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了兵变,七岁的周恭帝被迫退位,后周就此被大宋所取代。但是在一年前,赵匡胤还是一名忠心耿耿的将领。在柴荣病重的时候还乞求上天保佑他的皇帝,可是为何在柴荣逝去仅仅一年,赵匡胤就迫不及待的称帝了呢?如果当初柴荣晚死几年,还有赵宋吗?在讨论柴荣不死是否能改变历史之前,我们先来说说被赵匡胤取代的后周。
后周的太祖郭威本来是名低级兵校,投奔后汉,因其骁勇很快便出任高级将领,手握重兵,受到了皇帝的猜忌,受身边大臣蛊惑,杀郭威全家。郭威听闻,一怒之下起兵造反,杀回了都城。干掉了仇人,手握废立大权,本想自己称帝,却担心名不正言不顺,于是便立了一个小皇帝。后来京城风闻契丹进犯边境,郭威便率大军向北出发,大军走到了一个地方,怎么也不愿意前进,众将士非要拥立郭威为帝,并在混乱中将一面黄旗子披在了郭威的身上,随后郭威杀回都城正式称帝,建立了后周。
而郭威此时所作的一切都被赵匡胤看在眼里。要说赵匡胤实在是没有创意,10年后,赵匡胤照着郭威这个剧本,将这台大戏,重新演绎了一遍,建立了大宋。郭威建立了后周后没几年便死了,夺天下前,郭威的家人被后汉的皇帝全杀了,只有养子柴荣和他领兵在外得以幸免,因此只好将皇位交给了养子柴荣,好在柴荣励精图治、比郭威还要雄才大略。
柴荣征南唐,北伐契丹,在即位短短五年的时间里,将后周的疆域扩大了数倍之多,不但如此,柴荣还进行了很多改革,经济文化大繁荣,后世称柴荣为“五代第一明君”。可以说赵匡胤的宋朝不但在疆域上继承了后周,在施政上同样是延续了后周的方法,踩在后周的肩膀上大宋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便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后世的很多人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如果柴荣不英年早逝,再给他十年的时间,会不会完成统一?赵匡胤是否还会在柴荣死后来一次兵变?先我们来看看赵匡胤敢兵变的两大倚仗:
1、军权在手
从后周太祖郭威起兵造反之后,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中原王朝如此短命,能传位三代的已经是比较长久的王朝了。郭威认为这些王朝之所以如此短命,就是因为武将的权力太高了,权力大的武将看皇帝不顺眼,就起兵造反,取而代之,所以郭威在位期间一直致力于削弱武将的权力。
郭威死后,柴荣也一直想不能让武将有太大的权力,但对新建立的后周来说,四周强敌环饲,这个时候削弱军权,无疑是自断一臂,柴荣必须要倚重各路将军手中的兵将。这种情况下,柴荣无从选择。高平一站,赵匡胤展露头角,立下殊功,才得郭荣信重,在禁军中缓步经营势力。
2、主少国疑,人心惶惶
柴荣最大的问题,便是身后事的安排。自五代乱世以来,从来没有少主能够守住国家的先例。最大的威胁除了其他国家的虎视眈眈,还有国内各个将领,除了赵匡胤,郭威的女婿张永德、外甥李重进这些人,同样对皇位蠢蠢欲动。
主少国疑,人心惶惶。是以孙策不传子孙绍而传弟,司马师不传嗣子司马攸而传弟,赵匡胤长期以赵光义为实际储君,等到亲儿子长大成人后,赵光义羽翼已丰,尾大不掉,欲易储已不可能,也是同样缘由。郭荣重病后,为保孺子皇位,费尽心思去打压张永德、李重进,反让和郭威毫无关系的赵匡胤轻易得了天下,是他眼光和胸襟不如他养父的地方。
但是如果上天能够再多给柴荣10年的时间,一切都不一样了。首先这10年即便柴荣完不成统一,但也基本上处于大局已定的情况,在这几年,柴荣有足够的时间去处理可能会对他儿子即位产生威胁的大将,比如张永德、李重进、以及赵匡胤等。而柴荣多了十年,小皇帝也长大了,主少国疑的状况不复存在,即便他不如他的父亲那样雄才大略,但守成是没有问题的。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有宋三百年,商品经济发达、市民文化繁盛,如此不同过往各朝的独具特色,当时世界第一大都会,古代史上繁华富庶无与伦比的汴京城,实为周世宗郭荣这样一个小贩出身的帝王所奠基。郭威——柴荣——赵匡胤,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整体。三代君王历时近半个世纪后,才终于在李唐帝国的废墟重建了一个昌盛的汉人王朝,结束了兵戈连绵、黎民饥馑的百年乱世。
公元976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统一中原后,提出了一项震动朝野的计划——迁都长安。这一决策背后,既有对都城安全性的战略考量,也暗含着对皇权继承与政治格局的深远...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9-26 赵光义即位后朝臣沉默之谜:权力博弈与历史惯性下的必然选择公元976年冬夜,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于万岁殿,次日其弟赵光义即位为帝。这场看似突兀的权力交接,却未引发朝臣大规模反对,其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必然结果。从权力结...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9-26 赵匡胤传位之谜:为何舍子取弟背后的历史逻辑公元976年冬夜,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其弟赵光义仓促继位,史称“烛影斧声”事件。这场皇位更迭打破了中国传统“父死子继”的继承惯例,引发后世千年争议。结合《宋史...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9-26 乱世双雄:钱镠与赵匡胤的生存智慧与历史抉择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火纷飞,两位出身迥异的豪杰——钱镠与赵匡胤,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在乱世中崛起。钱镠从贩私盐的底层青年成长为“保境安民”的吴越王,赵匡胤则从后周...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9-17 柴荣之死:权力漩涡中的未解之谜在中国五代十国的历史长河中,后周世宗柴荣的猝然离世堪称最具戏剧性的转折之一。这位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的雄主,在北伐契丹的征途中突发恶疾,仅42天便收复三州三关...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9-12 文武兼资的仁君典范:解码宋太祖赵匡胤的多面人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宋太祖赵匡胤以“陈桥兵变”的传奇开篇,以“杯酒释兵权”的智慧收尾,其人生轨迹既充满戏剧性转折,又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启示。这位终结五代乱世的开国之...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启 2025-09-11 赵弘殷育子传奇:乱世中一门三杰的家族史诗在五代十国的动荡岁月里,赵弘殷以禁军将领的身份在乱世中谋求生存,而他最为后人所称道的,并非其军事成就,而是他培育出三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儿子——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9-10 周世宗之后:后周王朝的终结与北宋的崛起五代十国时期,中原大地政权更迭频繁,后周作为这一时期的最后一代中原王朝,其第二位皇帝周世宗柴荣以雄才大略著称,史家赞其“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然而,这位立...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2025-09-08 赵廷美:从赵匡美到赵廷美的命运沉浮与改名背后的权力博弈在中国古代皇室中,名字不仅是个人标识,更与政治权力紧密相连。北宋皇室成员赵廷美的一生,便因两次改名折射出皇权更迭的残酷与复杂。作为宋太祖赵匡胤的幼弟,他本名赵匡...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9-03 赵匡胤的三个典故:历史长河中的帝王智慧与人性光辉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宋太祖赵匡胤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开创了宋朝三百余年的基业。他的传奇人生不仅体现在“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等重大历史事件中,更...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9-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