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放弃北京到底是不是错误?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李自成进京,几百年来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很多人都用这个历史事件作为“功亏一篑”的代名词,李自成进京已经无限接近于成功了,但是却在山海关被吴三桂和清军联军击败,而之后李自成却迅速放弃了坚固的北京城,选择撤退,而这又成了数百年来大家一直讨论的话题,很多人都在想:李自成为什么不固守北京?如果固守北京有没有可能击败清军、改写历史?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看看李自成进京的历史背景。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初一,李自成在西安登基称帝,大年还没过完,李自成便率领十几万大军东征北京。东征北京,李自成是比较有底气的,自己手握大军,而明朝已经成了强弩之末,几十年的内忧外患已经将大明王朝掏空了。但是,整个过程却顺利得让李自成都不敢相信,李自成的大顺军从西安到北京仅仅走了两个月多一点的时间,这期间仅仅在宁武关遭受到了激烈的抵抗,其余地方,包括重镇大同、居庸关等地都不战而降。
三月十七日,大顺军抵达北京城下,开始将北京城团团围住,十九日凌晨,大顺军就进入了北京城,而崇祯皇帝也被发现自尽于煤山之上。之后,李自成率领大顺军进城,住进了紫禁城,完成了几年前自己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文武百官纷纷投降,希望新政府能够接受他们继续为官。而大顺军对这些明朝官员也是甄别录用,没有被选上的人则遭受了悲惨的待遇——他们被送往军营,严刑拷打,逼迫他们吐出“赃款”,这就是“追赃助饷”,很多原明朝官员的家产都被充公,很多人还因此丢了性命。
而之后,更大的危机出现了,在北京城破之前,崇祯皇帝命令辽东总兵吴三桂率领五万关辽铁骑入关勤王,但是还没等到吴三桂赶到北京时,李自成就已经攻破了北京城。在崇祯死后,吴三桂审时度势,决定投降李自成,但是没几天后,吴三桂又变卦了,他看到北京城中的追赃助饷,生怕自己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便返回山海关,占据了山海关以观后续。
在与吴三桂多次沟通、并许诺任命其为兵部尚书都无效之后,李自成决定“御驾亲征”山海关,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领十万大军,带着崇祯皇帝的太子、两位皇子和吴三桂的父亲吴襄等人前往山海关。四月二十日大顺军抵达山海关,二十一日开始攻击山海关,二十二日上午吴三桂已经支撑不住,关键时刻,多尔衮率领的清军加入了战场,而这得益于吴三桂的多次邀约,大顺军在相持阶段突然遭受清军生力军的打击,很快败退下来,李自成眼看支撑不住,便下令撤军。
四月二十七日,李自成率领败退的大顺军抵达北京,并且采取了备战措施,比如拆除城外和护城河边的房屋等,但是,很快李自成便下令从北京撤退,那么为何李自成没有选择固守北京城呢?原因至少有两个。
首先,北京现存的兵力不足以抵挡清军。李自成在去山海关时,仅仅留下了一万人左右的部队留守北京,而山海关的大顺军又损失大半,而十万清军精锐则在后半段加入战局,几乎没有损失。而当时大顺军的精锐部队除了出征山海关的部队之外,还有两支分别驻守陕西和河南,所以在北京周边已经没有精锐部队可以集结抵抗尾随而来的清军。而一旦选择固守北京,很有可能被清军围困,从而将大顺军的领导集团一网打尽。所以李自成决定“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选择撤离北京。
其实,李自成选择撤离北京,除了兵力不够之外,还有一层顾虑。因为李自成的大顺军进入北京不久,从三月十九日进京,到从山海关败退回北京,前后也才四十天时间,百姓们对于大顺军还不是很了解,而且大顺政权在北京的追赃助饷运动使得官绅阶层已经颇有怨言,而如今大顺军大败而还,北京内部更加不稳定,所以李自成不敢冒险固守北京。
所以,山海关战败之后,放弃北京并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兵力和内部两方面的原因使得李自成不得不放弃北京,只不过李自成在放弃北京之后又犯了一系列的错误,从而导致自己一败再败。
1649年春,长沙流水大埠桥畔,南明督师何腾蛟在清军囚笼中绝食七日而亡。这位曾统率十万大军、与李自成余部联合抗清的明末名将,最终以“中湘王”的谥号被载入史册。然...
何腾蛟 李自成 2025-06-27 吴应熊身世考:陈圆圆养子身份背后的政治联姻密码在明末清初的风云变局中,吴应熊作为平西王吴三桂的嫡长子,其身世却因与陈圆圆的特殊关联蒙上神秘面纱。通过《清史稿》《吴三桂纪略》等史料的相互印证,一个跨越满汉、交...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吴应熊 2025-06-27 李自成起义:天灾、人祸与末世王朝的崩塌逻辑1644年,李自成率大顺军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煤山,延续276年的明王朝轰然倒塌。这场改朝换代的农民起义,绝非单一因素催生的偶然事件,而是天灾、人祸与制度性崩溃...
李自成 2025-06-26 姜镶反清起义兵力考:大同孤城的最后坚守姜镶(?—1649年)是明末清初山西大同镇总兵,其一生历经明、大顺、清三朝,最终以反清起义军领袖的身份被载入史册。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后,姜...
李自成 2025-06-26 朱国治:三藩之乱中的殉节巡抚与历史争议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爆发的三藩之乱中,云南巡抚朱国治的命运成为清初历史的关键注脚。这位以“朱白地”绰号闻名于世的封疆大吏,在吴三桂叛军的屠刀下终结了政治生...
康熙的儿子们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6-04 曹化淳开城门之谜:历史真相与误解在明朝末年的风云变幻中,李自成农民军攻破北京城这一事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而关于曹化淳是否打开城门的说法,至今仍众说纷纭,成为历史研究中的一个谜团。一、史料记载中...
李自成 2025-05-28 末代公主长平:国破家亡后的悲情结局在明朝末年的风云变幻中,长平公主朱媺娖作为崇祯皇帝之女,命运跌宕起伏,其结局令人唏嘘不已。一、国破之际的惨痛遭遇1644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入北京城,大明王...
长平公主 李自成 2025-05-23 李自成农民起义:成功与失败的交织篇章在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是封建王朝更迭中不可忽视的力量。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声势之浩大、影响之深远,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然而,当我们回顾...
李自成 2025-04-24 曹变蛟与吴三桂:武力与功过的多维较量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历史中,曹变蛟和吴三桂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们活跃于同一时代,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和历史评价。究竟谁更厉害,需从军事能力、历史功绩与影响、...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4-23 清朝三藩王兵力之谜:从定制到实际规模的探寻在清朝初期,三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宛如三股强大的势力盘踞在南方,其兵力规模一直是历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他们的兵力不仅影响着清朝的军...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4-1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