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氏王朝,尤其是唐高宗李治而言,他没能体会过隔辈亲。他的孙子都很可怜,死的死,逃的逃,其中有一位叫李义珣的人,不知该说他是侥幸逃脱武则天毒手,还是该替他惋惜逝去的数十年青春。他被命运抛弃,少年时期便流落岭南边远之地。为了混口饭吃,做了40年奴仆。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命运曲折
李治的妻子武则天在毒害李家血脉上,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李治的儿女大部分都被她杀害,包括她亲生的孩子也同样难逃一死,而更令人发指的是连孙子也不放过。
李义珣父亲叫李上金,是唐高宗李治的第三个儿子。李治共有八个儿子,其中有四个是武则天所生。而不巧的是,李上金恰好不是,不仅不是,母亲地位还比较低微,因此在凶险的宫中也没有什么靠山。
英雄还没有出现,奇迹也没有发生。势单力薄的李上金成日担惊受怕。按理来说,他在众多兄弟中可以说毫无竞争力,母亲地位不高,也不受宠,自己排在中间位置,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长子,皇位怎么也算不到他头上。
李治的八个儿子中,最早被立为太子的是老大李忠。他出生时,唐太宗还在世,那是他为数不多的幸福时光。因为是李治的第一个儿子,也是唐太宗第一个孙子,唐太宗非常高兴,为庆祝李忠的出生,还摆宴欢歌,遍赏群臣。
这一切在武则天入宫后发生了改变。那一年李忠刚举行成年礼,武则天也被立为皇后。当时武则天有自己的子嗣,是李治的第五个儿子李弘。
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做太子,武则天暗示党羽上书请奏,应该让嫡长子做太子。因此,李忠在被立为太子4年后,就被废黜了。对宫中发生的一切时常感到惶恐的李忠,担心被刺杀,有时会伪装成女人来防备,并时常占卜,以求心安。
可惜事情传到李治耳朵里,这使他很生气,一怒之下将李忠贬为庶民。这还不算完,武则天仍要对他赶尽杀绝,于是联合党羽诬陷他谋反,太子李忠最后被赐死。
二、大难临头
至于李治的第二个儿子李孝,在太子李忠被赐死的同一年也去世了。有人说是因为身体不好,因病去世,也有人猜测是武则天暗地里将他除去。无论是什么原因,皇子们都心知肚明,两位哥哥已经死去,灾难很快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李治的第三子和第四子分别是李上金和李素节。李上金的身份其实对武则天没有什么威胁。反倒是老四李素节,他的母亲是李治曾经的宠妃萧淑妃,地位上也相对尊崇。不过在他母亲萧淑妃被赐死后,他最后的保护伞也没有了。
武则天的外甥武承嗣,让一名叫周兴的官员诬告李上金和李素节谋反,这可大事不妙。在去往京城的途中,老四李素节遇到了办丧事的,常人眼中晦气的事,李素节却说:能病死就很好了,还有什么可哭的呢?
