扎在边境,防卫北汉、契丹的边防军,和禁军是两个不同的系统。这也是柴荣安排好的托孤计划之一。
符彦卿是柴荣的老丈人,符太后的老爹,所以说他肯定是站在柴宗训这一边的。如果没人盯着他,这大爷早晚起兵。
因此赵匡胤在篡位前夕,让老伙计慕容延钊盯着符彦卿,只要他敢动,那大家就火并。最终符彦卿只能认怂,选择归顺宋朝。说实话,这一波符彦卿亏大了。
至于昭义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赵匡胤采取了正面对付的策略。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这两位都是后周的铁杆粉丝,只能动手,不能讲道理。
三、制造舆论。
要想名正言顺地篡位,这事儿得办得漂亮吧?硬件条件解决了,软件也得跟上啊,要不操作系统得卡死。
所以说,赵匡胤在掌握大局以后,必须要考虑以后史书该怎么写这一段。因此制造舆论的事情,也就被提上议程了。
首先,周世宗柴荣活着的时候,就曾经发现过一个木牌,根据《旧五代史》来看,木牌上只有3个字:点检做。
没错,只有这3个字,并不能说明什么。就算如此,柴荣还把当时的殿前都点检张永德给撤了。可到了赵匡胤要篡位时,开封城中,却满城风雨地传唱着这么一段故事:出兵之日,点检做天子之时。
好家伙,直接把赵匡胤推向了风口浪尖,奇怪的是,满城都知道的事情,唯独后周皇宫里一无所知。等于说有人刻意对皇宫隐瞒了这件事。
其次,赵匡胤在整个篡位的过程中, 显得非常无辜。他是个很少酗酒的人,但是在黄袍加身前一天晚上,喝得酩酊大醉。
等他醒来以后,发现自己身上居然披着黄袍,而且大家伙纷纷拥护赵匡胤登基。看样子赵匡胤是被逼着成为了皇帝。
毕竟大家干了这种谋反的事情,如果赵匡胤当时不答应,只能被这帮武将给宰了。所以说赵匡胤篡位,实属无奈,可真无辜啊!
再者,赵匡胤和士卒们约法三章。他强调,这次改朝换代,咱们不杀人。入城以后,也不允许烧杀抢掠。最关键的一点,不允许动后周世宗柴荣的家人们!
好一个大仁大义的赵匡胤啊!把篡位搞得如此清新脱俗,简直玩到了巅峰状态,老赵家这么玩,这让后世的篡位者都不好意思亮相了。
总结:老赵算是很厚道了。
老赵基本实践了他当年的承诺,对内没动什么刀兵,也没有流血事件发生。最关键的是,改朝换代就诛杀前朝皇帝的恶俗,也在老赵这儿被终结了。
赵匡胤对柴荣的几个儿子,还算比较照顾。除了柴熙让失踪以外,柴宗训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待遇和过去一模一样,柴熙诲被开国上将卢琰收养,柴熙谨被大将潘美收养。而且柴家世世代代都有犯罪豁免权,只要不是谋反,其他罪行都能被原谅。
后周的领导班子,也基本都成了赵宋的领导班子,除了皇族换了个家族,其他东西基本没变。
可以说,这是大家都很认可的局面。毕竟如果是柴宗训当皇帝,这乱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至少得等柴宗训长大了吧?柴宗训还未必就有出息。赵匡胤却能凭借出色的军事能力,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五代十国的统一,善莫大焉。毕竟只有统一,老百姓才能过上安定的日子。皇帝是谁,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呢?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崩逝于万岁殿,其弟赵光义旋即继位,史称宋太宗。这一权力交接的背后,牵扯出一桩缠绕北宋初年政局的悬案——“金匮之盟”...
宋太宗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5 张永德与后周:功臣末路的政治迷局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其子柴宗训年仅七岁继位。主少国疑之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在这场改朝换代的剧变中,后周重臣、郭...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3 宋史记载什么时期:一部贯通两宋三百二十年的历史巨著《宋史》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元朝史官编纂的纪传体断代史,完整记载了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的历史,时间跨度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至1279年南宋灭亡,共计三百二...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16 宋朝“柴氏不杀”的千年密码:从五代遗孤到皇权图腾在中国历史上,赵宋王朝对柴氏后裔的优待堪称奇迹。从太祖赵匡胤的“丹书铁券”到真宗时期的“柴氏见免”,从《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的“丹书护体”到南宋朝廷对柴氏子孙的...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柴进 2025-06-06 烛影斧声:北宋开国皇权更迭的千年谜案与权力隐喻公元976年冬夜的开封城,一场改变宋朝国运的密谈在烛光与斧声中悄然展开。宋太祖赵匡胤与晋王赵光义的兄弟对酌,不仅终结了一个时代的传奇,更在历史长河中投下一道永恒...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6-05 赵匡胤的皇后与妃嫔:政治联姻下的帝王家事作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婚姻不仅是个人情感的选择,更是巩固政权、平衡朝堂的重要手段。他一生共有三位皇后,其婚姻背后交织着家族利益、政治联盟与皇权博弈,而史书中...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5-29 赵匡胤毒杀孟昶:权力博弈下的政治谋杀公元965年,后蜀末代君主孟昶投降北宋,却在抵达开封仅七日后暴亡。关于其死因,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交织,而“赵匡胤毒杀孟昶”的猜测始终未绝。一、历史背景:从割据到...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5-29 赵光义继位之谜:篡位与否的历史探讨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第二位皇帝赵光义的继位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坚信他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篡夺了兄长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而也有人认为他的继位是合法且合乎情理的。那么,...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4-02 赵延寿与赵匡胤:历史深处的家族渊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家族渊源更是扑朔迷离。赵延寿与赵匡胤,这两位在五代十国及北宋初期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他们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4-02 宋太祖之伟业:与秦皇汉武并列的缘由探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皇汉武作为杰出的帝王,其功绩与影响力被后世广为传颂。而宋太祖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也因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被后世与秦皇...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3-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