还没有进入京城,李素节就在洛阳被暗杀了。李素节一死,李上金更加惶恐,战战兢兢之下,最终选择上吊自尽。现在李治和其他女人生的儿子都被消灭了,接下来就是对孙子的屠杀。
李素节有13个儿子,其中9个都被杀害,只有未成年的活了下来。李上金的8个儿子中,仅活下来一个,这就是李义珣。李义珣只能尽量往远离皇城,年幼的他开始了流亡的命运。
李义珣逃到了岭南。岭南地处边远,相当于现在的广西、广东、海南一带,是真正的“天涯海角”,以远离武氏的杀害。为了谋生,曾经的李氏皇孙只能隐姓埋名,去别人家里做奴仆干活来维持生计。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二十多年。
三、迎来转机
公元705年,武则天去世了。几年后,她曾经非常疼爱的孙子登上了王位,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他继位后不久,便进行拨乱反正,为曾经饱受磨难的叔伯兄弟们洗冤。
而此时李素节存活下来的长子李琳,已经被过继给武则天的二儿子李贞,次子李瓘继承了父亲李素节的爵位。只可惜李义珣流落岭南二十余年,不能立即召回。而当他得知消息,满心欢喜地回到皇城,却又遭遇了人生中新一轮的打击。
李瓘为了让自己的亲弟弟也能继承爵位,就诬陷堂兄弟李义珣不是皇亲,而李义珣早就在外漂泊多年,身无长物,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悲愤交加中,他只得回到从前的生活,这一晃又是十几年。
命运又给了李义珣第二次机会。这件旧事又被唐玄宗的妹妹翻案了,她戳穿了李瓘的阴谋,并找到了证明李义珣身份的证据。经过这次事件,唐玄宗对自己的兄弟之行为无比痛心,下了一道新的诏令:不许过继继承爵位。
这下李素节的三个儿子都丢了爵位。李瓘由于犯案,被剥夺爵位,逐出京城,李瓘的哥哥和弟弟都是过继给别人继承的爵位,因此也丢了继承权,这宗四十几年的公案至此了结。
四、总结
三国时期,曹植被曹丕逼迫,七步成诗。诗中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话用来形容大部分皇室子弟,尤其是李家王朝真是再恰当不过。
当年唐太宗在玄武门之变中,射杀了自己的亲兄弟,为了不让悲剧重演,他慎之又慎。只是谁又能想到,当年的一个小小宫人,竟在自己家族中掀起了滔天巨浪。皇室子孙在那几十年中,纷纷惨遭大规模的杀害,丧生于深宫之中。
而流窜于岭南的李义珣,虽然过了几十年的苦日子,所幸最终苦尽甘来,得以安度晚年。那些痛苦的岁月,也许会随时间淡忘。只不过夜深人静之际,想到高坐于皇位上的兄弟李隆基,也不得不感慨一句:真是同人不同命啊。
在唐代武则天时期,有这样一位官员:他两次拜相却始终低调谨慎,举贤荐能却从不显露恩宠,临终焚稿只为避免是非牵连他人。他就是陆元方(639—701年),字希仲,吴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武士彟之“彟”:读音考辨与历史回响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武则天之父武士彟的名字常因“彟”字的读音引发争议。这个承载着唐代开国功臣身份的姓氏,其读音背后不仅涉及汉字音韵的演变规律,更折射出历史人物形象...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8-08 权力与欲望的交织: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历史纠葛在武则天统治的盛唐宫廷中,太平公主与张易之的关系始终笼罩在权力阴影与情感迷雾之下。这对相差二十余岁的男女,以美貌、才情与权谋为纽带,在神都洛阳的深宫中演绎了一段...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8-04 薛绍与慧娘:虚构与真实交织的千年情殇在唐代历史与文学的交织中,薛绍与慧娘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既承载着真实历史的厚重,又浸润着文学想象的浪漫。薛绍作为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驸马,其生平有...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7-30 古代殿试资格考:从寒门学子到天子门生的晋级之路殿试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最高层级考试,自唐代武则天首创至清末废止,历经千年演变,其资格审核体系既承载着皇权对人才的最终裁决,也折射出科举制度“逐级筛选、优中选...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30 上官婉儿的诗:宫廷与自然的双重变奏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上官婉儿以“巾帼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作为武则天与唐中宗时期的宫廷核心人物,她不仅掌控诏命、品评诗文,更以32首存世诗作构建了独特的文学...
武则天有男宠吗 上官婉儿 2025-07-29 李治为何钟情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政治的交织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故事,始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位以“永徽之治”奠定盛唐基础的皇帝,为何会对大自己四岁、曾是父亲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倾心不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8 李治为何痴迷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性格的交织唐高宗李治对武则天的痴迷,是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段跨越伦理与权力的情感,既非单纯的男女之爱,也非简单的政治联姻,而是情感需求、权力博弈与性格互补共同...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4 张柬之:大器晚成的唐室中兴名相张柬之(625年—706年),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人,是唐朝武则天时期至唐中宗时期的关键政治人物。他以八旬高龄发动“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3 破局与桎梏:日本首位女天皇推古的婚姻困局与政治突围在东亚君主制历史中,日本推古天皇(554-628年)以“世界首位女性皇帝”的身份独树一帜。这位比武则天早近百年登基的女天皇,其婚姻选择与政治生涯交织成一幅充满矛...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